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本章共 1.13 万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将帅部·勇敢
夫勇敢强有力者圣王之所贵也。天下有事用之於战胜则无敌矣。是故为三军之帅专四征之任也。非抗威奋厉孔武有力何以率乎!下非致师当寇先登敢死何以成其功哉!历代而下当其任者固有英果迈众临敌贾勇冒矢石而靡惮衽金革而无厌推锋蹈刃雄呼直荡用能摧坚阵破寇扶危纾难树勋扬烈图锺鼎而不朽载策府而垂裕《诗》曰:舍命不渝《传》曰:率义之谓勇盖与夫暴虎凭河死而无悔者异矣。
高固齐大夫也。鲁成公二年三卿帅师会晋师及齐侯战於鞍(鞍齐地)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桀担)禽之而乘其车(既获其人因释已车而载所获者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将至齐垒以桑树系车而走以自异)曰:欲勇者贾余馀勇(贾买也。言已勇有馀故卖也。)。
解张晋大夫鞍之战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姑。且也。翦尽也。)不介马而驰之(介甲也。)克伤於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中军将自执旗鼓故虽伤而击鼓不息)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张侯解张也。朱血色血色久则殷殷音近烟今人谓赤黑为殷色言血多污车轮御犹不敢息)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以其不识已推车)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殿镇也。集成也。)。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擐贯也。即就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晋师从克车)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华不注山名)。
孟孺子速鲁人也。襄公十六年秋齐侯围成(成鲁孟氏邑贰晋故伐鲁)。
孟孺子速徼之(孟献子之子《庄子》速也。徼要也。)齐侯曰:是好勇去之以为之名速遂塞海陉而还(海陉鲁隘道)。
涉佗晋大夫鲁定公十年晋赵鞅围卫报夷仪也。(齐为卫伐晋夷仪故伐卫以为报)初卫侯伐邯郸午於寒氏(邯郸广平县也。午晋邯郸大夫寒氏即五氏也。)城其西北隅而守之宵替(午众宵散)及晋围卫午以徒七十人门於卫西门杀人於门中曰:请报寒氏之役(卫开门与午斗)涉佗曰:夫子则勇矣。然我往必不敢启门亦以徒七十人旦门焉步左右皆至而立如植(至其门下步行左右然後立待如立木不动示整)日中启门乃退。
冉求鲁人哀公十一年齐国书帅师伐鲁孟孺子泄帅右师冉求帅左师战於郊获甲首八十(冉求所得)齐人不能师(不得整其师)宵谅曰:齐人遁(谅周也。)冉有请从之三季孙弗许冉有用矛於齐师故能入其军孔子曰:义也。(言能以义勇冉有冉求也。)。
弥庸吴王孙也。鲁哀公十三年越子伐吴为二隧(隧道也。)畴无馀讴阳自南方(二子越大夫)先及郊吴太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於姚自泓上观之(观越师泓水名)弥庸见姑蔑之旗(姑蔑越地今东阳大宋县弥庸父为越所获故姑蔑人得其旌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雠而弗杀也。太子曰:战而不克将亡国请待之弥庸不可属徒五千(属会也。)王子地助之战弥庸获畴无馀地获讴阳。
荀瑶晋大夫知伯襄子也。鲁哀公二十三年荀瑶伐齐(荀瑶荀跞之孙智伯襄子)齐高无不帅师御之智伯视齐师马骇遂驱之曰:齐人知余旗其谓余畏而反也。及垒而还战於犁丘(犁丘湿也。)齐师败绩知伯亲擒颜庚(颜庚齐大夫颜涿聚)汉黥布六人(六县名人)章邯之灭陈胜布引兵击秦左右校破之引兵而东击景驹秦嘉等布常冠军(言其骁勇为众军之最)。
樊哙初号武威君时沛公从百馀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饮酒之中也。不醉不醒故谓之中)亚父欲谋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居营外闻事急持盾入初入营营卫止哙(营卫谓营垒之守卫者)哙直撞入立帐下(谓以盾撞击人)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也。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之项羽曰: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时项羽未为王故高纪云:以待将军)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哙去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马哙等四人步从从山下走归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亦因遂已(已止也。)无诛沛公之心。
曹参沛人也。高祖为沛公参以中涓从攻辕戚及亢父先登北救东阿击章邯军舀阵。
夏侯婴为太仆从击陈黥布军舀阵敌。
周勃沛人也。高祖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下方与方与反与战敌。又下下邑先登击章邯车骑殿攻桑先登(殿之言填也。谓镇军后以敌勃击破章邯之殿兵也。殿音丁见切)郦商以将军从击燕王臧荼战龙脱(地名在燕赵之地)先登舀阵破荼军易下(易县也。)敌。又从击黥布攻其前垣(垣方阵也。)舀两阵得以破布军。
李广为上郡太守匈奴侵上郡景帝使中贵人从广(内臣之贵幸者)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者将数十骑从(将数十骑自随在大军前行而忽遇敌也。)见匈奴三人与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走趋也。)广曰:是必射雕者也。(雕大鸷鸟也。一名鹫黑色翮可以为箭羽)广乃从百骑往驰三人(疾驰逐之也。)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旁引其骑。若鸟翼然)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後为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从数十骑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报广曰:敌骑易与耳军士乃安为圜阵外乡胡急击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持满毋发(注矢於弓弩而引满之不发矢也。)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礻卑将(黄肩弩即黄间也。大黄其大者也。)杀数人敌兵益解会暮吏士无人色(言惧甚)而广意气自如(自如犹云:如旧)益治军(巡部曲正行陈也。)军中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亦至匈奴乃解去。
霍去病大将军卫青姊少儿之子再从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将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言计其所将人数则捕首虏为多过於所当也。一曰汉军失亡者少而杀获匈奴数多。故曰:过当也。)。
李陵广之孙武帝以为陵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二千馀里过居延视地形不见虏还拜为骑都尉。
赵充国为人沉勇有大略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充国乃与将士百馀人溃围舀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馀创贰师奏状诏徵充国诣行在所武帝亲视创嗟叹之。
辛庆忌为校丞随长罗侯常惠屯兵乌孙赤谷城与歙侯战(歙即翕字也。歙侯乌孙官名)舀阵敌。
後汉王常为汉中将军从光武进攻下邳常部当城门战一日数合贼反走入城常追迫之城上射矢雨下帝从百馀骑自城南高处望常战力甚驰遣中黄门诏使引还贼遂退。
来歙为中部将与征虏将军祭遵袭略阳遵道病还分遣精兵随歙合二千馀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番须回中并地名番音盘武帝元封四年幸雍通回中道前书音义曰:回中在今陇州源县也。)径至略阳斩隗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曰:何其神也。
张宗为偏将军从邓禹军到邑赤眉大众。且至禹以邑不足守欲引师进就坚城而众人多畏贼追惮为後拒禹乃书诸将名於竹简署其前後乱著笥中令各探之宗独不肯探云:死生有命张宗岂辞难就逸乎!禹叹息谓曰:将军有亲弱在营奈何不顾宗曰:愚闻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宗今拥兵数千以承天威何遽知其必败乎!遂留为後拒诸营既引兵宗方勒厉军士坚垒以死当之禹到前县议曰:以张将军之众当百万之师犹以小雪投沸汤虽欲戮力其势不全也。乃遣步骑二千人反还迎宗宗引兵始发而赤眉卒至宗与战之乃得还营,於是诸将服其勇还到长安夜将锐士入城袭赤眉中矛贯脾。又转攻诸营堡为流矢所激皆几至於死冯异为征虏将军时隗嚣死其将王元周宗等复立嚣子纯犹总兵据冀光武复令异行天水太守事与诸将共攻冀不能拔欲。且还休兵异固持不动常为众军锋。
贾复为都护将军从光武击青犊於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复曰:先破之然後食尔,於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於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复病寻愈追及光武於蓟相见甚忄大飨士卒令复居前击邺贼破之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帝以复敢深入希令远征而壮其勇节常自从之故复少方面之勋(吴汉击蜀未破上书请复自助上不遣)。
吴汉光武即位拜为大司马常修弓战之具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严即装也。)。
陈俊为安集掾从光武击铜马於青阳进至满阳拜疆弩将军与五校战於安次俊下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馀里斩其渠帅而还光武望而叹曰: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
臧宫初为校尉从光武征战诸将多称其勇及至河北以为偏将军从破群贼数舀阵却敌後为辅威将军讨公孙述於蜀前後收得节五印绶千八百是时大司马吴汉亦乘胜进营逼成都宫连屠大城兵马旌旗甚盛乃乘兵入小雒郭门历成都城下至吴汉营饮酒高会汉见之甚忄谓宫曰:将军向者经虏城下震扬威灵风行电照然穷寇难量还营愿从他道矣。宫不从复路而归贼亦不敢近之。
耿为大将军从光武击破铜马高湖赤眉青犊。又追尤来大枪五幡於元氏常将精骑为军锋辄破走之後迁建威大将军讨张步锋交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大破之有飞矢中股以佩刀截之左右无知至暮罢明旦复勒兵出大战自旦及昏大破之杀伤无数。
铫期为偏将军从光武击王郎将儿宏刘奉於钜鹿下期先登舀阵手杀五十馀人被创中额摄帻(摄犹正也。)复战遂大破之拜虎牙大将军。又从击青犊赤眉於射犬贼袭期辎重期还击之手杀伤数十人身被三创而战方力遂破走之。
祭遵为征虏将军与诸将入箕关南击宏农厌新柏华蛮中贼弩中遵口洞出流血众见遵伤稍引退遵呼叱止之士卒战皆自倍遂大破之。
祭彤为辽东太守虏每犯塞彤常为士卒先锋数破走之景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从光武击王郎将儿宏等於南燕(儿音五兮切)郎兵迎战汉军退(续《汉书》曰:南燕贼迎击上营得上鼓车辎重数乘也。)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追奔十馀里死伤者纵横丹还光武谓曰: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邪。
坚镡为扬化将军与右将军万狥
南阳诸县而堵乡人董反宛城获南阳太守刘ら镡乃引兵赴宛选敢死士夜自登城斩关而入遂弃城走还堵乡邓奉复反新野攻破吴汉时万病卒镡独孤绝南拒邓奉北当董每急辄先当矢石身被三创以此能全其众。
马武为振威将军从击尤来五幡等败於慎水武独殿还舀阵故贼不得迫及进至安定次小广阳武常为军锋力战无前诸将皆引而随之故遂破贼。又与建威大将军耿西击隗嚣汉军不利引下陇嚣追急武选精骑还为後拒身被甲持戟奔击杀数千人嚣军乃退。
马援为伏波将军援常有病梁松来候之援不言松由是恨之及武威将军刘尚击武陵五溪蛮夷深入军没援因复请行时年六十二光武愍其老未许之援自请曰:臣尚能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盻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矍杰勇貌也。)遂遣援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将十二郡募士及刑四万馀人征矍铄勇貌也。五溪。
鲁奇为偏将军时公孙述遣其将任满田戎程将数万人乘枋下江关击破冯骏及田鸿李元等遂拔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南征大将军岑彭数攻之不利,於是装直进楼公冒突露桡数千艘乃命军中募攻浮桥先登者上赏,於是偏将军鲁奇应募而前时天风狂急彭奇公逆流而上直冲浮桥而攒住钩不得去(又云:时天东风其攒住有反把钩公不得去)奇等乘势殊死战因飞炬焚之风怒火盛桥楼崩烧彭复悉军顺风并进所向无前蜀兵大乱。
耿秉为驸马都尉明帝永平十七年诏举奉军都尉窦固合兵万四千骑复出白山击车师车师有後王前王前王即後王之子其庭相去五百馀里固以後王道远山谷深士卒寒苦欲攻前王秉议先赴後王以为并力根本则前王自服固计未决秉奋身而起曰:请行前乃上马引兵北入众军不得已遂进并纵兵抄掠斩首数千级收牛马十馀万头遂降前後王定车师而还(秉性勇壮而简易,於是军行常自披甲在前)。
梁忄堇孝殇延平初为西域副校尉受诏当屯金城闻羌转寇三辅迫近园陵即引兵赴击之转战武功美阳关忄堇临阵被创不顾连破走之尽还得所掠生口获马畜财物甚众羌遂奔散朝廷嘉之数玺书劳勉委以西方事令为诸军节度。
李膺为乌丸校尉时鲜卑数犯塞膺尝蒙矢石每破之虏甚惮慑(谢承《书》曰:膺尝率步骑临阵交战被创痍拭血进战遂破寇斩首二千级)。
盖勋灵帝中平中为汉阳长史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於畜官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为羌所破勋收馀众百馀人为鱼丽之陈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表标也。)曰:必尸我於此句就种羌滇吾(句就羌别种也。句音古侯切)素为勋所厚乃(以兵)以兵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滇吾下马与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马腾字寿成灵帝末为军司马先是凉州刺史耿鄙任信奸吏民王国等及氐羌反叛州郡募发民中有勇力者欲讨之腾在募中州郡异之署为军行事典领部众讨贼有功。
吕布为奋威将军布既杀董卓卓部曲将李亻郭汜等复举兵攻长安城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布归袁绍绍与布击张燕於常山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布常御良马曰:赤兔能驰城飞堑(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与其徤将成廉魏越等十数骑一日或至三四驰陈皆斩首而出连战十数日遂破燕军。
公孙瓒为辽东属国长史尝从数十骑出行塞下卒逢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约其从者曰:今如奔走则死尽矣。乃自持两刃矛驰出冲贼杀伤数十人瓒左右亦亡其半遂得免。
阎健行後名艳字彦明少有健名始为小将随韩约建安初与马腾相攻击腾子超亦号为健健行尝刺超矛折因以折矛过超项几杀之。
丁原为执金吾粗略有勇善射受使不辞有警急追寇虏辄在前。
魏曹仁为督骑太祖征张绣仁别狥
旁县虏其男女二千馀人太祖军还为绣所追军不利士卒丧气仁率励将士甚奋太祖壮之遂破绣後封都亭侯从太祖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兵少遂为所围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仁意气奋怒甚谓左右取马来矫等共援持之谓仁曰:贼众盛不可当也。假使弃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馀迫沟矫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太祖益壮之转封安平亭侯。
李通为征南将军时蜀主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
张辽为荡寇将军从太祖征袁尚於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及陈兰梅成叛太祖讨之兰入潜山中有天柱山辽遂进军斩兰成首太祖论功曰:登天山履峻险辽之功也。赠封假节孙权率十万众围合肥辽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锋舀阵大破之于禁为裨将军从太祖还官渡与袁绍连营起土山相对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绍破授偏将军。
许褚为都尉从太祖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又从讨韩遂马超於潼关其後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赴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目盻之超不敢动乃各罢後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军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号曰:虎痴。
典韦拜司马时太祖讨吕布於濮阳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失数十合相持急太祖募舀阵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千人皆重衣两铠弃但持长矛撩战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惧疾言虏至矣。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舀阵迁为校尉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於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太祖征荆州至宛张绣迎降太祖甚悦延绣及其将帅置酒高会太祖行酒韦持大斧立後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斧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後十馀日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韦战於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时韦校尚有十馀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後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义入辄十馀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抟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馀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
孙观为青州刺史从太祖征吴於濡须口假节攻孙权为流矢所中伤左足力战不顾太祖劳之曰:将军被创深重而猛气益奋不当为国爱身乎!转振威将军创甚遂卒。
田豫文帝初为护乌丸校尉乌丸王骨进桀黠不恭豫因出塞案行单将麾下百馀骑入进部进逆拜遂使左右斩进显其罪恶以令众众皆怖忄不敢动便以进弟代进自是胡人破胆威震沙漠。
夏侯霸渊之子渊为蜀所害故霸常切齿欲有报蜀意文帝黄初中为偏将军子午之役霸召见为前锋进至兴世围安营在曲谷中蜀人望知其是霸也。指下兵攻之霸手战鹿角间赖救至然後解。
孙礼齐王正始初为扬州刺史伏波将军时吴大将全琮帅数万众来侵寇时州兵休使在者无几礼躬勒卫兵御之战於芍陂自旦及暮将士死伤过半礼犯蹈白刃马被数创手秉枹鼓奋不顾身贼众乃退蜀关公为先主别部司马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禽公以归拜偏将军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公为先锋击之公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及先主西定益州拜公董督荆州事公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後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尝疼痛医曰:矢镞有毒入於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尔公便举臂令医劈之时公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公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张飞字益德为中郎将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後飞据水断桥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黄忠初为刘表中郎将及曹公克荆州假行礻卑将军後从先主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舀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讨虏将军。又於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摧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讙声动谷一战斩渊。
赵€为翊军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兵护忠取米忠过期不还€将四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为曹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阵。且战。且却曹公军散已复合€舀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复驰马还营迎著曹公军追至围沔阳长张翼在围内欲闭门拒守而€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曹公疑€有伏兵引去€雷鼓振天惟以弓弩於後射曹公军曹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军中号€为虎威将军。
吴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也。与蒋钦随孙策为左右服事恭谨数战有功策入会稽署别部司马授兵权爱其为人请以自给策讨六县山贼权住宣城使士自卫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围落而山贼数千人卒至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唯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是日无泰权几危殆策深德之。
程普为丹阳都尉从孙策征讨策常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後拜荡寇中郎将。
凌操轻侠有胆气孙策初兴每从征伐常冠军履锋黄盖初为郡吏孙坚举义兵盖尝从之坚薨。又随策及大帝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有寇雠难理之县辄用盖为守长。
潘璋为武猛校尉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璋身次在後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兵皆还战大帝甚壮之拜偏将军。
周瑜为中护军时曹仁围甘宁於夷陵宁告急於周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後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栎阵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後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阵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繇是遂退。
凌统行破贼都尉从大帝征江夏统为前锋与所厚徤儿数十人共乘一公常去大兵数十里行入右江斩黄祖将张硕尽获公人还以白大帝引军兼道水陆并集时吕蒙败其水军而统先搏其城,於是大获大帝以统为承烈都尉。又从破皖拜荡寇中郎将从征合肥为右部督时大帝彻军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奄至津北权使追还前兵兵去已远势不相及统率亲近三百人舀围扶大帝出敌已毁桥桥之属者两版大帝策马驱驰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度大帝已免乃还桥败路绝统被甲潜行大帝既御公见之惊喜统痛亲近无返者悲不自胜大帝引袂拭之呼其字曰:公绩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无人统创甚大帝遂留统於舟尽易其衣服其创赖得卓氏良药故得不死。
董袭为大帝偏将军大帝讨黄祖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并闾大绁系石为丁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袭与凌统俱为前部各将敢死百人人被两铠乘大舸公突入蒙冲里袭身以刀断两绁蒙冲乃横流大兵遂进祖便开门走兵追斩之明日大会大帝举觞属袭曰:今日之会断绁之功也。
徐盛为中郎将督校兵曹公出濡须从大帝御之魏尝大出横江盛与诸将俱赴时乘蒙冲遇迅风公落敌岸下诸将恐惧未有出者盛独将兵上突斫敌敌披退走有所伤杀风止便还大帝大壮之。
甘宁巴郡临江人後归大帝遂授兵屯富口後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馀里有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咳唾不敢涉水涉水即为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砦(後名其处为关羽濑)营大帝嘉宁功拜西陵太守後从攻皖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卒破获朱光拜折冲将军後曹公出濡须宁为前部督受敕出斫敌前营大帝特赐米酒众肴宁乃料赐手下百馀人食食毕宁先以银碗酌酒自饮两碗乃酌与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持时宁引白削置膝上呵谓之曰:卿见知於至尊孰与甘宁甘宁尚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乎!都督见宁色厉即起拜持酒次通酌兵各一银碗至二更时衔枚出斫敌敌惊动遂退宁益贵增兵二千人(又云: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大帝率众七万应之使宁领三千人为前部都督大帝密敕宁使夜入魏军宁乃选手下徤儿百馀人径诣曹公营下拔鹿角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讠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因夜见大帝大帝大喜曰:足以警骇《老子》否聊以观卿胆耳即赐绢千匹刀百口大帝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停住月馀北军便退)後从攻合肥会疫疾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馀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大帝逍遥津北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宁引弓射敌与统等死战宁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大帝尤嘉之。
丁奉庐江安丰人少以骁勇为小将属甘宁陆逊潘璋等数随征伐战斗常冠军每斩将搴旗身被疮痍稍迁偏将军会稽王即位为冠军魏诸葛诞等攻东兴诸葛恪率兵拒之及恪上岸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俱从山西上奉曰: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乃辟诸军使下道帅麾下三千人径进时北风奉航二日至遂据徐塘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曰: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铠著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会据等至魏军遂溃迁灭寇将军魏将文钦来降以奉为虎威将军从孙峻至寿春迎之与敌追军战於高亭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阵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进封安丰侯太平二年魏大将军诸葛诞据寿春来降魏人围之遣朱异唐咨等往救复使奉与黎斐解围奉为先登屯於黎浆力战有功。
朱绩字公绪为建忠都尉领督父兵随太常潘讨五溪以胆力称迁偏将军。
留赞为屯骑校尉诸葛恪征东赞为前部合战先舀阵大败魏师迁左将军赞为将临敌必先被叫天因抗音而歌左右应之毕乃进战战无不克。
晋吴彦字士则初为小将吴大司马陆抗奇其勇略将擢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狂人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
周访为振武将军征杜而贼从青草湖密钞官军。又遣其将张彦舀豫章焚烧城邑王敦时镇湓口遣督护缪蕤李恒受访节度共击彦蕤於豫章石头与彦交战彦军退走访率帐下将李午等追破彦其临阵斩彦时访为流矢所中折前两齿形色不变。
郭默为右将军默为人勇健尝身被重甲跳三丈矛时人莫不惮之。
陶舆侃之兄子为武威将军及侃与杜战败贼以桔槔打没官军公舰军中失色舆率轻舸出其上流以击之所向辄克贼。又率众将焚侃辎重舆。又击破之自是每战辄克贼望见舆军相谓曰:避陶武威无敢当者。
桓石虔有才矫捷绝伦为宁辽将军尝从桓温入关叔冲为苻健所围垂没石虔跃马赴之拔冲於数万众中而还莫敢抗者三军叹息威震敌人。
朱伺为明威将军石勒夏口之战伺用铁面自卫以弩的射贼大帅数人皆杀之贼挽公上岸於水边作阵伺逐水上下以邀之箭中其胫气色不变诸军寻至贼溃追击之皆乘公投水死。
毛宝为庐江太守祖约遣祖焕桓抚等欲袭湓口陶侃使宝击之先是桓宣背约南屯马头山为焕抚所攻求救於宝众以宣本是约党疑之宣遣子戎重请宝即随戎赴之未至而贼已与宣战宝军悬兵少器杖滥恶大为焕抚所破宝中箭贯髀彻鞍使人蹋鞍拔箭流血满华夜奔船所百馀里望星而行到先哭战亡将士洗疮讫夜还救宣宝至宣营而焕抚亦退。又与陶侃等讨苏峻峻既死匡术以苑城降侃使宝守南城邓岳守西城贼遣韩攻之宝登城射杀数十人问宝曰:君是毛庐江邪宝曰:是曰:君名壮勇何不出斗宝曰:君。若健将何不入斗笑而退。
刘遐性果毅便弓马开豁勇壮值天下大乱遐为坞主每击贼率壮士舀坚摧锋冀方比之张飞关羽。
邓遐为冠军将军勇力绝人气盖当时时人方之樊哙数从桓温征伐襄阳城北沔水中有蛟尝为人害遐遂拔剑入水蛟龙绕其足遐挥剑截蛟数而出刘牢之为谢玄参军玄镇广陵牢之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
蔡裔仕伪赵为振武将军少有武力呼声。若雷尝有盗入室裔抚几一呼贼众皆殒时人惮之。
宋檀韶为宁朔将军从征广固率向弥胡藩等五十人攻临朐城克之及围广固慕容超夜烧楼当韶围分降城舀之日韶率所领先登。
刘怀肃为振武将军刘道规司马桓振袭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出奔怀肃自€杜驰赴书夜兼行七日而至振勒兵三万旗帜蔽野跃马横矛躬自突阵流矢伤怀肃额众惧欲奔怀肃目奋戈胆气益壮,於是士卒争先临阵斩振首江陵既平休之反镇执怀肃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胡藩为镇军参军从高祖征司马休之加建武将军领游军於江津徐逵之败没高祖怒甚即日於马头岸渡江而江津岸峭壁立休之临岸置阵无繇可登高祖呼藩令上藩有疑色高祖奋怒命左右录来欲斩之藩不受命顾曰:藩宁前死尔以刀头穿岸少容脚指,於是径上随之者稍多既得登岸殊死战贼不能当引退因而乘之一时奔散。
刘荣祖以战功参太尉军从讨司马休之彭城内史徐逵之败没诸将意阻荣祖请战愈厉高祖乃解所著铠以授之荣祖率所领舀阵身被数创会贼破走加振武将军寻参世子征虏军事。
刘康祖为左军将军太祖北伐萧斌王玄谟沈庆之入河康祖率豫州军出许洛玄谟等败归魏军引大众南渡南平王铄在寿阳帝患为所围召康祖速反康祖回军未至寿阳数十里会魏永昌王库仁真以长安之众八万骑与康祖相及於尉武康祖凡有八千人军副胡盛之欲附山依险间行取至康祖怒曰:吾受命本朝扫荡河洛寇今自送不复远劳王师敌兵虽多实易摧灭吾兵精器练去寿阳裁数十里援军寻至亦何患耶乃结车营而进魏军四面来攻大战一日一夜杀戮填积。
薛安都世祖孝建初为辅国将军时豫州刺史鲁爽反安都与副将谭金追爽於小岘爽自与腹心壮骑断後谭金先薄之不能入安都望见爽便跃马大呼直往刺之应手而倒左右范双斩爽首爽累世骁猛生习战阵咸云:万人敌安都单骑直入斩之而反时皆云:关羽之斩颜良不是过也。
沈庆之世祖大明中为车骑大将军讨竟陵王诞每攻城辄身先士卒帝戒之曰:卿为统任当令处分有方何蒙城下身受矢石耶脱有伤挫为损不少。
武念新野人萧思话为雍州遣庞道符统六门田念为道符随身队主後太府以念有徤名。且家富有马召出为将世祖临雍州念领队奉迎时沔中蛮反世祖之镇缘道讨伐部伍至大严堤数千人忽至矢射平乘雨下念驰赴奋击即时摧退即擢为参军督护其後每军旋常有战功。
殷孝祖明帝泰始中为统军屯军鹊洲沈冲之谓陶亮曰:孝祖骁将一战便死孝祖与贼合战常以鼓盖自随军中人相谓曰:殷统军可谓死将矣。今与贼交锋而以羽仪自显欲不毙得乎!。
王宜兴明帝泰始中为将在寿阳关击魏师每以少制多挺身深入无所畏惮虏众值宜兴皆引避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