章节列表

前后汉故事新编』攀断栏杆

  • 本章共 3.7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大司马大将军王凤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显出他的厉害来了。他得到汉成帝的同意,夺去宦官石显的大权,叫他做个管理皇太后车马的官。从前奉承石显的那些大臣,像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等,一瞧见石显失了势,都告发他和他一党的种种罪恶。汉成帝就革去石显的官职,叫他回到老家去,又把他一党的人都调到外边去。石显闷闷不乐,吃不下饭去,在路上害病死了。

匡衡、张谭虽然告发了石显,可是也有人告发他们,说他们当初不该跟石显通同一气。匡衡他们也觉得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待下去了。他们就向汉成帝辞职。汉成帝还挽留他们。只是“花无百日红”,他们也长不了啦。末了,张谭因为选举舞弊,革了职,匡衡因为他儿子杀人,自己又侵占了封地以外的土地四百多顷,罚做平民。这么一来,宦官和士大夫都打下去,朝廷上差不多都是外戚王凤一派的人了。汉成帝认为重用姥姥家的人也就是孝顺母亲,自己人不信任,信任谁呢?

汉成帝这么信任王凤,当然又有人不乐意了。他们借着日食、地震、大水等的因由,指桑骂槐地说皇上不该重用姥姥家的人。可是也有人为了结交王凤,说皇上能够孝顺太后,就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事情也真不凑巧,公元前29年(建始四年 ),连着下了十几天大雨,黄河决了口。馆陶(在山东省临清市西南 )、东郡(在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西北部地方 )一带四个郡、三十二个县,十五万顷地都遭了水灾。有的地方大水高出地面三丈,毁坏房子四万多所。朝廷一面派人用木船帮助老百姓逃难,逃到山坡上住下来的就有九万七千多人;一面发放粮食,救济灾民。赶到天晴了,大水下去,才想办法去堵决口。

当时有人推荐水工王延世。汉成帝就派他去修理河堤。王延世叫人用竹子编成极大的筐子,里面装满石头子儿,用两只船夹着沉到水里去。这样把河堤的底子填满了,然后再在上面用石头和泥土砌成河堤。成千成万的人费了三十六天工夫才把河堤筑成。王延世立了大功,拜为光禄大夫,封为关内侯,得到了一百斤黄金的赏赐。过了两年,平原一带的黄河又决口,大水到了济南。王延世再一次动用民夫,费了六个月工夫,又把那一段的河堤筑好了。

王延世治理了黄河,人们就不能借水灾的因由怪汉成帝重用王凤了。汉成帝还重用他的兄弟。王凤原来有七个兄弟,两个已经死了,其余五个兄弟在同一天封为侯,所以人们就称他们为“五侯”。这一下,大司马大将军王凤就更加威风,连汉成帝都有点怕他。到后来,王凤可以不听汉成帝的话,汉成帝可不能不听王凤的话了。

有人推荐刘向(刘更生改名为刘向 )的儿子刘歆(xīn),汉成帝召他进来,一看就很喜欢,当时就吩咐手下的人拿衣帽来要拜他为中常侍。他们都说:“没跟大将军商量过,恐怕不行。”汉成帝说:“这种小事情何必告诉大将军呢?”手下的人着了慌,连着磕头,请皇上千万别这么干。汉成帝只好低声下气地跟王凤商量,征求他的同意。王凤挺干脆,坚决不答应。汉成帝只好算了。

王凤因为太后的从兄弟王音对他百依百顺,就推荐他做了御史大夫。赶到王凤一死,王音接着做了大司马车骑将军。这些王家门里的大官有太后王政君做他们的靠山,连皇上也不放在眼里。汉成帝也是个宝贝,他认为朝廷里有大臣,四方有将士,乐得坐享太平,快乐快乐。他原来是个好色之徒,除了皇后以外,别的妃子和宫女他也喜欢。他有了这么多女人,可是就没有个儿子。好在他也不在乎,只要能够玩儿就行了。他常穿上便衣,带着手下的人偷偷地到外面去斗鸡、跑狗,玩女人。

有一天,他到了阳阿公主家里,公主请他喝酒,还叫家里的几个歌女出来唱歌、跳舞,伺候皇上。汉成帝瞧见其中有一个姓赵的歌女长得特别漂亮,他越看越爱,就向阳阿公主要。阳阿公主当然答应。汉成帝就把她带到宫里来。从此日日夜夜陪着她,爱她爱得掉了魂。这个歌女原来的名字叫赵宜主,因为长得娇小玲珑,跳起舞来,灵巧得像燕子飞似的,就得了个外号叫“飞燕”。

赵飞燕已经够叫汉成帝入迷的了。哪儿知道赵飞燕还有个妹妹哪。后宫里一个女官是赵飞燕的亲戚,她为了讨汉成帝的好,就把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推荐了一番,说得汉成帝心里直痒痒,他立刻派人去接她。赵合德装腔作势地不肯动身。她说必须有她姐姐的命令,否则就是死也不进宫。汉成帝向赵飞燕起誓赌咒地许了愿,总算得到了她的同意,把赵合德接到宫里来。

汉成帝爱上了赵家姐儿俩,废了原来的皇后,立赵飞燕为皇后,赵合德为昭仪(昭仪,女官名,比皇后只差一级 )。谏大夫刘辅上书反对,汉成帝把他下了监狱,经大臣们联名求情,才免了死罪。

赵飞燕做了皇后,赵合德做了昭仪,一个住在中宫,一个住在昭阳宫。尽管这几年来,水灾、旱灾已经闹得全国老百姓简直没法活下去,不说别的,光是路倒的(饿死在道路上的 )尸首就得用百万来计算,死了没人埋,只好让猪狗去收拾,可是皇帝的马房里天天喂粮食的马就上一万匹。汉成帝有的是金银财宝。他把赵合德住的昭阳宫重新修建起来。一般的雕梁画栋不必说了,门槛全是铜的,还包上黄金,台阶是用白玉砌成的,墙壁上还嵌着玉璧、珍珠、翡翠什么的。什么都称心如意,可就是没有儿女。姐儿俩一心想生儿子,各人都偷偷地养着几个汉子。汉成帝也老瞒着她们偷偷地去跟别的宫女们来往。

光禄大夫刘向实在看不过去,可是他又不敢得罪皇上。他就借题发挥,写了一本书叫《列女传》,谴责淫荡的妇女,赞扬贤德的女子,又写了两本人物传记叫《新序》《说苑》。他把这几本书献给汉成帝。汉成帝看了,大大地称赞了一番,可就是不愿意改变他的行为,也不去过问赵皇后和赵昭仪的行动。

赵昭仪对待宫女非常残酷。有一个姓曹的宫女生了一个儿子。汉成帝心里喜欢,可是不敢告诉赵家姊妹。他特地派了六个宫女去伺候曹氏娘儿俩。没想到这件事给赵昭仪知道了。她假传皇上的命令,把她们娘儿俩和那六个宫女全都杀了。

又有一个许美人,也生了一个儿子。汉成帝这会儿老老实实地告诉了赵合德。赵合德哭得死去活来,一定要自杀。汉成帝做好做歹地把她劝住了。她要瞧一瞧婴儿。汉成帝叫宫女把婴儿放在苇子编成的箱子里,偷偷地跟赵合德两个人看了一会儿。完了赵合德吩咐宫女把婴儿送回去。那个婴儿就给活埋了。

汉成帝把朝廷大权交给了外戚王家,这么荒淫无度地闹着,难道没有大臣出来劝阻他吗?自从谏大夫刘辅因为反对立赵飞燕为皇后,差点送了命以后,大臣们大多只想明哲保身,得过且过。在这些大臣之中,要数安昌侯张禹最老成。有不少人把他当作好榜样,做了大官,又不得罪人,真不易。他是汉成帝的师傅,曾经做过丞相,前前后后得到的赏赐就有几千万,加上他自己又会弄钱,光是最上等的田地买了四百多顷(就是四万多亩 )。汉成帝虽说昏庸,他可挺尊敬老师,还一个劲儿地送给他土地,有事没事老到他家里去请教请教。这时候,有不少人上书给汉成帝,一般都说天灾流行是由于外戚王家专权。因为大家都这么说,不由得不叫汉成帝有点相信。他到了张禹家里,斥退了手下的人,亲自把这些文件给张禹看,叫他出个主意。张禹因为自己上了岁数,子孙又弱,恐怕今天得罪了王家,将来要吃他们的亏,就替王家解释了一番。老师的话错不了,汉成帝从此不再怀疑王家。大臣们知道了这件事,大多认为张禹做得对,他懂得做人的道理。

没想到这件事引起了一个小官的气愤。那个小官是萧望之的门生,叫朱云,是个县令。他上书给汉成帝,说有紧要的事,求见皇上。汉成帝答应接见。朱云就在朝堂上指着大臣们对汉成帝说:“今天朝廷上的大臣都是拿着俸禄不做事的匹夫,只顾自己,不管国家,患得患失,怎么能伺候皇上呢?请皇上赐我一口尚方宝剑,斩一个奸臣的头,也好给别的人作个警戒。”

汉成帝问他:“你要斩谁?”朱云说:“安昌侯张禹!”汉成帝听了,好像屁股碰上了白炭火,当时就蹦了起来,骂着说:“小小县令竟敢毁谤大臣,在朝廷上污蔑我的师傅。你犯了死罪——推出去砍了!”

御史要把朱云推出去,朱云攀住宫殿的栏杆。两个人都挣扎着。一个一死儿把他往下拉,一个拼着命攀着栏杆不放。这么拉拉扯扯,忽然哗啦啦一声响,栏杆给攀断了。朱云大声嚷着说:“我能够到地下去跟龙逄、比干在一块儿,心满意足了。可是朝廷……朝廷怎么办呢?”他的声音发抖,眼泪也掉下来了。大臣当中也有打抱不平的,左将军辛庆忌(破羌将军辛武贤的儿子 )再也耐不住。他摘下帽子,在殿下磕着头,说:“这个臣下说话素来直爽,还有点傻。要是他说的话不错,不可杀他;要是他的话错了,就宽容他吧。我情愿拿我的生命替他求情。”辛庆忌一边磕头,把头磕出血来。汉成帝看着辛庆忌脑门子流血,总算消了气,免了朱云的死罪。

后来修栏杆的时候,汉成帝见了,就说:“别修了,留着这个破栏杆作个纪念,也算表扬忠直的臣下。”可是这个忠直的臣下从此不再做官。他在家里收了一些门生,教教书过着日子。可见破栏杆早已修好了。

公元前9年(元延四年 ),定陶王刘欣(汉成帝的兄弟刘康的儿子 )来朝见汉成帝,还一个一个地拜见了宫里的长辈,送了不少礼物。皇太后王政君、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还有大司马王根(王太后的兄弟;王音死了以后,王商为大司马,王商死了以后,王根为大司马 )都得了好处。他们因为汉成帝没有儿子,能够结交一个他所喜爱的侄儿,将来也有个靠山。他们就劝汉成帝把定陶王刘欣当作太子。汉成帝也正这么想。过了一年(公元前8年 ),他就立刘欣为皇太子。那年冬天,大司马王根害了重病,他推荐皇太后的侄儿,王曼的儿子,新都侯王莽来代替他。王根死了以后,大臣们也都推荐王莽,汉成帝就拜王莽为大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