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本章共 8.7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总录部·友悌
《诗》曰:因心则友。《传》曰:兄良弟悌史佚有致美之论小雅形莫如之叹盖孝友之德通於神明而为民极矣。中古已降遗文可觌乃有临难而争死佣耕以给养割天性之爱全犹子之单绪衔死丧之戚弃仕籍而长往分财让爵正家睦族远迹兆宠推致於天伦克己纾祸全度於世难至乃字育孤幼养治疴瘵恭顺兼极劳苦无惮脊令急难之义以之而彰埙篪和乐之美,於是乎!在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信君子之所务也。巳。
卫公子寿宣公之子太子之异母弟而子朔之兄也。宣公欲废太子而立子朔乃使太子於齐而令盗遮界上杀之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且行寿知朔之恶太子而君欲杀之乃谓太子曰:界盗见太子白旄即杀太子可毋行太子曰:逆父命求生不可遂行寿见太子不止乃盗白旄而先驰至界盗见其验即杀之寿已死而太子。又至谓盗曰:所当杀乃我也。盗并杀太子卫人伤而作二子乘舟之诗。
仲由字子路有姊之丧可以除之矣。而弗除也。孔子曰:何弗除也。子路曰:吾寡兄弟而弗忍也。孔子曰:先王制礼行道之人皆弗忍也。子路闻之遂除之。
赵旃为晋大夫晋楚战於必阝晋师败旃以其良马二济其兄与叔父以他马反遇敌不能去弃车而走林中。
赵盾父衰娶狄女叔隗之所生也。文公妻衰生原同屏括楼婴(原屏楼三子之邑)赵姬以盾为贤请於公以为嫡子後盾为卿请以括为公族(括赵盾异母弟赵姬之中子屏季也。)曰:姬氏之爱子也。(赵姬文公女成公姊也。)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成公许之(盾狄外孙也。姬氏逆之以为嫡)赵盾为旄车之族(旄车当为公行之官盾本卿其于公族辟屏季故更掌旄车)使屏季以其故旄为公族大夫汉陈伯有田三十亩与弟平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平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疾平之不亲家生产曰:亦食糠耳(麦糠中不破者京师人谓粗屑为纥顿)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遂弃其妇(伯平之兄也。史不载官位)。
卜式河南人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脱身谓引身出也。)独取畜羊百馀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馀年羊致千馀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後代石庆为御史大夫。
王商涿郡人商父封平昌侯商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
金敞成帝时为卫尉病甚使使者问所欲以弟岑为托帝召岑拜为使主客(官名属鸿胪主胡客也。)。
後汉杜林王莽末客河西弟成物故隗嚣听林持丧东归既遣而悔追令刺客杨贤於陇坻遮杀之贤见林身推鹿车载致弟丧乃叹曰:当今之世谁能行义我虽小人何忍杀义士因亡去建武中为光禄代朱浮为大司空。
淳于恭王莽末岁饥兵起恭兄崇将为盗所烹恭请代得俱免後崇卒恭养孤幼教诲学问有不如法辄反用杖自以感悟之儿惭而改过迁侍中骑都尉马援兄况卒援行服期年不离墓所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位伏波将军。
虞延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尝婴甲胄拥卫亲族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延从女弟年在孩乳其母不能活之弃於沟中延闻其号声哀而收之养至成人以妻同县人王氏建武初除细阳令。
郭昌光武郭后之父让田宅财产数百万与异母弟国人异之昌追封阳安侯。
赵孝字长平沛国人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缵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後孝徵拜谏议大夫礼徵为御史中丞。
刘平本名旷楚郡人更始时天下乱平弟仲为贼所杀其後贼复忽然而至平援侍其母奔走逃难仲遗腹女始一岁平抱仲女而弃其子母还取之平不听曰:力不能两活仲不可绝类遂去不顾後迁侍中拜宗正。
王琳汝南人年十馀岁丧父母因遭大乱弟季出遇赤眉将为所脯琳自缵请先季死贼矜而放遣繇是显名乡邑後司徒府荐士而退。
儿萌字子明齐国人车成字子威梁郡人二人兄弟并见执於赤眉将食萌成叩头乞以身代贼亦哀而两释焉史不载官位。
缪彤汝南召陵人少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又数有争斗之言彤深怀忿叹乃掩户自挝曰:缪彤汝修身谨行学圣人之法将以齐整风俗奈何不能正其家乎!弟及诸妇闻之悉叩头谢罪遂更为敦睦之行卒中牟令。
魏霸世有礼义霸少丧亲兄弟同居州里慕其雍和为光禄大夫卒於官。
鲁恭与弟丕俱居太学恭怜丕少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丰教授建初中丕举方正恭乃初始为郡吏。
薛包父母死弟子求财异居包不能止乃中分其财奴婢引其老者曰:与我共事久。若不能使也。田庐取其荒顿者曰:吾少时所理意所恋也。器物取朽败者曰:我素所服食身口所安也。弟子数破其产辄复赈给建光中公车徵至拜侍中。
杨厚母初与前妻子搏不相安厚年九岁思令和亲乃疾不言不食母知其旨瞿然改意恩养加笃安帝永初二年除中郎。
孔奋扶风人为武都太守弟奇游学雒阳奋以奇经明当仕上病去官守约乡闾。
樊梵字文高长罗侯宏之孙为郎二十馀年三署服其重慎有孙悉推财物二千馀万与孤兄子。
樊准宏之族曾孙少励志行修儒术以先父产业数百万让孤兄子为光禄勋卒於官。
阴兴子庆封同阳侯推田宅财物悉与弟员丹明帝以庆义让擢为黄门侍郎。
李充字太逊陈留人也。家贫兄弟六人同衣共食妻窃谓充曰:今贫居如此难以久安妾有私财愿思分异充伪酬之曰:如欲别居当酿酒具会请呼乡里内外共议其事妇从充置酒宴客充於坐中前跪白母曰:此妇人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便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而去坐中惊肃因遂罢散後迁左中郎将。
韩棱四岁而孤养母弟以孝友称及壮推先父馀财数百万与从昆弟乡里高之後至司空。
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馀财数百万与兄子後至渔阳太守。
封观有志节当举孝廉以兄名位未显耻先受之遂称风疾喑不能言火起观屋徐出避之忍而不告後数年兄得举观乃称推而仕郡焉。
许武会稽阳羡人也。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武以二弟晏普未显欲令成名乃请之曰:礼有分异之义家有别居之道,於是共割财产以为二分武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二弟所得并悉劣少乡人皆称弟克让而鄙武贪婪晏等以此并得选举武乃会宗亲泣曰:吾为兄不肖盗声窃位二弟年长未豫荣禄所以求得分财自取大讥今理产所增三倍於前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於是郡中翕然远近称之位至长乐少府。
许荆武孙也。少为郡吏兄子世尝报雠杀人怨者操兵攻之荆闻乃出门逆怨者跪而言曰:世前无状相犯咎皆在荆不能训导兄既早没一子为嗣如何令死者伤其灭绝愿杀身代之怨家扶荆起曰:许掾郡中称贤吾何敢相侵因遂委去荆名誉益著卒谏议大夫。
姜肱字伯淮彭城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尝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遽往就室尝季江谒郡夜於道遇盗欲杀之肱兄弟更相争死贼遂两释焉(谢承。《书》曰:肱与季江俱乘车行野庐为贼所劫取其衣物欲杀其兄弟肱谓盗曰:弟年幼父母所怜愍。又未娶愿自杀身济弟季江言兄年德在前家之珍宝国之英俊乞自戮以代兄命盗贼乃曰:二君所谓贤人吾等不良妄相侵犯弃物而走)即拜大中大夫伏窜青州。
锺皓颍川人少以笃行称公府连辟为二兄未仕避隐密山(密县山也。)後辟司徒府自劾去。
第五访伦之族孙也。少孤贫尝佣耕以养兄嫂有暇则以学文拜护羌太尉卒於官。
崔駰家贫兄弟同居数十年乡邑化之後至长岑长孔融鲁国人也。山阳郡东部督邮张俭以忠正为中常侍侯览所忿疾览为刊章下州郡捕俭俭与融兄裒有旧亡投裒时值裒出融年十六俭以其少不告也。融知俭长者有窘迫色谓曰: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因留舍藏之後事泄国相以下密就掩捕俭得脱走登时收融及裒送狱融曰:保纳藏舍者融当坐之裒曰:彼来求我罪我之繇非弟之过我当坐之兄弟争死郡县疑不能决乃上谳诏书令裒坐焉融繇是名震远近後至中大夫。
童恢弟翊字汉文名高於恢宰府元辟之翊阳喑不肯仕及恢被命乃就孝廉。
陈重为细阳令政有异化举尤异尝迁为会稽太守遭姊忧去官。
谯会迁大常以弟服去职。
魏张范之子陵及弟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子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初为议郎参丞相军事。
韩珩字子佩代郡人清粹有雅量少丧父母奉养兄姊宗族称孝悌焉为袁谭别驾。
吴孙贲字伯阳父羌字圣壹坚同产兄也。贲早失二亲弟甫婴孩贲自赡育友爱甚笃为郡督邮。
舒仲膺兄伯膺亲友为人所杀仲膺为报怨事觉兄弟争死皆得免。
晋王览字通玄与兄祥异生览母朱氏遇祥无道览年数岁见祥被楚挞辄涕泣抱持至於成童每谏其母少止凶虐朱屡以非理使祥览与祥俱。又虐使祥妻览妻亦趋而共之朱患之乃止祥丧父之後渐有时誉朱深疾之密使祥览知之径起取酒祥疑其有毒争而不与朱遽夺反之自後朱赐祥馔览辄先尝朱惧览致毙遂止览孝友恭恪名亚於祥以大中大夫归老。
高光字宣茂少习家业明练法理武帝时为廷尉其兄诞放率不伦而决烈过人与光异操谓光小节常轻侮之而光事诞愈谨。
高崧字{艹伐}琰抚幼弟以友爱称累迁侍中。
江字道载陈留圉人少孤与从弟灌共居甚相友悌繇是获当时之誉仕至太常。
王徽之与献之俱病笃时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馀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巳年有馀尔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馀亦卒仕至黄门侍郎。
吴隐之转征虏参军事兄坦之为袁真功曹真败将及祸隐之诣桓温及乞代兄命温矜而释之遂为温所知赏仕至光禄勋。
庾衮叔褒咸宁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复殆疠气方炽父母诸弟皆出次於外衮独留不去诸父兄强之乃曰:衮性不畏病遂亲自扶侍昼夜不眠其间复抚柩哀临不辍如此十有馀旬疫势既歇家人乃反毗病得瘥衮亦无恙父老咸曰:异哉!此子守人所不能行岁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始疑疫疠不相染也。州郡交命察孝廉举秀才清白异行皆不降志世遂号为异行者也。
孙晷兄尝笃疾经年晷躬自扶持侍药石甘苦必经心因跋涉山水祈求恳至州府辟并不就。
颜含字弘都琅琊莘人汝阴太守点之子少有操行以孝闻兄畿咸宁中得疾就医自辽遂死於医家家人迎丧每绕树而不可解引丧者颠仆称畿言曰:我寿命未死但服药太多伤我五脏尔今当复活慎毋葬也。其父祝之曰:若尔有命复生,岂非骨肉所愿今但欲还家不尔葬也。乃还其妇梦之曰:吾当复生可急开棺妇颇说之其母及家人。又梦之即欲开棺而父不听含时尚少乃慷慨曰:非常之事古则有之今灵异至此开棺之痛孰与不开相负父母从之乃共发棺果有生验以手刮棺指爪尽伤然气息甚微存亡不分矣。饮哺将护累月犹不能语饮食所须托之以梦阖家营视顿废生业虽在母妻不能无倦矣。含乃绝弃人事躬亲侍养足不出户者十有三年石崇重含淳行赠以甘旨含谢而不受或问其故答曰:病者绵昧生理未全既不能取啖。又未识人惠。若当谬留岂施者之意也。畿竟不起含後至光禄勋年老逊位。
李重字茂曾少好学有文辞早孤与群弟居以友爱著称。
裴嶷为荥阳太守属天下乱嶷兄武先为玄太守嶷遂求为昌黎太守至郡久之武卒嶷被徵乃将武子开送丧俱南。
祖约豫州刺史逖之弟初以孝廉为成皋令与逖甚相友爱。
孔严为吴兴太守时武康有兄弟二人妻各有孕弟远行未反遇荒岁不能两全弃其子而活弟子。
谢玄以功封康乐县公力请以先封东兴侯赐兄子玩诏听之更封玩豫宁伯。
杜烈为衡阳太守闻兄轸亡因自表兄子幼弱求去官诏转犍为太守蜀士荣之。
邓攸没于石勒勒过泗水攸乃研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子而及其弟子馁甚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惟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尔幸而得存我後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其子朝弃而暮及明日。又系之于树而去攸仕至尚书右仆射。
周顗ぶ逼名顗性宽裕而友爱过人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较。又弟嵩尝因酒目谓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所然蜡烛投之顗神色无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尔後终尚书左仆射。
徐苗性抗烈轻财贵义有知人之鉴弟患口雍脓溃苗为吮之其兄弟皆早亡抚养孤遗慈爱闻于州里田宅奴婢尽推与之郡察孝廉州辟从事治中别驾举异行公府五辟博士并不就。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恸过礼亲戚异之。
宋檀道济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位司空将军。
张畅弟牧尝为犭制犬所伤医者云:食虾蟆脍可疗牧难之畅含笑先尝牧因此乃食繇是遂愈位侍中卒会稽太守。
胡藩字道序州府辟召不就须二弟冠婚毕乃参郗恢征虏军事。
谢述景仁之弟也。景仁爱其第三弟而憎述尝设馔请高祖命豫坐而高祖召述述知景仁夙意。又虑高祖命之请急不从高祖驰遣呼述须至乃叹及景仁有疾述尽心营视汤药饮食必尝而後进不解带不冠栉者累旬景仁深怀感愧元嘉二年徵拜中书侍郎。
蔡廓为祠部尚书奉兄轨如父家事大小皆谘而後行公禄赏赐皆以入轨每有所资须悉就典者请焉从高祖在彭城妻郄氏书求夏服廓答书知须夏服计给事自应相供无容别寄时轨为给事中。
杜骥为宁远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徵左军将军弟坦代为刺史坦长子琬为散骑侍郎太祖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简承都答云:诸郎开视帝遣王书诘责骥答曰:开函是臣弟四子季文伏待刑坐帝特原不问。
将恭义兴临津人晋陵蒋崇平为劫见擒去与恭妻弟吴张为侣张先行不在本村遇水张妻及息告避水移寄恭家讨录张不获收恭及兄协治罪恭协并款住舍张家口而不知劫情恭列张妻息是妇之亲今有罪恭身甘分求遣兄协协曰:协是户主廷制所繇有罪之日关协而已求遣弟恭兄弟二人争求受罪郡县不能判依事上详州义之曰:礼让者以义为先自厚者以利为上末世俗薄靡不自私伏膺圣教犹,或不逮况在野夫未达诰训而能互发天伦之爱甘受莫测之罪。若斯情义实为殊特蔑尔恭协而能行之兹乃经古之所希盛世之嘉事二子乘舟无以过此岂宜拘执宪文加以罪戮。且张封筒远行他界为劫造[C260]自外赃不还家所寓村伍容,或不知亦不合罪勒县遣还复民伍除恭义成令协义怡令。
谢弘微居身清约器服不华而饮食滋味尽其丰美兄曜卒弘微蔬食积时哀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沙门释慧琳诣弘微弘微与之共食犹独蔬素慧琳曰:檀越素既多疾顷者肌色微损即吉之後未复膳羞以无益伤生岂所望於得理弘微答曰:衣冠之变礼不可逾在心之哀实未能已遂废食感咽欷不自胜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能及也。位至吏部尚书。
江智渊兄子早孤养之如子。
王徽弟僧谦有才誉为太子舍人遇疾徽躬自处治而僧谦服药失度遂卒徽深自咎恨发病不复自治僧谦卒後四旬徽终。
沈雍之与兄攸之异生诸弟中性和谨尤见亲爱攸之性俭[A092]子弟不得妄用财物惟恣雍之所须辄取齐中服餙分与亲旧以此为常终镇西将军荆州刺史。
徐湛之年数岁与弟淳之共车行牛奔车坏左右人驰来赴之湛之先令取弟众咸叹其幼而有识终吏部尚书。
庾彦达为益州刺史携姊之镇分禄秩之半以供赡西土称焉。
刘秀之兄钦之为朱龄石右军参军随龄石败没秀之哀戚不欢宴者十年。
关康之弟双之病卒迎哀因得虚劳病寝顿二十馀年时有间日辄卧论文义元嘉中诏徵不起。
戴字仲。若谯郡铚人与兄勃游桐庐名山因留居止勃疾患医药不给曰:随兄得非有心於语默兄今疾笃无可治疗当干禄以自济取乃求虞海令事垂行而勃卒乃止元嘉初累徵不就。
张欣泰父兴世罢雍州在家还资见钱三十万苍梧王自领人劫之一夜垂尽兴世忧惧感病卒欣泰兄欣华时任安成郡欣泰悉封馀财以待之。
江秉之字玄叔济阳考城人给事中纂之子少孤弟妹七人并皆幼稚抚育姻娶罄其心力累迁新安临海太守。
王华为侍中有权宠以门户衰弱待从弟琨如亲数相亲荐为尚书议曹郎。
王僧虔兄僧绰为元凶所害亲宾咸劝僧虔逃僧虔涕泣曰:吾兄奉国以忠贞抚我以慈爱今日之事。若不见及尔。若同归九泉犹羽化也。孝武初出为武陵太守兄子俭於中途得病僧虔为废寝食同行客慰喻之僧虔曰:昔马援处儿侄之间一情不异邓攸为弟子更逾所生吾实怀其心诚未异古亡兄之嗣不宜忽诸。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复游宦之心矣。
崔怀慎泰始初以父陷於魏遂入北至桑乾寻父已卒丧毕以弟在南。又逃归而弟亦已亡怀慎孤贫独立宗党哀之不载官位。
虞愿为中书郎领东观祭酒兄季为上虞令卒愿徙省步还家而待诏便归。
孙棘彭城人也。世祖大明五年发三五丁弟萨应充行坐违期不至依制军法人身付狱未及结棘竟诣郡辞不忍令当一门之苦乞以身代萨萨。又辞列门户不逮罪应至此狂愚犯法实是萨身也。应依法受戮兄弟少孤萨三岁失父一生恃赖惟在长兄虽可垂愍有何心处世太守张岱疑其不实以棘萨各置一处语棘云:已为诏详听其相代棘颜色甚悦答云:得尔旦则为死。又语萨亦欣然曰:死自分耳但令兄免萨有何恨棘妻许。又寄语嘱棘君当门户,岂可委罪小郎。且大家临亡以小郎属君竟未妻娶家道不立君已有二儿死复何恨岱依事表上世祖诏曰:棘萨隶节行可甄特原罪州加辟命并赐帛二十疋袁察初名ê孙少好学有清才有欲与从兄顗盉谓顗誾:顗不堪可与ê孙婚尔时ê孙在坐流涕起出早以特立志行见知。
孙谦少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江夏王义恭闻之引为行参军。
南齐刘兄夜隔壁呼共语不答方下床著衣然後立应问其久琏曰:向束带未竟其力操如此参大司马军事射声校尉卒官。
辛普明侨居会稽少与兄共处一帐兄亡以帐施灵座夏月多蚊普明不以露寝见色豫章王辟为议曹从事。
陶子锵字海育兄尚宋末为倖臣所怨被系子锵公私披诉流血稽颡行路嗟伤逢谢超宗下车相访回入县诣建康令劳彦远曰:岂忍见人昆季如此而不留心劳感之兄得释。
公孙僧远以伯弟亡无以葬身贩贴与邻里供敛送之费躬负土种松柏兄姊未婚嫁乃自卖为之成礼太祖即遣兼散骑常侍。
解仲恭雁门人侨居南郡家行敦睦得纤毫财利辄与兄弟平分史不载仕官。
吴欣之晋陵利城人也。宋元嘉末弟周之为武进县戍随王诞起义太祖遣军主华钦讨之吏皆散周之独留见执将死欣之诣钦乞代弟命辞旨哀切兄弟皆见释史不载仕官。
吴达之义兴人也。从祖弟敬伯夫妻荒年被略卖江北达之有田十亩货以赎之与之同财共宅郡命敬伯为主簿固以让兄。又让世业旧田与族弟弟不受田遂废史不载仕官。
陆澄弟鲜得罪当死澄於路见舍人王道隆叩头流血以此见原转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未拜卒。
胡谐之为太子中庶子兄谟之亡上表乞解所职诏不许。
刘绘字士车太常悛之弟事悛恭谨与人语呼为使君隆昌中悛坐罪将见诛绘伏阙请代兄死高宗辅政救解之引为镇军长史及悛之亡朝议赠平北将军雍州刺史诏书已出绘请尚书令徐孝嗣改之。
刘氵兼兄沨南阳人事继母有行弟氵兼事沨亦谨。
王思远为建安内史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解不许及祥日。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谢瀹为吏部尚书领右军将军兄朏在吴兴论启公事稽晚瀹乃代朏为启非朏手迹被问见原。
王微字景玄初为始兴王友父忧去职服阕除南平王铄右军谘议参军仍为中书侍郎时兄远免官历年微叹曰:我兄无事而屏废我何得而叨忝逾分文帝即以远为光禄勋。
王字子迁尚书左仆射加侍中参选事居家笃睦每岁时馈遗遍及近亲敦友诸弟禀其规训。
南齐张敬儿南阳冠军人也。弟恭儿位正员郎谢病归本县尝居上村不肯出仕与居人不异与敬儿爱友甚笃及闻敬儿败走入蛮後首出原其罪。
刘峻字孝标本名法武梁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较秘阁峻兄孝庆时为青州刺史峻请假省之。
刘之亨字嘉会之亨美绩嘉声在朱异之右既不协惧为所害故求出之以代兄之遴为安西王绎长史南郡太守上问朱异曰:之亨代兄嘉不曰:兄弟因循岂直大冯小冯而已。
梁傅昭字茂远北地灵州人也。弟映字微远三岁而孤昭映兄弟友睦修身厉行非礼不行映有文才褚彦回闻而悦之乃屈与子贲等游处年未弱冠彦回欲令仕映以昭未解褐固辞须昭仕乃就官天监初为乌程令所受俸禄悉归於兄後昭守临海陆亻垂饯之宾主俱欢日昏不反映以昭年高不可连夜极乐乃自往迎候同乘而归兄弟并已班白时人美而服焉及昭卒映丧之如父年逾七十哀过礼服制虽除每言辄感恸韦放性弘。
厚笃实轻财好施於诸弟尤雍穆每将远别及行後初还尝同一室卧起时号为三姜。
庾於陵弟肩吾八岁能为诗特为兄所友悌於陵鸿胪卿镇荆州大中正卒肩吾终度支尚书。
韦性慈爱抚孤兄子过於己子迁侍中给事中未拜而卒。
何点兄求隐居吴郡虎丘山求卒点菜食不饮酒讫于三年腰带减半徵侍中辞疾不赴。
何伯弟幼俱厉节抚养孤兄子及长为婚推家业尽与之而贫瘁枯槁诲人不倦乡里呼为人师郡守下车莫不修谒史不载仕官。
江革济阳人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傍无师友兄弟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後革为尚书驾部郎中建安王为雍州刺史表求管记以革为征北记室参军带中卢令革与弟观少长共居不忍离别苦求同行乃以观为征北行参军兼记室。
陈虞荔为太子中庶子时荔第二弟寄寓於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不遣荔因以感疾寄自流寓南土与兄荔隔绝亦感气疾每得荔书气辄奔剧危殆者数矣。
徐伯阳为新安谘议参军闻妹丧发疾而卒。
顾野王弟充国早卒野王抚养孤幼恩义甚厚仕至黄门侍郎光禄卿。
江德操字德操父革梁度支尚书德操性至孝事亲尽礼与异产昆弟居恩惠甚笃拜镇远将军通直散骑常侍自求宰县出新喻令卒官。
殷不害字长卿陈郡长平人也。家世俭约居甚贫{宀娄}有弟五人皆幼养小弟无所不至士大夫以笃称之终光禄大夫。
张悌建康人家贫无以供养以情告邻富人富人不与不胜忿遂结四人作劫所得物三劫持去无一钱入已县抵悌死罪兄松诉称与弟景是前母子後母子惟悌松长不能教诲乞代悌死景。又曰:松是嫡长後母惟生悌。若从法母亦不全亦请死母忧云:悌应死岂以弟罪枉及诸兄悌亦引分两全兄弟供养县以上谳帝以为孝义特降死後不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