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本章共 9.5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帝王部·藉田
古之帝王躬耕帝藉以供宗庙之粢盛所以敦孝致恭懋力务本。且以训化天下使民厚生而勤业也。繇是修先农之祀示有所宗谨神仓之藏罔敢不饬稽述古训克己以躬率正万邦驯致於富庶列辟遵行斯为令典其或礼有废坠先儒载其规谏事从振举旧史著其嘉颂而况六府允治所宝惟四民异业大事在农上之化下如偃草之易令出惟行比流水之顺故稽古忧勤之后未尝不垂意于此然後能致治兴化者也。若乃前修议论之深切历代礼文之损益皆周旋论次俾有条而不紊焉。
周成王藉田而祈作载芟之诗(《周礼》曰:师氏掌帅其属而耕耨王藉以时入之以供粢盛)
宣王即位不藉千亩(藉借也。借民力以为之天子藉千亩诸侯百亩自厉王之流藉田礼废位不复古也。)虢文公谏曰: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於是乎!出(器实曰:粢在器曰:盛)民蕃庶,於是乎!生事之供给,於是乎!在和协辑睦,於是乎!兴财用蕃殖,於是乎!始敦纯固,於是乎!成(敦厚大)是故稷为大官(民之大事在农故稷之职为大官)古者太史顺土(音脉视也。)阳瘅愤会土气震发(瘅厚愤积盈满震动发起也。)农祥晨正(农祥房星也。晨正谓立春之日晨中於午也。农事攸关。故曰:农祥也。)日月底于天庙(底至也。天庙营室也。孟春之月日月皆在营室)土乃脉发(脉理农《书》曰:土冒橛陈根可拔耕者急发)先时九日(先立春日)太史告稷曰:自今至于初吉(二月朔日也。诗云:二月初吉)阳气俱蒸土膏其动弗震弗渝脉其满眚乃不殖(震动渝变眚灾也。言阳气俱升土膏欲动变写其气不。然则脉满气结更为灾病乃不殖也。)曰:距今九日土其俱动(距去)王其祗祓监农不易(祗敬也。祓齐戒也。祓除也。不易不易物生之宜)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百吏官庶民甸师氏所掌之民也。主耕耨王藉田者)司空除坛于藉(司空掌地)命农大夫咸戒农用时五日(先耕时也。)瞽告有协风(瞽乐太师知风声者协和也。风气和气候至也。立春日融风)王即齐宫百官御事各即其齐三日(御治)王乃淳濯飨醴(淳沃濯溉飨饮也。谓王沐浴饮醴及期郁人荐鬯(郁郁金香草宜以和鬯酒也。)牺人荐醴(牺人司樽掌供酒醴)王鬯飨醴乃(灌也。灌鬯饮酒皆所以自香也。)百吏庶民毕从及藉后稷监之膳夫农正陈藉礼(膳夫上士掌饮食膳羞农正田大夫也。主敷藉礼而祭其神为农祈也。)九稷监之(监察)太史赞王(赞王敬从之王耕一发(一发耕之发也。王无耦以一耜耕也。)班三之(班三次也。三之下各三其上也。王一公三卿九大夫二十七)庶人终于千亩(终尽耕之)是日也。瞽帅音官以省风土也。(音官乐官风土以音律省土风风气和则土气养)廪于藉东南锺而藏之(廪御廪一名神仓东南生长之处聚也。谓为廪以藏王所藉田以奉粢盛也。)而时布之于农(布赋)稷则遍戒百姓纪农协功曰:阳分布震雷出滞(分日夜同也。滞蛰虫也。月令曰:日夜分雷乃发声)土不备垦辟在司寇乃命其旅曰:徇(依农徇行)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司空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太师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王则大徇耨获亦如之(如耕时也。)是时也。王事惟农是务无有求利於其官以干农功(求利谓变易役使干乱农功也。)三时务农而一时讲(三时春夏秋也。一时冬也。讲武讲习武事)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若是乃能媚於神而和於民矣。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会也。今天子欲先王之绪而弃其大功匮神之祀而困民之财(匮神之祀不耕藉也。困民之财取於民也。何以求福用民上弗听。
汉孝文二年正月丁亥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十三年二月甲寅诏曰: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令立耕桑之礼制也。)。
景帝後二年四月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红读曰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而能亡为非者寡矣。朕亲耕后亲桑以供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大官省繇(省音所领切繇读曰徭)赋欲天下农桑素有蓄积以备灾害。
武帝征和四年正月行幸东莱三月上耕於巨淀(齐国县也。)。
昭帝始元元年二月耕於钩盾弄田(帝时年九岁钩盾宦者署西京故事弄田在未央宫中弄游之田天子所弄耳非为昭帝年幼创有此名)。
六年正月耕于上林。
後汉明帝永平四年二月辛亥诏曰:朕亲耕藉田以祈农事。
十三年二月帝耕於藉田礼毕赐观者食。
十五年二月癸亥帝耕於下邳。
章帝元和二年二月乙丑帝耕於定陶诏曰:三老尊年也。孝悌淑行也。力田勤劳也。国家甚体之其赐帛人一疋勉率农功。
三年正月辛丑帝耕於怀顺帝即位以後不行藉田之礼黄琼为尚书仆射琼以国之大典不宜会废上疏奏曰:自古圣帝哲王莫不恭敬明祀增致福祥故必躬郊庙之礼亲藉田之勤以先群萌率劝农功昔周宣王不藉千亩虢文公以为大讥卒有姜戎之难终损中兴之名窃见陛下尊稽古之鸿业体肃以应天顺时奉天怀柔百神朝夕触尘埃於道路昼暮聆庶政以恤人虽诗咏成汤之不怠荒书美文王之不暇食诚不能加今庙祀阕而祈洁齐之事近在明日臣恐左右之心不欲屡动圣躬以为亲耕之礼可得而废臣闻先王制典藉田有日司徒咸戒司空除坛先时五日有协风之应王即斋宫飨醴载耒诚重之也。自癸巳以来仍西北风甘泽不集寒凉尚结迎春东郊既不躬亲先农之礼所宜自勉以迎和气以致时风《易》曰:君子自强不息斯其道也。书奏帝从之。
献帝兴平元年二月丁亥帝耕於藉田。
魏太祖既建魏国汉建安十九年正月始耕藉田。
二十一年三月壬寅亲耕藉田。
明帝太和元年二月辛未帝耕於藉田。
晋武帝太始四年正月丁亥亲耕藉田先事诏曰:夫民之大事在农是以古之圣王躬耕帝藉以共郊庙之粢盛。且以化训天下近代以来耕藉於数少中空有慕古之名曾无供祀训农之实而有百官车徒之费今循千亩之制当与群公卿士躬稼穑之艰难以帅天下王者详具其制并下河南处田地於东郊之南雒水之北平良中水者。若无官田随宜便换不得侵民人也。
八年正月癸亥帝耕於藉田。
十年正月辛亥帝耕於藉田。
哀帝兴宁二年二月癸卯帝亲耕藉田(初元帝将修耕藉问藉田应躬祠先农不贺循答汉仪尊应有制之《周礼》王者祭四望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冕以此不为无亲祭之义也。所上仪注。又未详允事竟不行是复欲行其典亦能遂)。
後魏道武天兴三年二月丁亥诏有司祀日於东郊始耕藉田。
孝文延兴二年三月庚午耕於藉田。
太和十六年二月丙午诏有司刻吉亥备小驾躬临千亩。
十七年二月己亥藉田於南都。
宣武景明三年十二月诏曰:民本农桑国重蚕藉粢盛所凭冕服攸寄比京邑初基耕桑缺遗往旨宜必祗循今寝殿显成移御维始春郊无远拂羽有辰便可表营千亩开设官坛秉耒援箱躬劝兆四年正月乙亥车驾藉田於千亩。
孝明帝正光三年正月辛亥亲耕藉田。
後周闵帝元年正月辛丑即天王位癸亥亲耕藉田。
明帝二年正月辛亥亲耕藉田。
武帝保定元年正月乙亥亲耕藉田。
天和元年正月己亥亲耕藉田。
二年正月己亥亲耕藉田。
建德三年正月乙亥亲耕藉田。
唐太宗贞观三年正月十八日诏曰:周宣王在位以坠兹礼近代以来弥所多阙朕祗承大宝宪章典故今将履千亩於近郊复三推於旧制宜令有司式遵典礼二十一日亲祭先农藉于千亩之甸自晋氏南迁此礼父废今始行之观者莫不骇跃秘书郎岑文本献藉田颂以美之(初议藉田方面所在给事中孔颖达曰:礼天子藉田于南郊诸侯于东郊晋武帝犹於南郊今於城东不合古礼帝曰:礼缘人情亦何常之有。且虞书云:平秩东作则是尧舜敬授人时已在东矣。又乘清辂)。
高宗永徽三年正月丁亥亲享先农御耒耜率公卿耕於藉田赐群官帛各有差。
乾封二年正月十八日行藉田之礼躬秉耒耜而九推焉礼官奏陛下合三推上曰:朕以身率下自当过之恨不终於千亩耳礼毕降雪盈尺(初将耕藉先至于先农之坛因阅耒耜雕刻文饰者谓左右曰:田器农人执之在于朴素岂贵文饰乎!乃命换之)。
仪凤二年正月乙亥帝亲耕藉田於东郊礼毕作藉田赋以示群臣。
三年五月幸藉田所观区种手种数区。
睿宗景€三年正月戊子幸东亲耕藉田祀先农太极元年正月戊子亲耕藉田。
玄宗开元十九年正月丙子亲耕於兴庆宫龙池二月癸未皇太子鸿等奏曰:一昨正月二十七日伏见陛下於兴庆宫亲耕三百馀步既而青光紫气覆地臣等闻载黛耜者所以顺其春气故知合在东方。且朕见居少阳之地田于东郊盖其宜也。于是遂定自後每岁常令有司行事也。舜在历山之下人微之事也。汉有钩盾之间儿童戏之犹正经所尚良史称多况陛下运德协灵圣情逮物上为宗庙下预黔黎躬耕藉田天下幸甚较其盛礼百倍於三推考其嘉瑞独高于千古而九霄四远中外阻绝蒙司莫繇见直笔所未闻使帝迹不激扬圣美不昭晰皆臣子之过也。是以臣等冒昧上陈伏乞恩慈令宣示朝廷录付史馆则罄天率土殊情同幸帝曰:人之大事实在於农故务其三时播诸百是用仰遵千亩之藉躬阅三推之礼所以供祀宗庙率先下人亦何足光乎!史册布诸中外也。然汝等固请宜付史臣(初开元二年十月监察御史席建侯上《书》曰:臣闻先哲王躬亲藉田者所以供粢盛劝稼穑俾夫海内元元相谓曰:天子至尊也。犹行三推之礼况乎!田野农圃之人乎!于是父劝其子兄率其弟躬耘力耕不避霜露故亩税流衍国仓峨义帝尧之洪流包山天乙之巨旱烁石人无菜色用此道也。自陛下允陟皇阶未亲帝藉伏愿命有司具仪礼以来年春耕于公田躬执耒耜使黍稷丰备然後享天于南郊宗祀先圣于明堂大孝尝于兹为盛岂止年登岁稔如坻如京而已哉!)。
二十三年正月十八日亲祀先农礼毕降至耕位侍中执耒大仆秉辔帝谓左右曰:帝藉之礼古则三推朕今九推庶九之报也。赞导者跪而奏曰:先王制礼不可逾越帝曰:夫礼,岂不在济人治国勤事务功乎!朕发乎!至诚深惟嘉殖将以劝南亩供粢盛,岂非礼意也,於是九推而止公卿以下终其田亩制曰:昔者受命为君体元立极未有不谨於礼而能见教於人朕。且庶乎!有惭作者方册存而可举典章绝而复寻自古所行无一而废将以上乞灵於宗社下福於黎元朕兹精诚天实降鉴今嗣岁初吉农事将起礼先本于耕藉义缘奉於粢盛是所严祗敢不敬事故躬载耒耜亲率公卿以先万姓遂千亩谓敦本之为耳何布泽之更深宜有顺於发生俾无偏於行惠可大赦天下。
十一月十六日亲祀神农於东郊以后稷配亲执耒耜而九推焉(臣钦。若等曰:据会要是一年
肃宗乾元元年十二月癸亥敕来年正月十月拜九宫坛十一日藉田。
二年正月丁丑帝将有事於九宫之神兼行藉田之礼自明凤门出至通化门释而之坛所宿齐于宫戊寅礼毕将耕藉田先至於先农之坛因耒耜有雕刻文饰者谓左右曰:田器农人执之在于朴素岂贵文饰乎!乃命彻之下诏曰:古之圣王临御天下莫不务农敦本保俭为先盖用勤身率下也。属东耕启候爰事藉田将欲劝彼蒸人所以执兹耒耜如闻有司所造农器妄加雕饰殊非典章况组辕缥轨前王有制崇奢尚靡谅为所疵静言思之良用叹息岂朕法尧舜重茅茨之意耶其所造雕饰者宜停仍令有司依农用常式即别改造庶万方黎献知朕意焉翌日己卯致祭神农氏以后稷配享帝冕而朱躬秉耜而九推焉礼官奏陛下合三推今过礼帝曰:朕以身率下自当过之恨不终於千亩耳既而伫立会之观公卿诸侯王公已下耕毕然後自春明门入至东阳门起居圣皇乃还大明宫自前年旱冬。又无雪礼毕降雪礼尺司天台奏初藉田乐作有南风应律以协时令年丰之兆昼则黄€捧日夜则紫气抱枢。
宪宗元和五年十月丁亥制来年正月十四日朝献太清宫十五日谒太庙十六日藉田于东郊司准式十一月丙午制曰:朕以东郊藉田礼之重者爰择吉亥用祀先农上以供粢盛下以劝稼穑式展三推之义敢辞四体之勤亦既草仪方将肃事载思理本旁采众词以江淮水旱之馀河朔师旅之後宜宽物力以济元元况当三农休息之时百司供具之费道涂洒扫暴露勤劳惕然在怀是用中止虽前有成命皆已施行而重烦吾民则无固必其来年正月十六日藉田礼宜停於戏夫圣人无心以徇百姓朕亦虚已用图大中苟事有未宜则改而求当凡百卿士期悉予怀是时太常修撰韦公肃奏曰:伏惟元和五年十一月敕将行藉田令有司详定仪注伏缘藉田礼废已五十馀年有司案牍无可检寻今据礼经兼采开元乾元故事并徵前代氵公革参酌详定敕付所司未及施行而罢。
◎帝王部·狩
夫春夏苗秋冬狩是谓礼之大者非徒顺四时之令除五之害盖所以为宗庙而习军旅焉其事歌於诗列於书载於易著於戴记载於左氏论於公而取详於《周礼》王者奉而行之简车徒卒伍命肆师以表貉俾田仆而驭路然後三驱乎!中轨尘马候蹄既戒其驰骋不合围不殚物。又禁其暴殄。故曰:以战则克以祭则受福此其义也。然而太康无度五子之怨兴文王以时驺虞之咏作去彼取此乃可以为万代法。
周文王出猎遇太公于渭之阳。
成王归自奄大於岐山之阳(岐山在扶风美阳县西北)。
宣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车马备。
器械复会诸侯於东都因田猎而选车徒。
汉武帝建元三年南猎长杨。
元帝永光五年冬幸长杨射熊馆布车骑大猎。
成帝元延二年冬行幸长杨宫从胡客大校猎(校谓以木自相贯穿为兰校耳校人职云:六厩既校则以遮栏为义也。校猎者大为兰校以遮禽兽而猎取也。军之幡旗虽有校名本因部校此无豫也。)宿阳宫赐从官(扬雄称成帝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张网罗置罘捕熊罴回猪虎豹狐玃兔麋鹿载以槛车输长扬射熊馆以网为周去纵禽兽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
後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冬车骑校猎上林苑。
安帝延光二年十一月甲辰校猎上林苑。
顺帝永和四年十月戊午校猎上林苑历函谷关而还。
桓帝永兴二年十一月甲辰校猎上林苑遂至函谷关而还赐所过道旁年九十以上钱各有差。
延熹元年十月校猎广成遂幸上林苑。
六年十月丙辰校猎广成遂幸函谷关上林苑。
灵帝光和五年十月校猎上林苑历函谷关遂巡狩于广成苑十二月还宫。
魏文帝黄初二年正月甲戌校猎至原陵。
四年八月辛未校猎于荥阳。
後魏道武皇始元年春正月大于定襄之虎山因东幸善无北陂。
天兴六年七月戊子北巡筑离宫于⿰山纵士校猎东北逾岭出合代谷。
天赐三年正月甲申北巡幸⿰山宫校猎至孤山。
明帝永兴四年七月东巡己卯大于石会山戊子临去畿陂观渔庚寅至于濡源西巡幸北部诸落赐以缯帛八月庚戌还宫壬子幸西宫临版殿大飨群臣将吏以田猎所获赐之。
五年六月西幸五原校猎于骨罗山获兽十万。
神瑞二年四月北巡五月丁亥次於参合东幸大甯丁未田于四碑山六月戊午幸去畿陂观渔于濡源筑立蚌台射白熊於颓牛山获之。
泰常元年六月北巡七月自白鹿陂西行大於牛川。
二年五月西巡至於€中遂济河田於大漠十二月庚申田於西山癸亥还宫。
四年正月壬辰朔临河大于犊渚癸卯还宫四月庚寅朔观渔于灅水己亥还宫复一年租赋十二月癸亥西巡至€中逾白道北猎野马於辱孤山至于黄河从君子津西渡大狩於薛林山。
六年七月西巡猎于柞山亲射虎获之遂至於河八月庚子大于犊渚。
大武神元年四月壬子西巡戊午田於河西大赦。
十一月行幸河西大校猎十有二月甲申还宫二年十一月西巡田于河西至柞山而还。
三年八月行幸南宫猎于南山。
四年十月幸漠南十一月丙辰北部敕勒莫弗库。若于率其部数万骑驱鹿数百万诣行在所帝因而大狩以赐从者勒石漠南以记功德十二月丁丑还宫太延元年七月田稠阳十一月乙丑行幸冀州己巳校猎於广州。
二年八月校猎於河西。
三年春正月庚子还宫。
太平真君五年八月田於河西。
九年二月幸长安存问父老丁亥幸昆明池遂田於岐山之阳。
十年三月于河西庚寅还宫。
十一年二月大於梁川六月北巡阴山八月辛丑田于河西。
文成太安元年六月戊寅畋於犊倪山甲申还宫三年正月壬戌畋於崞山戊辰还宫五月庚申畋於松山己巳还宫。
四年二月幸信都畋游於广川三月丁未观马射於中山六月丙申畋於松山八月丙寅遂畋于河西。
献文皇兴元年十月田于舟阝男池。
二年二月癸未田于西山亲射虎豹五月乙卯田于崞山遂幸繁辛酉还宫十月田於冷泉。
三年四月丁酉田于崞山。
後周武帝保定元年十一月丁巳狩于岐阳十二月壬午至自岐阳。
建德五年正月癸未幸同州辛卯行幸河东氵У川集关河东诸军校猎甲午还同州。
隋炀帝大业三年六月辛巳猎於连谷(隋制军人每年孟秋阅戎具仲冬教战法是年冬炀帝在榆林突厥启民及西域东胡军长并来朝贡帝欲夸以兵甲之盛乃命有司陈冬狩之礼诏虞部近出南北周围二百里并立表记前狩二日兵部建旗于表所五里一旗分为四十军军万人骑五千匹前一日诸将各率其军集旗下鸣鼓後至者斩诏四十道并扬旌建节分号申令即留军所监猎布围围厥南西方行而前帝服紫褶黑介帻乘猪车其饰如木辂重辋绳轮蚪龙绕毂汉东京卤簿所谓猎车者也。驾六黑骝太常陈鼓笳铙箫角于帝左右各百二十官戎服骑从鼓行入围诸军并鼓行赴围乃设驱逆骑千有二百猪停轫有司敛大绥王公以下皆整弓矢陈于驾前有司。又敛小绥乃驱兽出过帝前初驱过有司整御弓矢以前待诏再驱过备身将军奉进弓矢三驱过帝乃从禽鼓吹皆振左而射之每驱必三兽以帝发抗大绥次王公发则抗小绥次诸将发射之无鼓驱逆之骑乃止然後三军四夷百姓皆猎凡射兽自左而射之达于右脾为上等达右耳本为次等自左脾达于右髓为下群兽相从不得尽杀已伤之兽不得重射。又逆向人者不射其面出表者不逐之田将止虞部建旗于围内从驾之鼓及诸军鼓俱振卒徒皆噪诸获禽者出献于旗所致其左耳大兽公之以供宗庙使归荐腊于京师小兽私之)。
五年四月己亥大猎於陇西。
唐高祖武德元年十二月乙酉幸周氏陂过故庄丙戌校猎置酒高弘极欢而罢赐钱绢各有差。
二年十月幸华阴十二月狩於华山。
三年正月校猎於渭十二月甲辰腊校(猎於)渭北即日还宫。
四年闰十月壬戌校猎於好乙丑校猎於九山丁卯校猎於仲山戊辰校猎於清水谷遂达三原十二月丙辰腊校猎於杜陵原即日还宫。
五年十一月癸卯校猎於富平之北原十二月丙辰校猎於华池之万寿原白鹿见帝亲御弧矢射而获之。
六年二月戊午校猎於骊山获白鹿十月己未幸华阴庚申校猎於白鹿原十一月丁亥校猎於华山之阴十二月甲寅至自华阴。
七年十二月丁卯幸跃龙宫戊辰校猎於高陵。
八年四月甲申幸县猎於甘谷丙戌至自县十月辛巳如周氏陂校猎於北原壬午幸跃龙宫十一月辛卯幸宜州校猎於西原癸未校猎於华池之北原十二月庚辰腊帝曰:腊猎以供宗庙朕当躬其事以申孝享之诚,於是车驾出巡狩於鸣犊泉之野是日宴从官赉物采帛各有差。
太宗贞观四年十月辛丑校猎於贵泉谷赐将士帛有差甲辰校猎於鱼龙川亲自射鹿献於太安宫十二月甲辰腊狩於鹿苑见野人多蓝缕遣侍中王赈赐贫人焉乙巳至自鹿苑。
五年正月癸酉大於昆明池蕃夷君长咸从帝谓吕王麴文泰曰:丈夫在世乐事有三耳天下太平家给人足一乐也。草浅兽肥以礼田狩弓不虚发箭不妄中二乐也。六合大同万方咸庆张乐高宴上下欢洽三乐也。今日王可从禽明当欢宴耳丙子至自昆明池亲献禽于太安宫十二月幸温汤癸夕卩校猎於骊山。
七年十一月丙辰狩於少陵原戊午至自少陵原。
十一年二月壬午校猎於鹿台岭三月辛亥大于广成泽十一月乙未狩於济源之山亲御弧矢帝曰:古者先驱以供宗庙今所获鹿宜令有司造脯醢以充荐享。
十二年十月狩于始平。
十三年二月幸长春宫乙亥于河滨十二月壬辰腊狩於咸阳癸巳至自咸阳。
十四年闰十月乙未幸同州甲辰狩於尧山庚戌舆驾还宫十二月壬辰腊校猎於樊川遇大雪其夜解围乙巳舆驾还宫。
十五年十月辛卯校猎於伊阙辛丑舆驾还宫。
十六年十一月丙辰舆驾西狩于武功壬戌大校猎于岐山之阳十二月甲辰狩于骊山帝登山顶见围断顾谓从官曰:此山险绝马蹄不通缘危越涧人亦劳止。若依军令阙围有罪朕为万乘主不可登高就下察人之过乃回马避之。
十八年十月甲寅舆驾幸雒阳宫己巳狩于渑池县天池十一月壬申至雒阳宫。
二十二年二月己卯于华原。
高宗显庆二年十一月幸许州狩於氵蚩水之南行三驱之礼设次於尚书台以观之许州长史封道弘奏言尚书台本因汉南郡太守马融讲尚书於此因以为名今陛下亲降此台以观较习请改为讲武台从之五年十一月甲寅幸许州十二月辛未校猎於长社之安乐川。
龙朔元年冬十月狩于陆浑县戊辰校猎於非山上自射禽兽获鹿及雉兔数十令代官厨应烹之羊尽放令长生焉。
总章二年九月己亥幸九成宫壬寅停华林顿大于岐。
咸亨二年十二月车驾幸许州癸酉陈冬狩之礼因校猎于许州华县昆水之阳。
五年十一月丙午朔车驾发京师幸东都己酉畋于华山之曲武原。
中宗神龙元年十月乙丑幸新安畋游而还。
玄宗先天元年十月癸卯太上皇幸新丰猎於骊山之下命从官宴设樗蒲焉赐帛各有差十二月辛卯帝幸新丰之温汤便猎於渭川。
二年十月甲辰畋于渭川。
开元三年十月制曰:昔周有岐阳之汉有扶风之命或讲师习武跨胡曜威故王者狩必以时虞人招之以礼时则远矣。朕自祗膺图于今四年每巡幸郊畿不出百里。且爱力而节用岂盘游而好乐间者四方无事百有成因孟冬之月临右辅之地戒兹五校爰备三驱非谓获多庶以除害一昨长围已合大绥未举而夜间朔风天降微雪狐裘。且御未免祁寒鹑衣不充宁堪冻露朕便截狡兽要轻禽以此游娱孰云:矜恤况为之父母育彼黎元中宵耿然明发增惕其围兵并放散各赐布一端绵一屯围将赐物三十副使二十押官十岐州兵马於此给付馀兵马至京请受。
八年十月辛巳幸长春宫壬午畋于下邽。
十年冬十月甲寅幸寿安之故兴泰宫畋于宣州庚申至自故兴泰宫。
十四年幸寿安十二月丁巳猎于方秀川。
十七年十二月乙丑校猎渭滨。
代宗大历七年冬十月壬子畋于禁苑一发连中二兔遣使出示宰臣仍赐之宰臣等拜舞称庆。
德宗贞元八年十二月甲辰腊畋于城南。
十年十二月腊令诸卫将军畋于南城。
十一年十二月戊辰腊畋於苑中止多杀行三驱之礼军士无不知感毕事幸左神策军营劳军飨士而还。
穆宗元和十五年十二月庚辰腊畋于城南左右中尉策六军等使并扈驾。
长庆二年十月己卯帝繇複道出城狩于咸阳即日还宫十一月癸酉幸华清宫遂狩于骊山即日还宫武帝会昌六年十一月幸泾阳校猎白鹿原。
後唐庄宗天十一年平燕蓟还正月至衡唐己亥帝与赵王王畋於衡唐之西至界而别。
同光元年十月庚子帝畋於汴水之阳际夜还宫。
二年八月庚午车驾幸西苑试鹰以畋甲申畋於西苑九月癸卯畋於西北近畿癸亥畋於石桥十一月癸亥畋於石桥戊申畋於西北近甸至暝还宫十二月戊辰幸西苑校猎庚申舆驾出开化门校猎至夕还宫己丑舆驾幸龙门校猎於彭婆店癸卯大畋於伊阙侍卫金抢马万馀骑从帝一发中大鹿从臣称庆是夜驻跸於张全义之别墅甲辰涉历山川六军卫士获禽者众帝皆劳以缯帛或锦袍银会是夜驻跸伊阙县乙巳自伊阙分环卫诸军骑士驰鹿山谷间暮未合围夜二鼓驻御营於湛涧是夜骑士有颠坠崖谷而毙及折伤手足者甚众丙午复分卫兵分猎杀获数万计是夜二鼓一筹归京城街市火炬如昼丁未百官赴中兴殿问起居赐群臣鹿肉。
三年车驾在邺辛酉帝出崇明门试鹰犬日暮还宫癸亥帝出北门至王莽河射雁日晚还宫丁亥帝出北门校猎至夜还宫乙亥驾出北门至王莽河射雁乙酉帝出北门射鸭於郭洎至夜还宫庚寅帝出北门射雁九月丁巳帝出师子门射雁於尖山至晚还宫十二月庚辰大雪帝以腊辰狩於白沙。
四年二月帝出西师子门至冷泉校猎至晚还宫明宗天成元年十二月壬辰帝出畋自定鼎门供顿於甘水亭晡晚还宫腊辰也。
二年十二月甲辰腊狩於东郊围合万骑赐宰臣学弓矢为从禽之乐迨暮归内。
三年十二月甲辰腊狩於近郊一鼓归内。
四年十一月甲戌车驾出近郊试夏州所进白鹰十二月甲辰车驾畋於龙门南至夜还宫腊辰故也。
长兴元年十月车驾出师子门畋於近郊十二月丙辰车驾出金耀门猎於西山下腊辰故也。至晚还宫二年十二月乙卯帝出金耀门猎于西郊。
三年十二月戊辰帝猎于京西南围合亲射中走鹿从臣皆贺宴於梁村申时还宫。
晋少帝天福八年十二月腊诏陕府节度使畋於近郊。
开运元年十二月己亥朔幸皋门射中白鹿。
二年十月戊寅帝幸砚台射中伏兔随行节度使进马庆之至暮还宫己巳帝出京城巡幸西北皋门村射中二兔幸沙台赐从官酒食至晚还宫。
周世宗显德五年十月壬辰帝出长庆门猎於近郊宰臣及江南两浙进奉使皆从焉十一月甲子出迎秋门薄狩於近郊十二月甲午出迎春门薄狩於近郊上亲射雉兔共三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