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本章共 9.6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陪臣部·为政
自周室东迁诸侯为政咸保世以传祚必得士而乃昌焉故其霸者之佐乘时间出为国以尽虑居位而不懈斟酌政典讲求治道制礼俗之法定兵赋之度修职秩之序搜遗滞之隽明刑赏之训申儆备之略谨宾聘之仪翦寇盗之戾恤鳏穷之戚振威让之令由是纲目咸举而轨物以甄国以富强民斯嘉靖观其总庶绩之要治千乘之邦裁成物宜导扬官业彝伦克叙而不紊成宪遵行而可久非夫包兼济之术极惟几之虑者畴克以奋庸而垂裕哉!
孔子为鲁大司寇摄行相事与闻国政三月鬻羔豚者弗饰价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於邑者不求有司(有司常共其职客求而有在也。)皆予之以归初鲁有沈犹氏旦饮羊饱之以人公慎氏有妻而氵慎愦氏奢侈骄佚鲁市之鬻牛马者善豫贾孔子将为鲁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愦氏逾境而徙鲁之鬻牛马不豫贾布正以待之也。既为司寇季孟堕后阝费之城齐人归所侵鲁之地由积正之所致也。
子服景伯鲁大夫子服何也。哀公三年五月辛卯司铎火(司铎官名)火逾公宫桓僖灾(桓公僖公庙)救火皆曰:顾府(言常人爱财)南宫敬叔至命周人出御书俟于宫(敬叔孔子弟子南宫阅周人司。《周书》典籍之官御书进于君者也。其待命于宫)曰:庀女而不在死(庀具也。)子服景伯至命宰人出礼书(宰人家宰之属)以待命命不共有常刑(待求之命)校人乘马巾车脂辖(校人掌马巾车掌车乘马使四四相从四马)百官官备府库慎守官人肃给(国有大灾恐有变难故慎为备)济濡帷幕郁攸从之(郁攸火气也。濡物于水出用为济)蒙葺公屋(以濡物冒覆公屋。)自太庙始以悛(悛次也。先尊後卑以次救之)助所不给有不用命则有常刑无赦公父文伯至命校人驾乘车(乘车公车)季桓子至御公立於象魏之外(象魏门阙。)命救火者伤人则止财可为也。命藏象魏(。《周礼》正月县教令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之故谓其书为象魏)曰:旧章不可亡也。富父槐至曰:无备而官办者犹拾瀋也。(槐富父终生之後瀋汁也。言不备而责办不可也,於是乎!去表之(表表火道风所向者去其积)道还公宫(开除道周匝公宫使火无相逼
赵盾晋大夫宣子也。初晋使狐射姑将中军(代先。且居)赵盾佐之(代赵衰也。盾赵衰子)阳处父至自温(往年聘卫过温今始至)改于董易中军(易以赵盾为帅射姑佐之河东汾阴县有董亭)阳子成季之属也。(处父常为赵衰属大夫)故党於赵氏。且谓赵盾能曰:使能国之利也。是以宣子,於是乎!始为国政(宣赵盾谥)制其典(典常也。)正法罪(轻重当)辟狱刑(辟犹理也。逋逃(董督也。)由质要(由用也。质要契券也。)治旧洿(治理洿秽)本秩礼(贵贱不失其本)续常职(修废官)出淹滞(拔贤能也。)既成以授太傅阳子与太师贾佗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
随会晋大夫范武子也。会聘于周王飨之饣肴蒸会私於原公曰:吾闻王室之礼无毁折今此何礼也。王曰:子弗闻乎!亲戚宴飨则有饣肴蒸武子遂不敢对而退归乃讲聚三代之典礼,於是乎!修执秩以为晋法会将中军。且为太傅,於是晋国之盗逃奔於秦羊舌职曰:吾闻之禹称善人(称举也。)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善人在位也。(言善人居位则无不戒惧)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
魏绛晋大夫也。初晋会诸侯伐郑诸侯皆不欲战乃许成楚子伐郑楚庄王夫人卒(共王母)王未能定郑而归晋侯归谋所以息民魏绛请施舍(施恩惠舍劳役)输积聚以贷(输尽也。)自公以下苟有积者尽出之国无滞积(散在民)亦无困人(不匮乏)公无禁利(与民共)亦无贪民(礼让行)祈以币更(不用牲)宾以特牲(务崇省)器用不作(因仍旧)车服从给(足给事也。)行之期年国乃有节三驾而楚不能与争(三驾三兴师谓十年师于牛首十二年师于向其秋观于郑东门自是郑遂服)。
赵武晋大夫也。代范匈为政令薄诸侯之币而重其礼(以重礼待诸侯)穆叔见之谓穆叔曰: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弭止也。)齐崔庆新得政将求善于诸侯武也。知楚令尹(令尹屈建)。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以弭初齐人成郏之岁其夏齐乌馀以廪丘奔晋(乌馀大夫廪丘今东郡廪丘县故城是)袭卫羊角取之(今廪丘县所治羊角城是)遂袭鲁高鱼(高鱼城在廪丘县东北)有大雨自其窦入(雨故水窦开)介于其库(入高鱼库而介其甲)以登其城克而取之。又取邑于宋,於是范宣子卒(宣子范匈)诸侯弗能治也。及武为政乃卒治之武言于晋侯曰: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今乌馀之邑皆讨类也。(言如此宜见讨)类而贪之是无以为盟主也。请归之公曰:诺。
叔向为晋太傅秦后子来仕其车千乘楚公子干来仕其车五乘叔向实赋禄韩宣子问二公子之禄焉对曰:大国之卿一旅之田(公之孤四命五百人为旅为田五百)上大夫一卒之田(上大夫一命百人为卒为田一百顷也。)夫二公子者上大夫也。皆一卒可也。宣子曰:秦公子富。若之何其均之也。对曰:夫爵以建事禄以食爵德以赋之功庸以称之。若何其以富赋禄也。夫绛之富商韦藩木楗以过於朝(韦藩专蔽前後木楗木担)惟其庸功少也。而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而无寻尺之禄无大绩于民故也。且秦楚匹也。若之何其回於富也。乃均其禄乐喜宋大夫也。初宋灾乐喜为司城以为典政(乐喜子罕也。为正卿知将有火灾素戒为备火政)使伯氏司里(伯氏宋大夫司里里宰也。)火所未至彻小屋涂大屋(大屋难彻就屋涂之)陈畚扌局具绠缶(畚篑笼扌局土绠汲索缶汲器)备水器(盆罂之属)量轻重(计人力所任)蓄水潦积土涂巡丈城缮守备(巡行也。丈度也。缮治也。行度守备之处恐因灾有乱)表火道(火起则从其所趣摽表之)使华臣具正徒(华臣华元子为司徒正徒役徒也。司徒之所主)令隧正纳郊保奔火所(隧正官也。五县为隧纳聚郊野保守之民使随火所起往救之)使华阅讨右官官庀其司(亦华元子代元为右师讨治也。庀具也。使具其官属)向戍讨左亦如之(向戍左师)使乐遄庀刑器亦如之(乐遄司寇也。刑器刑书也。)使皇郧命校正出马工正出车备甲兵庀武守(皇郧皇父充石之後校正主马工正主车使各备其官)使西鉏吾庀府守(鉏吾太宰也。府六官之典)令司宫巷伯儆宫(司宫奄臣巷伯寺人皆掌宫内之事)二师令四卿正敬享(二师左右师也。四卿大夫享祝也。)祝宗用马于四墉祀盘庚于西门之外(祝大祝宗宗人墉城也。用马祭于四城以禳火盘庚殷王之远祖城积阴之气故祀之凡天灾有币无牲用马祀盘庚皆非礼)。
子皮郑大夫也。子展卒子皮即位(子皮代父为上卿),於是郑饥而未及麦民病子皮以子展之命饩国人粟户一锺(在丧故以父命也。六斛四斗曰:锺)是以得郑国之民故罕氏常掌国政以为上卿宋司城子罕闻之曰:邻於善民之望也。(民亦望君为善)宋亦饥请於平公出公粟以贷使大夫皆贷司城氏贷而不书(施而不德)为大夫之无者贷宋无饥人叔向闻之曰:郑之罕宋之乐其後亡者也。二者其皆得国乎!(得掌国政)民之归也。施而不德乐氏加焉其以宋升降乎!(升降随宋盛衰)。
国侨字子产为郑大夫子产为政使都鄙有章(国都及边鄙章服尊卑各有分部)上下有服(公卿大夫服不相逾)田有封洫(封疆也。洫沟也。)庐井有伍(庐舍也。九夫为井使五家相保)大夫之忠俭者(谓卿大夫)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因其有罪而毙踣之)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褚蓄也。奢侈者畏法故蓄藏)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并畔为畴)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殖生也。)子产而死谁其嗣之(一曰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郑昭公以所爱徐挚为相国乱上下不亲父子不和大宫子期言之君以子产为相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又曰:子产相郑内无国中之乱外无诸侯之患也。)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其貌美其才秀)公孙挥能四国之为(知诸侯所欲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礻卑谌能谋谋於野则获(得所谋也。)谋於邑则否(此才性之弊)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於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礻卑谌乘以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北宫。《文子》所谓有礼也。(传迹子产行事以明北宫。《文子》之言)子产作丘赋(丘十六井当出马一匹牛三头今子产别赋其田如鲁之田赋田赋在哀公十一年国人谤之(谤毁也。)曰:其父丧于路(谓子国为尉氏所杀)已为虿尾(谓子产重赋毒害百姓)以令於国国将。若之何子宽以告(子宽郑大夫也。)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以用也。)。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度法也。)。《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逸诗也。自以为权制济国於礼义无愆)吾不迁矣。(迁移也。)郑定公六年五月郑火作子产辞晋公子公孙于东门(晋人新来未入故辞不使前也。)使司寇出新客(新来聘者)禁旧客勿出于宫(为其知国情不欲令去)使子宽子上巡群屏摄至於大宫(二子郑大夫屏摄祭祀之位大宫郑祖庙巡行宗庙不得使火之也。)使公孙登徙大龟(登开卜大夫)使祝史徙主祏于周庙告于先君(祏庙主石函周庙厉王庙也。有火灾故合群主于祖庙易救护)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儆备火也。)商成公儆司宫(商成公郑大夫司宫巷伯寺人之官)出旧宫人诸火所不及(旧宫人先公宫女)司马司寇列居火道(备非常也。)行火所(戾也。)城下之人伍列登城(为部伍登城备奸也。)明日使野司寇各保其徵(野司寇县士也。火之明日四方乃闻灾故戒保所徵役之人)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为祭处于国北者就大阴禳火)禳火于玄冥回禄(玄冥水神回禄火神)祈于四(城也。城积土阴气所聚故祈祭之以禳火之馀灾也。)书焚室而宽其征与之财(征赋税也。)三日哭国不市(示忧戚不会市)使行人告于诸侯七月子产为火故大为社(为治也。)祓禳于四方振除火灾礼也。(振弃也。)乃简兵大将为除(治兵于庙城内地迫故除广之)子太叔之庙在道南其寝在道北其庭小(场也。)过期三日(处小不得一时毕)使除徒陈於道南庙北曰:子产过女而命速除乃毁於而乡(而女也。毁女所向)子产朝(朝君)过而怒之(怒不毁)除者南毁子产及冲使从者止之曰:毁于北方(言子产仁不忍毁人庙)火之作也。子产授兵登陴子太叔曰:晋无乃讨乎!(辞晋公子公孙而授兵似。若叛晋)子产曰:吾闻之小国忘守则危况有灾乎!国之不可小有备故也。子产有疾谓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狎轻也。)则多死焉故宽难(难治也。)疾数月而卒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萑苻泽名於泽内劫人)太叔悔之曰:吾蚤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纠犹摄也。)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诗大雅汔其也。康绥皆安也。周厉王暴虐民劳于苛政故诗人刺之欲其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诡人随人无正心不可从)以谨无良(谨敕慎也。)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式用也。遏止也。惨曾也。言为寇虐曾不畏明法者亦猛政纠治之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予之以和也。(柔安也。迩近也。远者怀附近者各以能进则王室定)。又曰:不竞不纟求不刚不柔(诗殷颂言汤政得中和竞强也。纟求急也。)布政优优百禄是遒(优优和也。遒聚也。)和之至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曰: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四曰耻)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顺权衡。《管子》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掩为楚司马(子冯之子)子木使庀赋(庀治)数甲兵(阅数之)掩书土田(书土地之所宜)度山林(度量山林之材以共国用)鸠薮泽(鸠聚也。聚成薮泽使民不得焚燎坏之欲以备田猎之处)辨京陵(辨别也。绝高曰:京大阜曰:陵别之以为蒙墓之地)表淳卤(淳卤甬薄之地表异轻其赋税)数疆潦(疆界有流潦者计数减其租入)规偃猪(偃猪下湿之地规度其受水多少也。)町原防(广平曰:原防是也。是防间地不得方正如井田别为小顷町)牧隰皋(隰皋瓜岸下隰为刍牧之地)井衍沃(衍沃平美之地则如。《周礼》制以为井田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九夫为井)量入修赋(量九土之所入而治理其赋税)赋车籍马(齿疏其毛色岁籍以备军用)赋车兵(车兵甲士)徒兵(步卒)甲之数(使器有常数)既成以授子木礼也。(得治国之礼)孙叔敖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乘多水时而出村竹)各得其所使民皆乐其生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後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库车不便马後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好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困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庄王十五年叔敖城沂(沂楚邑)使封人虑事(封人其时主筑城者虑事先虑计功)以授司徒(司徒掌役)量功命日(财用筑作之具)分财用(命作日数)平版(桢也。)称畚筑(称量轻重畚盛土器)程土物(为作程限)议远迩(均劳逸)略基趾(趾城足略行也。)具饣侯粮(饣侯乾食也。)度有司(谋监主)事三旬而成(十日为旬)不愆于素(不过素所虑之期也。言叔敖之能使民也。)。
吴起相楚悼王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於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
申不害为韩昭侯相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卫鞅为秦左庶长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陪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音律)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夷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贪者举以为牧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邑民怪之莫敢从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於民期年秦国之民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令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後民莫敢议令,於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三年作为筑冀斗宫庭於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音律内息者为禁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音勇今之斛也。)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于孝公诸侯毕贺。
◎陪臣部·知礼
礼者国之也。身之文也。於人之。若麴蘖在治之由粉泽降自中古下逮列国承商因之制增周监之文故有家陪之臣礼义是习辨尊卑之序达升降之节别会盟之等详赠劳之规或辞享於王朝彻加於邻国避湛露之赋归宰旅之司致三肃以惟恭荐六仪而靡忒宜乎!宠以文路赐之州田享昌阜之祥加好货之数。《传》曰:忠信之人可以学礼其斯之谓欤。
韩厥为晋大夫晋克与齐侯战于鞍(鲁成公二年)齐师败绩韩厥从齐侯及之执絷马前(絷马绊也。执之示臣仆之职)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进觞璧亦以示敬)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本但为二国救请意乃过入君地谦辞)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属)。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若奔避则为辱晋君并为齐侯羞故二君此盖韩厥自处臣仆谦敬之饰言)敢告不敏摄官承乏(言欲以己不敏摄承空乏从君俱还齐侯以逢丑父故获免(丑父齐臣与公易位故韩厥获丑父也。)其後晋侯享齐侯(鲁成公二年)齐韩厥韩厥曰:君知厥也。乎!齐侯曰:服改矣。(戎朝异服也。言服改明识其人)韩厥登举爵曰:臣之不敢爱死为两君之在此堂也。至为晋大夫鄢陵之战(鲁成公十六年)至以韦之跗注三遇王卒(贾逵云:一染曰:郑司农说以为茅染也。齐也。韦昭谓茅绛草也。急疾呼茅成也。凡染一入为纟原跗注兵服也。自腰以下注于跗也。)见王必下奔(下车奔走)退战王使工尹襄问之以弓(工尹楚官襄名问遗也。)曰:方事之殷也。(事戎事殷中也。)有韦之跗注君子也。属见不而下无乃伤乎!(属伤恐其
至甲胄而见客免胄而听命(免脱也。脱胄为障耳)曰:君之外臣至以寡君之灵间蒙甲胄(蒙被也。被介在甲胄之不敢当拜君命之辱为使者故敢三肃之(礼军事肃拜肃拜者下手至地也。)君子曰:勇以知礼(礼军礼也。)。
韩宣子为晋大夫聘于周(鲁襄公二十六年)王使请事(问何事来聘)对曰:晋士起将归时事于宰旅无他事矣。(起宣子名礼诸侯大夫入天子国称士时事四时贡职宰蒙宰之士言献职贡於宰旅不敢斥尊)王闻之曰:韩氏其昌阜於晋乎!辞不失旧(阜大也。传言周衰诸侯莫能如礼惟韩起不失旧)。
赵。《文子》为晋大夫楚屈建卒(鲁哀公二十八年)赵。《文子》丧之如同盟礼也。(宋之盟有衷以此废好。故曰:礼)。
公孙为郑大夫郑伯如晋(鲁昭公三年)公孙相甚敬而卑礼无违者晋侯嘉焉授之以策(策赐命之书)曰:子丰劳於晋国(子丰之父)余闻而弗忘赐女州田(州县今属河内郡。)以胙乃旧勋伯石再拜稽首受策以出君子曰:礼其人也。乎!伯石之汰也。(伯石字汰骄也。)一为礼於晋犹荷其禄况以礼终始乎!《诗》曰:人而无不遄死其是之谓乎!
女叔齐为晋大夫鲁昭公如晋(五年)自郊劳至於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於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於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今政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图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於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君子谓叔齐,於是知礼。
赵孟为晋大夫越围吴(鲁哀公二十年)赵孟降於丧食(赵孟襄子无恤也。时有父简子之丧)楚隆曰:三年之丧亲匿之极也。主。又降之无乃有故(楚隆襄子家臣)赵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先主简子质盟信也。)曰:好恶同之今越围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嗣子襄子欲敌越救吴)非晋之所能及也。吾是以为降楚隆曰:若使吴王知之。若何赵孟曰:可乎!隆曰:请尝之(尝试之也。)乃往先造乎!越军曰:吴犯间上国多矣。闻君亲讨焉诸夏之人莫不欣喜惟恐君志之不从请入视之许之告于吴王曰:寡君之老无恤使陪臣隆敢展谢其不共(展陈也。)黄池之役君之先臣志父得承齐盟曰:好恶同之今君在难无恤不敢惮劳非晋国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王拜稽首曰:寡人不佞不能事越以为大夫忧言以习仪为急拜命之辱与之一箪珠(箪小笥)使问赵孟(问遗也。)曰:句践将生忧寡人寡人死之不得矣。
皇武子为郑卿宋成公如楚还入於(鲁僖公二十四年)郑郑伯将享之问礼於皇武子对曰:宋先代之後也。於周为客天子有事番焉(有事祭宗庙也。番祭肉尊之故赐以祭胙)有丧拜焉(宋吊周丧王特拜谢之)丰厚可也。郑伯从之享宋公有加礼也。子产为郑大夫郑简公卒(鲁昭公十二年)将为葬除(除葬道)及游氏之庙(游氏子太叔族)将毁焉子太叔使其除徒执用以立而无庸毁(用毁庙具)曰:子产过女而问何故不毁乃曰:不忍庙也。诺将毁矣。(教毁庙者之辞)既如是子产乃使辟之司墓之室有当道者(简公别营葬地不在郑先公旧墓故道有临时迁直也。司墓之室之掌公墓大夫徒属之家)毁之则朝而崩(崩下棺)弗毁则日中而崩子太叔请毁之曰:无。若诸侯之宾何(不欲久留宾)子产曰:诸侯之宾能来会吾丧岂惮日中无损於宾而民不害何故不为遂弗毁日中而葬君子谓子产,於是乎!知礼礼无毁人以自成也。是岁晋侯享诸侯子产相郑伯辞於享请免丧而後听命(简公未葬)晋人许之礼也。(善晋不夺孝子之情)。
季孙宿为鲁大夫如晋(鲁昭公六年)拜莒田也。(谢前年受牟夷邑不见讨)晋侯享之有加笾(笾豆之数多于常礼)武子退使行人告曰:小国之事大国也。苟免於讨不敢求贶(贶赐也。)得贶不过三献(常礼大夫三献)今豆有加下臣弗堪无乃戾也。(惧以不堪为罪)宣子曰:寡君以为也。(以加礼致)对曰:寡君犹未敢(未敢当此加也。)况下臣君之隶也。敢闻加贶固请彻加而後卒事晋人以为知礼重其好货(宴好之货)。
叔孙武叔为鲁大夫从哀公会吴子伐齐(鲁哀公十一年)将战吴子呼叔孙(叔孙武叔州仇也。)曰:而事何也。(问其何职)对曰:从司马(从吴司马所命)王赐之甲剑铍曰:奉尔君事敬无废命叔孙未能对卫赐进(。
赐子贡孔子弟子也。)曰:州仇奉甲从君而拜(拜受之)县子为鲁大夫陈。《庄子》死赴於鲁鲁人欲勿哭(君无哭邻国大夫之礼陈。《庄子》齐大夫陈常之孙名伯)缪公召县子而问焉县子曰:古之大夫束修之问不出竟欲哭之安得而哭之(以其不外交)今之大夫交政于中国虽欲弗哭焉得而勿哭(言时君弱臣强政在大夫专盟会以交接)。且臣闻之哭有二道有爱而哭之有畏而哭之(以权激劝之)公曰:然。然则如之何而可县子曰:请哭诸异姓之庙(明不当哭),於是与哭诸县氏。
宁武子为卫大夫聘於鲁(鲁文公四年)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非礼之常公特命乐人以示意故言为赋湛露彤弓诗小雅)不辞。又不答赋使行人私焉(私问之)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肄习也。鲁人失所赋宁武子佯不知此其愚不可及)昔诸侯朝正於王(朝而受政教也。)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湛露曰:湛湛露斯匪阳不乾也。言日而乾犹诸侯禀命天子而行)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敌犹当也。忾恨怒也。)王,於是乎!赐之彤弓一彤矢百弓矢千以觉报宴(觉明也。谓诸侯有四夷之功王赐之弓矢。又歌彤弓以明报功宴乐)今陪臣来继旧好(方论天子之乐故自称陪臣)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戾罪也。)。
合左师为宋大夫楚子合诸侯于申(鲁昭公四年)使问礼於左师与郑子产左师曰:小国习之大国用之敢不荐闻(言所闻谦言所未行)献公合诸侯之礼六(其礼六仪也。宋爵公故献公礼)子产曰:小国共职敢不荐守献伯子男会公之礼六(郑伯爵故称伯子男会公之礼其礼同所从言之异)君子谓合左师善守先代子产善相小国。
管仲为齐大夫齐侯使管仲平戎於王(鲁僖公十二年平和也。)王以上卿之礼享管仲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国子高子天子所命为齐守臣皆上卿也。庄公二十二年高始见经僖公二十八年国归父乃见归父之父曰:懿仲高之子曰:。《庄子》不知当今谁世)。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节时也。)陪臣敢辞(诸侯之臣曰:陪臣)王曰:舅氏(伯舅之使。故曰:舅氏)余嘉乃勋应乃懿德谓督不忘往践乃职无逆朕命(功勋美可谓正而不可忘者不言位而言职者管仲位卑而执齐政故欲以职尊之)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管仲不敢以职自高卒受本位之礼)君子曰:管仲之世祀也。宜哉!让不忘其上。《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国。《庄子》为齐大夫聘于鲁(鲁庄公三十三年)自郊劳至於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迎来曰:郊劳送去曰:赠贿敏审当于事也。)。
穆叔为鲁大夫齐人城郏穆叔如周(鲁襄公二十四年)聘。且贺城王嘉其有礼也。赐之大路(大路天子所乘车之总名)。
商阳为楚工尹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工尹楚官名弃疾楚公子弃疾也。)陈弃疾谓工尹事也。子手弓而可手弓子射诸(商阳仁不忍伤人以王事劝之)射之毙死弓(不忍复射毙死人死也。韬也。又及谓之。又毙二人每毙一人掩其目(掩其目不忍视之)止其御曰: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朝燕於寝大夫坐于上士立于下。然则商阳与御者皆士也。车参乘射者在左戈盾在右御在中央)孔子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