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博浪沙行刺
- 平定南北
- 沙邱遗恨
- 怨声载道
- 揭竿而起
- 天下响应
- 抢地盘
- 八千子弟
- 斩白蛇
- 立羊倌
- 骄兵必败
- 破釜沉舟
- 指鹿为马
- 坑秦兵
- 约法三章
- 鸿门宴
- 火烧阿房宫
- 分封诸侯
- 追韩信
- 暗度陈仓
- 陈平归汉
- 兴兵发丧
- 美人和儿女
- 木罂渡军
- 绑架老母
- 收英布
- 销毁王印
- 挑拨离间
- 假投降
- 外黄小儿
- 分我一杯羹
- 踢脚封王
- 鸿沟为界
- 钻入敌营
- 四面楚歌
- 难见江东父老
- 汉高祖登基
- 五百义士
- 恩将仇报
- 巡游云梦
- “功狗”和“功人”
- 上朝的仪式
- 白登被围
- 和亲
- 极极以为不可
- 一笔勾销
- 平定南方
- 大风歌
- 白马盟约
- 把人当作猪
- 萧规曹随
- 太后临朝
- 汉文帝即位
- 废除连坐法
- 两封信
- 耕种的榜样
- 往边疆移民
- 废除肉刑
- 方士的诡计
- 有生必有死
- 削地
- 平定七国
- 金屋藏娇
- 绝食
- 排斥百家
- 金屋变为冷宫
- 滑稽大王
- 帮闲文人
- 马前泼水
- 反攻匈奴
- 灌夫骂座
- 夜郎自大
- 长门宫
- 飞将军
- 加强边防
- 武功爵
- 通西域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 再通西域
- 求神仙
- 天下十三州
- 强求“天马”
- 扣留使者
- 苏武牧羊
- 李陵投降
- 司马迁受累
- 尧母门
- 挖掘木头人
- 轮台悔过
- 托孤
- 苏武回国
- 聪明的少帝
- 立昏君
- 废昏君
- 坐牢读经
- 霍家的败亡
- 国内要紧
- 称职的官吏
- 杀害大臣
- 赵充国和西羌
- 功臣画像
- 女使者
- 外戚和宦官
- 昭君出塞
- 攀断栏杆
- 谦恭下士
- 七亡七死
- 面面俱到
- 改朝换代
- 复古改制
- 绿林和赤眉
- 起义军的混合
- 昆阳大战
- 新朝的灭亡
- 一个算卦的
- 争取民心
- 整顿队伍
- 攀龙附凤
- 绿林的破裂
- 赤眉的流亡
- 帝王满天下
- 三分天下
- 钓鱼台
- 得陇望蜀
- 硬脖子
- 马革裹尸
- 云台二十八将
- 取经求佛像
- 生死朋友
- 投笔从戎
- 威震西域
- 宦官灭外戚
- 但愿生入玉门关
- 天知地知
- 豺狼当道
- 太学生罢课
- 宦官五侯
- 林宗巾
- 逮捕党人
- 太平道
- 作者原序
『前后汉故事新编』女使者
- 本章共 2.9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乌孙公主是楚王刘戊的孙女,名叫解忧,也叫楚公主。乌孙王岑陬军须靡(岑陬,王号;军须靡,名 )娶了江都公主为夫人(见第81篇 )以后,向着汉朝。过了几年,江都公主害病死了,岑陬要求继续跟汉朝和亲。汉朝就把楚公主解忧嫁给他。后来岑陬害了重病。他临死的时候,想起解忧虽然没生过孩子,好在自己已经有了个儿子,叫泥靡,就是年纪太小,还不能够管理国家大事。他就把他儿子泥靡托付给他的从兄弟翁归靡,嘱咐他代理泥靡为王,等到泥靡长大了,再把王位还给他。翁归靡完全同意,保证按照他哥哥的吩咐,好好地抚养侄儿,管理乌孙。军须靡一死,翁归靡即位,做了乌孙王。
翁归靡就依着那时候的风俗,把楚公主解忧接过来,立她为夫人,楚公主解忧只好依从乌孙的风俗,跟翁归靡做了夫妻。两个人年龄相当,感情也还不错。楚公主解忧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还把他们都养大了。大儿子叫元贵靡,留在国内;二儿子叫万年,曾经做过莎车王(见第97篇 );小儿子叫大乐,做了乌孙国的大将。后来翁归靡上书给汉宣帝,说明他一心一意地结交汉朝,愿意立楚公主解忧所生的儿子元贵靡为太子,还要求给太子娶个汉朝的公主,这么着,亲上加亲,世世代代向着汉朝。汉宣帝本来主张和亲,就同意了,他在宗室里挑个公主,派光禄大夫常惠带着一份挺阔气的嫁妆,把新娘送去嫁给乌孙的太子元贵靡。
常惠他们到了敦煌,就接到乌孙方面来的信儿,说翁归靡死了,军须靡的儿子泥靡即位做了乌孙王。常惠把新娘留在敦煌,一面派人向汉宣帝去报告,一面拿着使节亲自到了乌孙,责备他们不该废了太子元贵靡。乌孙的大臣们都说岑陬原来嘱咐翁归靡传位给泥靡,按理不能立元贵靡为王。常惠没有话说,只好回到敦煌。他再上书说明理由,准备把新娘送回来。汉宣帝也只好同意了。
泥靡做了乌孙王,就把楚公主解忧接过去做了他的夫人。解忧又生了个儿子。到了这个时候,解忧已快老了,可是泥靡正在壮年,两个人合不到一块儿。泥靡性情急躁,行动粗暴,乌孙人把他叫作“狂王”。可巧汉朝的使者魏如意到了乌孙,解忧偷偷地把狂王的行为告诉了使者,叫他用计策废去狂王,再立她的儿子元贵靡为乌孙王。魏如意同意了。他布置了埋伏,嘱咐卫士们听他的指挥。接着就请狂王泥靡过来喝酒。泥靡万没想到汉朝的使者会去害他,就骑着快马来了。他进了使者的帐篷,挺高兴地喝酒。魏如意向泥靡敬了酒以后,做个暗号,汉朝的卫士忽然拔出宝剑向泥靡刺去。泥靡眼快,把身子一躲,可是已经受了伤。他冲出帐篷,跳上快马,逃到别的地方去了。
汉朝的使者就说他是奉了汉朝天子的命令来惩办狂王的。乌孙的大臣们这时候也觉得泥靡失了民心,都没说话。哪儿知道狂王泥靡的儿子召集了手下士兵,把乌孙的都城赤谷团团围住。乌孙的大臣立刻派人去向西域都护郑吉求救。
郑吉原来做了卫司马,保护着鄯善以西的南路(见第97篇 ),后来他做了西域都护,督察康居、乌孙等三十六国。这时候,他的兵马驻扎在乌垒(在今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 )。他一听说乌孙起了内乱,就从乌垒发兵,到了赤谷,依了乌孙大臣们的要求,把狂王泥靡的儿子轰走。他给汉宣帝报告事情的经过,自己又回到乌垒去了。
汉宣帝召回魏如意,办他假传命令的大罪,另外派个使者带了医生和药品去替泥靡治伤,送他不少礼物,仍旧让他做乌孙王。泥靡的伤本来不重,经过医生一调治,很快地就好了。他很感激汉朝,欢送使者回去替他向汉宣帝道谢。一场内乱,满想从此了结。
哪儿知道翁归靡的儿子乌就屠住在北山,召集了部下,声势浩大。他趁着泥靡出来的时候,突然把他杀了,自己立为乌孙王。汉朝既然承认泥靡为乌孙王,乌就屠又不是楚公主解忧生的,就不承认他。汉宣帝吩咐破羌将军辛武贤带着一万五千骑兵到了敦煌,准备去责问乌就屠。西域都护郑吉听到了这个消息,恐怕辛武贤的军队老远地去进攻,不一定能够一帆风顺,还不如派人去劝乌就屠让位,免得两国交战,人民遭殃。他就打发一位女英雄为使者去见乌就屠。
那位女英雄叫冯嫽(liáo),西域各国都知道她,称她为冯夫人。冯夫人原来是楚公主解忧的随身丫头,不但聪明伶俐,而且知书达理,办事能干。她跟着楚公主到了乌孙,不到几年工夫,就学会了西域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楚公主曾经叫她拿着汉朝的使节去慰问邻近各国,把汉朝的礼物送给好几个国王。她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欢迎。西域人见她又大方又对人亲热,已经够佩服了,跟她一聊天,连翻译都用不着,更把她当作自己人看待。乌孙的右大将见了这么一个多才多艺的大美人儿,就想法向她求爱。冯嫽见他长得英俊,也挺喜欢。楚公主解忧就把她嫁给右大将。两口子非常恩爱,不是骑着快马出去打猎,就是手拉着手一块儿溜达。乌孙的风光好像都给他们俩占了。
右大将跟翁归靡的儿子乌就屠本来是好朋友,冯夫人也把他当作自己人看待。三个人一块儿出去打猎也是常有的事。后来乌就屠到了北山,还老向右大将和冯夫人问好。这会儿乌就屠暗杀了狂王泥靡,自立为王,汉朝派人去责问,西域都护郑吉就派冯夫人去劝告乌就屠别跟汉朝作对。冯夫人接到了郑吉的命令,立刻到北山去见乌就屠。
乌就屠见了冯夫人,很高兴,问她:“什么风儿吹来的?”冯夫人挺正经地说:“东风,从敦煌吹来的,来吹醒聪明人的糊涂脑袋。”乌就屠听了,不由得一愣。他说:“难道出了什么事儿啦?”冯夫人说:“汉兵已经到了敦煌,想必您早已知道了。您自己估计能不能跟汉兵交战?”乌就屠耷拉着脑袋,自言自语地说:“恐怕不行。”冯夫人说:“我说您是个聪明人。您听从汉朝的命令,难道汉朝会给您亏吃吗?何必自己找麻烦呢?”乌就屠说:“我也不敢自作主张去跟汉朝作对。如果汉朝能够给我一个封号,哪怕是一个小封号,那我也愿意归附汉朝。”冯夫人说:“您放心。我替您说去。”
冯夫人回去,把详细的情况回报了西域都护郑吉,郑吉就上个奏章把冯夫人劝告乌就屠的经过向汉宣帝报告了。汉宣帝要详细了解乌孙内部的情况,当时就召冯夫人到京都来。过了好些日子,冯夫人才到了长安上朝拜见汉宣帝。汉宣帝详细问她西域的情况,冯夫人回答得有条有理,还挺动听。汉宣帝觉得这个女人简直比一般大臣还强,就正式派她为汉朝的使者,还叫两个大臣做她的副手,听她的指挥。接着汉宣帝又派光禄大夫长罗侯常惠去立元贵靡为大昆弥,立乌就屠为小昆弥。
冯夫人他们到了赤谷城,常惠也到了。乌就屠还真留在北山等候消息。冯夫人他们到了北山,带着乌就屠到赤谷城来见常惠。常惠宣读诏书,立元贵靡为大昆弥,立乌就屠为小昆弥,划分地界和居民,给大昆弥六万多户,小昆弥四万多户。
过了两年,大昆弥元贵靡害病死了,他儿子星靡即位。楚公主解忧已经快七十了。她向汉宣帝上书,要求回国。汉宣帝觉得她怪可怜的,就派人把她接到京都来。冯夫人舍不得离开楚公主,也跟着她回来了。又过了两年,楚公主解忧死了。冯夫人不但为了楚公主挺伤心,还为了她的孙子大昆弥星靡担着一份心事。
原来冯夫人回到长安以后,老打听着乌孙的消息。她一听说星靡软弱无能,恐怕给小昆弥乌就屠欺负,就上书给汉宣帝,请允许她作为使者,再到乌孙去,免得大小昆弥再打起来。汉宣帝就又派她为使者,还给了她一百名骑兵护送她到乌孙去。星靡得到了冯夫人的帮助,总算平安无事。
就在这个时候(公元前49年,黄龙元年 ),汉宣帝害了重病。他拜外戚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太子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太子少傅周堪为光禄大夫,把后事托付给这三个大臣。他死的时候才四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