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前后汉故事新编』夜郎自大

  • 本章共 2.7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31

北方有匈奴不断地侵犯边界,中原有大河泛滥,造成了大水灾,朝廷上有大臣们互相倾轧,南方有巴蜀的百姓不服朝廷,纷纷谋反。这么乱糟糟的天下可叫汉武帝怎么办?好在汉朝从文帝、景帝到这时候五十年当中,天下太平,粮食、布帛堆积如山。有了财物,事情就好办了。为了平定巴蜀,扩大西南方面的地盘,汉武帝是不怕多用些财物的。

所谓西南方是指巴蜀以外的西南地区。那边有六十多个部族,其中最大的有夜郎(在贵州省西部 )和滇国(就是云南省旧云南府地 )。从前在楚威王的时候,楚国的将军庄 平定了滇池一带几千里地方,那些地方算是属于楚国的了。可是那边庄 还没回报楚威王,楚国这边的黔中郡已经给秦国夺了去,断绝了交通。庄 就留在那儿,依从当地的风俗,换上土人的服装,变成滇人,做了滇王。秦始皇曾经修了一些栈道,派官员去管理那个地方。到了汉朝,就把滇国放弃了。可是巴蜀的商人还不断地跟他们做买卖,拿布帛去换他们的羊毛、马和牦牛(牦máo )。

后来汉武帝派王恢和韩安国去征伐闽越王的时候,王恢曾经派鄱阳令唐蒙去安抚南越。南越王赵胡大摆酒席招待唐蒙,唐蒙吃得很有滋味,其中有一种调味品叫枸酱(蜀地的产品,胡椒科,味辣;枸jǔ ),味道特别好。唐蒙就问:“这是哪儿来的?”赵胡说:“从牂牁(Zāngkē,在贵州省遵义、石阡、思南等县一带地方 )那边运来的。”

唐蒙又问:“这么远的道儿怎么运呢?”赵胡说:“是用船运来的。这儿有一条牂牁江(牂牁江,就是濛江,由贵州、云南、广西流入广东为西江 ),江面有好几里宽。这条江就是通牂牁的。”唐蒙的兴趣可并不在枸酱上,他是想找出一条更方便的道路直通南越。

唐蒙回到长安,碰到了一个蜀地的商人,说起牂牁出产的枸酱味道不错。那商人说:“枸酱不是牂牁出的,这玩意儿是我们蜀地的特产,是我们那边儿的商人偷偷地在边界上卖给夜郎,再由夜郎卖给南越的。”唐蒙这才知道从蜀地动身经过夜郎可以直通南越。

夜郎地方的牂牁江有一百多步宽,可以通小船。南越曾经拿财物去引诱夜郎,叫他们归附南越,可是夜郎不愿意。唐蒙就想去联络夜郎,再由夜郎去收服南越。上回汉武帝称赞南越王赵胡,说他懂得大义,南越王也十分感激朝廷派庄助去慰劳他,特意打发太子赵婴齐来伺候汉武帝,表示他归向朝廷的诚意。汉武帝不愿意让南越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他要把南越收在统一的国家里。因此,唐蒙上书说:“南越王的车马、旗子和皇上的式样一样。土地从东到西有一万多里。名义上是个臣下,实际上是个土皇帝。过去我们要到南越去是由长沙豫章(就是江西省南昌市 )出发,这条路水道大多不通,难走。现在打听到夜郎有一条大江直通南越。像汉朝这么强,巴蜀这么富,开一条道儿接通夜郎,把夜郎收过来,这是很容易的事情。在夜郎还可以招收十多万精兵,然后多造些船,由牂牁江顺流而下,出其不意地去进攻南越。这是制服南越最好的计划。”

汉武帝对于结交夜郎、进攻南越的计划兴趣很高,就拜唐蒙为将军,吩咐他先去结交夜郎。唐蒙带领着一千个士兵和一万多个运送货物的人从长安出发。他们翻山越岭、经历过无数的困难,才到了夜郎。

夜郎是山沟里的一个部族,四周全是高山,交通非常不便,跟中原素来没有来往。邻近夜郎的还有十几个部族,可都没像夜郎那么大。夜郎的首领竹多同从来没到过别的地方,他正像有些别的古时候的人一样,认为天下就是他知道的那么大的一块地方。既然夜郎是那个地方最大的一个部族,他就认为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了。所谓“夜郎自大”就是这个意思。赶到他见了唐蒙和他带来的许多礼物,他才开了眼界。唐蒙他们戴的帽子、穿的衣服和放在面前的绸缎等等许多东西,都是他从来没见过的。这些五光十色的东西已经叫他眼花缭乱了,一听唐蒙的话,知道汉朝的地方有那么大,汉朝人有那么多,不由得承认自己没见过世面,竹多同再也不敢自大了。

唐蒙叫竹多同向着汉朝,汉朝的皇帝就封他为侯,他的儿子也可以做县令,皇上还会派官员去帮助他治理夜郎。竹多同满口答应。他召集了附近的十几个部族的首领,说明结交汉朝的好处。各部族的首领看见了汉朝送给夜郎的绸缎、布帛,都眼红起来。唐蒙就把带来的货物,一份一份地送给他们。他们都很高兴,就跟着竹多同和唐蒙订了盟约,情愿归向汉朝。

唐蒙订了盟约,回到长安报告经过,汉武帝就把夜郎和附近的地方改为犍为郡,另派官员去管理。他再叫唐蒙去修一条可以通车马的大路和栈道,直通牂牁江。唐蒙再往蜀郡调动士兵和民夫动工筑路。这工程非常浩大,又是非常艰苦。士兵、民夫死伤了不少。唐蒙监督得很严。逃走的,逮住就砍脑袋。人数不够,还得在当地抓壮丁。邻近的老百姓受不了,全都抱怨。各种谣言也起来了。蜀郡的老百姓打算逃到别的地方去避难。

这个消息传到了长安,汉武帝想起司马相如熟悉蜀地情形,就派他去安抚蜀郡的老百姓。司马相如到了那边,一面叫唐蒙改变管理的方法,一面写了一篇通告,好言好语地安慰当地的老百姓,说了些皇上怎么爱护他们,他们为了筑路受到痛苦,这完全不是皇上的意思等等。他又跟蜀地的上层人士结交了一番,得到了他们的谅解。虽然老百姓还得吃苦受累,可是各种谣言就慢慢地停下来了。

蜀郡的西边、滇的北边有十多个部族。他们的首领早已听到了消息,说南夜郎归附汉朝,得到了许多财物,特别是五颜六色的布帛。这会儿又听到汉朝派大官到了蜀郡,就派人去见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回报汉武帝,说明西南方的部族接近蜀郡,通路也比较容易,可以设立郡县,那要比收服南方方便得多。汉武帝就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叫他从巴蜀拿出钱币和货物作为礼品去送给这些部族的首领。

西南方别的部族听说归向汉朝可以得到礼物,纷纷地请求愿意做汉朝的臣下。汉武帝派人到那边去开山、搭桥,造了几条车马道,往西通到沫水和若水(沫水又叫青衣水,就是大渡河;若水,就是雅龙江,下游为泸水,也叫大渡河 ),往南通到牂牁。汉朝就在那一带设立了一个都尉,十几个县,都由蜀郡管理。

司马相如回到长安,汉武帝格外慰劳他,当然还有赏赐。没想到司马相如官运不好,一来,他自己得意忘形,骄傲起来,二来,大臣们也有妒忌他的,就有人检举他在蜀地受贿的罪状。为这个,司马相如被免了职,跟卓文君住在茂陵。

司马相如做过大官,又有钱,住在茂陵闲着,生活挺舒服。他见卓文君没像以前那么年轻漂亮,就跟一个茂陵的小姑娘勾搭上了,准备把她接到家里来。卓文君写了一首诗,叫《白头吟》,意思是说:“从前山盟海誓,原来想跟你白头到老,哪儿知道你到今天变了心,我只好跟你分离了。”司马相如总算不是没有情义的,到了儿,没把那个小姑娘娶过来。

他住在家里也就是作作诗、弹弹琴,过着无聊文人的生活。有一天,住在长门宫里的陈阿娇忽然派来了一个宫女,给他送来了一百斤黄金,请他帮帮忙。陈阿娇准是又出了什么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