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本章共 7.6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总录部·医术第二
晋裴通博多闻兼明医术荀勖之修律度也。捡得古尺短世所用四分有馀上言宜改诸度量。若未能悉草可先改太医权衡此。若差违遂失神农岐伯之正药物轻重分两互乖所可伤夭为害尤深古寿考而今短折者未必不繇此也。卒不能用官至尚书仆射。
单道开敦煌人自言能疗目疾就疗者颇验後入罗浮山。
魏咏之生而兔缺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鬼如此用活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既至造门自通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语笑咏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亦当疗之况百日邪仲堪,於是处之别屋令医善疗之咏之遂闭口不言唯食薄粥其厉志如此及差仲堪厚资遣之咏之後亦至荆州刺史。
南齐徐文伯东海人文伯濮阳太守熙曾孙也。熙好黄老隐於秦望山有道士过求饮留一瓢与之曰:君子孙宜以道术救世当得二千石熙开之乃扁鹊镜经一卷因心学之遂名震海内生子秋夫弥工其术仕至射阳令尝夜有鬼神呻声甚凄怆秋夫问,何须言姓某家东阳患腰痛死虽为鬼痛尤难忍请疗之秋夫曰:云:何厝法鬼请为刍人案孔穴针之秋夫如言为炙四处。又针肩井三处设祭埋之明日见一人谢恩忽然不见当世服其通灵秋夫生道度叔乡皆能精其业道度有脚疾不能行宋文帝令乘小舆入殿为诸皇子疗疾无不绝验位至兰陵太守道度生文伯叔乡生嗣伯文伯亦精其业兼有学行倜傥不屈意於公卿不以医自业张融谓文伯嗣伯曰:昔王微稽叔夜并学而不能殷仲堪之徒故所不论得之者繇神明洞彻然後可至故非吾徒所及。且褚侍中澄当贵亦能救人疾卿此更成不达答曰:唯达者知此可崇不达者以为深虑既鄙之何能不耻之文伯为效与嗣伯相埒宋孝武路太后病众医不识文伯诊之曰:此石博小肠尔乃为水剂消石汤饮之病即愈除鄱阳王常侍遗以千金旬日恩意隆重宋明帝宫人患腰痛牵心每至取气欲绝众医以为肉症文伯曰:此症以油投之即吐得物如稍引之长三尺头已成蛇能动挂门上滴尽一而已病都差宋後废帝出乐游苑门逢一妇人有娠帝亦善诊之曰:此腹是女也。问文伯曰:腹有两子一男一女左边青黑形小於女帝性急便欲使剖文伯恻然曰:若刀斧恐其变异请针之立落便氵乌足太阴补手阳明胎便应针而落两儿相续出如其言子雄亦传家业尤工诊察位奉朝请能清言多为贵游所喜嗣伯位正员外郎诸府佐深为临川王映所重时直阁将军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许剂无益更患冷夏日尝複衣嗣伯为诊之曰:卿体热应须以水发之非冬月不可至十一月冰雪大盛令二人夹捉伯玉解衣坐石取冷水从头浇之尽三十斛伯玉口噤气绝家人啼哭请止嗣伯遣人执杖防合敢有谏者挝之。又尽水百斛伯玉始能动而见背上彭彭有气俄而起坐曰:热不可忍乞冷饮嗣伯以水饮之一饮一升病都差自尔常发热冬月犹单衤体更肥壮尝有妪人患滞冷积年不差嗣伯为诊之曰:此尸注也。当取死人枕煮服之乃愈,於是往古蒙中取枕枕已一边腐缺服之即差後秣陵人张景年十五岁腹胀面黄众医不能疗问嗣伯嗣伯曰:此石尤耳极难疗当取死人枕煮之依语煮枕以汤投之得大利下尤竖头坚如石五升病即差後沈僧翼患眼痛。又多见鬼物以问嗣伯嗣伯曰:邪气入肝可觅死人枕煮服之竟可埋枕於故处如其言。又愈王晏问之曰:三病不同而皆用死人枕而俱差何也。曰:尸注者鬼气伏而未起故令人沈滞得死人枕之魂气飞越不得复附体故尸注可差石尤者久尤也。医疗既僻尤中转坚世间药不能遣所以须鬼物驱之然後可故令煮死人枕也。夫邪气入肝故使眼痛而见魍魉应须邪物以钩之故用死人枕也。气因枕去故令埋於蒙间也。又春月出南篱间戏闻笪屋中有呻声嗣伯曰:此病甚重二日不疗必死乃往视之见一老姥称体痛而处处有<黑敢>黑无数嗣伯还煮枕斗馀送令服之服讫痛势愈甚跳投床者无数须臾所<黑敢>处皆拔出钉长寸许以膏涂诸疮口三日而复云:此名钉疽也。
薛伯宗善徙痈疽公孙泰患背伯宗为气封之徙置斋前柳树上明旦痈消树边便起一瘤如拳大稍稍长二十馀日瘤大脓烂出黄赤汁斗馀柳树为之痿损。
褚渊弟澄拜驸马都尉历官清显善医术豫章王感疾太祖召澄为治立愈建元中为吴郡太守百姓李道念以公事到郡澄见谓曰:汝有重病曰:旧有冷病至今五年众医不差澄为诊脉曰:汝病非冷非热当是食白氵苍鸡子过多所致令取苏一升煮服乃吐一物如丸涎裹之动开看是鸡雏羽翅距具足能行走澄曰:此未尽更服所馀药。又吐得如乡者鸡二十头而病都差当时称妙焉。
梁何佟之善医术与徐嗣伯埒名子聪能世其家业佟之自东昏即位以其{凶几}虐乃谢病终身不涉其流天监中为尚书左丞。
後魏周澹人多方术尤善医药遂为太医令明元尝苦风头眩澹治得愈繇是见宠位至特进赐爵成德侯。
阴贞家世为医与周澹并受封爵李潭亦以善针见知子骥驹袭传术延兴中位至散令。
李修字思祖父亮少学医术未能精究太武时奔宋於彭城。又就沙门僧坦研习众方略尽其术针灸授药莫不有效徐兖之间多所救恤四方疾苦不远千里竞往从之亮大为厅事以舍病人停车舆於下时有死者则就而棺殡亲往吊视其仁厚。若此修兄元孙亦遵父业而不及修以功赐爵义平子拜奉朝请迁给事中太和中在禁内孝文文明太后时有不豫侍针药治多有效赏赐累加车服第宅号为鲜丽集诸学士及工书者百馀人在东宫撰诸药方百馀卷皆行於世先是咸阳公高允虽年。且百岁而气力尚康文明太后时令修诊视之一旦奏言允脉竭气微大命无逮未几果亡迁雒时为前军将军领太医令後数年卒子天授袭汶阳令医术。又不逮父。
徐謇字成伯家本东与兄文伯等皆善医药謇因至青州慕容白曜平东阳获之表送京师献文欲验其所能乃置诸病人於幕中使謇隔而脉之深得病形兼知色候遂被宠遇为中散稍迁内侍长文明太后时问经方而不及李修之见任用也。与謇合和药剂攻疗之验精妙於修而性甚秘忌承奉不得其意者虽为王公不为厝疗也。孝文後知其能及迁雒稍加眷幸体小不平及所宠冯昭仪有疾皆能处治。又除中散大夫转侍御孝文幸悬瓠有疾大渐乃驰驿召謇合水路赴行一日一夜行数百里至诊省下治果有验孝文体少瘳内外称庆及车驾发豫州次於汝滨乃大为謇设太官珍饣善因集百官特坐謇於上席遍陈饣肴觞於前命左右宣謇救摄危笃振济之功宜加酬赉乃下诏曰:夫神出无方形禀有验忧喜乖理必伤生朕幼揽万几长踵革运思茫茫而无怠身忽以兴劳仲秋动疴心容顿竭气体羸瘠玉肌在虑侍御师右军徐成伯驰轮太室进疗女蕃方穷丹英药尽砭石诚术两输忠妙俱至乃令沈劳胜愈笃疗克痊论勤语效实宜褒录昔晋武暴疾程和进药增封赐钱恩奖屡至况疾深於畴日业艰於曩辰得不重加陟赏乎!宜顺群望锡以山河。且其旧经高秩中暂解退比虽诠用犹未准旧量今事合显进可大鸿胪卿金乡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赐钱一万贯。又诏曰:钱府未充须以杂物绢二千疋杂物一百四十疋出御府二千斛奴婢十口马十疋一疋出御骝牛十头所赐杂物奴婢牛马皆经内呈诸亲王咸阳王禧等各有别赉并至千疋从行至邺孝文犹未发动謇日夕左右明年从诣马圈孝文疾势遂甚蹙蹙不怡每加切诮。又欲加之鞭捶幸而获免。
王显父安上少与李亮同师俱学医药精究其术而不宜亮显少历本州从事虽以医术自通而明敏有决断才用初文昭太后之怀宣武也。梦为日所逐化而为龙而绕后后寤而惊悸遂成心疾文明太后敕召徐謇及显等为后诊脉謇云:是微风入藏宜进汤加针显言案三部脉非有心疾将是怀孕生男之象果如显言宣武自幼有微疾久未善愈显摄疗有效因是稍蒙眄识拜廷尉少卿营进御药出为相州刺史入除御史中丞宣武诏显撰药方三十五卷颁布天下以疗诸疾。
崔景凤涉学以医术知名为尚药典御。
北齐李元忠以母老多患乃专心医药研习积年遂善於方伎性仁恕见有疾者不问贵贱皆为救疗後为骠骑大将军。
李密为散骑常侍性方直有行捡因母患积年得名医治疗不愈乃精习经方洞晓针药母疾得除当世皆服其明解繇是以医术知名。
徐之才父雄仕南齐位兰陵太守以医术为江右所称之才初为豫章王综镇北主簿及综入魏启魏帝云:之才大善医术兼有机辨诏徵之之才药石多效天平中神武徵赴晋阳尝在内馆出为西兖州刺史未之官武明皇太后不豫之才疗之应手便愈孝昭赐采帛千锦四百疋之才既善医术虽有外授顷即徵还既博识多闻繇是於方术尤妙有人患脚根肿痛诸医莫能识之才曰:蛤精疾也。繇乘船入海垂脚水中疾者曰:实曾如此之才为割得蛤子二大如榆荚累迁兖州刺史之才医术最高偏被命召武成酒色过度恍惚不恒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食顷变为观世音之才云:此色欲多大虚所致即处汤方服一剂便觉稍远。又服还变成五色物数剂汤疾竟愈帝每发动取遣骑追之针药所加因时必效故频有端执之举入秋武成小定更不发动和士开欲依次转进以之才附籍兖州即是本属遂奏附刺史以胡长仁为左仆射士开为右仆射及十月帝。又疾动士开云:浪用之才外任使我辛苦其月八日敕驿追之才帝以十日崩之才十一日方到既无所及复还赴州之才弟之范亦医术见知位太常卿特听袭之才爵西阳王。
崔季舒初为黄门侍郎坐事徙北边季舒本好医术天保中於徙所无事时更锐意研精遂为名手多所全济虽位望转高未曾懈怠纵贫贱厮养辈亦为之疗。
马嗣明少明医术博综经方甲乙。《素问》明堂本草莫不咸诵为人诊脉一年前知其生死邢邵子大宝患伤寒嗣明为其诊脉退告杨云:邢公子伤寒不治自差然脉候不出一年便死觉之少晚不可治杨邢并侍宴内殿文宣云:子才儿(臣钦。若等曰:邵字子才)我欲乞其随近一郡邵以此子年少未合剖符宴罢奏云:马嗣明称大宝脉恶一年内恐死。若其出郡医药难求遂寝大宝未期而卒杨患背肿嗣明以练石涂之便差作练石法以粗黄色石如鹅鸭卵大猛火烧令赤内醇醋中自有石屑落醋里频烧至石尽取石屑暴乾捣下和醋涂肿上无不愈後为通直散骑常侍针炙孔穴往往与明堂不同从驾往晋阳山中数处见榜云:有人家女病。若有能治差者购钱十万诸名医多寻榜至问病状俱不下手惟嗣明独治之问其病繇云:曾以手持一麦穟即见一赤物长二寸许似蛇入其手指中因惊怖倒地即觉手臂疼肿渐。又半身俱肿痛不可忍呻S吟Y昼夜不绝嗣明即为处方服汤比嗣明明年从驾还女已平复。
後周姚僧垣父菩提仕梁高平令尝婴疾<疒爵>历年乃留心医药武帝性。又好之每召菩提至讨论方术言多会意由是颇礼之僧垣年二十四即传家业武帝召入禁中面加论试僧垣酬对无滞帝奇之大通六年解褐临川嗣王国左常侍大同五年除骠骑庐陵王府田曹参军九年追领殿中医师时武陵王所生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帝令僧垣视之僧垣还具说其状并记增损时候帝叹曰:卿用意绵密乃至於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朕尝以前代名人多好此术是以每常留情颇识治体今闻卿说益开人意十年转领太医正加文德主使直阁将军帝尝因发热欲服大黄僧垣曰:大黄乃是快药然至尊年高不宜轻用帝弗从遂致危笃简文在东宫甚礼之四时伏腊每有赏赐元帝尝有疾乃召诸医议治疗之方咸谓至尊至贵不可轻脱宜用平药可渐宣通僧垣曰:脉洪而实此有宿妨非用大黄必无差理元帝从之进汤讫果下宿食因而疾愈元帝大喜时初铸钱一当十乃赐钱十万实百万也。及大军克荆州中山公护使人求僧垣至其营复为燕公于谨所召大相礼接太祖。又遣使驰驿徵僧垣谨固留不遣谓使人曰:吾年时衰暮疹疾婴沈今得此人望与之偕老太祖以谨勋德隆重乃止焉明年随谨至长安武成元年授小畿伯下大夫金州刺史伊娄穆以疾还京谨请僧垣省疾乃云:自腰至脐似有三缚两脚缓纵不复自持僧垣即为诊脉处汤三剂穆初服一剂上纟专即解次服一剂中纟专即解。又服一剂三缚悉除而两脚疼痹犹自弱更为合散一剂稍得屈伸僧垣曰:终待霜降此患当愈及至九月遂能起行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陵先有气疾加以水肿喘息奔急坐卧不安或有劝其服决命大散者其家疑未能决乃问僧垣僧垣曰:意谓此患不与大散相当。若欲自服不烦赐问因而委去其子殷勤拜请曰:多时仰屈今日始来竟不下治意实未尽僧垣知其可差即为处方劝使急服便即气通更服一剂诸患悉愈天和元年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将军乐平公窦集暴感风疾精神瞀乱无所觉知诸医先视者皆云:已不可救僧垣後至曰:困矣。终当不死。若专以见付相为治之其家欣然请受方术僧垣为合汤散所患即瘳大将军永世公叱伏列椿苦痢积时而不废朝谒燕公于谨尝问僧垣曰:乐平永世俱有痼疾。若如仆意永世差轻对曰:夫患有深浅时有克杀乐平虽困终当保全永世虽轻必不免死谨曰:君言必死当在何时对曰:不出四月果如其言谨叹异之六月迁遂伯中大夫建德三年文宣太后寝疾医巫杂说各有同异武帝御内殿引僧垣同坐曰:太后患势不轻诸医并云:无虑朕人子之情可以意得君臣之义言在无隐公以为何如对曰:臣无听声视色之妙特以经事已多准之恒人窃以忧惧帝泣曰:公既决之矣。知复何言寻而太后崩四年武帝亲戎东讨至河阴遇疾口不能言脸垂覆目不得视一足缩短。又不得行僧垣曰:此为诸藏俱病不可并治军中之要莫先於语乃取方进药帝遂得言次。又治目目疾便愈未及治足足疾亦瘳比至华州帝已痊复即除华州刺史仍诏随驾入京不令在镇宣政元年表请致仕优诏许之是岁武帝幸€阳遂寝疾初召僧垣赴行在所内史柳昂私问曰:至尊贬膳日久脉候何如对曰:天子上应天心或当非愚所及。若凡庶如此万无一全寻而帝崩大象二年除太医下大夫宣帝有疾至於大渐僧垣宿直侍疾帝谓随公曰:今日性命惟委此人僧垣诊便知帝危殆必不全济乃对曰:臣荷恩既重益思效力但恐庸短不逮敢不尽心帝颔之开皇初卒僧垣医术高妙为当世所推前後效验不可胜纪声誉既盛远闻边服至於诸蕃外域咸请之僧垣乃搜采奇异参较微效者为集验方十二卷行於世。
姚最僧垣之子为齐王宪府水曹参军掌记室事最幼在江左迄於入关未习医术天和中齐王宪奏武帝遣最习之宪。又谓最曰:尔博学多才何如王褒庾信庾信王褒名重两国吾视之蔑如接待资给非尔家比也。尔宜深识此意勿不存心。且天子有敕弥须勉励最,於是始受家业十许年中略尽其妙每有人造请效验甚多。
褚该字孝通幼而谨厚有誉乡曲尤善医术见称於时武成元年除医正上士自许死後该稍为时人所重宾客迎候亚於姚僧垣天和初迁县伯下大夫五年进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该性淹和不自矜尚但有请之者皆为尽其艺术时论称其长者子士则亦传其家业。
隋许智藏高阳人祖道幼尝以母疾遂览医方因而究极世号名医诫其诸子曰: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繇是世相传授初仕陈为散骑常侍及陈灭高祖以为员外散骑侍郎使诣扬州会秦孝王俊有病帝驰召之俊夜中梦其亡妃崔氏泣曰:本来相迎知许智藏将至其人。若到当必相苦为之奈何明夜俊。又梦崔氏曰:妾得计矣。当入灵府中以避之及智藏至为俊诊脉曰:疾已入心即当发痫不可救也。果如言俊数日而薨帝奇其妙赉物百炀帝即位智藏时致仕於家帝每有所苦取令中使就宅询访,或以舆迎入殿扶登御床智藏为方奏之用无不效年八十卒於家。
唐许胤宗常州义兴人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时柳太后感风不能言名医疗皆不愈脉益沈而噤胤宗曰:口不可下药宜以阳气熏之令药入腠理周理即可差乃造黄蓍防风汤数十斛置於床下气如烟雾其夜便得语繇是超拜义兴太守陈亡入隋历尚药奉御武德初累授散骑侍郎关中多骨蒸病得之必死迎相连染诸医无能疗者胤宗每疗无不愈,或谓曰:公医术。若神何不著书以贻将来胤宗曰:
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不能宣。且古之名手惟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後识病夫病之於药有正相当者惟须单用一味直攻其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於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疗疾不亦疏乎!假令一药偶然当病复共他味相和君臣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繇於此脉之深趣既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於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尔年九十馀卒。
甄权许州扶沟人尝以母病与弟立言专习医方得其旨趣初仕隋开皇初为秘书省正字後称疾免鲁州刺史库狄苦风患手不能引弓诸医莫能疗权谓曰:但将弓箭向垛一针可以射矣。针其肩隅一穴应时即射权之疗疾多此类也。贞观十七年权年一百三岁太宗幸其家视其饮食访以药性因授朝散大夫赐几杖衣服是年卒撰脉经针方明堂人形图各一卷。
甄立言权弟也。累迁太常丞御史大夫杜淹患风毒发肿太宗令立言视之既而奏曰:从今更十一日午时必死果如其言时有尼明律年六十馀患心腹鼓胀身体羸瘦已经二年立言诊其脉曰:腹内有虫当是误食为之尔因令服雄黄须臾吐一蛇如人手小指无眼烧之犹有气其疾乃愈立言寻卒撰本草医义七卷古今录验方五十卷。
宋侠雒州清漳人以医术著名官至朝散大夫药藏监撰经心录十卷。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有推步引之术隐於太白山年九十馀视听不衰高宗显庆四年徵赴阙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不受上元初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之问孟诜卢邻执师资之礼以事焉思邈尝从幸九成宫邻留在其宅时庭前有病梨树邻为之赋其序曰:癸酉之岁余卧疾长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云:是鄱阳公主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废时有处士孙思邈居之思邈道洽古今学殚术数高谭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尔其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则雒下闳安期先生之俦也。邻有恶疾尝问思邈曰: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於人善言人者必本之於天天有四时五行日月相推寒暑迎代其运转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乱而为雾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此天之常数也。人有四支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奔而为喘息竭而为焦枯诊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则亦如之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彗孛飞流此天地之危诊也。寒暑不时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踊此天地之瘤赘也。山摧水陷此天地之痈疽也。冲风暴雨此天地之喘息也。雨泽不降川渎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良医之以针石救之以药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人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通乎!数也。思邈撰千金方三十卷行於世。
吕才为太常丞时右监门长史苏敬上言陶弘景所撰本草事多舛谬诏中书令许敬宗与才及李淳风礼部郎中孔志约并诸名医增损旧本仍令司空李总监定之并图合成五十五卷大行於世。
秦鸣鹤以善针医为侍医永淳初高宗苦头重不能视召鸣鹤诊之鸣鹤曰:风毒上攻。若刺头出少血即愈矣。太后自帘中怒曰:此可斩也。天子头上岂是出血处鸣鹤叩头请命帝曰:医之议病理不加罪。且吾头重闷殆不能忍出血未必不佳也。即令鸣鹤刺之刺百会及脑户出血如棋帝曰:吾眼似明矣。言未毕帘中出采百匹以赐鸣鹤。
陆贽少习医方贞元中自宰相再贬忠州别驾避谤不著书集古今方为陆氏集验方五十卷行於世。
梁深不知何许人开元中以善医待诏於翰林时太祖抱疾久之其溲甚浊僧晓微时药有徵赐紫衣师号锡赉甚厚顷之疾发晓微剥服色去师号因召深问曰:疾愈复作草药不足恃也。我左右粒石而效者众矣。服之何如深对曰:臣尝奉诏诊切陛下积忧勤劳失护脉代芤而心益虚臣以为宜先治心心和平而溲变清当进饮剂而不当粒石也。臣谨按太仓公。《传》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石石性精悍有大毒凡饵毒药如甲兵不得已而用之非有危殆不可服也。太祖善之令进饮剂疾稍愈乃以币帛赐之。
後唐孟继瑜长安医工帝留守时暴疾以医效乃摄任洎帝起兵凤翔继瑜在长安谒见从至雒屡进方药年内改诸寺少卿奉使泾州翰林诸医莫得为比陈立京兆人家世为医後唐明宗朝为太原少尹集平生验方七十五首并修合药法百件号曰:要术刊石置於太原府衙之左以示於众病者赖焉。
周张泳显德初进新集普济方五卷诏付翰林院考验寻以泳为翰林医官。
刘翰显德初进经用方书一部三十卷论候一十卷今体治世集二十卷上览而嘉之乃以为翰林医官其书付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