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本章共 9.7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总录部·词辩
夫辞不可已言必有中先民之所称也。而中代之後遂有枝叶流宕忘返至於列国御人以口给排难以舌端七雄之世变诈相尚,於是有离坚合异之辩矫尾厉角之谈当是之时讷言寡辞之士盖泥於进取矣。汉氏而下亦曷尝无其人哉!原夫枢机之发荣辱之主美言可市伯阳之所称利口惟贤。《周书》之攸戒自非商确得失弹射臧否发挥治道宣畅德义华实之兼茂枝柱之靡穷使听之者忘倦闻之者信服。又恶足以称哉!
端木赐字子贡卫人明辩巧辞孔子尝黜其辩宰予字子我鲁人敏给辩辞。
邹衍齐人其术迂大而闳辩齐使邹衍过赵平原君见公孙龙及其徒綦母子之属论白马非马之辩以问邹子邹子曰:不可彼天下之辩有五胜三至而辞正为下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及至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悖巧譬以相移引人声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夫缴纷争言而竞後息不能无害君子坐皆称善初平原君厚待公孙龙以其善为坚白之辩及邹衍过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
淳于髡齐人长不满七尺滑稽(滑音国乱也。稽者同也。)多辩数使诸侯未尝诎辱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求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犭屯蹄酒一盂而祝曰:瓯窭满篝(篝笼也。音沟瓯窭犹杯楼也。言丰年收掇易可满篝)邪满车(邪下地田也。言下田之中有薪可满车也。)五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於是齐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悦是时邹衍之术迂大而闳辩驺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炙毂过髡(刘向。《别录》曰:邹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书言天事。故曰:谈天驺修衍之文饰。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别录》曰:过字作果果者车之盛膏器也。炙之虽尽尤有馀流者言淳于髡智不尽如炙果也。)。
楚丘先生被蓑带索往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老矣。春秋高矣。多遗忘矣。何以教文楚丘先生曰:恶将使我老意者将使我投石超距乎!追车赴马乎!逐麋鹿搏虎豹乎!吾则死矣。何暇老哉!将使我深计远谋乎!设精神而决嫌疑乎!出正辞而尚诸侯乎!吾乃始壮耳何老之有孟尝君勃然汗出至踵曰:文过矣。文过矣。
孙卿赵人也。秦昭王问卿曰:儒无益於人之国卿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能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进在本朝而宜不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馁必不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於持社稷之大义叫呼而莫之能应然而通乎!裁万物养百姓之经纪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才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於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仲尼为鲁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逾境而徙鲁之鬻牛马者不豫贾必早正以待之者也。居於阙党阙党之子弟罔不分有亲者取多孝悌以化之也。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王曰:。然则其为人上何如孙卿对曰: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此君义信乎!人矣。通於四海则天下应之如讙是何也。则贵明白而天下治也。故近者讴歌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服从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夫其为人下也。如彼其为人上也。如此何谓其无益人之国乎!昭王曰:善。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於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於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於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於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於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使轸於秦秦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奔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惠王曰:善。
汉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於长安东市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医卜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於卜肆中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间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二大夫再拜谒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坐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差次仁义之际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宋忠贾谊矍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於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长者谊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也。世皆言曰:夫卜筮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於已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也。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公见夫被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故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卑疵而前趋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比周宾正以求尊誉以受公奉事私利枉王法猎农民以官为威以法为机求利逆暴譬无异於操白刃劫人者也。初试官时倍力为巧诈饰虚功执空文以讠罔客旅谓之宾人求长官谓之正主上用居上为右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食饮驱驰从姬歌儿不顾於亲犯法害民虚耗公家此夫为盗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欺父母未有罪而弑君未伐者也。何以为高贤才乎!盗贼发不能禁夷貊不服不能摄奸邪起不能塞官耗乱不能治四时不和不能调岁不熟不能才贤不为是不忠也。不才不贤而官位利上奉妨贤者是窃位也。有人者进有财者礼是伪也。子独不见鸱枭之与凤凰翔乎!兰芷芎弃於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述而不作君子义也。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於仁义分策定卦旋式正棋然後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昔先王之定国家必先龟策日月而後乃敢代正时日乃敢入家产子必先占吉凶後乃有之自伏羲作八卦周文演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治越王句践仿文王八卦以破敌国霸天下由是言之卜筮有何负哉!且夫卜筮者扫除设坐正其冠带然後乃言事此有礼也。言而鬼神,或以飨忠臣以事其上孝子以养其亲慈父以畜其子此有德者也。而以义置数十百钱病者,或以愈。且死,或以生患,或以免事,或以成嫁子娶妇,或以养生此之为德岂直数十百钱哉!此夫。《老子》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今夫卜筮者利大而谢少。《老子》之云:岂异,於是乎!《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居上而敬居下不为害君子之道也。今夫卜筮者之为业也。积之无委聚藏之不用府库徙之不用辎车负装之不重止而用之无尽索之时持不尽索之物游於无穷之世虽庄氏之行未能增,於是也。子果何故而云:不可卜哉!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东南以海为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公责卜者言必信不亦惑乎!公见夫谈士辩人乎!虑事定计,必是人也。然不能以一言说人主意故言必称先王语必道上古虑事定计饰先王之成功语其败害以恐喜人主之志以求其欲多言夸严莫大於此矣。然欲强国成功尽忠於上非此不立今夫卜者导惑教愚也。夫愚惑之人,岂能以一言而知之哉!言不厌多故骐骥不能与罢驴为驷而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而贤者亦不与不肖者同列故君子处卑隐以辟众自匿以辟伦微见德顺以除群害以明天性助上养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誉公之等喁喁者也。何知长者之道乎!宋忠贾谊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於是摄衣而起再拜而辞行洋洋也。出市门仅能自上车伏轼低头卒不能出气居三日宋忠见贾谊於殿门外乃相引屏语相谓自叹曰: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夫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音所离骚经曰:怀椒糈而要之注云:糈精米所以享神也。)为人主计而不审身无所处此相去远矣。犹天冠地履也。此。《老子》之所谓无名者万物之始也。天地旷旷物之熙熙或安或危莫知居之我与。若何足预彼哉!彼久而愈安虽曾氏之义(曾一作庄)未有以异也。久之宋忠使匈奴不至而还抵罪而贾谊为梁怀王傅王堕马薨谊不食恚恨而死此务华绝根者也。
曹丘生辩士也。时季布为河东守曹丘生数招权顾金钱(言招求贵人威权因以请故得他人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宦者赵谈)与窦长君善(景帝舅)布闻寄书谏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诣布(欲得窦长君书与布为巳绍介也。)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说读曰悦)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使人先致书於布发视也。)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则揖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谚传也。)足下何以得此声於梁楚之间哉!且仆与足下俱楚人使仆游扬足下名於天下顾不美乎!(顾念也。)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布乃大说(说音悦)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袁盎文帝时为中郎将淮南厉王谋反有司请诛之帝弗听迁之蜀盎谏曰:淮南王为人刚有如遇霜露行道死陛下有杀弟名奈何王至雍死帝辍食哭甚哀盎入帝曰:以不用公言至此盎曰:帝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三此不足以毁名帝曰:吾高世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时太后常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睫目旁毛也。交睫谓睡寐也。睫音接)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远矣。诸吕用事大臣颛制(颛与专同)然陛下从代乘六乘傅驰不测渊(大臣乱乘传而赴之。故曰:不测渊)虽贲育之勇不及陛下(孟贲夏育皆古之勇士也。)陛下至代邸西乡让天子者三南乡让天子者再(乡读曰:乡)夫许由一让(许由古高士也。尧让天下於由由不受也。)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宿卫不谨故病死,於是帝乃解盎由此名重朝廷。
吾丘寿王为光禄大夫侍中武帝时汾阴得宝鼎帝嘉之荐见宗庙藏於甘泉宫群臣皆上寿贺曰:陛下得周鼎寿王独曰:非周鼎上闻之召而问之曰:今朕得周鼎群臣皆以为然寿王独以为非何也。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寿王对曰:臣安敢无说臣闻周德始乎!后稷长於公刘大於太王(公刘后稷曾孙也。太王文王之祖则古公父也。)成於文武显於周公德泽上昭天下漏泉(昭明也。漏言润泽下沾如屋之漏)无所不通上天报应鼎为周出故名曰:周鼎今汉自高祖继周亦昭德显行布施恩惠六合和同至於陛下恢廓祖业功德愈盛天瑞并至珍祥毕见昔秦始皇亲出鼎於彭城而不能得天祚有德而宝鼎自出此天之所以与汉乃汉宝非周宝也。帝曰:善群臣皆称万岁是日赐寿王黄金十斤。
後汉马援为虎贲中郎将闲於进对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三辅长者下至闾里少年皆可观听自皇太子诸王侍闻者莫不属耳忘倦。
荀恁光武徵以病不至明帝永平初东平王苍为骠骑将军开东阁招贤俊辟而应焉及後朝会显宗戏之曰:先帝徵君不至骠骑辟君而来何也。对曰:先帝秉德以惠下故臣可得不来骠骑执法以简下故臣不敢不至。
班超有口辩而涉猎书传後至西域都护射声校尉朱穆南阳宛人也。少有英才年二十为郡督邮迎新太守见穆曰:君年少为督邮因族势为有令德穆答曰:郡中瞻望明府谓如仲尼非颜回不敢以迎孔子更问风俗人物太守甚奇之曰:仆非仲尼督邮可谓颜回也。遂历职股肱举孝廉至尚书。
郭宏为颍川郡上计吏正月朝觐宏进殿上谢祖宗受恩言辞辩丽专对移时天子曰:颍川乃有此辩士耶子贡晏婴何以加之群公属目卿士叹服。又朝廷问宏颍川风俗所尚地土所出先贤将相儒林文学之士宏援经以对陈事答问出言如浮引义如流苻融游太学师事少府李膺膺风性高简每见融辄绝它宾客听其言论融幅巾奋袖谈辞如€膺每捧手叹息公府连辟不应。
郑玄字康成初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後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时汝南应劭亦归於绍因自赞曰:故太山太守应仲远北面称弟子何如玄笑曰:仲尼之门考以四科回赐之徒不称官阀劭有惭色後徵大司农。
郦炎言论给捷多服其能理州郡辟命不就。
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发辞抗论益部少双故号曰:至止言人莫能当所至而谈止也。後至侍中。
郑泰字公业为侍御史董卓作乱公业与侍中伍琼卓长史何共说卓以袁绍为渤海太守以发山东之谋及义兵起卓乃会公卿议大发卒讨之群僚莫敢忤旨公业恐其众多益横凶强难制独曰:夫政在德不在众也。卓不悦曰:如卿此言兵为无用邪公业惧乃诡词更对曰:非谓无用以为山东不足加大兵耳如有不信试为明公略陈其要今山东合谋州郡连给人庶相动非不强盛然光武以来中国无惊百姓优逸忘战日久仲尼有言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其众虽多不能为害一也。明公出自西州少为国将娴习军事数践战场名振当世人怀慑服二也。袁本初公卿子弟生处京师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临锋决敌非公之俦三也。山东之士素乏精悍未有孟贲之勇庆忌之捷聊城之守良平之谋可任偏师责以成功四也。就有其人而尊卑无序王爵不加。若恃众怙力将各棋峙以观成败不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五也。关西诸郡颇习兵事自顷以来数与羌战妇人犹戴戟操矛挟弓负矢况其壮勇之士以当忘战之人乎!其胜可必六也。且天下强勇百姓所畏者有并凉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义从西羌八种而明公拥之以为爪牙譬驱虎兕以赴犬羊七也。又明公将帅皆中表腹心周旋日久恩信淳著忠诚可任智谋可恃以胶固之众当解合之势犹以劲风扫彼枯叶八也。夫战有三亡以乱攻理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今明公秉国平正讨灭宦竖忠义克立以此三德待彼三亡奉辞伐罪谁敢御之九也。东州郑玄学该古今北海邴原清高直亮皆儒生所仰群士楷式彼诸将。若询其计画足知强弱。且燕赵齐梁非不盛也。终灭於秦吴楚七国非不众也。卒败於荥阳况今德政赫赫股肱惟良彼岂赞成其谋造乱长寇哉!其不然十也。若其所陈少有可采无事徵兵以惊天下使患役之民相聚为非弃德恃众自亏威重卓乃悦以公业为将军使统诸军讨击关东。
戴宏年二十二为郡督邮曾以职事见诘府君欲挞之宏曰:今鄙郡遭明府咸以为仲尼之君国小人少以宏为颜回岂闻仲尼有挞颜回之义府君异其对即日教署主簿。
魏郭淮为镇西长史行征羌护军黄初元年奉使贺文帝践祚而道路得疾故计远近为稽留及群臣欢会帝正色责之曰:昔禹会诸侯於涂山防风後至便行大戮今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淮对曰:臣闻五帝先教导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於防风之诛也。帝说之擢领雍州刺史封射阳亭侯。
韩宣字景然为人短小建安中丞相召署军谋掾在邺尝於东掖门内与临侯植相遇时天新雨地有泥潦宣欲避之阂潦不得去乃以扇自障住於道边植嫌宣既不去。又不为礼乃驻车使其尝从问宣何官宣云:丞相军谋掾也。植。又问曰:应得唐突列侯否宣曰:春秋之义王人虽微列於诸侯之上未闻宰士而为下土诸侯礼也。植。又曰:即如所言为人父吏见其子应有礼否宣。又曰:於礼臣子一例也。而宣年。又长植知其枝柱难穷乃释去具为太子言以为辩。
管辂字公明平原人馆陶令诸葛原迁新兴太守管辂往祖饯之宾客并会原字景春亦学士好卜筮数与辂共射覆不能穷之景春与辂有荣辱之分因辂饯之大有高谈之客知人多闻其善卜仰观不知其有大异之才,於是先与辂共论圣人著作之源。又叙五帝三王受命之符辂解景春微旨遂开张战地示以不固藏匿孤虚以待来攻景春奔北军师摧衅自言吾睹卿旌旗城池已坏也。其欲战之士於此鸣鼓角举€梯弓弩大起牙旗雨集然後登城耀威开门受敌上论五帝如江如汉下论三王如翮如翰其英者。若春花之俱发其攻者。若秋风之落叶听者眩惑不达其义言者收声莫不心服虽白起之坑赵卒项羽之塞濉水无以尚之於时客皆欲面缚衔璧求束手於军鼓之下辂犹总干山立未便许之至明日离别之际然後有服心始终一时海内俊士八九人矣。蔡元才在朋友中最有滑才在众人中言本闻卿作狗何意为龙辂言潜阳未变非卿所知焉有狗耳得闻龙声乎!景春言今当远别後会何期。且复共一射覆辂占既皆中景春大笑卿为我论此卦意纾我心怀辂为开爻散理分赋形象言徵辞合妙不可述景春及众客莫不言听後论之美胜於射覆之乐。又邺典农石苞与辂相见问曰:闻君乡里翟文耀能隐形其事可信乎!辂言此但阴阳蔽匿之数苟得其数则山岳可藏河海可逃况以七尺之躯游变化之内散€雾以幽身布金水以灭迹术足数成不足为难苞曰:欲闻其妙君。且善论其数也。辂言夫物不精不为神数不妙不为术故精者神之所合<玄少>者智之所遇合之几微可以性通难以言论是故鲁班不能说其手离朱不能说其目非言之难孔子曰:书不尽言言之细也。言不尽意意之微也。斯皆神<玄少>之谓也。请举其大体以验之夫白日登天运景万里无物不及其入地一炭之光不可得见三五盈月清耀烛夜可以远望及其在昼明不如镜今逃日月者必阴阳之数阴阳之数通於万类鸟兽犹化况於人乎!夫得数者<玄少>得神者灵非徒生者有验死亦有徵是以杜伯乘火气以流精彭生水变以立形是故生者能出亦能入死者能显亦能幽此物之精气化之游魂人鬼相感数使之然也。苞曰:目见阴阳之理不过於君君何以不隐辂曰:夫凌虚之鸟爱其清高不愿江汉之鱼渊沼之鱼乐其濡湿不易腾风之鸟由性异而分不同也。仆自欲正身以明道直已以亲义见数不以为异知术不以为奇夙夜研几孳孳温故而索隐行怪未暇斯务也。辂为少府丞卒。
蜀秦宓绵竹人也。州郡辟命辄称疾不往,或谓宓曰:足下欲自比於巢许四皓何故扬文藻见瑰颍乎!宓答曰:仆闻书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何文藻之有扬乎!昔孔子三见哀公言成七篇事盖有不可默默也。(孔子三见哀公作三朝记七篇今在大戴礼中经部有孔子三朝八卷一卷目录馀者所谓七篇)接舆行。且歌论家以光篇渔父咏沧浪贤者以章此二人者非有欲於时者也。夫虎生而文炳凤生而五色岂以五采自饰画哉!天性自然也。盖河雒由文兴六经由文起君子懿文德采藻其何伤以仆之愚犹耻棘子成之误况贤於已者乎!(。《论语》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先主既定益州广汉太守夏侯纂请宓为师友祭酒领五官掾称曰:仲父宓称疾卧在茅舍纂将功曹古朴主簿王普厨膳即宓第宴谈宓卧如故纂问朴曰:至於贵州养生之具实绝馀州矣。不知士人何如馀州也。朴对曰:乃自先汉已来其爵位者,或不如馀州耳至於著作为世师式不负於馀州也。严君平见黄老作指归扬雄见易作太玄见。《论语》作。《法言》司马相如为武帝制封禅之文于今天下所共闻也。纂曰:仲父何如宓以簿击颊曰:愿明府勿以仲父之言假於小草民请为明府陈其本纪蜀有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故能沃野千里淮济四渎江为其首此其一也。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昔尧遭洪水鲧所不治禹疏江决河东注於海为民除害生民已来功莫先者。此其二也。天帝布治房心决正参伐参伐则益州分野三皇乘祗车出谷口今之斜谷是也。此便鄙州之阡陌明府以雅意论之何。若於天下乎!,於是纂逡巡无以复答宓後为长水校尉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而宓未往丞相亮累遣使促之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学士也。及至温问曰:君学乎!宓曰: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温复问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温曰:在何方也。宓曰:在西方。《诗》曰: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宓曰:有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温曰:天有足乎!宓曰:有诗云: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有温曰:何姓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温曰:日生於东乎!宓曰:虽生於东而没於西答问如乡应声而出,於是温大敬服宓之文辩皆此类也。
吴诸葛恪瑾之子也。为左辅都尉叔父亮为蜀丞相大帝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帝。又大噱命恪行酒至张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饮曰:此非养老之礼也。帝曰:卿其能令公辞屈乃当饮之耳恪难昭曰:师尚父九十秉髦仗钺犹未告老也。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後饮酒之事将军在先何谓不养老也。昭卒无辞遂为尽爵後至太傅。
朱育山阴人仕郡门下书佐太守濮阳兴正旦宴见掾史言次问太守昔闻朱颍川问士於郑召公韩吴郡问士於刘圣博王景兴问士於虞仲翔尝见郑刘二答而未睹仲翔对也。钦闻国贤思睹盛美有日矣。书佐宁识之乎!育对曰:往过习之昔初平末年王府君以渊妙之才超迁临郡思贤嘉善乐采名俊问功曹虞翻曰:闻玉出昆山珠生南海远方异域各生珍宝。且曾闻士人叹美贵邦旧多英俊徒以远於京畿含香未越耳功曹雅好博古宁识其人邪翻对曰:夫会稽上应牵牛之宿下当少阳之位东渐巨海西通五湖南畅无垠北渚浙江南山攸居实为州镇昔禹会群臣因以命之山有金木鸟兽之殷水有鱼盐珠蚌之饶海岳精液善生俊异是以忠臣继踵孝子连闾下及贤女靡不育焉王府君笑曰:地势然矣。士女之名可悉闻乎!翻对曰:不敢及远略言其近者耳往者孝子句章董黯尽心色养丧致其哀单身林野鸟兽归怀怨亲之辱白日报雠海内闻名昭然光著大中大夫山阴陈嚣渔则化盗居则让邻感侵退藩遂成义里摄养车妪行足厉俗自扬子€等上书荐之粲然传世太尉山阴郑公清亮质直不畏强御鲁相山阴锺离意禀殊特之姿孝家忠朝宰县相国所在遗惠故取养有君子之谟鲁国有丹书之信及陈宫费齐皆上契天心功德治状记在汉籍有道山阴赵晔徵士上虞王充各洪才渊懿学究道源著书垂藻络绎百篇释经传之宿疑解当世之盘结或上穷阴阳之奥秘下摅人情之归极交刺史上虞綦母俊拔济一郡让爵土之封决曹掾上虞孟英三世死义主簿句章梁宏功曹史馀姚驷勋主簿勾章郑€皆敦终始之义引罪免居门下督盗贼馀姚伍隆贸阝(莫侯反)主簿任光章安小吏黄他身当白刃济君於难扬州从事勾章王委身授命垂声来世河内太守上虞魏少英遭世屯蹇忘家忧国列在八俊为世英彦尚书乌伤杨乔桓帝妻以公主辞疾不纳近故太尉上虞朱公天姿聪亮钦明神武策无失谟征无遗虑是以天下义兵思以为首上虞女子曹娥父溺江流投水而死立石碑纪炳然著显王府君曰:是既然矣。颍川有巢许之逸轨吴有太伯之三让贵郡虽士人纷纭於此足矣。翻对曰:先言其近者故耳。若乃引上世之事及抗节之士亦有其人昔越王翳让位逃於巫山之穴越人薰而出之斯非太伯之俦耶。且太伯外来之君非其地人也。若以外来言之则大禹亦巡於此而葬之矣。鄞大里黄公洁已暴秦之世高祖即祚不能一致惠帝恭让出则济难徵士馀姚严遵王莽数聘抗节不行光武中兴然後俯就矫手不拜志凌€日皆著於傅籍较然彰明岂如巢许流俗遗谭不见经传者哉!王府君笑曰:善哉!话言也。贤矣。非君不著太守未之前闻也。濮阳府君曰:御史所云:既闻其人亚斯已下书佐宁识之乎!育曰:瞻仰景行敢不识之近者太守上虞陈业洁身清行志怀霜雪贞谅之信同操柳下遭汉中微委官弃禄遁迹黟歙以求其志高邈<玄少>踪天下所闻故桓文遗之尺牍之书比竟三高其聪明大略忠直蹇谔则侍御史馀姚虞翻偏将军乌伤骆统其渊懿纯德则太子少傅山阴阚泽学通行茂作帝师儒其雄姿武毅立功当世则後将军贺齐勋成绩著其探极秘术言合神明则太史令上虞吴范其文章之士立言粲盛则御史中丞勾章任奕鄱阳太守章安虞翔各驰文檄晔。若春荣处士邓卢叙弟犯公宪自杀乞代吴宁斯敦山阴祁庚上虞樊正咸代父死罪其女则松阳柳朱永宁瞿素或一醮守节丧身不顾或遭寇劫贼死不亏行皆近世之事尚在耳目府君曰:皆海内之英也。吾闻秦始皇二十五年以吴越地为会稽郡治吴汉封诸侯王以何年复为郡而分治於此育对曰:刘贾为荆王为英布所杀。又以刘濞为吴王景帝四年濞反诛乃复为郡治於吴元鼎五年除东越因以其地为治并属於此而立东部都尉後徙章安阳朔元年。又徙治鄞或有寇害复徙勾章到永建四年刘府君上书浙江之北以为吴郡会稽还治山阴自永建四年岁在己巳以至今年积百二十九岁府君称善是岁吴之太平三年岁在丁丑育复为东观令遥拜清河太守加位侍中。
沈友字子正善属文有口辩每所至众人皆默因号曰:谧众咸言其笔之<玄少>刀之<玄少>舌之<玄少>皆绝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