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本章共 8.5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帝王部·奉先第二
魏文帝黄初元年十一月庚午即位癸酉追尊皇祖太王曰:太皇帝考武王曰:武皇帝先是帝为魏王汉献帝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臣钦。若等曰:即曹嵩也。为汉太尉)太祖曰:武王至是并追尊号。
二年六月甲辰以京师宗庙未成帝亲祀武皇帝於建始殿躬执馈奠如家人之礼(案礼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庶人无庙故祭于寝帝者非礼甚矣。)。
四年五月辛酉有司奏造二庙立太皇帝庙大长秋特进侯(臣钦。若等曰:即曹腾也。为汉中常侍大长秋贵庭侯也。)与高祖合祭亲尽以次毁特立武皇帝庙四时享祭为魏太祖万载不毁也。
明帝以黄初七年五月丁巳即位癸未追谥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
太和元年正月丁未郊祀武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二月辛巳立文昭皇后寝庙於邺初甄后赐死故不列庙帝即位有司请追谥曰:文昭皇后使司空王朗持节奉策以太牢告祠于陵三公奏曰:自古周人始祖后稷。又特立庙以祀姜原今文昭皇后之於後嗣圣德至化,岂有量哉!夫以皇家世妃之尊而克让允恭固推盛位神灵迁化而无寝庙以承享礼非所以报显德昭孝敬也。稽之古制宜依《周礼》先妣别立寝庙并奏可四月甲申初营宗庙三年六月戊申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帝夫人吴氏曰:高皇后并在邺庙之所祠则文帝之高祖处士曾祖高皇太帝共一庙考太祖武皇帝特一庙(臣钦。若等曰:处士明帝五代祖也。)。
十一月宗庙成使太常韩暨持节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神主於邺(处士以亲尽迁主置园也。)十二月己丑至奉安神主於庙先是汉献帝建安十八年太祖为魏公始建魏宗庙於邺自文帝受禅而雒阳宗庙未成黄初末韩暨为太常奏请迎邺四庙神主建立雒阳庙四时尝亲奏粢盛崇明正礼废法氵祀多所规正四年以文昭甄皇后旧陵庳下使后父嫡孙虎贲中郎将像兼太尉持节诣邺昭告后土十二月辛未改葬朝阳陵。
五年诏曰:尊严祖考所以崇孝表行也。追本敬始所以笃教流化也。是以成汤文武实造商《周书》诗之义追尊稷契歌颂有姜原之事明圣德之源流受命所繇兴也。自我魏承天序既发迹於高皇太皇帝而功隆於武皇文皇帝至於高皇之父处士君潜修德让行动神明斯乃乾坤所福飨先灵所从来也。而精神幽远号称罔记非所谓崇孝重本也。其令公卿以下会议号谥侍中刘晔议曰:圣帝孝孙之欲褒崇先衤。且诚无量已然亲疏之数远近之降盖有礼纪所以割断私情克成公法为万世式也。周王所以上祖后稷者以其佐唐有功名在祀典故也。至於汉氏之初追谥之义不过其父上比周室则大魏发迹自高皇始下论汉氏则追谥之礼不及其衤。且此诚往代之成法当今之明义也。陛下孝思中发情无己已然君举必书所以慎於礼制也。以为追尊之义宜齐高皇而已尚书卫臻与臻议同事遂施行六年四月甲子初进亲於庙。
景初元年六月丁未有司奏武皇帝拨乱反正为魏太祖乐用武始之舞文皇帝应天受命为魏高祖用咸熙之舞群公有司始更奏定七庙之制曰:大魏三圣相承以成帝业武皇帝肇建洪基拨乱夷险为魏太祖文皇继天革命应期受禅为魏高祖上集成大命清定华夏兴制礼乐宜为魏烈祖於太祖庙北为二祧其左为文帝庙号曰:高祖昭祧其右拟明帝号曰:烈祖穆祧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馀四庙亲尽迭迁一如周后稷文武庙祧之礼。
十月乙卯营雒阳宫委粟山为圆丘以曹氏世系出自有虞氏今以始祖帝舜配号圆丘曰:皇皇帝天方丘所祭曰:皇皇后地以舜妃伊氏配天郊所祭曰:皇天之神以太祖武皇帝配地郊所祭曰:皇地之祗以武宣皇后配宗祀皇考高祖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
十二月壬子冬至始祀皇皇帝天於圆丘以始祖有虞帝舜配。
齐王正始六年十一月祭太祖庙乙未有司奏文昭皇后立庙京都永傅享祀乐舞与祖同庆在邺庙嘉平元年正月甲午谒高平陵(在雒水南大石山去雒城九十里)。
晋武帝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受禅丁卯追尊皇祖宣王为宣皇帝伯考景王为景皇帝考文王为文皇帝宣王妃张氏为宣穆皇后景王夫人羊氏为景皇后初宣帝为魏太傅晋国初建追尊曰:景王文帝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晋王谥曰:文王至是皆追尊号二年正月有司奏置七庙帝重其役诏宜权立一庙,於是群臣议奏曰:上古清庙一宫尊远神祗逮至周室制为七庙以辨宗祧圣旨深弘远迹上世敦崇唐虞舍七庙之繁华尊一宫之远旨昔舜承尧禅受终於文祖遂陟帝位盖三十载月正元日。又格於文祖遂陟帝位此则虞氏不改唐庙因仍旧宫可依有虞氏故事即用魏庙奏可,於是追祭征西将军豫章府君颍川府君京兆府君(臣钦。若等按《晋书》征西将军钧生豫章太守量量生颍川太守隽隽生京兆伊防防生宣皇帝)与宣皇帝景皇帝文皇帝为三昭三穆(时宣皇升太祖灵位所以六世与景帝为七庙)二月丁丑郊祀宣皇帝以配天宗祀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七月诏曰:主者前奏就魏旧庙诚亦有准然於祗奉明主情犹未安更宜营造于是改创宗庙十一月己丑追尊景帝夫人夏侯氏为景怀皇后(时任茂以为夏侯初嫔之时未有王业帝不从)辛卯迁祖祢神主於太庙。
四年七月己邜谒崇阳陵。
六年因庙毁改修创群臣议奏曰:古者七庙所自宜如礼。又曰:古虽七庙自近代以来皆庙七室於礼无废於情为叙亦随时之宜也。其便仍旧。
七年四月帝将亲祠车驾夕牲而仪注还不拜诏问其故博士奏历代相承如此帝曰:非致敬宗庙之礼也,於是实拜而还遂以为制夕牲必躬临拜。
十年改筑太庙於宣阳门内穷极壮丽庙成帝用挚虞议率百官迁神主於新庙自征西以下车服尊从皆如帝者之仪。
咸宁元年十二月丁亥追尊宣帝庙曰:高祖景帝曰:世宗文帝曰:太祖二年六月癸丑荐荔枝于太庙。
太康元年五月丁卯荐酃渌酒于太庙八年九月改营太庙(以正月庙殿陷)十年四月太庙成乙巳迁神主於新庙帝迎於道左遂祭(十二月庚寅太庙梁折)。
帝以太熙元年四月即位五月辛未葬武帝於峻阳陵庙曰:世祖。
怀帝以光熙元年十一月庚午即位追尊所生太妃王氏为皇太后。
元帝建武元年三月辛邜即位立宗庙于建康。
太兴二年正月丁卯崇阳陵毁帝素服哭三日使冠军将军梁堪守太常马龟等复山陵迎愍帝梓宫於平阳不克而退(时刘曜作乱)五月癸丑太阳陵毁帝素服哭三日是岁有诏琅琊恭王宜称皇考贺循议云:礼典之义子不敢以已爵加其父号帝从之。
三年正月乙卯诏曰:吾虽上继世祖然於怀愍皇帝皆北面称臣今祠太庙不亲执觞酌而令有司行事于情理不安可依礼更处(臣钦。若等曰:事具礼官奏议门)。
明帝太宁元年二月葬元帝於建平陵庙曰:中宗。
三月戊寅朔改元临轩停飨宴之礼悬而不乐二年正月丁丑帝临朝停飨宴之礼悬而不乐十二月壬子帝谒建平陵从大祥之礼。
成帝以太宁三年闰八月己丑即位上明帝尊谥庙曰:肃祖。
咸康元年建安郡君荀氏薨诏曰:朕少遭闵凶慈训无量抚育之勤建安君之仁也。一旦薨殂实思报复永惟平昔感痛哀摧其赠豫章郡君别立庙于京都初荀氏为元帝宫人有宠生明帝及琅琊王褒及明帝即位封建安郡君别立第宅太宁元年迎还宫内供奉隆厚成帝立尊重同於太后故为之立庙。
八年二月初以武悼夏皇后配飨武帝庙。
康帝以咸康八年六月甲午即位七月丙辰葬成皇帝於兴平陵庙号显宗。
建元元年正月朔晦成恭杜皇后周忌有司奏至尊年应改服诏曰:丧亲名教之重也。权制出於近代耶,於是素服如旧非汉魏之典也。
穆帝永和七年九月峻阳陵毁甲辰帝素服临於太极殿三日遣兼太常赵扶修复山陵。
八年二月峻阳崇阳二陵毁戊辰帝临三日遣殿中都尉王如雒阳以卫五陵(五陵谓宣帝高原陵平陵文帝崇阳陵武帝峻阳陵惠帝太阳陵也。)。
九年正月丙寅皇太后与帝同拜建平陵八月遣太尉河间王钦修复五陵十年正月己酉朔帝临朝以五陵未复悬而不乐十二年十一月遣兼司空散骑常侍车灌龙骧将军袁真等持节如雒阳修五陵。
十二月庚戌以有事於五陵告於太庙帝及群臣皆服缌於太极殿临三日。
升平元年正月壬戌朔帝加元服告於太庙。
哀帝以升平元年五月庚申即位七月戊午葬穆皇帝於永平陵庙号孝宗。
兴宁元年三月壬寅皇太妃周氏薨於琅琊第癸卯帝奔丧诏司徒会稽王昱縂内外重务。
简文帝咸安元年十二月辛邜初荐酃渌酒於太庙孝武帝以咸安二年七月乙未即位九月甲寅追尊皇妣会稽王妃曰:顺皇后。
十月丁卯葬简文皇帝於高平陵庙号太宗。
大元元年正月壬寅帝加元服见於太庙甲子谒建平等四陵。
四年正月丙子谒建平等七陵(谓元帝建平陵明帝武平陵成帝兴平陵康帝崇平陵穆帝永平陵哀帝安平陵简文帝高平陵)。
五年正月乙巳谒崇平陵。
九年正月辛未谒建平等四陵七月戊戌遣兼司空高密王纯之修谒雒阳五陵。
十年正月甲午谒诸陵。
十六年正月庚申改筑太庙九月癸未新庙成正室十四间东西储各一间合十六间栋高八丈四尺备法驾迁神主於行庙征西至京兆四主及太孙各用其位之仪服四主不从帝者仪是与太康异也。诸王既入庙设脯醢之奠及新庙成神主还室。又设脯醢之奠。
十九年六月壬子追尊会稽王太妃郑氏为简文宣太后诏曰:会稽太妃文母之德徽音有融诞载圣明光延於晋先帝追尊圣善朝议不一道以疑屈朕述尊先志常惕於心仰奉遗旨依阳秋二汉孝怀皇帝故事上太妃尊号曰:简文宣太后(初郑氏为元帝夫人生琅琊悼王简文帝末后称建平国夫人咸和元年薨简文帝时为琅琊王制服重有司以王出继宜降所生国臣不能亲奏免国相诸葛显王上疏曰:亡母生临臣国没留国第臣虽出後亦无所厌则私情得叙敬后丧孝王已出继亦还服重此则朋比臣所宪章也。穆皇后不夺其志乃徙琅琊王为会稽王追号后曰:会稽太妃及简文帝即位未及追尊临丧封皇子道子为琅琊王领会稽国奉太妃祀)。
二十年二月作宣太后庙於太庙路西陵曰:嘉平。
安帝隆安三年三月己卯追尊所生陈夫人为德皇太后。
义熙十二年十月丙寅姚泓将姚先以雒阳降己丑遣兼司空高密王恢之修谒五陵。
恭帝元熙元年正月壬辰朔改元以安帝山陵未厝不朝会。
後魏道武天兴元年十二月临天文殿司徒进玺绶追尊成帝已下及后号谥乐用皇始之舞以神元皇帝为始祖(臣钦。若等按《後魏书》黄帝以土德王比积六十七世至成帝成及节庄明安宣景元和定僖成献凡十二帝献帝生圣武圣武生神元)平文皇帝为太祖(臣钦。若等按《後魏书》神元至章平思昭凡三帝思帝生平文)昭成皇帝为高祖(臣钦。若等按《後魏书》平文至炀烈凡四帝昭成帝平文皇次子也。事具帝王帝系门其追尊祖始皆从帝谥焉)考为献明皇帝(臣钦。若等曰:献明即昭成太子也。)。
二年正月甲子初祀上帝於南郊以始祖神元皇帝配。
十月太庙成迁神元平文昭成献明皇帝神主于太庙(岁五祭用二至二分腊牲用太牢尝以宗正兼太尉率祭官行事)。又立神元思帝平文昭成献明五帝庙於宫中(岁四祭用正冬腊九月牲用马牛各一帝亲祭)。又於€中及盛乐神元旧都祀神元以下七帝(岁三祭正冬腊牲用马牛各一祭官侍祀)四年三月帝亲渔荐於寝庙。
明元永兴元年十月壬午即位追尊皇妣刘贵人为宣穆皇后。
二年九月甲寅葬宣武皇帝於盛乐金陵庙号太祖三年四月谒金陵於盛乐。
五年五月幸€中七月乙巳登薄山观宣武游幸刻石颂德之处乃於其牢起石坛而荐享焉神瑞二年二月甲辰立太祖庙於白登之西(岁一祭具太牢帝亲之无常月)。又诏郡国於太祖巡幸行宫之所各立坛祭以太牢(岁一皆牧守侍祀)。又立太祖别庙於宫中(岁四祭用马牛羊各一)後二年。又於白登西太祖旧游之处立昭成献明太祖庙以九月十月之交帝亲祭(牲用马牛羊)。又於€中盛乐金陵三所各立太祖庙(四时祭官侍祀)。
泰常四年四月庚辰有事於东庙远助祭者数百国五年五月乙酉诏曰:宣武皇帝体道得一天纵自然大行大名未尽盛美非所以光扬洪烈垂之无穷也。今因启纬图始睹尊号天人之义焕然著明其改宣为道更上尊谥曰:道武皇帝以彰灵命之光启圣德之玄同告祠郊庙宣於八表。
太武以泰常八年十月壬申即位十二月追尊妣为密皇太后庚子葬明元皇帝於€中金陵庙号太宗始光三年六月幸€中旧宫谒陵庙。
神三年九月癸卯立密皇太后庙于邺后杜氏生帝而薨帝既立追尊号。又立庙于邺(置祀官太常博士齐郎三十馀人侍祀岁五祭)刺史四时荐祀以魏郡太后所生之邑复其调役後甘露降於庙庭。
太延元年十一月行幸邺祀密太后。
文成兴安元年十月戊申即位十一月壬寅追尊皇考景穆太子为景穆皇帝庙号恭宗皇妣闾氏为恭皇后(臣钦。若等曰:是年二月南安王僭立上太武尊谥庙号世宗)。
大安元年正月辛酉奉世宗恭宗神主于太庙。
献文以和平六年五月甲辰即位六月丙寅上文成皇帝尊谥庙号高宗。
天安元年三月辛丑奉高宗神主於太庙。
孝文承明元年六月辛未上太上皇帝尊谥曰:献文皇帝葬于€中金陵庙号显宗。
七月甲辰追尊皇妣李贵人为祖后。
太和五年四月己亥行奉方山建永固石室于山上铭太皇太后终制于金册。
六年十一月帝将亲祀七庙诏有司依礼具仪,於是群臣议曰:昔有虞亲处祖考来格殷宗躬谒介福降大魏七庙之祭依先朝旧事多不亲谒今陛下孝诚发中将思亲祀稽合古王礼之常典臣等谨按旧章并采汉魏故事撰祭服冠屦牲牢之具洗簋俎豆之器百官助祭位次乐官节奏之引升降进退之法别集为拜之仪制可,於是帝乃亲祭其後四时常祀皆亲之。
十二年五月壬寅增置彝器於太庙。
十四年十月癸酉葬文明太皇太后冯氏于永固陵甲戌车驾谒永固陵甲申再谒。
十五年三月甲辰谒永固陵。
四月乙丑谒永固陵己邜经始明堂改营太庙诏曰:祖有功宗有德自非功德厚者不得擅祖宗之名居三祧之庙仰惟先朝旧事舛驳不同难以取准今将述尊先志具详礼典宜制祖宗之号定将来之法烈祖有创基之功世祖有开圻之德宜为祖宗百世不迁而远祖平文之功未多於昭成然庙号为太祖道武建业之勋未高於平文庙号为烈祖比功较德以为未允朕今奉迁道武太祖显祖为二祧馀者以次而迁。
七月乙丑谒永固陵己卯诏议祖宗以道武为太祖(臣钦。若等曰:是年四月七月日辰俱有乙丑己卯案太和十二年闰九月十八年闰二月即是年闰在五月六月也。)八月壬申诏郡国有时果可荐者送京师以供庙飨乙巳亲定之礼戊午。又诏曰:明堂太庙并就祖宗配祭配享於斯备矣。白登崞山鸡鸣山庙惟遣有司行事冯宣王诞先王后复因在官长安立庙宜异常等可敕雍州以时供祭十月庚寅谒永固陵十一月丁卯以明堂太庙成迁七庙神主于新庙。
十六年正月始以太祖配南郊始以孟月祭庙宗祀显祖献文皇帝於明堂以配上帝(礼置载戊申诏曰:夫四时享祀人子常道然祭荐之礼贵贱不同故有邑之君祭以首时无田之士荐以仲月况七庙之重而用中节者哉!自须尝之礼颇违旧义今将迎遵往式以此孟月时祠于太庙但朝典初改众务殷凑无违斋洁遂及於今。又按承神飨祖必须择日今礼律未宣有司,或不知此可敕太常令克日以闻)。
九月甲寅朔大序昭穆於明堂祀文明太皇太后於玄室(帝亲为之词云:)。
十月己亥诏曰:夫先王制礼所以经纶万代贻法後昆至乃郊天享祖莫不配祭然而有节白登庙者有为而兴昭穆不次故太祖有三层之宇巴陵无方丈之室。又常用季秋躬驾展处祝礼或有慢之失嘉乐颇涉野合之仪今授衣之旦享祭明堂立冬之始奉太庙。若复致斋白登便为一月再驾事成渎回详二理谓宜省一白登之高未。若九室之美帏次之华未如清庙之盛将欲废彼东山之祀成此二享之敬可敕有司但令内典神者摄行祭事献明道武各有庙称可具依旧式。
十八年闰二月甲戌谒永固陵七月戊戌谒金陵八月庚午谒永固陵十月戊申亲告太庙奉迁神主。
十九年四月太和庙成五月迁文成皇后冯氏神主於太和庙。
二十三年二月甲戌谒永固陵三月辛卯谒金陵。
宣武以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即位上孝文皇帝尊谥葬於长陵庙号高祖。
六月戊辰追尊皇妣高氏曰:文昭皇后。
十月丙戌帝谒长陵(遵遗诏孝文皇帝三夫人已下悉免归家)丁酉有事於太庙。
景明元年正月壬寅谒长陵十月丁卯朔谒长陵。
二年正月丙辰朔谒长陵。
孝明以延昌四年正月丁卯即位二月甲戌上宣武皇帝尊谥葬於景陵庙号世宗十二月丁卯帝与皇太后谒景陵。
平二年七月己巳车驾有事於太庙。
幼主钊以武泰元年二月乙卯即位三月甲申上孝明皇帝尊谥葬於定陵庙曰:肃宗。
孝庄永安二年三月甲午追尊皇考为文穆皇帝(臣钦。若等按《後魏书》文穆皇帝即彭城王也。)庙号肃祖皇妣李氏为文穆皇后。
四月癸未迁肃祖文穆皇帝及文穆皇后神主於太庙。
前废帝普泰元年二月己巳即位四月壬子有事於太庙。
九月癸巳追尊皇考为先帝皇妣王氏为先太妃(臣钦。若等按《後魏书》先帝即广陵王羽也。)。
後废帝中兴二年二月辛亥上孝庄皇帝谥曰:武怀皇帝(孝武帝即位以武穆庙讳改谥孝庄皇帝庙号敬宗)。
孝武帝(即出帝也。)永熙二年正月丁巳追尊皇考为武穆帝(臣钦。若等曰:武穆帝即广平武穆王怀也。)太妃冯氏为武穆后妣李氏为皇太妃。
西魏文帝以永熙三年闰十二月即位上孝武皇帝尊谥殡於草堂佛寺大统元年三月戊申追尊皇考为文景皇帝(臣钦。若等按《後魏书》文景即京兆王也。)皇妣杨氏为后二年十一月追改始祖神元皇帝为太祖道武为烈祖废帝以大统十七年三月即位四月庚辰上文皇帝追谥葬於永陵。
後周闵帝元年正月辛丑即天王位(臣钦。若等曰:无年号)追尊皇考文公为文王皇妣为文后壬寅祠圜丘诏曰:予本自神农其於二丘宜作厥主始祖献侯(臣钦。若等按《後周书》献侯名莫耶自阴山始居辽西)启土辽海肇有邦国其配南北郊文考德符五运受天明命祖于明堂以配上帝庙为太庙乙巳祠於太庙辛酉。又祠太庙。
四月壬午谒成陵(太祖陵也。)乙酉还宫丁亥祠太庙七月辛亥享太庙。
明帝以元年九月即皇帝位十一月庚子祠太庙十二月庚午谒成陵癸酉还宫癸亥太庙成。
武成元年八月己亥改天王称皇帝追尊文王为文帝祖考为德皇帝(臣钦。若等按《後周书》德皇帝讳耽太祖父也。)。
武帝以武成二年四月即位上明皇帝尊谥葬於昭陵庙。
保定元年正月戊辰诏曰:履端开物实资元后代终成务谅惟宰栋故周文公以上圣之智翼彼姬周爰作六典用光七百自此厥後代失其绪俾巍巍之化历千祀而莫傅郁郁之风终百王而永坠我太祖文皇帝禀纯和之气挺天纵之英德配乾元功侔造化故能舍末魏之弊风蹈隆周之典诞述百官厥用允集所谓乾巡改而重构岂帝王洪范而已哉!朕入嗣大宝思扬休烈今可班斯礼於太祖庙庭己巳祠太庙班太祖所述六官焉(臣钦。若等曰:太祖依《周礼》六官置百官令班行之)。
七月己酉追封伯父颢为邵国公第三伯父雒生为莒国公天和三年五月庚戌祠太庙十月癸亥祠太庙。
建德元年三月诛大蒙宰宇文获四月庚寅追尊略阳公为孝闵帝诏曰:慎始敬终有国彝典事亡如存哲王通制义崇追远礼贵尊亲故略阳公至德纯粹天姿秀杰属魏祚告终宝命将改讴歌允集历数攸归上协苍灵之庆下昭后祗之锡而祸生肘腋[C260]起萧墙白兽噬骖苍鹰集殿幽辱神器弑酷乘舆冤结生民毒流县今泊海澄清气涓荡追尊之礼宜崇徽号遣太师属国公迥(尉迟迥也。)於南郊上谥曰:孝闵皇帝陵曰:静陵。
二年正月乙邜祠太庙。
四月己亥祠太庙七月己巳祠太庙。
三年正月己巳祠太庙。
五年六月辛亥祠太庙。
六年四月己巳祠太庙。
十年戊午改葬德皇帝於冀州帝服缌哭于太极殿宣帝以宣政元年六月即位上武皇帝尊谥葬於孝陵庙曰:高祖七月己巳祠太庙。
大象元年正月癸巳祠太庙四月己巳祠太庙。
二年正月癸巳祠太庙。
静帝以大象二年五月入居天台(臣钦。若等按《後周书》宣帝大象元年二月传位於帝居正阳宫至是遂入居天台)上宣皇帝尊谥葬於定陵。
隋高祖开皇元年二月甲子受禅乙丑追尊皇考桓王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吕氏为元明皇后遣兼太保宇文善兼太尉李询奉策诣同州告庙兼用女巫同家人礼奉迎神主归于京师牺牲尚赤祭用日出改周氏左社右庙为右社左庙未言始祖。又无受命之祧自高祖以下置四亲庙同殿异室一曰皇高祖太原府君庙二曰皇曾祖康王庙三曰皇祖献皇庙四曰皇考太祖武元皇帝庙拟祖迁于上而太祖之庙不毁(臣钦。若等按隋书太原太守惠瑕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同州刺史桓公忠忠生高祖周末高祖为隋国公诏赠烈为太保康公祯为太傅献公及高祖为隋王自康公而下并建王爵至是并惠瑕立四庙焉)。
四年正月己巳有事於太庙。
七年正月癸巳有事於太庙。
十二年七月己巳有事於太庙。
十月壬午有事於太庙至太祖神主前帝流涕呜咽悲不自胜。
十三年正月壬子亲祀武帝。
炀帝以仁寿四年七月即位上文皇帝尊谥十月己邜葬於太陵庙号高祖。
大业元年营建雒邑乃於东都固本里北起天经宫以藏高祖衣冠四时致祭三年六月丁亥诏曰:聿追孝享德莫至焉崇庆寝庙礼之大者。然则质文异代损益於时学灭坑焚经典散逸庙堂制度师说不同所以世数多少莫能是正连室异宫亦无定准朕获奉祖宗钦承景美永惟严配思降大典,於是询谋在位博访儒术咸以为高祖文皇帝受天明命奄有区夏拯群黎於四海革弊於百王恤狱缓刑生灵皆遂其性轻徭薄赋比屋各安其业恢夷宇宙混同车书东渐西被无思不服南征北怨俱荷来苏驾毳乘风历代所弗至编左衽声教所罕及莫不厥角关塞顿颡阙庭译靡绝时书无虚月韬戈偃武天下晏如嘉瑞休徵表里礻是福猗欤伟欤无得而名者也。朕。又闻之德厚者流光治辨者礼缛是以周之文武汉之高光其典章特立谥号斯重,岂非缘情称述即崇显之义乎!高祖文皇帝宜别建庙宇以彰巍巍之德乃遵月祭用表蒸蒸之怀有司以时创造务合典制。又名位既殊礼亦异等天子七庙事著前经诸侯二昭义有差降故其以多为贵王者之礼今可依用贻厥後昆是年有司奏请准前议於东京建立宗庙帝谓秘书监柳誓曰:今始祖及二祧已具令後子孙处朕何所。又下诏唯议别立高祖之庙属有行役遂复停寝九年闰九月己巳幸博陵庚午帝谓侍臣曰:朕昔从先朝周旋於此年甫八岁日月不居条经三纪追惟平昔不可复希言未卒流涕呜咽侍卫者皆泣下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