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汉故事新编』改朝换代

  • 本章共 3.5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转过了年,十三岁的小皇帝愣头磕脑地成了亲,王莽的女儿立为皇后。王莽做了国丈,大赦天下。

为了搜罗人才,培养儒生,王莽在京师里设立了最高级的学校,给老师和弟子盖了一万多间房子。凡是有一种专门学问的人都可以来应征。前前后后从各地来投靠王莽的学者有一千多人。在这儿研究的是经学、礼学、音乐、天文、兵法、历史、古书、文字等。这时候黄河发了大水,这些大师和弟子不能叫黄河不发大水。王莽就又征求各地能够治理河道的人才。当时应征的也有一百多人。这许多有知识、有技术的人全靠着王莽的提拔,才有了地位,大家全都感激他。

王莽掌握了政权,太皇太后以下,不论贵族、大臣、地方官吏、学者,大多都说王莽好,认为他的功德只有古代的伊尹和周公才能够相比。这样的功臣自然应当加封。太皇太后要把新野的土地两万五千六百顷赏给他,王莽又坚决推辞了。

王莽派了王恽等八个大臣带着随从人员分头到各地方去观察风土人情,收集民间的意见。他们把王莽不肯接受新野土地的事情到处宣扬。中小地主和农民对于豪强兼并土地,害得种地的人自己没有土地,都恨透了,一听到王莽连两三百万亩的土地都不要,说他真是个了不起的好人。可是王莽越是不肯受封,人家就越要太皇太后封他。朝廷上的大臣,地方上的官吏,甚至于有些平民,都纷纷上书要求加封安汉公。前后上书的一共有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还到太皇太后面前磕头,说:“要是不快点拿最高的荣誉赐给安汉公,天下的人都不答应了。”他们一定要太皇太后把九种最高的赏赐(古文叫“九锡”;“锡”就是“赐” )给安汉公。那九种赏赐是:

1. 最讲究的车马,

2. 像王袍那样的衣服,

3. 乐器,

4. 朱红色的门户,

5. 有屋檐的台阶,

6. 三百名卫兵,

7. 先斩后奏的刀斧,

8. 表示征伐的弓箭,

9. 祭祀用的香酒。

太皇太后就把这九种最尊贵的赏赐赏给王莽。王莽推辞了一番以后,只好接受了。他就更想采用周朝的文教、礼乐,把自己当作周公。正好皇族里有个泉陵侯刘庆,他上书给太皇太后,说:“周成王小的时候,全由周公代理;现在皇上还很年轻,应当请安汉公执行天子的职权。”太皇太后叫大臣们去商议。大臣们都说:“应当照刘庆的话做去。”王莽就真像周公那样地做了汉平帝的代理人。

这还不算,王莽派出去观察风土人情的王恽等八个人都回来了。他们写了各种各样歌颂王莽的文字,一共有三万多字,说这些都是从老百姓那里采集来的歌谣。足见全国人民有口皆碑。王莽的威望就更高了。

那年(公元5年,元始五年,汉平帝即位第五年 )十二月“腊日”(汉朝以大寒后第一个“戌”日为腊日 ),大臣们欢聚一堂,给汉平帝上寿。王莽按照当时的仪式,亲自献上一杯椒酒。汉平帝接过来喝了。想不到第二天宫里传出话来,说汉平帝病了。第三天,他病得更厉害。王莽要做周公,就想起周公的故事来了。原来周武王害病的时候,周公情愿代替他死,写了一篇祷告文藏在箱子里。王莽也像周公那样,写了一篇祷告文藏在前殿的一只箱子里,加上封条,表示他暗暗地祷告上天让他替死。又过了六天(丙午那一天 ),汉平帝死了。因为汉平帝是喝了王莽献给他的那杯椒酒以后害病死的,反对王莽的人就说王莽在那杯椒酒里下了毒药。

汉平帝死的时候才十四岁,当然没有儿子。就是汉元帝也绝了后。要挑一个岁数小的继承人,只好从汉宣帝的曾孙方面去找了。可是继承的人据说还得比汉平帝晚一辈的才行。王莽就挑选了汉宣帝的一个玄孙叫刘婴的,他才两岁,挺合适。大臣当中没有人反对,而且还有人再提一提刘庆的话:“应当请安汉公执行天子的职权。”还真有个长安的大官叫谢嚣的,他报告说,武功县令在挖井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白石,上面刻着这么几个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王舜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说:“这种话不能信!”王舜说:“请安汉公代理一下,才能够安定天下。”太皇太后就下了一道诏书,叫安汉公像从前周公那样地代替天子临朝。大臣们上书太皇太后,说是为了便于统治天下,安汉公应当有个更合适的称呼,在祭祀宗庙的时候,最好称为“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不是真假的假 ),老百姓和臣下就称他为“摄皇帝”。太皇太后同意了。

一转眼,就是新年了,换了个新年号,叫居摄元年(公元6年 )。到了三月,王莽立汉宣帝的玄孙刘婴为皇太子,又叫孺子,尊皇后(王莽的女儿,汉平帝皇后 )为皇太后。汉高祖打下来的刘家的天下眼看着要落在王莽手里。这对于跟着王莽的一帮人只有好处,没有害处,就是在朝廷里做大官的刘家子孙也不吃亏。可是另外有一些刘家的子孙就不能这么服气了。

安众侯(安众,在河南省镇平县 )刘崇首先起来反对。他对自己的一个心腹张绍说:“王莽准会夺去刘家的天下,可是谁也不敢起来反对。这是我刘家的羞耻。我先发动起来,全国的人一定会帮助我的。”张绍帮着他召集了一百多个部下。刘崇就带领着这一百多人冒冒失失地进攻宛城(就是河南省南阳市 )。宛城也有几千名士兵守着。两下一交战,刘崇的兵马就垮了。刘崇和张绍死在乱军之中。刘崇的伯父刘嘉和张绍的叔伯兄弟张竦(sǒng)恐怕王莽追究,就自动地到了长安,请王莽办他们的罪。王莽为了安定人心,把他们都赦了。刘嘉又上了一个奏章,歌颂王莽的恩德,还建议把刘崇的房子拆毁,挖成一个污水池,作个警戒。据说这是古时候的一种制度。王莽一心想恢复古时候的制度,心里早已点头了。他把刘嘉的奏章交给大臣们去商议。大臣们都说:“应当照刘嘉的话做去。”王莽一高兴,就请太皇太后下道诏书,封刘嘉为侯。后来索性慷慨一下,把张竦也封了侯。

想不到第二年秋天,东郡太守翟义起兵了。他约会了皇族里的一些人,立东平王刘云(汉宣帝的孙子 )的儿子刘信为天子。自己称为“大司马柱天大将军”,号召天下,说王莽毒死汉平帝,要夺刘家的天下,现在已经有了天子,大家应当起来去征伐王莽。刘信、翟义他们从东郡出发,到了山阳(郡名,在山东省金乡县西北 ),已经有了十几万人马。

警报到了长安,王莽难受得吃不下饭去。他抱着三岁的孺子婴日日夜夜在郊庙里祈祷着。他还通告天下,说他只是代行职权,这个职权是要还给孺子婴的。可是不管他怎么说,刘信、翟义的大军已经向着长安打过来。王莽就派孙建、王邑等七个将军带着关东的兵马去对付翟义。

正在这个时候,长安西边有两个壮士,一个叫赵朋,一个叫霍鸿,他们眼看着王莽的大军都往关东去了,长安空虚,就率领当地的农民起义。他们占领县城,火烧官府,沿路招收青年子弟。没有多少日子,起义的人就发展到十几万。因为他们接近长安,未央宫里就望得见西边的火光。王莽又拜王奇、王级为将军发兵去镇压赵朋,拜甄邯为大将军守住城外,派王舜、甄丰他们带着卫兵日夜巡逻宫殿。

孙建他们七个将军到了陈留,就跟翟义的军队打了起来。翟义全军覆没,自己也给杀了。孙建他们得胜还朝,王莽就封这次带兵的五十五人为列侯。他们接着往西去帮助王奇、王级。赵朋、霍鸿他们勉强支持到年底,到了第二年(公元8年 )春天,也给压下去了。

满朝文武百官都想做开国元勋,王莽也觉得假皇帝管不了天下,还不如痛痛快快地做个真皇帝。当时就有一批凑热闹的人,纷纷地报告“天帝的命令”,什么“王莽是真命天子”的图书也发现了,“汉高祖让位给王莽”的铜箱也在高帝庙里发现了。这类东西有个名称,叫“符命”(就是天帝注定立某人为天子的命令 )。一生以谦让出名的王莽,这会儿可不再客气了,就把汉朝改为新朝,自己称为新皇帝。因为孺子婴还没即位,皇帝的大印还由太皇太后掌管着,王莽就派安阳侯王舜去向她要。

太皇太后王政君到了这个时候好像又向着刘家了,她骂着说:“你们一家好几代都受了皇恩,得了富贵。你们不知道报恩,辜负了汉朝的托付,趁着孤儿没有依靠,篡夺皇位。这种忘恩负义的人,猪狗不如。天下真有像你们这样的弟兄!你们既然受了符命,做了新皇帝,就该自己去做个玉玺。我这一颗是亡国的、不吉祥的玉玺,还要它干什么?我是汉家的老寡妇,早晚就快死了,我还要把这颗玉玺带到棺材里去哪。”一边骂着,一边哭个不停。

过了好大工夫,王舜对太皇太后说:“事情已经到了这步田地,我们做臣下的也没有话可说。安汉公要这颗玉玺,您也没法不给他。”太皇太后拿出玉玺来,往地下一扔,“呯”的一声,那颗玉玺摔坏了一只角。王舜把那颗缺了一只角的玉玺献给王莽,王莽叫工匠用金子补上。

公元9年正月,孺子婴废为定安公,皇太后(就是王莽的女儿 )改称为定安太后。前汉从汉高祖到汉平帝一共十二个皇帝,二百一十四年的天下(公元前206到公元8年 ),到这儿就亡了。王莽做了皇帝(公元8年,初始元年 ),一心要把汉朝的制度按照古代的办法改革一番,可是姓王的夺取了姓刘的天下,自己的地位能不能巩固还成问题,复古的办法违反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的要求,更引起了人家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