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本章共 8.5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唐文宗太和元年五月癸酉左神策军奏当军请铸南山采造印一面。
二年六月四方馆奏请赐印一面仍以中书省四方馆为名许之。
三年十二月己未以董重质充神策诸道行营西川节度使奏请置印一面从之。
四年六月飞龙厩襄城群牧请铸印可之。
是月左右神策军奏当军於凤翔扶风县营田采造宝鸡县采造斜谷南山吴山宝鸡扶风营田共四所各请铸印并可之。
五年四月内外各省使奏请铸印从之。
是月麟州刺史崔应奏刺史铜鱼符贞元十七年蕃寇陷州城因以失坠自後刺史多是权知因循久不陈请今请敕所司铸赐从之。
六年六月戊寅右仆射王涯准敕详度诸司制度条件等礼部式亲王及三品已上。若二王後服色用紫饰以玉五品已上服色用朱饰以金七品已上服色用绿饰以银九品已上服色用青饰以石应服绿及青人谓经职事官成及食禄者其用勋官及爵直诸司依出身品仍各佩刀砺纷流外官及庶人服色用黄饰以铜铁其诸亲朝贺宴会服饰各依所准品诸司一品二品许服玉及通犀三品许服花犀及班犀及玉。又服青碧者许通服绿馀请依礼部式诸部曲客女奴婢服通服青碧其命妇客女及婢听同庶人奴及部曲请许通服黄白皂其命妇准格客女及婢得同庶人其衣服婢及庶人女妇请兼许服夹缬丈夫请通服黄白如属诸军使司及属诸道任依本色目流例其女人不得服黄紫为裙及银泥罨昼锦绣等馀请依令式其袍袄制度三品已上伏请许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袍袄四品五品伏请许服地黄花及交枝绫六品已上朝参官许服小团窠绫及无文绫隔织纱独织等充除此色外应有奇文异制袍袄绫等并请禁断其中书门下省尚书省御史台及诸司三品官并请敕下後一月日改易应诸常参官限敕下後两月日改革馀非常参官并许五月日改革外州府以敕到日起限其衫布制度内外文武常参官及供奉官外州府四品已上官请许通服丝布仍不得有花纹馀请一切禁断其花丝布及撩绫除供御外请委所在长吏禁毁讫当日闻奏其不合服丝布者请敕下後限一月日内并须改易丈夫袍袄衫等曳地不得长二寸已上衣袖不得广阔一尺三寸已上妇人制裙不得阔五幅已上裙条曳地不得长三寸襦袖等不得广一尺五寸已上妇人高髻险妆去眉开额甚乖风俗颇坏常仪费用金银过为首饰并请禁断其妆梳钗篦等伏请勒依贞元中旧制仍请敕下後诸司及州府榜示限一月内改革。又吴越之间织造高头草履纤如绫前代所无费日害功颇为奢巧伏请委所在长吏当日切加禁绝其诸采帛缦或高头履及平头小花草履既任依旧馀请依所司条流准仪制令诸军一品已下五品已上皆通六品已下皆不用者令非册拜及婚会并不用。又准六典及礼部式诸文武赴朝诸府遵从职事一品及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听七骑二品及特进五骑三品及散官三骑四品五品两骑六品已下一骑其散官及以礼去官五品已上将从不得过两骑。若京城外将从不在此限今约品秩职事官一品职七骑二品及中书门下三品五骑三品及中书门下御史台五品尚书省四品三骑四品五品两骑鞍通石装其散官及以礼去官者五品已上不得过一骑。若京城外及勋绩显著职事繁重者不在此限七品已下非常参官并不得马从未任者听乘属马鞍用乌漆装右请一品二品九骑三品七骑四品五品两骑六品一骑其京城应繁重者不在此限六品已下非常参官不得以马从六品已上非常参官周亲未任者听乘马馀未任听乘属马小马鞍用乌漆装其胥吏杂色人不在此限其鞍辔装饰据所司条流得用银者四品以下并得许用垂头押胯其用银石者并不得用闹装其军容队伍要资华饰不在此限馀并依所司条流准少府式公主出降犊车两乘一金铜装郡主犊车两乘一铜装县主犊车两乘一铜装。又准卤簿令外命妇一品厌翟车六乘二品三品白铜饰犊车一从车四乘四品白铜饰犊车一从车二乘者今比附前件令式参酌今时之宜妇人本来乘车近来率用檐子事已成俗教在因人今请外命妇一品二品中书门下三品母妻金铜饰檐子舁不得过八人三品金铜饰犊车金铜饰檐子舁不得过六人非尚书省御史台即白铜饰檐子舁不得过四人四品五品白铜饰犊车白铜饰檐子舁不得过四人六品已下昼奚车檐子舁不得过四人胥吏及商贾妻子并不乘奚车及檐子其老疾者听乘苇车及兜笼舁不得过二人庶人准此右伏缘白铜先已禁断今请应合用铜者通用石胥吏商贾妻女老疾者听乘座车及苇车馀并请准所司条流处分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庶人准此师僧道士除纲维及两街大德馀并不得乘马请依所司条流处分准营缮令王公已下舍屋不得施重栱藻井三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仍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五品已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亦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仍通作鸟头大门勋官各依本品六品七品已下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不得施悬鱼对凤瓦兽通伏乳梁装餙祖父舍宅荫子孙虽荫尽仍听依旧居住天下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近者或步本反车横木也。有不守敕文因循制造自今已後伏请禁断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下仍不得辄施装饰准律诸营造舍宅于令有违者杖一百虽会赦皆令改正之其物可卖者听卖。若经赦後百日不改去及卖论如律。又准大历六年十二月十一日敕京城内坊市宅舍辄不得毁拆今。若顿令改去恐为倍费其已成者许不毁拆自今已後宜令禁断应制度衣服车乘器用宫室等其诸军诸使职掌官等并请约文武官例各委本军本使以职掌高下约为等第比类闻奏应三省御史台两京诸司及诸道在城职掌官等诸不许用本官本品例仍并不得服犀玉及车马不得饰以金银应诸色条件伏请委御史台知弹御史两巡使京兆尹及东都留守河南尹留台御史外州府长吏准条件月日切加纠察如有违越没入所犯物仍量加决责其常参官品闻奏其在城诸军诸使各委本司勾当如本司勾当不及者委台司觉察闻奏以前臣涯等奉敕令臣等同为详定酌中奏闻者伏以法惟无作作则必行令贵在宽宽则可久今臣等约所司条件令式旧章从俗酌宜务遵中道诏曰:理道所关制度最切近者风俗逾侈岁月滋甚人隳本业用多费财爰命有司载举彝制务从简朴度可久行将使尊卑有伦刑罚少息其丧葬婚嫁吉凶礼物皆有著定尤闻僭差虽不在条件之物亦委所司准令式勾当仍切加捉搦不得辄有容纵军国异容古今通礼禁军仗卫杂饰及诸道节度等使应缘军装衣服即不在此限或有留令慢法委御史台弹奏当坐长吏用清颓风帝自御极躬自俭约将革奢侈之弊遂命有司示以制度敕下之後浮议嚣腾京兆尹杜於敕内条件易施行者奏请仍宽其限事竟不行公议惜之。
八年八月乙酉诏常参官私事请假者罢给乘傅。
九年三月庚午左丞庾敬休卒癸酉诏曰:官至丞郎皆朕所委不幸云:亡宜其为之废朝况朝废班列本在诸司三品之上比限近敕或乖通理昨因敬休殒丧载深伤恻自今丞郎宜准诸司三品官例罢朝一日九月甲子诏京诸司少卿监少尹等并大卿监大尹分曹视事同礻卑大政河南太原等七州少尹及大都督府左右司马诸州上佐等亦如之并从宪司之请十二月敕创造谏院印一面以谏院之印为文(谏院旧无印苟有章疏各於本司请印谏官有印人多知之至是特敕置印兼诏谏臣凡所论事有阕机密宜别以状列之不须以官衔给署)。
开成元年五月集贤殿御书院请铸小印一面以御书为文。
二年十二月幽州节度使史元忠奏当管八州准门下牒追刺史右鱼各一只臣勘自天宝末年频有兵戈并多失坠伏乞各赐新铜鱼可之。
三年四月中书门下奏宰相带平章事出镇请朝官为幕府自今已後不得过五人官至侍御史已上即许兼奏章服从之。
武宗会昌三年五月敕诸道节度使随身不得过六十人观察使不得过四十人经略都获不得过三十人永为定式。
宣宗大中四年五月御史台奏准今年正月一日节文今欲条流京百司见任官但请假往处计程限一月已上者便请从发日准节文逐贯克二百文充给承後判察官如在一月内参假者不在此限从之。
五年正月中书门下奏加恩使请准会昌三年六月敕所受礼例不过三千疋仍请颁示天下诸道从之哀帝天二年四月诏曰:东上西上二合门制置各别至於常事则以东上居先或大忌进名遂用西合为便同於礼式何表区分顷缘阉擅权乃以阴阳取位不思南面但启西门迩来相承未议更改详其称谓似爽旧规自五月一日已後常朝取东上合门或遇忌日奉慰即开西上合门永为定制。
三年六月敕文武百寮每月一度入合於贞观大殿朝廷正衙遇正至之辰受群臣朝贺比来视朔未正规仪今後於崇勋殿入合付所司。
後唐庄宗同光二年正月辛亥中书奏准本朝故事如封建诸王内命妇及宰相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诸道节度观察团练防御留後郎中书帖官告索绫纸票轴下所司书写印署毕进入宣赐其文武两班并诸道官员及奏荐将校敕下後并合是本道进奏院或本官自於所司送纳朱胶绫纸价钱各请出给伏自伪廷皆隳本朝事例每降文字下中书不分别重轻便令官给告示遂致所司公事全失规程自今後如非前件事例并请官中不给告示其内司大官并侍卫及赏军功将校转官即不在此限所冀受宣赐者倍荣恩渥非事例者不敢希求一则致显辨尊卑一则免无名费耗从之。
二月诏应於诸道见使斗秤并是伪朝所定宜令所司别造新朝斗秤颁下诸道其见使者纳官毁废。
八月中书奏伪廷之时诸藩参佐皆从除授自今後诸道除节度副使两使判官除授外其馀职员并诸州军事判官各任本处奏辟其军事判官仍不在奏官之限所冀招延之礼皆合於前规简辟之间无闻於滥举从之。
九月诏今後支郡公事须申本道本道讠誊状奏闻租庸使合有徵催只牒观察使贵全礼体。
三年正月戊戌敕兵吏部以台省礼钱为名所司妄有留滞在京者遽难应付外来者固是淹延须至条流冀绝讹弊自此後特恩授官侍卫军功改转内廷诸司带职外来进奉阙廷绫纸并宜官给无令收买旧例朱胶一切停废礼钱亦不徵取。又虑所司困阙人吏不办食直粮课逐月两司各支与钱四十贯文至於台省礼钱宜特蠲减比旧数五分许徵一分其特恩已下并不得徵纳礼钱仍令中书门下条流敕画经过诸司无至停滞其官告如是宣旨除授及品秩合进呈者准例送回馀并送纳中书门下点检给付敕书到本司十通已上官限三日内印署了三十通已上限五日五十通已上中书门下与催促如临时缓急宣赐不拘此限少府监铸造印文元属礼部两司无有推注停滞诸道使臣广徵铜炭价钱纳後别须邀索自此凡铸印宜令本司限敕到五日内进呈不计诸道在京并不得徵纳铜炭价钱所破料物并计数於租庸院请领仍预常给付价钱使尽计帐于租庸院更请或有故违必行典宪。
明宗天成元年七月辛未敕三京诸道节度团练防御使刺史文武将吏州县职员皆进月旦起居表起今已後除节度使留後团练防御使唯正至进贺表其四孟月并可止绝式叶旧仪八月敕藩镇幕职皆有旧规奏荐官寮须循前例苟或隳紊难止弊讹承前使府奏请判官率皆随府除移府罢亦罢近年流例有异前规使府虽已除移判官原安旧职起今已後。若是朝廷除授者即不许使府除移如是使府奏请即皆随府移罢旧例藩侯带平章事者所奏请判官殿中丞已上许奏绯中丞已上许奏紫今不带平章事处亦同带平章事例处分如防御团练使奏请判官自员外郎以下不在奏绯之限其所奏判官州县官并须将历任告身随奏至京如未曾有官假称试摄亦奏状内分明署出如藩镇留後及权知军州事并不在奏请判官之限如刺史要奏州县官须申本道请发表章不得自奏近日判官奏请从事本无官绪妄结虚衔不计职位高卑多是请兼朱紫不唯紊乱实启倖求宜令通下诸道州府切准敕命处分十一月甲戌吏部侍郎刘岳奏凡在立朝悉是为臣之责每蒙进秩咸加报上之忠奉敕命以迁升固当感降纶言而褒饰或未捧观将使知罢陟之繇认训诰之旨必在各颁官告令睹制词处班列以增光傅子孙而永耀伏请自今凡有除转登朝官已上在京合门宣赐在外则付本州使赐之敕旨朝官素有品秩不可一例颁宣文班三品已上丞郎给舍谏议武班大将军已上宜赐官告(旧例吏部出告身纳出朱胶纸轴钱分给朝臣或亲旧者随即给付而官贫不办者但领敕牒而已丧乱之後因以为常朝臣多不出告身制下之後中书但收其制辞编为敕甲本官不见奖饬之词故有是奏敕旨不编班得事体也。其後执政者相与谋罢朱胶纸轴之例以为天下吏员无多除拜以简给胶轴之费岁不过数万国家既锡以禄位而邀其胶纸之直是巨细不相称也。因奏覆凡中外官除拜并宣赐官告然执政之议虽善盖图其始不料其终何者同光世至天成初官爵之命在於除授中外正员官其馀侍御帖号则宠徼军中将校而已自长兴已来除授日多上至军中卒伍下迨州使镇戍簿籍胥吏之流皆有银青宫宪之号每岁给赐告身动盈数万非止胶纸之虚费财力而。又赏激之道难以劝功以臣料终则知执政图始之非善也。劝作事谋始凡执政者慎图之。)。
二年正月诏曰:乱离斯久法制多隳不有举明从何禁止而衣服鞯马之流多逾品式起今後三京及州使职员名目是押衙兵马使指挥使骑马使得有暖坐诸部军将衙官使下系名籍者只得衣紫皂庶人商旅只著白衣此系不得参杂兼有富户或投名於势要以求影庇或希假摄贵免丁徭须议条流以惩逾越如有此色人仰所在禁勘追索所受文书申奏当行严断以肃奸欺。
四年正月中书奏凡外朝官此後并令中谢从之。
长兴元年七月敕诸道得替防御团练等使及刺史到京朝见後并宜班行比拟如未有员阙可令随常参官逐日至。
十月给事中崔衍奏当省给纳诸州铜鱼勘问本行令史状称内库每州有铜鱼八只一只大七只小两只右五只左其右铜鱼一只长留在内留一只在本州库逐季申报平安左鱼五只皆镌次第字号每新除刺史到郡後即差人到当省请领左鱼当司覆奏内库次第出给左鱼一只当省责领分付到州集官吏取州库右鱼契合却差人送左鱼纳省如别除刺史州司。又请次第左右周而复始臣以州司差人请鱼往来须有烦费请此後所除刺史在京受命或经过都城者可令自牒当省请左鱼赍归本郡契合然後差人纳省敕冀稍免烦劳从之。
二年四月己巳敕朝臣居丧终制委御史台具姓名申奏诸道宾从除丧後各宜行恩命州县官才受新命及到任一考前丁忧者服阕日除官。
十月丙寅敕皇王御宇切在推恩臣下尽忠皆思励节显祖宗於奕世耀妻子以荣家位有高低事无偏党方当景运务洽群心将弘莫大之规宜定维新之制自此在朝臣寮及藩侯郡守据理例合得追赠者新受命後便於所司投状旋与施行封妻荫子准格合得者亦施行兼自中兴以来外官曾任朝班据在朝时品秩格例合得封赠叙封未霑恩命者并与施行其叙封妻室品荫子孙等仍令所司一一具格式申奏其或应得而不与之者罪在所司官吏其馀进马斋郎遇有员阙据资荫合得先受官者先与收补後受官者据日月依次第施行如或狥
私公然越次本人本司官吏当行责罚仍令御史台常加访察不得辄有违越庶激为臣为子尽孝尽忠各守公方共裨皇化。
三年正月戊申中书门下奏见任宰臣四员外其馀诸使兼侍中中书令平章事并是使相向来班序皆在见任宰臣之下今缘秦王从荣是亲王新加兼中书令与诸使相不同每遇排班及到中书位次今特商议伏以政事之权虽崇四辅周行之列亦长诸王宜显奉於本枝固不同於异姓今後望请亲王官至兼侍中中书令则与见任宰臣分班定位宰臣居左诸王兼侍中中书令居右如亲王及诸使守侍中中书令亦并是使相既不知印不署敕亦分行居右其馀使相请依旧规从之。
壬子太常礼院奏衣服制度准。
贞观四年八月十四日诏曰:冠冕制度已备令文彝常服饰未为差等,於是三品已上服紫四品五品已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之色仍通服黄至五年七月一日敕七品已上服龟甲双巨十花绫其色绿九品已上服丝布及杂小绫其色青。又咸亨五年五月十日敕如闻在外军人百姓有不依令式遂於袍衫之内着朱紫青绿等色短衫袄子或在闾野公然露服贵贱莫辨有蠹彝伦自今已後衣服上下各依品秩上得通下下不得僭上仍令所司严加禁断。
又武德四年七月十六日制三品已上服大料细绫及罗其色紫五品已上服小料细绫及罗其色朱六品已上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其色黄七品八品九品流外庶人服细绫纟布其色黄白者。又永徽三年八月十四日诏鱼袋之制恩荣所加本缘品命带鱼之法事章要重者臣今详酌本非朝命不得辄悬鱼袋内外臣寮所衣朱紫服饰降於近代不越时宜将徤衣装各立军号当司从来无例检详其经商百姓等则不得著色样绫罗及紫皂杂色衣服金色带亦不载短长制度敕旨礼所奏内外臣僚所衣朱紫服饰不越时宜将徤衣装各立军号一切仍旧其经过百姓不得著色样绫罗及紫皂杂色衣服金色带等宜依。
四月甲寅敕诸道节度都获防御团练等使及刺史到朝廷未有班位定规起今後不带使相节度使班位可取使相班为例据检校官高者为上如检校同即以先授者为上其诸州防御团练使刺史亦准此仍前资居见任之下。
愍帝应顺元年三月故忠武军节度使孟鹄男遵古上言乞立先臣神道碑诏今後藩侯带同平章事已上薨谢者并差官撰文宣赐未带相印及刺史以令式合立碑者其文任自制撰不在奏闻。
末帝清泰二年三月辛亥两街功德使雍王重美奏每年诞节诸道州府奏荐僧尼道士紫衣师号渐多今欲量立条式僧讲论讲经表白各三科文章应制十二科持念一科禅声赞科并於本伎能中条贯道士经法科试义十道讲论科试经论文章应制科试诗表白科试声喉声赞科试步虚三启焚科试斋醮仪诏曰:重美学洞儒玄官居尹正因三教之议论希干春之渥恩特立条流以防滥进从之。
晋高祖天福二年四月己亥诏今後立妃及拜免三公宰相及命将封亲王公主宜令并降制命馀从令式处分甲辰中书奏以二月二十六日敕内外官臣僚亡父母祖父母据品秩未封赠已封赠三代者更加恩命按旧制一品官亡父已上三代约其子官品第降一等亡母追封国号祖母已上第降一等敕曰:自家刑国历代明规祖德宗功前王至训在君上之尊则异在臣下之孝皆同凡有公田并立私庙自经多难不举旧章今以应运开基体元布化不思奉已专务安人高低推念祖之诚内外保贻孙之庆其内外官等准敕合与三代已下封赠者并以见居官品数比拟冀使人之例不轻王父之尊永载简编普示孝理是月中书奏翰林志节文凡赦书德音立后建储行大诛讨拜免三公宰相命将日制并使白麻纸不使印双日起草候合门之钥入而後进只日百僚立班於宣政殿枢密使引案自东上合门出。若拜免宰相即委通事舍人馀付中书门下并通事舍人短步而宣出机要速亦使双日甚者虽休假退朝而出之敕曰:九五之尊亿兆所赖法天敷化师古宣风宜循历代之规以补前王之阙今据翰林志言立后不言立妃言储君不言亲王公主兼三师位在三公之上亦不在其间起今後立妃及拜免三公宰相及命将封亲王公主宜令并降制命馀从令式处分。
闰七月壬申尚书户部奏李自伦义居七世准敕旌表门闾先有登州义门王仲昭六代同居其旌表有厅事步栏前列屏树乌头正门阀阅一丈二尺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桶墨染号为乌头筑双阙一丈在乌头之南三丈七尺夹冲十有五步槐柳成列今举此为例则令式不该诏王仲昭正厅乌头门等事不载令文。又无敕命既非故事难黩大伦宜从令式只表门闾於李自伦所居之前量地之宜高其外门门安棹楔门外左右各建一台高一丈二尺广狭方正称台之形势以白泥四隅染赤其行列树植随其事力其同籍簿课役一准令式。
十一月戊午中书奏准杂令车驾巡幸所州县官人见在驾所祗承赐会并同京官可之。
三年五月敕旧制内外臣僚据官品私门合立戟事将相之崇朝廷所重并输忠节仰奉宗祧宜旌佐国之功显示荣家之庆应中外臣僚带平章事侍中中书令及诸道节度使并许私门立戟仍并官给并各赐诏书仍据官品依令式处分。
七月中书奏准敕制皇帝受命宝今按《唐书》贞观十六年太宗刻受命玄玺白玉为螭首其文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敕曰:受命宝宜以受天明命惟德允昌为文(按受命宝者天于修封禅礼神则用之其始皆破皇业钱以制之皇业者藩邸王事之所有)七年二月甲辰敕应内外诸司诸使及诸道州府凡有诸色公事须具奏闻今後不得将白状及子记事申覆如事关机密即准先降宣命宝封斜角不题事目通下其合申中书及中书勘会公事所申状亦须是本司及逐处官员印署不得将白状及记事子兼令司局抄供申宜令御史台及宣徽院三司卫司诸道州府切准此指挥。
少帝天福七年六月即位九月敕曰:留守之任委寄非轻凡降丝纶宜同将相起今後除授留守宜降麻制仍付所司。
开运三年正月诏改铸天下合同印书诏印御前印并以黄金为之。
汉隐帝乾三年五月诏诸道州府差置散从官大府五百人上州三百人下州二百人敕本处团集官系立节级检校教习以警备州城。
周太祖广顺元年三月辛邜敕职当参佐位列宾僚苟无职驭之人颇异筑台之礼虽事因改易而理未酌中宜降明文庶永为制副留守节度副使行军两京少尹留守判官两使判命并许差定当直人力不得过十五人节度推官防御团练军事判官不得过十人诸府少尹书记友使防御团练副使不得过七人并取本厅旧当职人力数少不及新定数目只仰依旧人数差定仍令逐处系帐收管此外如敢不遵条制多有占差额外影占人户其本官当行朝典。
汉隐帝时有人言府州从事令录皆请料钱自合雇人驱使不合差遣百姓丁户秉政者然之下诏州府从事令录本处先差职役并速放散归农不得差为参从贫官有独行趋府者太祖颇知之故有是命。
三年七月丁酉敕赋税婚田比来州县之职盗贼烟火元系巡镇之司各有区分不相逾越或侵职分是紊规绳切虑所在职员尚循旧弊须行馀贯以正纪纲京兆凤翔府同华耀等州所管州县军镇顷因唐末藩镇殊风久历岁时未能革政途不一何以教民其婚田听讼赋税丁徭合是令佐之职其擒奸捕盗庇护部民合是军镇警察之职今後各守职分专切提撕如所职疏遗各行按责其州府不得差监徵军将下县庶期静辨无使烦劳。
世宗显德四年七月甲辰诏曰:准令诸田宅婚姻起十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日州县争论旧有革每至农月贵塞讼端近闻官吏因循繇此成弊凡有诉竞故作逗留至时而不与尽词入务而即便停罢强猾者因此得志孤弱者无以自伸起今後应有人论诉物业婚姻取十一月一日後许陈词状至三月三十日权停自三月三十日已前如已有陈词至权停日公事未了绝者仰本处州县亦与尽理勘逐须见定夺了绝其本处官吏如敢违慢并当重责其三月一日後至十月三十日前如有婚田词讼者州县不得与理。若是交相侵夺情理妨害不可停滞者不拘此限。
五年十月癸邜铸奉使印五十面。
六年三月癸酉敕铜鱼之设虽载前编原其始初盖防伪滥今诸道牧守每遇除移并特降放制书。又何假於符契如闻请纳颇是烦劳宜易前规罢兹虚器其铜鱼并宜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