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汉故事新编』七亡七死

  • 本章共 2.5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傅太后轰走了王莽、师丹以后,把冯太后也杀了。冯太后就是当年平定莎车国的冯奉世的女儿。她像傅太后一样,是汉元帝的妃子。她生了个儿子,就是中山王刘兴。汉元帝封她为“婕妤”(jié yú,爵位同列侯一样高的女官 )。傅太后也生了个儿子,就是定陶王刘康。汉元帝封她为昭仪。冯婕妤和傅昭仪曾经跟着汉元帝一块儿到虎圈(juàn)去看猛兽相斗。他们都坐在有栅栏围着的殿上。忽然有一只大熊逃出来,扒着栅栏要爬到殿上来了。傅昭仪和别的宫女们都吓跑了。冯婕妤反倒走到大熊面前站着。大熊见了婕妤,一愣。就在这一眨巴眼儿的工夫,卫士们把那只大熊打死。汉元帝问冯婕妤为什么不逃。她说:“猛兽抓到了一个人也就是了。我怕大熊跑到皇上这边来,所以拿身子挡它。”汉元帝叹息一会儿,加倍地尊敬冯婕妤,封她为昭仪。傅昭仪又臊又恨,把冯昭仪当作狐狸精。这会儿,傅太后执掌了朝廷大权,就派个使者到中山,拿个咒骂皇上和傅太后的罪名审问冯太后。冯太后当然不肯承认,那个使者冷笑着说:“当初你拿身子挡住大熊,多么勇敢,这会儿怎么怕起死来了?”冯太后回到宫里对宫女们说:“挡熊是前朝的事,内宫里的话,这小子怎么能够知道?这一定是有人成心害我,死就死吧。”她就自杀了。同时死的有十七个人。大伙儿都流着眼泪,敢怒而不敢言。这种事汉哀帝是不管的。就是把天下闹翻了,他还是过他荒淫的生活。

公元前3年(汉哀帝建平四年 ),发生了大旱灾,关东的农民借着祭祀西王母的名目,大规模地骚扰起来。几千个人在路上发疯似的奔跑。有的披着头发,有的光着脚丫子,一路上又跳又跑、又嚷又唱,“去拜西王母!”“拜西王母去呀!”沿路有人参加队伍,人数越来越多。他们经过二十六个郡国,到了京师,官府没法禁止。京师的居民也起了哄,夜里拿着火把,爬上屋顶,敲锣打鼓,大喊大叫,“去拜西王母!”“拜西王母去呀!”这么闹了几个月,才平静下去。这种事也用不着汉哀帝管。他干脆不过问朝政。

汉哀帝也真怪,他爱上了一个年轻小伙子叫董贤的,待他比待什么人都好。董贤就这么做了朝廷上最得宠的红人儿。谏大夫鲍宣瞧见了傅家、丁家的子弟和这个不三不四的董贤都做了大官,就上书劝告汉哀帝,说:

朝廷上有骨气的大臣都走了。皇上宠用像董贤那样的小孩子,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现在老百姓有七亡七死,皇上怎么还不着急呀!七亡,就是:

1. 水灾、旱灾不断;

2. 捐税加重;

3. 贪官污吏勒索;

4. 豪强欺压;

5. 徭役不顾农忙;

6. 外族侵略;

7. 盗贼抢劫。

有了七亡,还不要紧,再加上七死,那可就更不得了。七死,就是:

1. 酷吏残杀百姓;

2. 监狱里折磨囚犯;

3. 官府逼死好人;

4. 强人谋财害命;

5. 怨仇相报、互相残杀;

6. 荒年叫老百姓饿死;

7. 瘟疫叫老百姓病死。

老百姓有了七亡七死,父子、夫妇都活不成。皇上是天下的父母,怎么不救救他们,反倒亲近小人呢?

汉哀帝觉得鲍宣的话说得挺不错的,就把他当作有学问的儒生看待。可是老百姓,他是不在乎的;董贤,他是合不得的。公元前2年(元寿元年 ),傅太后死了。汉哀帝就假托傅太后的命令加封董贤,一下子赏给他土地两千多顷,又把他的媳妇儿和妹妹都接到宫里来,闹得臭气冲天。汉哀帝立董贤的妹妹为昭仪,还拜另外一个小人孔光为丞相。

有一天,孔光出来查园陵(历来皇帝安葬的地方 ),他的部下驾着车马在到园陵的驰道中乱跑。这是违反当时的制度的。刚巧司隶鲍宣(司隶,巡逻京师的官;鲍宣由谏大夫升为司隶 )在那边巡逻。他马上派手下人逮住那些在驰道上乱跑的人,还把车马没收。他逮住的是丞相孔光的人,他没收的是丞相孔光的车马。这不是老虎头上拍苍蝇吗?

果然,汉哀帝下了命令,叫御史中丞查办司隶鲍宣。御史中丞派使者去传鲍宣到案,鲍宣关上门不许使者进去。这抗拒使者的罪名可就更大了。御史中丞说他大逆不道,就把他下了监狱。人们都说:“鲍司隶扣住车马是执行制度,他做得对。丞相自己犯法,反倒把奉公守法的人下了监狱,这算哪一门子的规矩?”

博士弟子王咸和别的几个弟子就在太学里竖起一面长幡,对大伙儿说:“愿意去援助鲍司隶的,都到这儿来!”一下子就集合了一千多个太学生。他们一齐出发去见丞相孔光。正好孔光出来,他们就把他围住,叫他放出鲍宣来。孔光一见人多势大,只好假意地答应他们去请求皇上,众人让出一条路来,叫他快去奏明皇上。孔光进了朝堂,不但不替鲍宣求情,反倒给他说些坏话。鲍宣还是在监狱里,听说还要把他定成死罪。一千多个太学生哪儿肯拉倒?他们就举着长幡,游行示威,大伙儿到了宫廷门外,向汉哀帝请愿。

汉哀帝总算免了鲍宣的死罪,罚他充军到上党。能够大胆地提出“七亡七死”的鲍宣一走,又少了一个劝告汉哀帝的人。汉哀帝就拜二十二岁的弄臣董贤为大司马,叫他执掌兵权,董贤的父亲董恭为光禄大夫,董贤的兄弟为驸马都尉。董家的亲戚也都做了大官。这么一来,董家的势力就比外戚傅家、赵家、丁家、王家都大了。

汉哀帝也像汉成帝一样,因为酒色过度,只做了六年皇帝,才二十六岁就死了。傅皇后、董昭仪、董贤他们只知道哭,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候,汉哀帝的祖母和母亲已经死了。太皇太后王政君坐着车到了未央宫,把皇帝的大印收过来。她到了东厢房,召大司马董贤,问他:“丧事怎么办?”董贤不但从来没办过丧事,就是别的大事他也没办过。这会儿给太皇太后这么一问,好像劣等生碰到考试似的,一句也答不上来。他自己摘下帽子,趴在地下,请太皇太后做主。太皇太后这才说:“新都侯王莽,曾经办过先帝的丧事,叫他来帮助你,好不好?”董贤连忙磕着头,说:“好,好,再好没有。”太皇太后王政君打发使者去召王莽。王莽连夜动身,急急忙忙地赶到京都来。

王莽进宫,朝见了他姑姑太皇太后,他首先提出大臣们的意见,说董贤一无功劳,二无德行,三无能耐,不该占据高位。太皇太后点点头,吩咐他去跟大臣们商量着办。当时就有几个大臣趁着机会告发董贤。王莽奉了太皇太后的命令,收回大司马董贤的兵权,把他免了职,不准他再到宫里来。董贤跟他媳妇儿逼得当天都自杀了。家产归公,由官家估价发卖,共值钱四十三万万贯(一千钱为一贯 )。

太皇太后下了一道诏书,叫大臣们推荐一个可以做大司马的人出来。孔光以下所有的大臣都推荐王莽,太皇太后王政君就用王莽为大司马。王莽打这儿起,掌握了朝廷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