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本章共 9.0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总录部·笔札
自结绳既代迄於夏商虫篆鸟迹以纪庶物其後篆籀殊体草隶继作踵事变本增华竞逐世之学者研精极虑克臻其妙各自名家乃至驰声於天台流誉於绝域杰出於众为时所珍自非心术之幽通天机之异禀。又曷能穷妙墨之深致为艺圃之殊观哉!汉陈遵为校尉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弆以为荣(弆亦藏也。)。
後汉崔瑗为济北相瑗子为尚书并善草书。
张超为车骑将军别部司马善於草书妙绝时人世共传之。
张芝太常奂之子字伯英少持高操公车有道徵皆不至号张有道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後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下笔必为楷则号不暇草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也。芝及弟昶字文舒并善草书先是杜伯度崔子玉以工草书称於前代赵袭与罗晖拙书见蚩於芝芝颇自矜高与朱赐书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也。
孙敬少时画地学书书日进焉(楚国先贤。《传》曰:敬好学尝闭户号为闭户先生)。
魏梁鹄字孟皇汉末师宜官隶书为最甚矜其能每书取削焚其札鹄乃益为版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札鹄卒以攻书至选部尚书太祖欲为雒阳令鹄以为北部尉鹄後依刘表及荆州平太祖募求鹄鹄惧自缵诣门署军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勤书自效太祖尝县著帐中及以钉壁玩之谓胜宜官魏宫殿题署皆鹄书也。
韦诞为郎中除武都太守以书不之郡转侍中雒阳邺许三都宫观始就命诞铭题以为承制以御笔墨皆不任用因奏曰: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乃可以逞径丈之势小则方寸千言。
卫觊典著作好古文鸟篆隶草无所不善(一云:尤工古文笔迹精绝)刘廙为五官将文学文帝器之命廙通草书。
胡昭字孔明养志不仕善史书与锺繇邯郸淳卫觊韦诞并有名尺牍之迹动见模楷焉。
王凌为太尉少子明山最知名善书多技艺人得其书皆以为法。
吴张为会稽东部都尉既好文学。又善楷篆尝与孔融书融遗。《书》曰: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
张昭字子布为辅吴将军少善隶书。
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遒并恨峻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
晋荀勖为光禄大夫领秘书监始书师锺胡法(锺繇胡昭也。)。
卫为尚书令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汉末张芝亦善草书论者谓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
子恒为黄门郎善草隶书为四体书势曰: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苍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象形者日满月亏效其形也。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会意者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转注者以老寿考也。假借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自黄帝至三代其文不改及秦用篆书焚烧先典而古文绝矣。汉武时鲁恭王坏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以不复知有古文谓之蝌斗书汉世秘藏希得见之魏初传古文者出於邯郸淳恒祖敬侯写淳尚书後以示淳而淳不别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蝌斗之名遂效其形太康元卫觊也。年汲县人盗发魏襄王蒙得策书十馀万言案敬侯所书犹有仿佛古书亦有数种其一卷论楚事者最为工妙恒窃悦之故竭愚思以赞其美愧不足厕前贤之作冀以存古人之象焉古无别名谓之字势云:黄帝之史沮诵苍颉眺彼鸟迹始作书契纪纲万事垂法立制帝典用宣质文著世爰暨暴秦滔天作戾大道既冫民古文亦灭魏文好古世传丘坟历代莫发真伪靡分大晋开元弘道敷训天垂其象地耀其文其文乃耀粲矣。其章因声会意类物有方日处君而盈其度月执臣而亏其旁€委蛇而上布星离离以舒光木卉苯尊以垂[A13C]山岳峨嵯而连岗虫其。若动鸟似飞而未扬观其错笔缀墨用心精专势和体均发止无间或守正循涂矩折规旋或方员靡则因事制权其曲如弓其直如弦矫然特出。若龙腾於川森尔下颓。若雨坠於天或引笔奋力。若鸿雁高飞邈邈翩翩或纵肆阿那。若流苏悬羽靡靡绵绵是故远而望之。若翔风厉水清波漪涟就而察之有。若自然信黄唐之遗迹为六艺之范先籀篆盖其子孙隶草乃其曾玄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辞之所宣昔周宣王时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或与古同或与古异世谓之籀书者也。及平王东迁诸侯立政家殊国异而文字乖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益之罢不合秦文者斯作苍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或曰:下丕人程邈为衙狱吏得罪始皇幽系€阳十年从狱中作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圆圆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为御史使定书,或曰:邈所定乃隶字也。自秦坏古文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王莽时使司空甄丰较文字部改定古文复有六书一曰古文孔氏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秦篆书也。四曰佐书即隶书也。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书所以书幡信也。及许慎撰。《说文》用篆书为正以为体例最可得而论也。秦时李斯号为二篆诸山及铜人铭皆斯书也。汉建初中扶风曹喜少异於斯而亦称善邯郸淳师焉略究其妙韦诞师淳而不及也。太和中诞为武都太守以能书留补侍中魏氏宝器铭题皆诞书也。汉末。又有蔡邕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闲理不如淳也。邕作篆势曰:鸟遗迹皇颉循圣作则制斯文体有六篆为真形要妙巧入神或龟文针列栉比龙鳞纡体放尾长短複身颓。若黍稷之垂[A13C]蕴。若虫蛇之棼扬波振{敝手}鹰寺鸟震延颈胁翼势似凌€或轻笔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水露缘丝凝垂下端从者如县横者如编杳杪邪趣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游络绎迁延迫而视之端际不可得见指不可胜原研桑不能数其诘屈离娄不能睹其间般亻垂揖让而辞巧籀诵拱手而韬翰处篇籍之首目叔斌斌其可观摘华艳於纨素为学艺之范先嘉文德之弘懿愠作者之莫刊思字体之頫仰举大略而论旃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行之独符印玺幡信题署用篆隶书者篆之捷也。上谷王次仲作楷法至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雠酒讨钱足而灭之每书取削而焚其付梁鹄乃益为版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付鹄卒以书至选部尚书宜官後为袁术将今钜鹿宋子有耿球碑是术所立其书甚工云:是宜官也。梁鹄奔刘表魏武帝破荆州募求鹄鹄之为选部也。魏武欲为雒阳令而以为北部尉故惧而自缵诣军门署军假司马在秘书以勤书自效是以今者多有鹄手迹魏武帝悬著帐中及以钉壁玩之以为胜宜官今宫殿题署多是鹄书鹄宜为大字邯郸淳宜为小字鹄谓淳得次仲法然鹄之用笔尽其势矣。鹄弟子毛弘教於秘书今八分皆弘法也。汉末有左子邑小与淳鹄不同然亦有名魏初有锺胡二家为行书法俱学之於刘德升而锺氏小异然亦各有巧今大行於世云:作隶势曰:鸟迹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厥用既弘体象有度焕。若星陈郁。若€布其大径寻细不容随事从宜靡有常制或穹窿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蛋胶戾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奋笔轻举离而不绝纤波浓点错落其间。若钟虡设张庭燎飞烟斩岩嵯高下属连似崇台重宇层€冠山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之心乱目眩奇姿诡谲不可胜原研桑所不能计宰赐所不能言何草篆之足而斯文之未宣岂体大之难睹将秘奥之不传聊俯仰而详观举大较而论旃汉兴而有草书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时齐相杜度号善作篇後有崔瑗崔亦皆称工杜氏结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後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下笔必为楷则号不暇草书寸纸不见遗至今世尤宝其书韦仲将谓之草圣伯英弟文舒者次伯英。又有姜孟颖梁孔达田彦和及韦仲将之徒皆伯英弟子有名於世然殊不及文舒也。罗叔景赵元嗣者与伯英并时见称於西州而矜巧自与众颇惑之故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河间张超亦有名然虽与崔氏同州不如伯英之得其法也。崔瑗作草书势曰: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剿其墨翰惟作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於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员不副规倾左扬右望之。若点竦企鸟峙志在飞移狡兽暴骇将奔未驰或<黑知><黑主>点<黑南>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畜怒怫郁放逸生奇或凌邃惴慄。若据高临危旁点邪附似蜩螗扌局枝绝笔收势馀纟延纠结。若杜伯扌建毒缘蛇赴穴头没尾垂是故远而望之颓焉。若沮岑崩崖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机微要妙临时从宜略举大较仿佛。若斯。
索靖为尚书郎与尚书令卫俱以善草书知名武帝爱之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能及靖靖作草书状其辞曰:圣皇御世随时之宜苍颉既生书契是为蝌斗鸟篆类物象形哲变通意巧滋生损之隶草以崇简易百官毕修事业并丽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虫蛇虬或往或还类阿那以羸形奋[C260]而桓桓及其逸游盻乡乍正乍邪骐骥暴怒逼其辔海水窊隆扬其波芝草蒲萄还相继棠棣融融载其华玄熊对踞於山岳飞燕相追而差池举而察之。又似乎!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顺气转相比附窈娆廉苫随体散布纷扰扰以猗靡中持疑而犹豫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犭爰飞<鼠>相奔趣凌鱼奋尾蛟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或。若登高望其类或。若既往而中顾或。若俶傥而不群或。若自简於常度,於是多才之英笃艺之彦役心精微耽此文宪守道兼权触类生变离析八体靡形不判去繁存微大象未乱上理开元下周谨案骋辞放手雨行冰散高音翰厉溢越流漫忽班班而成章信奇妙之焕烂体磊落而壮丽姿光润以粲粲命杜度运其指使伯英回其腕著绝世於纨素垂百世之殊观。
李充为丞相掾累迁中书侍郎善楷书妙参锺索世咸重之。
李式充从兄也。为侍中善楷隶。
辛谧为太子舍人兼散骑常侍工草隶书为时楷法王羲之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游€矫。若惊龙羲之尝诣门生家见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後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锺繇当抗衡比张芝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後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及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曰: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尝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王凝之羲之子也。为左将军会稽内史亦工草隶。
王献之凝之弟也。为中书令始七八岁时学书父羲之密从後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後当复有大名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後为谢安长史安尝问曰:君书何如君家尊答曰:故当不同安曰:外论不尔答曰:外人那得知时议者以为羲之草隶江左中朝莫有及者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桓玄雅爱其父子书各为一帙置左右以玩之。
谢安字安石为太保善行书。
宋孔琳之为祠部尚书以草书擅名。
羊欣为中书郎尤长隶书初欣年十二父不疑为乌程令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着新练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
徐希秀为游击将军甚有学解亦闲篆隶正费禅灵二寺碑即希秀书也。
萧思话为中书令丹阳县尹工书学於羊欣得草妙南齐刘绘为中书郎撰能书人名自云:善飞白言论之际颇好矜。
周为国子博士以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文惠太子使书玄圃茅斋壁国子祭酒何胤以倒薤书求就换之笑而答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王僧虔为尚书令弱冠善隶书初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惟迹逾子敬(王献之字)方当器雅过之晋泰始中出为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晋世王献之善书为吴兴郡及僧虔攻书。又为郡论者荣之明中为尚书令尝为飞白书题尚书省壁曰:圆行方止物之定质修之不已则溢高之不已则慄驰之不已则踬引之不已则逸是故去之宜疾当时嗟赏以比座右铭及太祖即位与僧虔赌书毕谓僧虔曰:谁为第一僧虔曰: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一云:臣书人臣中第一帝书帝中第一)帝曰:卿可谓善自为谋矣。示僧虔古迹十一帙就求能书人名僧虔得民间所有帙中所无者吴大帝景帝归命侯书桓玄书及王丞相导领军洽中书令珉张芝索靖卫伯玉张翼十一卷奏之。又上羊欣所撰能书人名一卷。又为论。《书》曰:宋文帝书自云:可比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羊欣功夫少於欣王平南廙右军叔过江之前以为最亡曾祖领军书右军云:弟书遂不减吾变古制今惟右军领军不尔至今犹法锺张亡从祖中书令书与子敬云:弟书如骑骡恒欲度骅骝前庾征西翼书少时与右军齐名右军後进庾犹不分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贱家鸡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张翼王右军自书表晋穆帝令翼写题後答右军当时不别久後方悟云:小人几欲乱真张芝索靖韦诞锺会二卫并得名前代无以辩其优劣惟见其笔力惊异耳张澄当时亦呼有意郗章草亚於右军嘉宾草亚於二王絮媚过其父桓玄自谓右军之流论者以比孔琳之谢安亦入能书录亦以自重为子敬书嵇康诗羊欣书见重一时亲受子敬行书尤善正乃不称名孔琳之书天然放纵极有笔力规矩恐在羊欣後丘道护与羊欣俱面受子敬故当在欣後范晔与萧思话同师羊欣後小叛既失故步为复小有意耳萧思话书羊欣之影风流趣好殆当不减笔力恨弱谢综书其舅云:生起是得赏也。恨少媚好谢灵运书乃不伦遇其合时亦得入流贺道力书亚丘道护庾昕书学右军亦欲乱真矣。又著书传於世。
王慈僧虔子也。为东海太守谢超宗尝谓之曰:卿书何如虔公慈曰:我之不得仰及犹鸡之不及凤也。时人以为名答(超宗凤之子)。
梁萧几字德玄为尚书左丞善草隶书。
王志初仕齐为吏部尚书善藁隶当时以为楷法齐游击将军徐希秀亦号能书尝谓志为书圣。
殷均字季和尚武帝女永兴公主拜驸马都尉善隶书为当时楷法南乡范€乐安任并称贵之。
颜协为湘东王记室少博涉群书工於草隶飞白吴人范怀约能隶书协学其书殆过真也。荆楚碑碣皆协所书时有会稽谢善勋能为八体六文方寸千言京兆韦仲善飞白并在湘东王府府中以协优於韦仲而减於善勋。
萧子€为侍中善草隶书为世楷法自云:善效锺元常王逸少而微变字体答敕曰:臣昔不能拔赏随世所贵规摹子敬多历年所年二十六著晋史至二王列传欲作论草隶。《法言》不尽意遂不能成略指论飞白一势而已十许年来始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势洞彻字体。又以逸少之不及元常犹子敬之不及逸少自此研思方悟隶式始变子敬全范元常逮尔以来自觉功进其书迹雅为高祖所重尝论子€。《书》曰:笔力劲骏心手相应巧逾杜度美过崔当与元常并驱争先其见赏如此百济国使人至建业求书逢子€出为东阳太守维舟将发使人於渚次候之望船三十许步拜行前子€遣问之答曰:侍中尺牍之美远流海外今日所求惟在名迹子€乃为停船三日书三十纸与之。
萧特子€子也。为太子舍人亦善草书高祖尝论子€曰:子敬之书不及逸少近见特迹遂逼於卿。
萧乾子€兄子也。乾字思惕善隶书得叔父子€之法仕陈为五兵尚书。
到沆为北中郎将谘议参军勤学工篆隶。
刘孝绰为秘书监善草隶自以书似父乃变为别体陈蔡景历好学善尺牍工草隶解褐诸王府佐。
赵知礼为右卫将军善隶书。
王彬字思文为秘书监好文章善篆隶与兄志齐名时人为之语曰:三真六草为天下宝。
萧引为金部侍郎善隶书为当时所重宣帝尝披奏事指引署名曰:此字笔势翩翩似鸟之欲飞引谢曰:此陛下假其毛羽耳。
毛喜为光禄大夫少好学善草隶。
谢贞为招远将军掌中宫管记初贞年十三工草隶虫篆。
徐僧权为梁东宫通事舍人领秘书以善书知名。
後魏谷浑字元冲道武时以善隶书为内侍左右。
崔宏字玄伯潜之子也。位至天部大人爵为公尤善草隶行押之书为世摹楷玄伯祖悦与范阳卢谌并以博艺知名谌法锺繇悦法卫俱习索靖之草皆尽其妙谌传子偃偃传子邈悦传潜潜传玄伯世不替业故魏初重崔卢之书。又玄伯之行押书特精巧而不见遗迹。
崔简字冲亮玄伯子也。一名觉为中书侍郎参著作事好学少以善书知名。
崔浩玄伯子天兴中为著作郎道武以其工书尝置左右浩既工书人多写急就章从少至老初不惮劳所书盖以百数必称冯代强以示不敢犯国其谨也。如此浩书体势及其先人而妙巧不如也。世宝其迹多裁割缀连以为模楷。
崔衡字伯玉学崔浩书颇亦类焉献文天安元年擢为内秘书中散班下诏命及御所览书多其迹也。
崔挺为中书侍郎以工书受敕於长安书文明太后父燕宣王碑赐爵泰昌子。
崔潜仕慕容为黄门侍郎为兄浑诔其手笔本草宣武初著作佐郎王遵业买书於市而遇得之计诔至是将二百载宝其书迹深藏秘之东魏武定中遵业子松年以遗黄门郎崔季舒人多摹楷之左光禄大夫姚元标以工书知名於时见潜书谓过於己也。江式为殄寇将军符节令以书文昭太后尊号谥册特除奉朝请仍符节令式篆体尤工雒京宫殿诸楼观题皆式书也。
江顺和式兄子也。为征虏将军亦工篆书先是太和中兖州人沈法会能隶书宣武之在东宫敕法会侍书已後隶迹见知於闾里者甚众未有如崔浩之妙卢渊为秘书监自远祖志法锺繇书传业累世世有能名至邈以上兼善草迹渊习家法代京宫殿多渊所题白马公崔玄伯亦善书世传卫体魏初工书者崔卢二门。
吕温字阳为上党太守善书。
李思穆为营州刺史工草隶为当时所称窦遵为尚书郎善楷篆北京诸碑及台殿楼观宫门题署多遵书也。
柳僧习善隶书敏於当时为裴植征虏府司马。
刘仁之粗涉书史真草笔迹颇号工便御史中尉元昭引为御史。
裴敬宪为太学博士学博才清工隶草书高遵为中书侍郎颇有笔札诣长安刊燕宣王庙碑进爵安昌子。
郭祚为雍州刺史少习崔浩之书尺牍文章见称於世刘懋为太尉司马善草隶多识奇字。
王繇为给事中东莱太守有文才尤善草隶。
北齐杜弼为征虏府墨曹参军典管记弼长於笔札每为时辈所推。
萧慨好学攻草隶书南土中称为长者历著作佐郎待诏。
赵仲将为散骑常侍学涉群书善草隶虽与弟书书字楷正云:草不可不解。若施之於人即似相轻易。若当家卑幼。又恐其疑所在宜尔是以必须隶笔。
源楷字那延为黄门郎善草隶书。
张景仁幼孤家贫以学书为业遂工草隶书选补内书生与魏郡姚元标颍川韩毅同郡袁买奴荥阳李超等齐名世宗并引为宾客天保八年敕教太原王绍德书除开府行参军後主在东宫世祖选善书人性行淳谨者令侍书景仁遂被引擢小心恭慎後主爱之呼为博士。
刘顗好文学工草书为司空功曹待诏文林馆。
後周王字子渊初在梁为国子祭酒萧子€之姑夫也。时善草隶少以姻戚去来其家遂相模范俄而名亚子€并见重於世。
赵文深字德本为太祖丞相府法曹参军少学楷隶雅有锺王之则笔势可观当时碑榜唯文深及冀俊而已平江陵之後王入关贵游等翕然并学书文深之书遂被遐弃文深惭恨形於言色後知好尚难反亦改习书然竟无所成转被讥议谓之学步邯郸焉至於碑榜馀人犹莫之逮王亦每推先之宫殿楼观皆其迹也。迁县伯下大夫加仪同三司世宗令至江陵书景福寺碑汉南人士亦以为工梁主萧观而美之赏遗甚厚天和元年路寝寺初成文深以题榜之功增邑二百户除赵郡守文深虽居外任每须题榜取复追之。
隋窦庆颇工草隶官至河东太守。
房彦谦为司隶刺史善草隶人有得其尺牍者皆宝玩之。
阎毗为殿内少监能篆书草隶尤善为当时之妙唐杨师道为中书令少善草隶。
虞世南为秘书监同郡沙门智永善学王羲之书世南师焉妙得其体繇是声名籍甚。
欧阳询为太子率更令初学王羲之书後渐更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时人得其尺牍文字咸以为楷范焉其八分龙爪古篆世无及之飞白尤妙议者方於萧子€高丽甚重其书尝遣使求之高祖叹曰:不意询之书名远播夷狄彼观其迹固谓其形貌魁梧也。
褚遂良为尚书右仆射博学文史尤工隶草父友欧阳询甚重之太宗尝谓魏徵曰:虞世南死後无人可与论书徵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召令侍书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辩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自是渐承恩遇每事顾问之。
裴行俭为吏部侍郎工草书高宗以缣素百卷令写文选一部尝谓人曰: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取书不择笔墨而妍捷者唯余及世南耳行俭撰草书杂体数万言并传於代。
王方庆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家多书籍则天尝访求右军遗迹方庆奏曰:臣十代从伯祖羲之书先有四十馀纸贞观十二年太宗购求先臣并已进之唯有一卷见在今。又进臣十一代祖导十代祖洽九代祖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宝五代祖骞高祖规祖褒并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已下二十八人书共十卷则天御武成殿示群臣仍令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以叙其事复赐方庆当时以为荣。
锺绍京初为司农录事以工书直凤阁则天时明堂门额九鼎铭及诸宫门榜皆绍京所题。
王知敬则天时为麟台少监以工书知名。
卢鸿一少有学业颇善籀篆楷隶隐於嵩山。
薛稷尤工隶书自贞观永徽之际虞世南褚遂良书迹後罕继者稷外祖魏徵家富图籍多有虞褚旧迹稷精模仿笔力遒丽当时无及之者终为太子少保韦陟为吏部尚书幼有文彩与弟斌笃志勤学以笔札知名。
贺知章为秘书监善草隶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时有吴郡张旭亦与知章相善旭尤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後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颠知章始与旭游於人间每见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人之张索不如也。然旭稍过於知章。
张廷为太子詹事素与陈州刺史李邕亲善邕所撰碑碣必请廷八分书甚为时人所重。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五代祖之推北齐黄门侍郎真卿少勤学孝敬有文词工书官至太子太师徐浩肃宗时为中书舍人浩属词赡给。又工楷隶韩字太冲少好学弱冠强学尤工书位至检校仆射平章事封晋国公。
袁滋工篆籀雅有古法元和中为中书侍郎平章事柳公权初为夏州李听掌书记穆宗即位入奏事召见谓之曰:我於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上都西明寺金刚经碑备有锺王欧虞褚陆之体尤为得意文宗夏与学士联句公权。《诗》曰: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文宗讽此两句令公权题於殿壁字方圆五寸帝视之叹曰:锺王复生无以加之大中初转少师中谢日宣宗召升殿御前书三纸军容使西门季玄捧砚枢密使崔巨源过笔一纸真书十字曰:卫夫人传笔法於王右军一纸行书十一字曰:永禅师真草千字文得家法一纸草书八字曰:谓语助者焉哉!乎!也。赐锦采瓶盘等银器仍令自书谢状勿拘真行帝尤奇惜之。
裴为兵部侍郎少笃学善隶书。
卢知猷为太子太师尤工书落简飞翰人争模仿周马胤孙为太子詹事嗜八分书题署酬答必存其迹。
杨凝式以右仆射致仕凝式善於笔札居壁蓝墙之间往往恣其题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