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本章共 1.09 万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将帅部·勇敢第三
唐张瑾初仕隋世历职显贵炀帝被围于雁门也。瑾以骁果出城击战一日九捷炀帝登城望之大悦赐帛二千拜翊卫大将军。
田留安性骁武善战隋末以校尉从通守张须陀讨捕山贼以胆气知名。
秦叔宝初为隋将来护儿帐内及盗起从通守张须陀击卢明月於下邳贼连营十馀万须陀所部才万人力势不敌去贼六十里立栅相持经十馀日粮尽将退谓将士曰:贼见兵却必轻来追我其兵。若出营内即虚以千人袭营可大利此诚危险谁能去者人皆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皆曰:愿行于是须陀委而遁使二人分领千兵潜伏草莽既而明月悉兵追之叔宝士信驰至其栅栅门闭不得入二人超其楼拔帜各杀数人营中乱叔宝斩关以纳外兵因大纵火焚其三十馀栅烟焰涨天明月奔还须陀却逐之大破贼众後降高祖高祖令事秦府拜马军总管从击王世充每为先锋拒窦建德於武牢也。叔宝以精骑十数陷其阵焉太宗每临阵望贼中骁将锐士炫人马出入来去者意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焉叔宝应命跃马负钅仓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俱倒太宗因以是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贞观以後常多疾出血每血出数升谓人曰: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馀阵屡中重钅仓计吾前後出血亦数斛何能不病者乎!。
志玄隋大业末随父在太原因蒙太祖引接义兵起志玄召募得千馀人授军头从屯霍邑隋将宋老生率万馀人拒战志玄从太宗击杀二千馀人老生大败。又从刘文静捍屈突通於潼关文静为通步将桑显和所袭军营已溃志玄率二十骑往攻杀数十人而还为流矢所中忍而不言。又将两骑更入贼阵入而复出者再三显和军乱大军因此复振击大破之前後以军功累迁左光禄大夫封武安郡公後从讨王世充深入陷阵马倒为贼所擒两骑挟持其髻志玄踊身而奋二人俱堕马于是夺其马仗驰归追者数百骑不敢逼王世充平转右二护军。
王君廓为右领军高祖谓侍臣曰:吾闻相如叱秦皇目皆出血君廓往击窦建德出阵徐遏之君廓奋发大呼目及鼻耳一时流血此之壮气何谢古人。
阚棱武德中为越州都督容貌魁岸勇而多力每临阵手持大刀长一丈一举辄死数人前无当者。
梁礼为上郡太守行军副总管拒梁师都频有战功称为勇敢。
尉迟敬德初为秦府统军从猎於榆窠王世充出步骑数万来战贼将单雄信恃其骁悍领骑直入以趋太宗敬德乃跃马大呼横刺雄信中之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围从击窦建德於板渚太宗与之挑战乃先伏李程知节秦叔宝等诸军太宗持弓矢令敬德执槊造建德垒下大呼致师建德营中大扰出兵数千骑太宗逡巡渐却敬德为殿引贼以入伏中,於是李等纵兵奋击大破其後王世充兄子伪代王琬使於建德军中乘隋主所御骏马铠甲鲜华出於军前太宗眄之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曰:请往取之因与高甑生梁建方两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颈持其肘以归贼众无敢当者。
程知节少骁勇善用马槊为秦府左三统军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陈先登以功封宿国公。
李君羡武安人也。少以勇气闻太宗在藩引为左右从破宋金刚于介休单骑先入无敢当其锋者。又从破窦建德於汜水加授秦王府右三统军刘黑闼反於州从往征之所至未尝不先登陷阵。
丘行恭善骑射勇敢绝伦为光禄大夫从太宗讨王世充会战於邙山之上太宗欲知其虚实强弱乃与十骑冲之直出其後众皆披靡莫敢当其锋所杀伤甚众既而限以长堤与诸将相失唯行恭独从寻有劲骑数人追及太宗矢中御马行恭乃回骑射之发无不中馀贼不敢复前然後下拔箭以其所乘马进太宗行恭于御马前步执长刀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贞观中有诏刻石为人马以象行恭拔箭之状立於昭陵阙前。
牛进达初为秦王府左一军马总管从击王世充率骑直攻其军杀十万人流矢贯目勇气弥厉战罢始令拔箭。又吐谷浑反以进达为鄯善行军副总管尝为前锋深入历海岛经犁山穷於河源爰至雪山达於黑党项摧锋接战身先士卒俘馘甚众。
薛万彻为统军李靖之击吐谷浑也。请万彻同行及至贼境万彻与诸将各率百馀骑先行卒与虏数千骑相遇万彻单骑驰击之虏无敢当者还谓诸将曰:贼易与耳跃马复进诸将随之斩数千级人马浴血勇冠三军。
苏定方为匡道府折冲随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石靖使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乘雾而行去贼一里许忽然雾歇望见其牙帐驰掩。
薛万均为殿中少监贞观初柴绍之击梁师都也。以万均为副未至朔方数十里突厥四面而至官军稍却万均与弟万彻横出击其骁勇虏阵乱因而乘之杀伤被野鼓行而进遂围师都突厥不敢来援万均後为屯卫大将军侯君集之击高昌也。以万均为副进逼交河城君集召麴智盛俞以利害城中坚守万均怒麾军疾进智盛惧而遂降。
阿史那社尔为右军大将军检校北门左屯营太宗征高丽驻毕之阵领屯卫飞骑及长上宿卫之兵奋不顾命所向无前频遭流矢拔而。又进其所部兵士人百其勇。
杨弘礼隋尚书令越公素弟之子也。太宗以弘礼有文武才擢为兵部侍郎专典兵机之务太宗征辽弘礼入参谋议出则统众攻战驻跸之阵领马步二十四军出其不意以击之所向摧破太宗自山下见弘礼所统之众人皆尽力杀获居多甚壮之谓敬宗等曰:越公儿郎故有家风矣。
王文度为征辽副总管至卑沙城其城四面悬绝唯西门有攻取之势亚将程名振督军夜袭文度先登士卒继进城中溃散遂拔其城。
马文举为果毅都尉太宗征辽新城国内二城步骑四万来援辽东江夏王道宗率行军总管张君仁骑四千逆击之及与贼遇众寡势悬士皆色动文举自指其身言于道宗曰:此壮士也。不逢寇安能识徤儿哉!道宗目而壮之文举遂策马突进所当皆毙众心始安。
契何力为左领军将军时太宗征辽李攻白岩城乌骨城遣兵万馀为之声援何力以骑八百遇而合战何力挺身陷阵被槊中腰几为贼害尚辇奉御薛万钧单马而进杀数骑拔何力于群贼中与之俱出力气益奋束疮而战骑士齐奋贼乃退何力逐之转斗数十里斩首千馀级。
薛仁贵绛州龙门人也。太宗征辽东仁贵应募从行及大军攻安市城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兵一十五万来拒战依山结营太宗分命诸将击之仁贵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易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披靡大军乘之贼乃大溃高宗显庆中为右领军郎将与梁建方契何力于辽东共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仁贵匹马先入莫不应弦而倒高丽有善射者于石城下射杀十馀人仁贵单马直往冲之其贼弓矢俱失手不能举便生擒之。
黑齿常之为左领军员外将军高宗仪凤中吐蕃入寇从河西道大总管李敬玄拒之总管刘审礼没于阵敬玄欲抽军却阻泥沟而计无所出常之夜率敢死士五百人进砍贼营吐蕃大将跋地设军宵遁薛讷仁贵子也。为朔方军大总管沉讷寡言临大敌而益壮。
王忠嗣为左威卫将军专治河西兵马会吐蕃大下晨压官军众寡不敌师人皆惧焉忠嗣乃以所部策马而前左右驰突当者无不辟易既出复合杀数百人贼众乱三军翼而击之吐蕃大败。
王难得为骑将天宝元年吐蕃大寇河源难得为军先锋赞普有子曰:琅支都恃其し悍乘诸真马宝钿鞍军前来较斗者难德扬钅仓突往刺杀之斩其首以马归虏众无敢追者军士以闻玄宗召至御殿问之因令驰突作杀琅支都状上大壮之衣以锦袍令引遍视都人拜左金吾卫郎将後安禄山荐一骑将曰:此人不减陇右难德其有声如此难德至德元年为试卫尉卿至凤翔为都知兵马兼兴平军等使尝有礻卑将靳元曜当合战坠马呼难德难德俯马驰救之贼射难德中眉脸穿披下障目难德乃拔去箭并皮掣弃勇冠其军繇是众多附之。
王方翼为安西都护大破突厥之众而三姓因悉发众与车簿啜势合以拒方翼方翼屯兵热海与贼连战流矢贯臂徐以佩刀截之左右莫有觉者。
哥舒翰年四十慨然仗剑为河西节度使王忠嗣衙使翰别将讨吐蕃其後吐蕃大寇边翰拒之于苦海吐蕃之众三道从山相续而下翰持半段钅仓当其锋逆击之无不摧靡。又击其次军复走之。又击其後军皆大破繇是知名翰常逐吐蕃马惊坠于河立于水中吐蕃三人拟钅仓方刺之翰大叫贼惊骇俱废失钅仓而走救骑至贼便解散翰有家臣曰:左车年十五每随翰出阵翰使钅仓追贼及以钅仓搭其肩而遏之贼惊顾翰从而刺其喉皆剔高三五丈而坠左车辄下斩其首率以为常。
李嗣业初为中郎将玄宗天宝七年安西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奉诏总军专征勃律选嗣业与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于时吐蕃取十万众于娑勒城据山因水堑断崖谷编木为城仙芝夜行军渡信图河奄至城下仙芝谓嗣业与田珍曰:不午时须破此贼嗣业引步军持长刀上山山头抛蔽空而下嗣业独引一旗于绝险处先登诸将因之齐上贼不虞汉军暴至大溃填溪谷投水溺死仅十八九遂长驱至勃律城擒勃律王吐蕃公主後安禄山反嗣业自安西赴难与《郭子》仪仆固怀恩等常犄角为先锋将嗣业每持大捧冲击贼众披靡所向无前香积之战贼将安思忠李归仁悉以前军来逼我师殆乱嗣业谓子仪曰:今日之事。若不以身啖寇雠决战取胜三军之士无孑遗矣。言讫乃仗长刀立于阵前解衣袒而大呼手杀数十人阵容方驻繇是前军之士皆执长刀如墙而进所向摧靡陕西之阵王师小却嗣业旁南山领蕃兵数百横截击之应手奔溃安庆绪北奔因收河雒并复与九节度同围相州是时筑堤引漳水灌城经月馀城不拔师老诸将各图自全人无斗志嗣业独被坚冲突亲当矢石为流矢所中数日疮欲愈于帐下忽闻城下金鼓声作问之知战因大叫疮中血出数升流注于地遂卒至今称为骁将。
郝廷玉者骁勇善格斗事太尉李光弼为帐中爱将乾元中史思明再陷雒阳光弼拔东都之师保河阳时三城壁垒不完刍粮不支旬日贼将安大清等军数万四面急攻光弼惧贼势西犯河潼极力保孟津以掎其後昼夜婴城血战不解将士夷伤光弼召诸将讯之曰:贼党何面难抗或对曰:西北隅最为敌急召廷玉谓之曰:凶渠攻西北者难奈尔为我决胜而还辞曰:廷玉所领步卒也。愿得骑军五百光弼以精骑三百授之光弼法令严峻是日战不利而还者不解甲斩之廷玉奋命先登流矢雨集马伤不能军而退光弼登堞见之骇然曰:廷玉奔还吾事败矣。促令左右取廷玉首来廷玉见使者曰:马中毒箭非败也。光弼命易马而复径骑冲贼阵骑驰突数四俄而贼党大败於河壖廷玉擒贼将徐璜而还繇是贼解中沾之围信宿走去。
白孝德安西胡人骁悍有胆力肃宗乾元中事李光弼为偏礻卑史思明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率铁骑五千临城挑战龙仙徤勇自恃举右足加马鬣上骂光弼光弼登城望之顾诸将曰:孰可取者仆固怀恩请行光弼曰:此非大将所为历选其次左右曰:孝德可光弼乃召孝德前问曰:可乎!曰:可光弼问所要几何人而可乎!曰:独往则可捷加人则不可光弼曰:壮哉!终问所欲对曰:愿备五十骑于军前候入而继进及请大军鼓噪以假气他无所用光弼抚其背而遣之孝德挟二矛策马截流而渡半济怀恩贺曰:克矣。光弼曰:未及何知其克怀恩曰:观其揽辔便辟可万全者龙仙始见其独来甚易之足不降鬣稍近将动孝德摇手示之。若使其不动龙仙不之测。又止孝德呼曰:侍中使予致辞非他也。龙仙去三十步与之言亵骂如初孝德息马伺便因目曰:贼识我乎!龙仙曰:谁也。曰:我国之大将白孝德也。龙仙曰:是猪狗乎!孝德发声啖执矛突前城上鼓噪五十骑亦继进龙仙矢不及发还走堤上孝德逐之遂斩首提之而归贼徒大震。
李重倩淮西李忠臣之礻卑将代宗大历七年忠臣讨李灵耀顿兵于汴州西田承嗣使侄悦率师来援屯于州之北数里与灵耀军合忠臣遣重倩轻骑候夜斩贼营重倩素以勇敢称既闻命持钅仓上马突入贼营斩贼数十人而还贼不之觉忠臣军威因是增气。
李正已初为淄青礻卑将骁徤有勇力宝应中众军讨史朝义至郑州迥纥方强暴恣横诸节度皆下之正巳时为军候独欲以气吞之因共角逐众军聚观约曰:後者披之既逐而先正已擒其领而披之颊迥纥屎液俱下众军呼笑虏大惭繇是不敢暴。
浑为京畿渭北节度观察使德宗建中四年朱霑频驱逆党围逼奉天贼勤力拒讨之尝为流矢所中竟不自言忍疮痛格战不已。
王武俊为成德军节度兴元初朱滔围贝州武俊与泽潞节度李抱真合军于贝丘抱真为方阵武俊用奇兵朱氵空营合战武俊不释甲而驰之氵望风奔溃自相蹂践死者十四五收其辎重器甲马牛不可胜。
马燧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河阳等城使时汴州大将李灵曜反诏燧与淮西节度李忠臣合军讨之灵曜选锐兵八千号为饿狼军燧独引军击破之进至浚仪是时河阳兵冠诸军。
高固少随浑从戎于朔方德宗幸奉天固尝在麾下是时贼兵已突入东壅门固引甲士乱挥长刀连斫数贼拽车塞阖一以当百贼乃退以功封渤海郡王。
张茂昭为义武节度使宪宗元和四年王承宗叛茂昭使长男克让渡水刀沟南与贼合战屡捷茂昭亲披介胄当贼前锋者数次累献戎捷几覆承宗会朝廷赦承宗诏班师。
李光颜为忠武军节度元和九年讨淮西吴元济营于时曲贼众晨压光颜之垒而阵光颜不得出乃自毁其栅之左右出骑以围之光颜将数骑冒坚而冲之出入者数四贼众尽识光颜故矢集其身如猬毛焉其子揽光颜马鞅止其深入光颜举刃叱退之于是人争踊跃贼遂大溃。
史敬奉为朔方军礻卑将矛矢在手前无强敌甥侄及僮使近二百人每以自随临阵入敌辄分其队为四五不相知及相遇已皆有获虏元和中西戎犯边敬奉白节度使杜叔良请兵率三千人备一月粮深入蕃界叔良与之二千五百人敬奉既以众行十馀日人莫知者皆谓吐蕃尽杀之矣。乃由他道深入突出蕃众之後戎人惊溃敬奉率众大破之杀戮不可胜计敬奉形甚短小。若不能胜衣至于野外驰逐能擒奔马自执鞍勒随鞍跃上然後羁带矛矢在手前无强敌。
刘渑为忠武军节度李光颜帐中亲将光颜讨吴元济用为前锋蔡将有董重质者守洄曲其部下乘骡接战号骡子军最为劲悍官军尝警备之渑骁勇善射每与骡军接战必冒刃陷阵俘馘而还(又云:渑为忠武军小校讨淮西前後遇贼血战锋刃所伤死者数百)。
石雄为徐州捉生兵马使勇敢善战气凌三军文宗时王智兴讨李同捷雄先驱渡河前无坚战。
梁寇彦卿唐天复巾太祖迎昭宗于凤翔累与岐军对阵时彦卿为诸道马步三军排阵使常躬擐甲胄乘其所赐乌马骋于阵前大祖目之曰:真神将也。昭宗还京师赐为迎銮毅勇功臣。
李思安本宋人也。祖父皆隶职于宣武军之静戎镇思安幼拳捷有膂力所为不尝未弱冠长六尺超超然有拔行伍取富贵意唐乾符广明间群盗大起思安弃州里投盗中太祖始镇夷门自巢军诸队间鸟逝归我初以为骑士思安善用槊每从上征伐尝飞马出敌阵之後测其厚薄而还或敌有恃猛悍炫者太祖多命取之必鹰扬飚驰擒馘於万甲之际出入自。若如蹈无人中由是叠委戎事累授剧郡。
王景仁为淮南西北面行营招讨应接使伐寿州俄而朱瑾以大军至景仁力战不屈尝以数骑身先奋击寇不敢逼乃引兵还及济淮复自殿军。
氏叔琮为後院马军都将时东伐徐军多历年所叔琮身当矢石奋不顾命。
朱珍徐州丰县人太祖镇汴兼领招讨使署珍为宣武右职以总腹心从太祖以汴宋亳之师入西华破王夏寨勇冠诸军。
张存敬唐中和中从太祖赴汴以其壮节颇见亲虐首为右骑都将从讨巢蔡凡历百战多於危蹙之间显有奇略光启中晋军围张宗於盟津太祖遣丁会葛从周存敬同往驰救存敬引骑军先犯虏骑诸将翼之虏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
葛从周为邢州留後时幽州刘仁恭率众寇魏州屠其郡从周自邢台驰入魏州燕军突上水关攻馆陶门从周与贺德伦率五百骑出战谓门者曰:前有敌不可返顾命阖其门从周等极力死战大败燕人擒都将薛突厥。
王重师为[A13C]州刺史唐乾宁中太祖攻濮州纵兵坏其墉濮人因屯火塞其坏垒烟焰亘空人莫敢越重师方苦金疮卧其军次诸将或勉之乃跃起命壮士悉取军中毡投水中掷於火上重师然後率精锐持短兵突入诸军踵之濮州乃陷重师为剑所伤身被八九钅仓丁壮荷之还营。且将毙矣。太祖惊惜尤甚曰:虽得濮垒而失重师奈何亟命以奇药疗之弥月始愈。
刘知俊为军校披甲上马轮剑入敌勇冠诸将太祖命左右义胜两军隶之寻为左开道指挥使故当时人谓之刘开道。
张归霸初为宣武军剧职唐光启三年夏与秦宗贤战於万胜翼日秦宗权遣将张至来寇列阵於赤冈一日出骑将较胜归霸为飞戈所中即拔马却逸控弦一发贼洞颈而坠遂兼骑而还太祖时于高丘下瞰备见其状面加赏激赏以金帛其所获马赐之。又尝被命以控弘之士五百人伏于壕内太祖统数百骑稍逼其寨蔡人果以锐士摩垒来追归霸发伏兵掩杀千馀人夺马数千匹寻奏授左散骑常侍。
张归厚为太祖军校时淮西兵力方壮太祖之师尚寡归厚以少击众往无不捷唐光启三年春与秦宗贤战于万胜大破之其夏蔡将张至以数万众屯于赤冈归厚尝与至单骑斗于阵至不能支而奔师徒乘此大捷太祖大悦立署为骑军长仍以鞍马器币赐之及佐朱珍讨时溥寨于丰萧之间归厚来往徐垒如行坦途甚为诸将叹服龙纪初奏迁检校工部尚书其年冬复伐徐归厚以偏师迳进至九里山下与徐兵遇时我之叛将陈在贼阵中归厚忽见之目大骂单马直往期于必取会飞矢中左目而退徐戎甚众莫敢追之。
霍存为曹州刺史始朱友裕以大军伐郓临其壁既而师陷围中以急来告存领二百骑驰赴击退之太祖喜拔为诸军都指挥使。
王檀初为汴小将汴将杨彦洪破巢将尚让李谦于尉氏门外檀在战中摧锋陷阵遂为太祖所知稍蒙擢用蔡将张存敢乘乱据雒阳檀与勇士数十人潜入贼栅邀其辎重存敢遁走檀初为汴小将从击秦宗贤于郑州西北河滩之上于太祖马前射贼将孙安应弦而毙。
徐怀玉为坊节度使材气刚勇临阵未尝折退平生金疮被体有战将之名焉。
王彦章以骁勇见称累历刺史不知书行师将兵无法术能先登陷阵奋不顾身每入阵使二铁钅仓一横马鞍一秉在手酣战挥击敌人避之。
谢彦章临敌御众则肃然有上将之威每敦阵整旅左旋右抽虽风驰雨骤亦无以逾其迅速也。故当时骑士为用及其遇害众皆惜之。
牛存节字赞正青州博昌人也。少以雄勇自负初授宣义军小将属蔡寇至金堤驿犯酸枣灵昌存节日与之斗凡二十馀往每往必执俘而还前後斩首二千馀级获辎畜甚众太祖击蔡贼于板桥赤冈酸枣门封禅寺枯河北存节皆豫其行与诸将于濮州南刘桥范县大破郓众自此深为太祖奖遇。
後唐周德威小字阳五从武皇为内衙军副唐光化二年三月汴将氏叔琮率众逼太原有陈章者以勇知名众谓之夜义言于叔琮曰:晋人所恃者周阳五愿擒之请赏以郡陈章尝乘骏马朱甲以自异武皇戒德威曰:我闻陈夜义欲取尔求郡宜善用备之德威曰:陈章大言未知鹿死谁手他日致师戒部下曰:如阵上见陈夜义尔等但走德威微服挑战部下伪退陈章徒马追之德威背挥铁钅过击堕其马生获以献由是知名天九年五月七日刘守光令骁将单廷督精甲万人出战德威遇于龙头岗初廷谓左右曰:今日擒周阳五既临阵见德威廷单骑持钅仓穷追德威垂及德威侧身避之廷少退德威奋挝击堕其马生获廷其党大败斩获三千级获大将李山海等五十二人。
史俨代州雁门人以便骑射给事於武皇为帐中亲将骁果绝众善擒生设伏望尘揣敌所向皆捷自武皇入定三辅诛黄巢每出师皆从。
高行燕人也。家世勇悍与弟行周俱有武艺初仕燕为骑将骁果出诸将之右。
李嗣忠从武皇为左厢马军都将救河西与梁接战应弦毙者甚众而槊中其口酣战未解及退庄宗视其伤深加慰勉转内衙门都步将辽州刺史。
朱洪实不知何许人以武勇累历军校长兴中为马军都指挥使秦王为元帅以洪实骁果尤宠待之。
李存孝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梁祖令张全义攻泽州李罕之告急於武皇武皇遣存孝率骑五千援之初汴人攻泽州呼罕之曰:相公常恃太原轻绝大国今张相国已围太原葛司空已入潞府旬日之内沙陀无穴自处相公何路求生耶存孝闻其言不逊选精骑五百绕汴营呼曰:我沙陀无穴者候尔肉馔军可令肥者出斗汴将有邓季筠者亦以骁勇闻乃引军出战存孝激励部众舞槊先登一战败之获马千匹生擒季筠於军中是夜汴将李谠收军而遁存孝追击至马牢关俘斩万计遂退攻潞州存孝初为太祖纪纲给事帐中後镇邢州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挝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宁之比也。
李存审事太祖为五院都知兵马使常从讨赫连铎存审冒刃死战血流盈袖太祖手自封疮旦夕临问後为藩汉副总管战於胡柳陂晡晚之後存审引魏州银钅仓军败贼于山下是日周德威不利师逗挠贼锋四集存审与其子彦饶彦图冒刃血战俄陷贼阵与帝军合大破汴军。
李建及为卫军校天七年柏乡之役汴将韩追周德威至高邑南野河上镇定兵扼桥道韩选精兵坚夺之庄宗登高而望镇定兵将衄谓建及曰:如贼过桥则势不可遏卿计如何建及于部下选士二百挺钅仓大噪刺汴军却之于桥下胡柳之役前军逗挠际晚汴军登土山建及一战夺之庄宗欲收军诘朝合战建及横槊当前曰:贼大将已亡乘此易击王但登山观臣破贼即引银钅仓效节军大呼奋击三军增气由是王师复振迁魏博内外衙都将十六年梁将贺瑰寇德胜南城围堑既周。又以艨艟战舰断我津渡百道攻城万旅齐进负刍运石填塞池堑我营将士氏延赏於城中多蓄刍草每贼乘城束蕴灌膏燔焰腾天贼焦烂於下不可胜纪庄宗驰骑而往阵于北岸津河不通延赏告矢石将尽上积钱帛于军门募能破贼公者如是献伎者数十或言能吐火焚舟或言能游水破舰或言能破咒兵刃悉试之卒无成功城中危急所争晷漏虎臣不能勇智士不能谋庄宗忧形于色建及擐甲而进曰:贼帅倾巢败死在兹一举如我师不南则彼为得计今,岂可限一衣带水而纵敌忧君今日胜负臣当效命遂以巨索联舟十艘选效节卒三百人持斧披铠鼓而行中流击之贼楼公三层蒙以牛皮悬板为如埤之制我公将近流矢雨集建及率持斧者入贼艨艟间斩其竹破贼悬以槊刺之於上流取瓮百以木夹口竹笮维之。又以巨索牵制积刍薪於上灌脂沃膏火发亘天别维巨舰中实甲士乘烟鼓讠贼断绁而下沉溺者殆半我军由是得渡庄宗曰:周瑜得黄盖而挫曹公吾有建及卒破贼舰奇才猛将何代无之。
史敬思为元府都督从入关破黄孽定三辅平陈蔡卫常为骑将挺身酣战勇冠三军当太祖上原之难敬思方大醉从者俞之蹶然而起登驿楼控弦射贼矢不虚发汴人横死楼下既而遇雨翼太祖登尉氏门敬思迷坠拥门故陷贼太祖还营流涕久之。
史建瑭为前锋时梁太祖攻县建塘以三百骑杂刍牧者突贼营梁人烧营而遁。
李嗣昭为昭义节度汴将李思安将兵攻潞州嗣昭尝享诸将登城张乐贼矢中足嗣昭密拔毁之坐客不之觉酣饮如故以安士心。
夏鲁奇字邦杰青州人幼有雄杰之志初试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於我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每与之接战莫不气势凌制每斗不能自解将士皆释兵而观军中称赏梁将刘在沔水庄宗深入致师刘设伏魏县西南河曲间葭芦中庄宗不满千骑汴人伏兵万馀人大讠而起围庄宗五六重鲁奇与玉门关乌得儿等奋命决战俄而李存审外救至方解鲁奇持钅仓携剑专卫庄宗手杀百馀人是役乌得儿被擒鲁奇所伤盈肤。
李嗣肱为礻卑将时梁太祖新屠{УУ}强其将贺德伦急进攻县梁祖率师五万合势营於之西嗣肱自下博率骑二百薄晚与梁之樵刍者相杂日既晡入梁军营门诸骑相合大讠弧矢星发阚驰突汴人不知所为营中大扰既瞑殿骑而退是夜梁祖烧营而遁解县之围。
安敬思少给事帐中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
安金全为振武军节度使时梁孽未平两军对垒汴之游骑每出必为金全所获故贼之侦逻者咸惧之目之为五道盖比阴鬼将有五道之名以取人命故也。金全累为刺史以老病退居太原天中汴将王檀率师三万乘庄宗在邺来袭并州时城无备兵敌军奄至监军张承业大恐计无所出阅诸司丁匠登陴捍御外攻甚急金全遽出见承业曰:老夫退居抱疾不任军事然吾王家属在此王业本根之地。若一旦为敌所有大事去矣。请以军甲见授为公备寇承业即时授之金全披甲上马召率子弟及退诸将得数百人夜出北门击贼于羊马城内梁人惊溃由是退却。
白奉进初为礻卑将时梁人围李嗣昭於潞潞人苦之俄而庄宗嗣位率亲兵赴之奉进挺身首犯贼锋诸将继之庄宗睹而壮焉。
西方邺事庄宗为奉义指挥使每从征讨咸以身先元行钦为散员都部署赐姓名绍荣庄宗好战勇於大敌或临阵有急兵行钦必横身解斗翼卫之庄宗营於德胜与汴军战於潘张王师不利诸军奔乱庄宗得三四骑而旋中野为汴军数百骑攒槊攻之事将不测行钦识其帜急驰一骑至奋剑断二矛斩一级汴军乃解围翼庄宗还宫流涕言曰:富贵与卿共之自是宠冠诸将宠。
郭延鲁天成中汴将朱守殷叛命延鲁从车驾东幸至其地攻垒先登寻平守殷以功授汴州步军都指挥使。
晋潘环初事梁累迁右雄威指挥使时梁人与唐庄宗对垒于河上环每豫战先登陷敌金疮遍体庄宗知其名及平梁令典禁军。
张廷蕴初仕唐武皇为小校及庄宗救上党战柏仁攻蒯丘下邢魏皆从之後战莘县胡柳陂继为流矢所中疮瘢盈於面首庄宗宠之统御营黄甲军常在左右。
史建瑭武略出人善骑射事唐庄宗出军攻伐多为先锋将敌人畏之谓之史先锋累立战勋历澶洛相三州刺史。
安友谦为供奉官晋天福五年马全节为安州节度使会李金全据州叛因命全节引兵讨之友谦登锋独战奋不顾身所当之者无不败溃。
白延遇历典禁军累迁至检校司空天福中晋祖在邺安铁胡叛于镇州帅众数万指阙而来晋祖命杜重威统诸将以御之时延遇不豫其行乃立告晋祖愿以身先及阵于宗城延遇帅其统属犯之斩级数百战既酣而剑亦折诸将由是推服晋祖闻之即命中使以宝剑良马赐之常山平以功授检校司徒充马军左厢都校。
相里金初为唐庄宗亲卫小校後与梁师战于柏乡及胡柳陂袭德胜口攻广边军擒元行钦围幽州及慈丘栅所至先登奋武军罕出其右。
苌从简陈州人也。初事唐庄宗为小校每遇攻城召人为梯头从简应募庄宗为其武勇领帐前亲卫兼步军都指挥使一日庄宗领大军对阵登高而坐敌人有执大帜扬其武者庄宗指之谓左右曰:猛士也。从简曰:臣为大王取之庄宗虑其不捷不许从简退乃潜领十数人挺身而入夺帜以归万众鼓讠庄宗壮之而赐赉甚厚。又尝中箭而镞入於骨使医工出之以刃凿骨恐其痛也。良久未能摇动从简目谓曰:何不深凿洎出之左右无不恻然从简颜色自。若其勇壮皆此类也。
张方进少而无赖初事唐武皇以骑射著名攻城野战勇不顾命尝与梁师对阵持锐首短刀跃马独进务逞其志杀而不获及兵刃毁弱则易以大钅追左右奋击出没往返弥缝皆断无敢当者庄宗明宗素怜其雄武复奖其战功故累典大郡。
王清为奉国军都虞侯时襄州安从进叛从高行周讨之逾年不下一日清请先登诸众继其後会有内应者遂拔其城清以中重创有诏褒慰。
皇甫遇为滑州节度使开运三年契丹率众围邢州遇与安审琦慕容彦超等御之遇使渡漳河敌前锋大至遇引退转斗二十里至邺南榆林店遇谓审琦曰:彼众我寡走无生路不如血战遂自辰至未战百馀合所伤甚众遇所乘马中镝而死遇有纪纲杜知敏以马授遇遇得马复战久之槊解顾杜知敏已为寇获遇谓彦超曰:知敏仓皇之中以马辍我义也。安可使陷於寇中遂与彦超跃马取知敏而还敌骑壮之俄而军士复合遇不能解时审琦已至安阳河谓首将张从恩曰:皇甫遇等未至必为敌骑所围。若不救则成擒矣。从恩曰:敌势甚炽无以支吾将军独往无益审琦曰:成败命也。设。若不济则与之俱死假。若失此二将将何面目以见天子遂率铁骑北渡赴之敌见尘起谓救军并至乃引去遇彦超中数钅仓得还时诸军叹曰:此三人者真猛将也。遇累官至检校大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石公霸以天福九年契丹入寇少帝亲征公霸为先锋指挥使遇敌数万骑于城之北为敌所围高行周符彦卿在城之东南方息於林下忽闻敌至骇愕督军而进才数千骑众寡不敌行周遣人驰告景延广请益师延广迟留候帝进止既而行周等为贼围之数重三人大讠目奋击贼众伤死者甚多帝自御亲兵援之获免。
汉张鹏晋开运中为前锋监押时契丹逼檀州鹏奋身击敌被创而还其後累为边城戍守士伍服其勇刘在明後唐明宗时为奉圣左厢都指挥使领和州刺史从幸汴州至荣阳闻朱守殷叛用为前锋至汴城率先登城贼平授汴州马步军都指挥使。
周王殷後唐天成中为灵武都指挥使张令昭据邺叛朝廷命将讨之殷冒矢石率先登城以功授邢州刺史汉祖受命从征杜仲威於邺下会慕容彦超请收城殷与刘词皆率先登梯冲力战殷矢洞于首久之出镞于口以是汉祖嘉之。
刘词晋天福中从杜重威败安铁胡于宗城乃围镇阳词自登€梯身先士卒以功加检校司徒泌州刺史。
孙行友为义武军节度留後性豪迈有胆气在郡屡挫边寇累上章言契丹离合臣愿得劲兵三千乘襄平定幽州太祖虽未允请行壮其雄徤故以义武军留後授之。
史彦超为郑州防御使刘崇之寇潞州也。车驾亲征以彦超为前锋都指挥使高平之战先登陷阵以功授叶州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