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本章共 1.15 万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帝王部·延赏第二
唐玄宗开元元年十二月诏国初以来宰相及食实封功臣子孙一应沈翳未承恩者量才擢用。
二年正月制曰:崔玄张柬之等往以神龙之初保王室奸臣所忌讠居炎海流落变衰感激忠义玄嗣子吏部郎中璩清才雅韵谨守专直柬之嫡孙毖祖考继殁遗孤可伤彼勋业之下沦伫名贤之必复是得景倩而悲仲宣者也。高皇封乐毅之後武帝求萧何之裔斯不远哉!昭於德音缅怀前烈宜加後命璩毖并可朝散大夫。
四月以太常寺大祝苏为左补阙追父勋也。敕曰:苏其父往处台衡实为柱石直言正色挫彼勋邪顷者念功锡以真赋兄。又遵先诫固辞令赏泣血披诚不忍移夺自家刑国父忠子孝宜有褒崇宠及兄弟谏官之任允属象贤可右补阙。
十月王海宾为安丰军使先锋与吐蕃战殁嗣初名训年始九岁以父死於王事起复拜朝散大夫尚辇奉御赐名忠嗣养於禁中累年与皇太子在忠王邸令与之游处。
六年侍中宋亡父玄抚褒赠邢州刺史玄抚初赠岐州长史及登宰辅之任庙之礼帝乃特以伯牧光宠焉并赠其母崔氏为安平郡夫人。
八年陇右诸军节度大使郭知运为幽州都监王讨平六州胡康待宾等拜左武卫大将军授一子官九年十二月敕中书门下六尚书御史大夫诸卫大将军及食实封功臣并二品已上官咸以勋业受国宠荣德之所效泽之所延其亡父无五品已上官者并宜褒赠。
十三年十一月封衤单礼毕制曰:朕永惟王业翳赖旧勋元首股肱其犹一体自武德以来功臣宰辅或名存王府遗嗣沉沦或身无大故衔屈泉壤宜令所司访择申理唐兴立功官。又往属艰难能尽忠义今成大礼何日忘之宜各与一子出身。
十七年十一月追赠中书令萧嵩亡父故渝州长史灌为吏部尚书门下平章事裴光庭父故礼部尚书行俭为太尉。
二十四年正月敕诸道采访使信安郡王嗣鲁王道坚牛仙客宋询刘日正班景倩唐昭各赐子官赏其巡察之劳也。是年中书舍人孙逖自以通籍禁闱其父官才邑宰乃上表陈情曰:臣父嘉之幸遇明时早勤学业出身入仕四十馀年历官五政经考二十未能亨通才及令长臣夙荷严训累登清秩频迁省闼。又拜掖垣地近班荣臣则过量途遥日暮父乃后时在公府有偷荣之责於私庭无报德之效反惭乌鸟徒厕鸳鸿伏望降臣一外官特乞微恩稍霑臣父玄宗优诏奖之授嘉之宋州司马致仕。
二十九年二月上谓宰臣曰:洪州人邬玄宗往在文明年中传玄元皇帝真诰於天后曰:我国祚无穷当千万君遂遭禁锢因兹沦玄宜与追赠以慰泉壤其子琼亦依资授一官。
天宝四载十二月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与一子五品官赏功也。
七载八月诏尚书左仆射兼右相史部尚书李林甫曾祖故长平郡王灵州道行军大总管叔良赠太子少保祖华阳郡开国公宁州刺史孝斌赠兵部尚书十载正月河西节度使鸿胪卿员外置同正员摄御史中丞权知朔方节度事安思顺罢朔方节度加特进摄御史大夫仍与一子官河西节度等使馀如故赏功也。
安西四镇节度特进兼鸿胪卿员外置同正员摄御史中丞高仙芝生擒突骑施可汗吐蕃大首领及石国王并可敦及杰师来献上御勤政楼会群臣引见加仙芝开府仪同三司摄御史大夫仍与一子五品官馀并如故赏功也。
十一载十一月以殿中少监安庆宗为太仆卿庆宗禄山之子以父任宠之是年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收石堡城献功於朝诏与一子五品官(三载。又赐一子五品官二载。又与一子五品官)。
十二载三月制曰:褒德纪功前王之令典希忠追远有国之能事况乎!嗣生大贤为朕良弼应五百之数该二八之美调元而星辰以理论道而阴阳以和而宠命未弘称谓犹褊非所以崇推恩之重广延赏之义也。右相兼文部尚书判度支魏国公杨国忠亡父赠持节魏郡诸军事守魏郡太守赤泉储祉白环继业膺积庆而诞德锺具庆而挺生枝茂者根深流长者源是降英裔阜成兆人熙载而百度惟清审衡而九流式序佐我玄化格于皇天信为名贤实禀庭训虽思人爱树已有畴庸之策而因条振叶宜益封崇之事俾以建之宠仍超曳履之荣既旌徽烈用光泉壤可赠武部尚书郑国公母张氏可赠郑国夫人。
十二月以安禄山男庆绪为卫尉卿诏曰:王者出师登坛择将忠臣受任蛊成功则君赏其勤父成其训名教斯在宠秩是崇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员外置同正员兼广阳郡太守同范阳节度副使上柱国柳城县开国男安庆绪门传忠孝之义庭禀韬钤之略志气刚决固敌是求遂使榆塞息警柳城罢锋百胜深谋举无遗策可旌上将之功用叶中行之吉可特进行卫尉卿兼广陵太守馀如故。
十三载二月诏武德功臣及贞观初宰辅等缅想忠义感会风€用集大勋肇兴王业其有子孙零落冠冕陵夷无任官守者宜令所司勘责依资与一人京官唐初功臣绩参缔构录劳念旧每于怀普恩之外宜放一子出身如已有出身所司依资与一官。
十四年赐朔方节度副使灵武郡大守摄御史大夫安思顺祖左玉钤卫郎将为武部尚书考右羽林军大将军波主为太子太师。
十五年帝在成都诏文部尚书平章事房与子官卢从愿为吏部侍郎典选六年前后无及之者帝嘉之特与一子官从愿上疏乞回恩赠父乃赠其父吉阳丞敬一为郑州长史。
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赠其父意为礼部尚书祖会为泾州刺史。
张延赏中书令张嘉贞之子初名宝符召见赐名延赏取赏延于世之义特授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
王君龟判凉州都督封晋昌伯拜其父为少府监仍听致仕帝。又尝於广远楼引君及妻夏氏设宴赐以金帛。
肃宗至德二年十二月御丹凤楼大赦诏武德开元及蜀郡灵武元从功臣有先亡没死王事者并加优赠各与子孙一人官其赴蜀郡灵武元从官及在路扈从官史失其名。
三品已上与一子官四品已下与一子出身六品已下量与进改乾元元年正月大赦诏陷在赋境为其杀戮身死者三品已上各与追赠仍各与一子官五品已上一子出身六品已下量事追赠其元从圣皇天帝至成都府文武官五品已上宜与一子官六品已下超资进改圣皇至成都府后到官及灵州宁州首末扈从三品已上与一子官五品已上放一子出身情愿回授周亲及亲近亦听唐元功臣身亡没者子孙一人加一阶其诸道节度下将士三品已下与一子官六品已上放一子出身自开元已来宰辅之家不为逆贼所污者与子孙一人官是月。又以朔方节度副使开府仪同三司鸿胪卿论诚节可袭拨川郡王食实封一百户仍与一子三品官钳耳大福封雒郊郡开国公实封一百户李怀让封沂国公食实封一百户一子五品官舍利如珍食邑封一百户与一子五品官王仲封沛国公与一子五品官吕崇贲封郓国公与一子五品官周皎封汝南郡开国公哥舒翰封朔方郡开国公与一子五品官白延崇封寿春郡开国公与一子五品官荼公荣封豫章郡开国公与一子五品官李靖封清河郡开国公食实封一百户与一子五品官刘感义封彭城郡开国公与一子五品官。
上元元年九月泾原两州团练兵马使元从特进兼羽林军大将军同正员李元忠死王事帝以其子承恩袭其官爵。
代宗宝应元年十二月封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妻贺鲁氏为凉国夫人赐实封二百户以功宠之也。
二年正月戊子制曰:功崇望重加以服章德厚流光延其懋赏爰益苴茅之典并明蛊之才副元帅太尉兼侍中都知河南淮南淮西山南东道诸节度行营事上柱国临淮郡李光弼元勋济代公辅推贤宣大化之神明总专征之师律自出征移镇距海负河连率百城旌旗千里东郊誓众雅继鲁侯之功北伐拥旄首称汉将之略高牙罢设重鼎斯调尤知武库之宝实在€台之右畴其真食美以保家佥议允谐旧章斯举敬哉!有土更载丹书之盟鲤也。趋庭宜升紫绶之宠可加食实封二百户仍与一子官阶三品馀并如故。
二月乙未以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兵马使高辅成为检校太子少傅兼御史中丞赐实封三百户与一子五品官朔方都知兵马使仆固检校太子少师封定襄郡王赐实封五百户庄宅各一所与一子五品官朔方右厢兵马使高彦崇检校太子宾客赐实封三百户庄宅各一所与一子五品官。
广德元年七月上尊号大赦改元制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宜兼太保仍与一子三品官二子四品官河南副元帅李光弼与一子三品官幽州节度使李怀仙与一子三品官李抱玉郭英辛€京侯希逸田神功孙志直白孝德令狐彰各与一子五品官李宝臣薛嵩田承嗣张献诚等各与一子五品官鱼朝恩寄崇师律程元振勋高佐命仍与一子五品官仆固高彦崇浑白进李建义李光逸杨崇光李怀光张如岳白元光温如雅拓拔澄必高晖卢钦文成惟良曹楚玉等各与一子五品官加实封一百户仍各赐铁券以名藏太庙画像於凌烟阁并冠难已来将相勋业高者其名籍图画亦准此子仪与一子四品官苗晋卿刘晏裴遵庆元载各与一子四品官并阶加实封一百户仪王及彭王已下男未有官者并准旧例与官及封永穆并长乐已下公主及郡县主嗣郡王等各与一子官皇亲五等已上诸亲三等已上各与一子出身二王後各与一子官诸道节度观察使立功将士其父兄在无官者依子文武与官已殁者追赠阵亡将士袭父官爵。
二年《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加尚书令上表陈让诏所让者依仍以其子兼御史大夫嘉其父让也。
大历三年二月以试太常卿郭曜为太子宾客曜子仪长子特拜正员三品宠之也。
四年三月追赠宰臣王缙祖故太常寺协律郎胄为兵部尚书祖母程氏为赵国夫人杜鸿渐祖故益州长史慎行为尚书左仆射祖母萧氏为滕国夫人元载祖故左卫郎将敬同为兵部尚书祖母刘氏为沛国夫人李抱玉祖左武卫郎将文成为吏部尚书祖母张氏冀国夫人及载亡母李氏为凉国夫人推恩也。十一月滑亳节度使令狐彰淄青节度使李正巳并遣男朝谒诏以彰男建兼御史中丞正巳男纳兼侍御史仍赐金紫。
十年七月诏剑南西川节度使崔宁赐一子五品官赏功也。
十二年四月诏曰:往者大盗乱华梁宋偏罹其害危城绝援折骸累月南霁€真心壮节凌迈臧洪殒命敌场凛然生气宜以其子为歙州别驾。
七月诏曰:顷者逆竖灵耀阻兵大梁淮西都虞候试太常卿赠扬州大都督张自勉往观[C260]焉奉议正词无所屈挠贼臣肆忿毙於朕用悯焉虽锡命之恩已旌窀穸而赏延之典宜及子孙可追赠实封五十户是年赐朔方都知兵马使李怀光亡母甘露寺尼正则谥智母禅师官给葬事宠武臣也。
德宗以大历十四年五月即位六月御丹凤楼大赦天下诏武德已来宰相功臣名迹崇高并至将相功效明著已亡殁者量加赠谥子孙沉翳者量与官诸州刺史及尝参官父现在未有官者量与五品致仕官及阶父母亡殁与赠官及邑号戊子赠骁卫将军代国公安金藏兵部尚书授其子承恩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兼庐州长史。
建中四年四月赠故魏博节度都虞候兼御史中丞卫尝宁太子太师赐实封二百户委马燧怀光境上以礼致祭仍与抱真李孝忠日知等访其妻孥亲族具以名闻有子者便以父官爵授之子孙三代已来过犯者减一等论所赐实封载之典册勿令废绝是年敬长皇后弟吴淑使于朱霑霑谋逆已决因害淑于客馆之前德宗闻而哀悼久之淑嫡子与正员五品官。
兴元元年六月京畿副元帅李晟平朱霑收京师拜司徒诏赠晟父钦太子太保母王氏代国夫人。
七月李怀光拥兵河中以给事中孔巢父充宣慰使遇害德宗闻而惊悼久之授一子正员官是月御丹凤楼大赦天下诏司徒兼中书令晟与一子五品正员京官侍中与一子六品正员京官骆元光尚可孤韩游瑰戴休颜各与一子七品正员官诸道节度使及行在都知兵马使都虞候扈从左右金吾六军大将军各与一子八品正员官都团练使观察使各与一子官。
贞元元年十一月癸夕卩日南至祀圜丘礼毕诏曰:司徒晟宜与一子五品正员官是年河东节度使马燧平河中李怀光德宗下诏褒美迁光禄大夫兼侍中仍与一子五品正员官浑为河中同陕虢等州节度既平李怀光以功加检校司空与一子五品正员官并阶。
二年四月李希烈平诏曰:叛臣希烈窃据淮沂师旅一兴绵联莫解劳服者从役不暇受污者无路自新通邑化为丘墟遗骸遍於原野每念及此心伤涕流自昔劳师者靡有不悔以虞舜之圣屈於苗人汉武之强弊於戎虏矧乎!德犹不逮力或未全我其永怀亦以自警乃者下哀痛之诏布宽大之恩普天载新殊化毕宥然而尚劳师旅御捍封陲有累岁离弃室家有经时不解甲胄忠虽为国咎实在君子民。若斯宁不知愧赖将相士旅一其诚心奋扬武威慎固疆宇远人思服元恶就诛蒸黎方致於安宁役戍永期於休息懋官以旌玄赐宴以劳旋赏不逾时盖遵彝典都统检校司空平章事刘玄佐宜与子孙一人五品正员官节度使检校右仆射李澄检校兵部尚书曲环检校户部尚书李皋兼御史大夫樊泽等各与子孙一人七品正员官都防御使工部尚书贾耽都团练使御史大夫卢玄卿张建封等各与子孙一人八品正员官检校司空平章事李抱真检校司空平章事李纳检校右仆射平章事韩工部尚书田绪等各遣将士五千人赴河南行营同讨不庭厥有成绩抱真纳各与子孙一人六品正员官绪与子孙一人八品正员官。
三年七月诏曰:乃者吐蕃犯塞毒我生灵俶扰陇东深入河曲朕以兵戎粗定伤痍未瘳务息战伐之谋将遂通和之请亦知戎鬼志在贪婪重违修睦之词乃允寻盟之会果为隐匿变发宫纵犬羊凶狡之群乘文武信诚之众苍黄陷没深用恻然此皆繇朕之不明致其。若此既无德於万寓实有愧於四方宵旰贻忧何嗟而及今兵部尚书崔汉衡等皆国之良士朝之荩臣婴絷穹庐眇然殊域念其家室或未离於屡空禄以锡男庶或资於薄俸汉衡宜与一子七品官司勋员外郎郑叔矩检校户部郎中路泌殿中侍御史韩及大将孟日华辛荣李至言范澄王良贲乐演明阳皆权文成等各与一子八品官试石金吾兵曹参军袁同直前榆次尉裴及副兵马使以上各与一子九品官仍委本使即具名衔闻奏。
四年正月一日赦书天下刺史与一子正员官。
七月诏以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晟长子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愿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子赐上柱国唐制公卿嫡嗣皆自命而后言於有司帝以晟功高特为命嫡。且宠异以两阶勋俾其父子并建门戟。
六年十一月庚午南郊毕诏宰相及东都留守六军统军诸道节度使神策神武金吾六军都团练防御观察使京兆河南尹正员尚书御史台长官太常卿各与一子官故尚父子仪与一子五品正员官如己五品已上量与改转赠太尉秀实与一子官张巡许远南霁€颜真卿颜杲卿各与一子正员官。
七年二月授张巡男去疾许远男岘南霁€男承嗣颜真卿男頵杲卿孙谟之官旌忠烈之後也。
五月门下侍郎平章事窦参祖尚衣奉御瑾特赠扬州大都督父纟州闻喜尉审言特赠吏部尚书祖母氏追封武威郡太夫人母母氏追封郑国太夫人参将附祖祢新庙故特加宠赠。
九年十一月乙酉日南至郊祀礼毕大赦天下故尚父子仪赠太师晟赠太尉秀实各与一子六品正员官是年诏曰:前利州刺史狄博济惟乃曾祖梁文惠公启佑天后定绍复之策幽赞中兴宜锡祚裔垂於无穷矧博济郡人怀之理有异等可卫尉少卿。
十一年十一月辛亥以前太子宾客李愿为左领军大将军李凭为右威卫大将军依前兼中丞皆太尉晟之子以免丧故晟诸子同日授官者凡九人。
十四年赠故衡州刺史王绎洪州都督以其弟纬故也。
顺宗初即位制曰:武德以来配飨功臣及张巡许远南霁€颜真卿杲卿等子孙中各与一人正员官故尚父子仪赠太师晟太尉秀实子孙中各与一人正员官五品及诸州府长史及京尝参官父现在未有官者并与五品致仕官及阶父殁母存者与邑号父母亡殁量与追赠陕州元从宝应功臣兴元元从奉天定难功臣赐爵勋有差亡殁者与追赠中书门下节度东都留守度支盐铁等使京兆郡观察招讨等使及神策神威金吾六军将大将军英武成远镇国军使陇右经略军使节度留後各与一子官。
宪宗元和元年正月册尊号诏中书门下及外使宰相与一子七品官东都留守六军大将等与一子出身东宫并与改官其撰册文官等各与一子官及勋爵有差。
二年正月辛夕卩有事于南郊大赦天下制故尚父子仪太师晟太尉秀实及颜真卿杲卿张巡许远南霁€及配飨功臣与一子官及出身有差。
七月录配飨功臣之後以苏瑰孙系为京兆府司录参军崔玄孙元方张说孙赘并为监察御狄仁杰孙玄范为左拾遗诏曰:朕惟承累圣之业追先正之劳济于艰难代有勋烈既而本根已远枝叶稍零诏书屡勤于褒餙有司不忘于遴简一命宰府载弘搜扬录其先功果复良嗣苏系等咸以茂学懿行勖于前修皆人之领袖族之狐赵类能而举各命以官或任以纟绳或参于谏烈庶乎!旌太傅之德将拟南城之封绍赞阝侯之裔不俟东门之感忠义获宠古今同之后数日。又得敬晖孙元亮袁恕巳孙德师相次录用。
三年四月戊寅谥张柬之为文贞桓彦范为忠烈敬晖为贞烈崔玄为文忠袁恕己为忠烈先是柬之曾孙曛以谥事诣中书陈诉宰臣上闻因令有司授曛官仍定柬之等谥焉。
五年三月以赠给事王澹之子璋为左清道率府曹参军澹因李铸为乱遇害故录其嗣是年刘济为幽州节度使讨镇州王承宗累破乐寿等县赏功颇厚仍与一子孙六品官者凡四人。
六年七月御延英对宰臣李吉甫奏曰:臣伏见代宗时滑州节度令狐彰临终上表悉以土地兵甲籍上朝廷遣诸子随表归阙代宗以彰遗表宣示百寮付史馆当时在位者闻之无不感叹今惟有次子通在臣每感彰同时河朔诸镇传子传孙无不熏灼数代唯彰忠义感激奉国忘家遣子入朝以土地归于先帝贞元中长子建坐事死施州纟刀子运亦无罪流死于归州欲使忠义者何所激劝今通幸存得遇明圣伏乞陛下召对与语如堪进用望稍优奖帝因语宰臣曰:德宗英灵冠于百王但临事刚断宰臣不能规谏朕比在藩邸虽则纟刀年记得数事未副外望,岂非宰臣怀禄畏避不言遂令四方传说此是宰臣有负先圣卿等当以此为鉴戒因授通赞善大夫。
九年八月庚寅录功臣之后以左神策军华原镇遏兵马使兼御史大夫康志宁为检校左骑常侍兼左龙武军将军知军事河南府永宁县令李晏为京兆府高陵县令左神策正将杨屿为袁州司马薛之逵冀州司马苏缜为陇州司马李克展为凤翔府仓曹李融为常州司户李仲为襄州司仓田知清为冀王府功曹李元正为循王府功曹诏曰:君臣运合故徇国以毁家劝赏义明故褒功而显节存则酬其爵禄殁则录其子孙然後忠义不遗典章斯在故兹晋隰等州观察使检校兵部尚书康日知故徐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李洧等一十家皆有茂功于盟府故命采访后嗣光贲前人今志宁等或服戎著绩或从官有成或投迹运府之中或滞才州县之职咸加甄录各茂官荣庶乎!受禄者无忘于聿修怀忠者使知其必报勉膺宠擢无替前劳。
十二年七月赠著作郎权皇太子太保皋前赠秘书监至是因子德舆相为立家庙复有是赠。
十三年正月赦书故尚父子仪赠太师晟赠太尉秀实及颜真卿杲卿张巡许远南霁€与一子官及出身有差。
十四年三月以抚州司马同正令狐通为右卫将军给事中崔植封诏上言通尝刺寿州用兵失律前罪未塞不宜遽加奖用命宰臣谕植以通父彰有功不忍弃其子诏遂行。
七月帝御宣政殿册尊号礼毕大赦天下故尚父子仪赠太师晟赠太尉秀实及张巡许远南霁€颜真卿杲卿子孙各与官及出身是月宣武军节度使韩弘与一子七品正员官。
九月辛丑以魏博田弘正之兄相州刺史田融为检校刑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东都留守。
穆宗以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二月御丹凤楼大赦诏中书门下及节度等使东都留守度支盐铁使京兆尹诸军使等赐一子官有差武德巳来配飨及第一等功臣并张巡许远南霁€颜真卿杲卿等尚父子仪赠太师晟赠太尉秀实子孙中与一子官有差其中有才行堪在台省者量才叙用。
六月举勋贤之後堪任台省官者以大理正段文通为殿中侍御史渭南县尉郭承嘏为监察御史前淮南营田副使颜为水部员外郎长安县丞颜谂为大理正。又以宰臣韩弘祖望赠右仆射父海赠太师令狐楚祖崇豪赠吏部尚书父承简赠礼部尚书萧俛祖华赠太保父尝赠吏部尚书文昌祖怀皎赠给事中父谔赠左仆射其祖母及母并加封赠。又封萧俛母韦氏岐国太夫人是月魏博节度使检校司徒兼侍中田弘正祖延恽赠吏部尚书父庭赠右仆射淮南节度使检校左仆射平章事李夷简祖察言赠兵部尚书父自仙赠右仆射河东节度使检校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裴度祖有邻赠右仆射父淑赠太子太保幽州节度使检校司空平章事刘总祖恽赠太师其祖母及母并加封爵赠是年宁节度使李光颜来朝诏与一子正员四品尝参官长庆元年正月辛亥赦诏故尚父汾阳王及赠太师晟赠太尉秀实各与一子官八品颜真卿杲卿张巡许远南霁€各与一子出身武德以来功臣子孙量加奖用中书门下及节度使带平章事者各与一子八品正员官祖父母及父母并与赠官封父殁母存者与邑号已赠已封者更与追赠及邑号礼仪使大礼使度支盐铁使京兆尹各与一子出身文武尝参官并致仕及诸道节度观察经略等使及神策等诸军使父见存者量与致仕官母存者与邑号父母亡殁与赠官及邑号东都留守及诸道节度观察经略等使神策金吾大军将军威远镇国军使各与一子出身四月以幽州刘总籍土地归阙授其弟约及男等一十一人官领郡符加命服者五人升朝班佐环卫者六人是月赠庐江县令崔婴甫吏部侍郎婴甫宰相植之父也。植出继伯父甫及是以情上请故特追赠。
七年大赦制撰册文官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植与一子正员官。
四年八月以太仆寺主簿李宏为河南府兵曹掾获嘉令蒋禹阝为伊阳令安史之乱宏祖忄登禹阝祖清皆著名节故特制宠之。
敬宗即位初大赦诏元和已来两河节度使全家归阙者如张茂昭王承元程权刘总田宏正等五家各与一子正员官。
宝历元年正月以前右补阙魏猗为湖州司马猗文贞公徵之孙也。朝廷以忠贤之后宠为谏官猗病不克拜故有是命。
二年四月以姚元崇玄孙前京兆府富平县尉合为监察御史以宋曾孙前太常寺大乐署令坚为京兆府富平县尉。
文宗太和元年正月赦诏今年正月十四日上皇太后尊号及朕受册进宝撰即位册文承旨宣制等官各与一子正员七品官是月平卢军节度使康至睦上言故莱州刺史李庭远当李师古节制东平之日庭远为属郡屡陈忠顺以沮奸凶繇是父子二人俱为师古所害其纟刀子可举才十岁逐在海中至今犹在臣已署军职请兼授管内一官遂以淄州高苑县主簿命之。又诏泾原节度使李与一子五品正员官。
二年三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裴度进封太原郡公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处厚进封灵昌郡公裴度窦易直各请封爵回授一男。
六月以故中书令褚遂良五代孙虔为汝州临汝县尉内史狄仁杰曾孙前乡贡明经元封为怀州修武县尉故侍中宋曾孙渤为岳州沅江县尉故中书侍郎平章事李元曾孙侃为邓州向城县尉诏曰:褚遂良五代孙侃等朕详观列圣纪册祖宗盛业灿然在前其或道有污崇政有善否未始不系乎!当时辅弼尝因便殿言诸宰臣勉其礻卑益协心推戴。且以去岁乙巳登应门敷大号俾畴贤相以访遗裔或才器擅价各列官业或血食不继宗礻方已芜如遂良之委笏面诤名垂史书仁杰之恢复庙社事形先觉宋之文吏骨便功参治平元之守规画一时成(有裕)其胄仅存不绝如各授邑吏使其自试十月授故侍中魏徵四代孙可则邓州南阳县尉侍中魏知古曾孙处讷潭州湘乡县尉故左仆射裴曾孙行实虢州司功参军诏曰:武德已来辅相之臣以道致君以劳定国。若赠司空徵故侍中知古赠尉冕语其功次皆在第一清风馀祉宜及乎!後昆尔等乃其曾孙式叶搜奖俾奉贻谋之庆用覃延赏之恩各命以官勉思祖德。
三年五月沧州平庚寅加李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仆射仍赐一子五品正员官并加实封三百户。
四年七月丙戌以故中书令萧五代孙耽故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苏瑰四代孙翔故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象先四代孙量并为释褐参军文学。
五年七月癸夕卩录国初功臣卫国公李靖等七家裔嗣命之以官。
九年十月以前同州长春宫巡官试秘书省校书郎魏为右拾遗帝因读贞观政要思文贞公魏徵之德访其後得而不次用之。
开成元年正月故诏河朔节将以州县归国者有张茂昭田弘正程权各与一子官子弟堪任使者委中书门下量加引用。又诏曰:刘总王承元元和中以河朔郡县归朝廷悉宜以新赦书张茂昭例赐一子正员官。
闰五月癸丑以前殿中监浑钅岁为寿州刺史钅岁太师子也。宰相以扶危之勋诸子凋落赏延之道宜加优宠初以寿州为请帝曰:钅岁勋臣子,岂可牧人仲尼以为不如多与之邑今我念其先子女玉帛无爱焉使之鲜服美食可也。宰臣以钅岁常为郡有勤之名屡荐之故有是命。
三年四月以邓州南阳县尉魏可则为栎阳县尉时帝於阁内召起居舍人魏对问文贞之畴绩因访其族裔故有是命。又以博陵王崔玄曾孙前商州防御判官兼殿中侍御史郢为监察御史以平阳王敬晖曾孙前试太子通事舍人元膺为河南县丞以汉阳王张柬之玄孙前宜城县尉憬为寿安县尉以南阳王袁恕己曾孙乡贡进士德文为秘书省校书郎初御史中丞狄兼帝前语及叔祖仁杰与五王协心礻卑赞王室帝因问其后搜扬奖擢唯桓彦范之后访无其人。
五月戊辰以故棣州刺史栾男存固为郓州寿张县主簿大和初李同捷阻兵沧景不从其乱为同捷所囚举家遇害存固年少隐於吏家因得脱免至是录忠节故命以官。
十一月己未以前河东县尉长孙钧为河中府猗氏县令制云:朕每览国史见太尉无忌之事未尝不废卷咨叹遐想其人访其裔孙用申甄奖。
四年十月丙辰海州节度使刘约上言王锷之子故德州刺史王稷在任有善政郡人爱之为李全略所杀家无遗类有男叔泰年五岁郡人宋忠献潜收养之今已成长臣察知其事忠献已补军职叔泰送归其宗诏王锷累朝宣力王稷一旦捐躯须录遗孤微申悯念王叔泰委吏部与九品官令主祭祀。
昭宗天元年大赦诏武德以来立功效节著在策书者并与搜访子孙继嗣量材叙用。
後唐庄宗同光元年十月平汴州诏殁王事者如有子孙成立堪任使者并量材甄录。
二年八月壬午以检校户部尚书守邢州长史郭廷诲可检校右仆射守左卫大将军检校工部尚书左武卫将军同正郭廷信可简校右仆射守左骁卫大将军皆枢密使崇韬之子也。
朱友谦初仕梁为河东节度使庄宗诛汴孽自河中来朝以其子同州节度使令德为遂州节度使令锡为许州节度使诸子二千石者六七将校割符者五六恩宠之盛时无比隆。
明宗天成二年二月敕朕以握图御宇应运承祧副亿兆之欢心赖英雄之叶力虽畴庸之命已遍及於勋贤而延赏之恩宜更加於骨肉应诸道节度使男及亲嫡骨肉未霑恩命者特许上闻。
五月敕朕自恭承景运祗荷丕图念寰海生灵录勋贤骨肉承家莫尚於孝报国莫大於忠忠孝两全古今所重在朝文武臣僚并诸道节度刺史等有父母者宜遍加恩泽使天下之为人父者知感为人子者知恩竞扬家国之风显著君臣之道。
三年二月己丑敕准二年五月十二日敕中外臣僚及诸道节度使等有父母者并许加恩例凡居臣下尽抱公忠共为朝廷各荣家族具庆者继颂恩渥俾光晨耀昏既亡者宜泽泉扃以光封树应中外群臣诸道节度防御团练刺史等父母亡殁者并与追赠追封。
五月丁巳敕自家刑国内平外成天子立言备有关睢之乐春秋垂训非无石之封况夫尊於朝妻贵於室所宜从爵各显家肥朝臣及诸道节度使妻室未有称号者宜各加恩。
四年正月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奏臣孙美年五岁默念何论孝经今於汴州叙解就试敕都尉之子太尉之孙能念儒书备彰家训不劳就试特与成名宜赐别敕及第仍附今年春榜。
长兴元年二月郊祀毕下制曰:其朝臣及藩侯郡守等亡父母祖父母及父母在并妻室未霑恩命者与追赠及叙封。又以故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马彦超男寿哥为雒州长史仍改名承祚彦超天成初为汴州都指挥使朱守殷将谋叛逆引彦超计事彦超不从为守殷所害及诛守殷帝念彦超能执节守义而延赏其子。
六月甲戌以魏徵八代孙韶为安定县主簿八月千牛副使检校刑部尚书夏光锐起复€麾将军检校右仆射为泽州刺史光锐即故遂州节度使鲁奇之子也。朝廷念勋故有是命张希崇为汝州防御使母先为尼赐紫衣师号。
末帝清泰二年九月诏曰:安崇赞父有力於皇家著之青史。虽然得罪於先朝此日特行於延赏况频逢赦宥可继尝亦欲忠义之士知朕念勋之旨擢为上佐尔惟勉旃特授孟州司马崇赞故明宗朝枢密使重诲之子也。故有是命。
三年二月以太子正字夏光隐为国子太学博士故遂州节度使鲁奇之子以父殁於本州以死持董璋而毁族故有是命。
晋高祖天福二年二月敕曰:朕以爰膺宝历方启金行既风教之诞敷谅寰区之渐泰而繇股肱元辅藩郡重臣咸著大功同为至治虽列地显爵尽布新恩而追远奉先犹虚旧典宜示褒功之宠俾风树之悲自在朝文武百僚至见任刺史先代未封赠者据品秩与封赠已封赠三代者与加封赠。又在朝宰臣已下臣僚外任刺史已上母妻未叙封已叙封等朕以削平祸乱开创基扃渐成销偃之期永协兴隆之运亦繇左右元辅中外勋臣弼予一人宅是四海茂绩虽彰於王室覃恩未及於私门德盛母仪贵而因子礼优妇道荣必从夫宜加涣汗之恩显示封崇之典其未叙封者据品秩与叙封巳叙封国号者与进封。
七月丁夕卩敕曰:朕闻王者怀於有仁所以享灵长之运赏延於世所以劝忠烈之臣唐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兼中书令西平王上柱国岐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五百户赠太师谥曰:忠武李晟五代孙职以尔上祖西平王昔在德宗皇帝幸梁汴之岁而有保定大功中兴返正扶持社稷之力载诸史氏予嘉乃德日笃不忘宜升五代之孙裨陟六联之位光乃前烈焕乎!後昆可将仕郎耀州司户参军。
八月制曰:或无辜被害或徇节忘生既抱沉冤宜伸赠典应自张从宾作乱已来诸色员僚内有死於王事者并与追赠有子孙者量材叙录。
十月戊戌诏曰:恩隆加等故有明文道在恤孤宜弘异渥自去年出师已来诸军将校有殁於王事者其子孙并与量材叙录。
六年八月壬寅制应河东起义之初佐命及收复邺都汜水立功臣寮将校等其亡殁者更与追赠子孙已有职官者与迁改未有身名者与叙用。
少帝开运中以宰臣桑维翰长子坦为屯田员外郎次子埙为秘书郎维翰谓同列曰:汉代三公之子为郎废已久矣。近或行之甚諠外议乃抗表固让不受寻改坦为大理司直埙为秘书省正字议者美之。
汉隐帝乾元年以宰臣杨子右赞善大夫廷侃为比部员外郎宰臣苏逢吉从兄前州团练推官晏为司门员外郎。
周太祖广顺二年三月补故控鹤指挥使郭超长男重均充左番殿直次男重友充右番殿直以父殁王事故也。
世宗显德三年十二月辛巳赠故开封府襄邑县令刘居方右补阙仍赐其男士衡北学究出身居方累宰大邑甚得抚字之要帝知之故特加赠典而复赏其子焉。
四年五月甲寅以江南伪命前寿州衙内都指挥使刘崇赞为检校太保怀州刺史崇赞故郓州节度使仁赡子也。以其父举寿阳来降故有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