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前后汉故事新编』霍家的败亡

  • 本章共 3.4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霍光的原配夫人早死了。她只生了一个女儿,嫁给上官安做夫人,就是上官皇太后的母亲。霍夫人有个使唤丫头叫显儿,因为是霍家的丫头,她就叫霍显,还生了几个儿女。霍夫人一死,霍光把霍显扶正做了夫人。霍显还有个小女儿成君没出嫁。赶到汉宣帝即位,霍显就打算把成君送进宫里去,将来可以立为皇后。偏偏汉宣帝叫大臣们去找他的旧宝剑,他们就立许氏为皇后。霍显还不死心,她打算废去许皇后。

到了汉宣帝第三年,许皇后怀孕期满,快做产的时候,忽然害起病来了。汉宣帝连忙嘱咐医生好好儿地给她看病、吃药,还叫女医淳于衍(淳于,姓;衍,名 )进宫去伺候皇后。

女医淳于衍跟霍显原来有点来往。这次奉命进宫,到霍家去辞行,顺便托霍显替她丈夫在大将军跟前说几句好话,提拔提拔他。霍显抓住这个机会,对淳于衍说:“你们的事包在我身上,你们将来还能够大富大贵。可是我也有一件事儿托托你,不知道你肯不肯。”淳于衍说:“只要夫人吩咐,我一定尽力。”霍显咬着耳朵嘱咐了她一番,末了加上一句,说:“大将军统管天下,谁不怕他;天塌了有地接着,什么事有我哪。”

淳于衍把附子捣成粉末,藏在口袋里,到宫里伺候许皇后去了。许皇后生下了一个女儿,也没有什么大病。只是产后乏力,吃点丸药罢了。丸药是由几个医生共同配成,由淳于衍伺候许皇后吞下去的。许皇后吞下了丸药,没有多少工夫,就觉得头痛,越痛越厉害。她含着眼泪,说:“怎么吃了丸药就这么不好受?难道里面有毒吗?”淳于衍安慰她,说:“不要紧,过一会儿就好了。”一面说,一面请医生们都来看病。医生们赶到,也查不出什么毛病。又过了一会儿,许皇后两眼一翻,咽了气。

汉宣帝亲自把许皇后入了殓,又是伤心又是怀疑。他正在悲伤的时候,有人上了奏章,说皇后突然去世,准是医生们的过失,应当从严追究。汉宣帝立刻批准,吩咐有关的官员查办医生。淳于衍和别的医生都被逮捕了。审了几堂,谁也不肯承认。审判官只好把他们都押在监狱里,每天提审。

霍显听到了这个消息,怕这么审问下去,淳于衍可能招供出来。她只好把前后的经过告诉了霍光。霍光听了,气得手脚冰凉,连着说:“你你你怎么不早跟我说?这这这要灭门的呀!”霍显哭哭啼啼地说:“事情已经到了这步田地,后悔也来不及了。还是请您想个办法救救全家的性命吧。”霍光想去自首,可又没有这份勇气。愁眉苦脸地合计了半天,他认为胳膊折了在袖子里,自己人有什么不好,还是包涵点儿,替娘儿们瞒下去吧。

他上朝见了汉宣帝,说:“皇后晏驾,想是天命如此。如果一定要惩办医生,恐怕有伤皇上的仁厚。再说,这些医生哪儿能这么大胆敢到宫里去下毒药呢?”汉宣帝听了大将军的话,就把淳于衍他们都免了罪。

天大的祸事过去了,接着是喜事临门。霍光得到了汉宣帝的允许,把小女儿成君送进宫去。汉宣帝失去了“旧宝剑”,倒也喜爱“新宝剑”。过了一年,就立霍成君为皇后。

霍皇后的派头跟平民出身的许皇后大不相同。许皇后衣服朴素,待人接物小心谨慎,每五天一次到长乐宫去朝见上官皇太后,遵守孙媳妇的礼节。霍皇后的服装、车马、仆从的阔气劲儿不必说了,就是上官皇太后也不在她眼里,论起娘家的辈分来,上官皇太后是霍光的外孙女,她还得称霍皇后为姨母呢。为这个,上官皇太后见了霍皇后,往往站在一边,对她特别恭敬。

女儿做了皇后,外孙女本来是皇太后,自己是废了昌邑王、立了汉宣帝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威风就不用提了。可是不论他怎么威风,到头来也有个死。霍成君立为皇后的那一年,霍光害病死了。

汉宣帝在霍光临死的时候,就拜他的儿子霍禹为右将军,继承他父亲为博陵侯,封他的侄孙霍山为乐平侯,让他继承骠骑将军霍去病的血脉。汉宣帝虽然封了霍禹,可是不愿意他像霍光那样专权,就拜张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尚书的职司。打这儿起,汉宣帝亲自掌权。第二年,立许皇后的儿子为皇太子,封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为平恩侯。他恐怕霍家不高兴,就封霍光的侄孙霍云为冠阳侯。这样,霍家有了三个侯,就是博陵侯霍禹、乐平侯霍山、冠阳侯霍云。

霍氏一家三个侯,还是不大满意,尤其是霍家的太夫人霍显。她指望着自己的女儿将来生个儿子就是皇太子,怎么汉宣帝偏偏这么心急立了许皇后的儿子呢?她觉得不够称心,可是人家背地里已经说霍家的权太大。御史大夫魏相早已请汉宣帝注意霍家的儿子、孙子、侄儿、侄孙、女婿、娘舅、外甥他们的行动。

霍家的威风劲儿不必说,就是霍家的奴仆们也够瞧的了。有一天,霍家的奴仆们跟御史大夫魏家的奴仆们碰上了。霍家的奴仆们吆喝一声,叫御史家的奴仆们让道。他们不让,霍家的奴仆们动手就打,一直打到御史府里面,还大叫大嚷地说要揍死他们。还是御史大夫亲自出来赔不是,吩咐自己的奴仆们向霍家的奴仆们磕头、谢罪,才算了事。可是御史大夫魏相并没因此丢了脸。老丞相一退休,汉宣帝就拜魏相为丞相,丙吉为御史大夫。

这么一来,霍太夫人着了慌。她到了宫里,偷偷地嘱咐女儿霍皇后毒死许太子,免得将来吃他的亏。霍皇后听了母亲的话,随身带着毒药,屡次请许太子吃饭,想趁个机会下毒。汉宣帝早已防着了。他嘱咐保姆不得一时一刻离开太子,每次霍皇后请他吃饭,必须先由保姆尝过,然后递给太子。霍皇后没法下手,只好背地里咬着牙咒骂。

汉宣帝留心观察,看出霍皇后有点古怪。他不但疑心霍皇后对太子不怀好意,还疑心到许皇后也许是给霍家毒死的。后来他也听到了宫廷内外三三两两地议论着霍家的厉害。他就挺秘密地跟丞相魏相商量着怎么对付霍家。

霍家掌握兵权的人真不少。汉宣帝怎么也得想办法把霍家压下去,外表上逐步把他们都升了级,实际上收回了他们的兵权。他把霍光的大女婿度辽将军范明友升为光禄勋,把霍光的第二个女婿中郎将任胜升为安定太守。过了几个月,又把霍光的另一个女婿,还有霍光的外甥女婿、霍光的孙子女婿等等一个一个调到外边去做太守或者做别的大官。末了,他拜霍禹为大司马,官衔跟他父亲霍光一样,可是不让他掌握兵权。汉宣帝拜他亲信的张安世为卫将军。所有未央宫、长乐宫和长安城的将士由许家(汉宣帝的丈母家 )、史家(汉宣帝的外祖母家 )的子弟来担任,由卫将军张安世作总管。

霍禹因兵权被夺去,告了病假,不去上朝。人家当然说他不好。霍禹、霍山、霍云他们还老听到有人控告霍家,虽然汉宣帝没查办他们,可是他们已经急得日夜不安了。他们就去告诉霍太夫人,还说:“京都里纷纷地议论着,说许皇后是咱们毒死的,这打哪儿说起呀?”霍太夫人只好把他们领到内室,打开天窗说亮话,把淳于衍下毒的事说出来了。霍禹他们听了,不由得跺着脚,说:“这这这怎么干出来的呀?”霍太夫人、霍禹、霍山、霍云都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还是霍禹胆大,他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干脆把皇上废了,才能够转祸为福。”

这时候又进来了霍光的一个女婿和霍云的舅舅的一个心腹。他们都是来报告祸事的。他们说:“现在魏相和许广汉专权用事。请太夫人去请求上官皇太后,先想办法杀了这两个人,皇上就孤立了。然后再请上官皇太后下道诏书就可以把皇上废去。”他们就决定这么干。

不想这批粗里粗气的霍家人半夜里讲的话早已泄露出去。那个献计的心腹和另一个霍家的门客都给逮了。还是汉宣帝照顾着霍家,不准难为霍家的人,也不追究下去。霍家知道了泄露消息,更加着急。他们就约定霍家的女婿们准备一同起来谋反。可是他们还没发动,汉宣帝已经下了命令,把霍云、霍山免了职,让他们各回家去。霍家还不肯罢休,他们定了计策:由上官皇太后出面邀请汉宣帝的外祖母进宫喝酒,请丞相魏相、平恩侯许广汉作陪,嘱咐范明友他们突然打进宫去杀魏相和许广汉;然后请上官皇太后下诏书废去汉宣帝,立霍禹为皇帝。这是他们的如意算盘。可是他们的如意算盘又给汉宣帝探听出来了。

到了这个时候,汉宣帝才下了诏书逮捕霍家全族的人和亲戚。

范明友得到了这个信儿,慌忙跑去报告霍山、霍云。霍山、霍云吓得魂儿出了壳,他们还没有工夫定一定神,就有几个家奴上气不接下气地跑来说:“太夫人府上已经给士兵围住了。”范明友、霍山、霍云三个人知道逃不了啦,都服毒自杀。

霍太夫人、霍禹娘儿俩连服毒的工夫都没有,就给抓了去。霍太夫人不愿意多受罪,把淳于衍毒死许皇后、霍皇后藏毒药准备毒死许太子等等一股脑儿都招供了。审判完了,霍显杀头,霍禹腰斩。不但霍家灭了门,女儿、孙女、女婿、孙女婿等一概杀了,就是其他跟霍家谋反有关的几十家全都处了死刑。霍皇后当然废了。

汉宣帝灭了霍家,正想整顿朝政,宣扬文教,没想到不到一年工夫,有个使者叫冯奉世派人来报告,说他已经平定了莎车国的内乱,还送来了莎车国王的人头。这一下,倒把汉宣帝弄糊涂了。他并没发兵去进攻莎车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