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本章共 7.3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储宫部·建立第二
唐高祖既受隋封为唐王义宁元年十一月恭帝以陇西公建成为唐国世子武德元年五月高祖即位六月庚辰立世子建成为皇太子(即隐太子也。)。
九年六月癸亥诏曰:储贰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贞万国天策上将大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蒲二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秦王世民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王迹初基经营缔构戡翦多难征讨不庭嘉谋特举长必克敷政大邦宣风区奥功高四履道冠二南任总机衡庶绩惟允职兼内外彝章载穆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宜乘鼎业允膺守器可立为皇太子(即太宗也。)。
太宗以武德九年八月甲子即位十月癸亥尚书八座奏请立储贰诏曰:尚书奏议以为少阳作二元良治本虔奉宗祏式固邦家中山王承乾地居嫡长天姿峻嶷仁孝纯深业履昭茂早闻哲幼观诗礼允兹守器养德春宫朕钦承景业嗣膺保位宪则前王思隆正绪宜依众请以答佥望可立承乾为皇太子贞观八年二月己巳皇太子承乾加元服。
十七年四月乙酉废太子承乾为庶人丙戌诏曰:昔者哲王受图上圣垂范建储两以奉宗庙总监抚以宁国家既义出於至公亦事兼於权道故以贤而立则王季兴周以贵而升则明帝定汉详诸方册,岂不然乎!并州都督右武候大将军晋王治地居茂亲才惟明德至性仁孝淑质惠和夙著梦日之祥早流乐善之誉好礼无倦强学不怠今承华虚位率土系心畴咨文武咸所推戴古人云: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朕谓此子允众望可以则天作贰可以守器承祧永固百世以宁万国可立治为皇太子所司备礼册命甲午临轩授皇太子册己亥御两仪殿皇太子侍侧陈孝德以戒之谓侍臣曰:朕御天下十有七载遂得太子一诣寝门知子唯父久已体之然初立以长不能废弃今者丧败其自取之矣。初承乾之将废也。魏王泰日入奉侍太宗面许立为太子因谓侍臣曰:泰昨入见自投我怀中云:臣今日始得与陛下为子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孽子臣百年之後当为陛下杀之传国晋王父子之道故当天性我见其如此甚怜之褚遂良进曰:陛下大失言伏愿审思无令错误也。安有陛下百年之後魏王持国执柄为天下之主而能杀其爱子传国於晋王者乎!陛下日者立承乾为太子而复宠爱魏王礼数有逾於承乾者良由嫡庶不分所以至此殷监不远足为龟镜陛下今日既立魏王泰伏愿陛下别安置晋王始得安全耳太宗涕泗交下曰:我不能因起入内太宗以晋王仁孝心所锺爱。又以太原瑞石文云:李治万吉意以为嗣而未发言泰任即高宗也。数知太宗爱晋王因谓之曰:汝善於元昌今败得无有忧色晋王忧之见於颜色太宗怪而屡问方言其故太宗慨然有悔立泰之言矣。是日太宗御两仪殿群官尽出诏留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谏议大夫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此我心无聊因自投於床引佩刀无忌等争趋抱持太宗手中争取佩刀以授晋王无忌等请太宗所欲曰:我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太宗谓晋王曰:汝舅许汝也。宜拜谢晋王因下拜太宗谓无忌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论何如无忌等。又曰: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伏乞召问百僚必无异辞。若不手舞同音臣负陛下万死妃嫔列於纱窗内倾耳者数百人闻帝与无忌等立晋王议定一时监叫响振宫掖太宗,於是御太极殿召文武六品以上曰:承乾悖逆泰亦败类朕所观之皆不可立欲选诸子尤仁孝者立为蒙嗣尔其为朕明言众咸言晋王忠孝仁爱文德皇后之子立为储君无所与让皆腾跃欢叫不可禁止太宗见众情所与颜色甚悦是日泰从百馀骑至永安门诏门司尽辟其骑令引泰於肃章门入出去武门幽於北苑高宗永徽三年七月丁巳立陈王忠为皇太子忠高宗长子永徽元年拜雍州牧时王皇后无子其舅中书令柳说后谋立忠为太子以忠母贱冀其亲已后然之与尚书右仆射褚遂良侍中韩瑗讽太尉长孙无忌左仆射于志宁等固请立忠为储后高宗许之。
显庆元年正月辛未立代王弘为皇太子先是永徽六年十一月丁卯礼部尚书许敬宗奏曰:臣闻元储以贵立嫡之义尤彰罔敢同名正本之文逾显所以内崇宗庙外重郊社取鉴前王行之自久陛下宪章千古含育万邦爰立圣慈母仪天下继而皇后生子合处少阳出自涂山是谓吾君之嗣夙闻胎教宜展问竖之心乃复获宗降居藩邸从然养德犹韬甲馆之符未纂承华尚阻商山之道是使前星匿彩瑶岳韬峰臣愚诚窃所未喻。且今之守器素非皇嫡永徽爰始国本未生权引彗星越外明两近者元妃载诞正嗣降神重光有融爝晖宜息安可以兹傍统叨据温文国有诤臣孰逃其责谨按春秋《左氏传》云:隐公元年春不书即位摄也。昔宋武公生仲子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是以隐公立而奉之自营会裘逊而归老孔子褒其让嫡旌于此事之书。又束观汉史云:光武皇帝子疆居长建武之初为皇太子及皇后阴氏有子曰:庄繇是疆不自宁固求逊位帝乃从之封疆为东海王竟以庄为太子是为孝明皇帝窃惟息姑克让可以思齐刘疆守藩宜遵往轨追踪太伯不亦休哉!踵武延陵故常安矣。宁可反植枝易位於天庭倒袭裳衣使违方於震位蠢尔黎庶云:谁系心垂裕後昆将何播美。又。且父子之际人所难言事或批鳞必婴严宪臣窃为身计苟。且随流尸禄偷荣固知无咎伏自思忖荷盼先朝引於陋巷之中申以後车之礼€台画象十有八人三纪于兹唯臣仅在趋事陛下绵历二坊叨处调护之流滥齿正人之伍会璇华於望苑雕朽木以为容推銮毂於天衢偶鸡树而徒老常思自勉少报洪恩既属天步康宁效湛族而无所太阶平晏须焚宗而靡由今兹蒙嗣执下枝当璧孟侯沦屈大典未申臣既分职文昌典司嘉礼位均宗伯弗敢旷官效命之秋宜在兹日所以思不出位轻叫帝阍冒严威干斧钺凶忌讳竭精诚天或弗违从其至理朝闻夕殒。若登仙如塞谠言谴其刍瞽煎膏染鼎亦所心仍望奉见指陈彝典及召见帝曰:卿朕之伯夷也。立嫡之义在礼何如对曰:正基本则万事理皇太子国之本也。本独未正万国无所系心据礼最为不可。且在东宫者所出本微今知国家已有正属必不自安窃位而怀自疑恐非宗庙之福愿陛下熟计之帝曰:忠己自让对曰:能为太伯愿速从之。
四年十月丙午皇太子弘加元服(後薨谥字敬皇帝)。
上元二年六月戊寅立雍州牧右卫大将军雍王贤为皇太子(即章怀太子也。)。
调露二年八月己丑立左卫大将军雍州牧共王哲为皇太子(改名显即中宗也。)。
永淳元年二月戊午立皇孙重照为皇太孙重照中宗长子开耀二年生於东内殿高宗甚悦及满月立为皇太孙(後避则天讳改名重润降封邵王)。
中宗嗣圣元年二月壬子以永平王成器为皇太子(後改名宪降封宁王谥曰:让皇帝)。
神龙二年七月戊申立左卫大将军卫王重俊为皇太子时以除遂不行册礼(即节太改子也。)。
睿宗唐隆元年六月丁未以平王隆基有安社稷之功立为皇太子(即玄宗也。)制曰:舜去四凶而功格天地武有七德而戡定黎民故知有大勋者受神明之福仗高义者为匕鬯之主朕恭临宝位亭育寰区以万物之心为心以兆人之命为命虽承继之道咸以蒙嫡居尊而无私之怀必推功业为首然後可保安社稷永奉宗祧第三子平王隆基孝而克忠义而能勇比以朕居藩邸虔守国彝贵戚中人都无引接群邪害正凶党实繁利口巧言谗说罔极韦温延秀朋徒竞起晋卿楚客交构其间潜结回邪排挤端善正人集木君子阽危忄曷日视阴朝不保夕拥羽林万骑率左右屯营先害朕躬并及太平公主中外良士咸拟剿屠隆基密闻其期先难奋发挺身鞫旅众应如归呼翕之间凶渠殄灭安七庙於几坠济群生於将殒方舜之功过四比武之德逾七灵毓德昆弟乐推一人元良万邦已定为副君者非此而谁可立为皇太子有司择日备仪注册命初睿宗即位议立皇太子以宋王成器长而平王有诛韦氏之功意久不定成器辞曰: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乖其宜则海内失望非社稷之计臣敢以死请而平王闻之累日涕泣固让言甚切至诸王等咸以平王有社稷大功神祗佥属群臣。又曰:除天下之祸者享天下之福拯天下之危者受天下之安平王有圣德定天下宜膺主鬯以副群心睿宗乃从之平王。又抗表让曰:臣闻立嫡以长古之制也。岂以臣有薄效亏失彝章伏愿稽古而行臣之愿也。睿宗不许王。又累表恳辞睿宗固拒之。
玄宗开元二年十二月辛未立郢王嗣谦为皇太子制曰:树之后王所以辑宁黎献前立储副所以安固宗祧故能崇四术之科为万国之本长幼君臣之序齿胄知归温文恭敬之风群生攸属古之制也。其在兹乎!郢王嗣谦聪睿夙成端庄特秀三雍礼乐必也。生知五官词藻居然暗合体道为器非假於学问资灵授德自符於神解夏弦春诵地义天经立人之道既彰为子之诚皆著今平在运域中咸宁将有事於元良固不逾於三善宜光近日之敏俾则前星之耀来年正月四日亻礼册为皇太子所司准式。
七年十一月皇太子将加元服下制曰:元良所以主匕鬯奉社稷贞于万国祝以三加皇太子居长德之地务亲仁之道爰就师保克修志业寝门问安而资敬大学齿胄而徵善大猷。且酌元服宜申史称周颂之年传纪鲁襄之礼粤。若敬始谓之成人逮兹建正式展嘉事可以来年正月加元服所司择日奏闻礼官博士详考故实允符令典。
八年正月甲子皇太子加元服乙丑皇太子谒太庙十三年制皇太子嗣谦改名鸿(二十六年以罪废为庶人)。
二十六年六月庚子制曰:大宝曰:位实在其丕承万邦以贞必建於明两朕嗣守鸿业祗严永图恭惟匕鬯之主岂舍人神之望开府仪同三司兼单于大都督河北河东行军元帅朔方军节度使兼关内支度营田盐池押诸藩部落等大使上柱国忠王天假聪明生知仁孝君亲一致友悌二成温文之德合於古训敬爱之风闻於天下尝以视其所以察其所安考言有章询事皆中知子者父允叶於元良以长则顺。且符於旧典宜膺择嗣之举俾受升储之命可立为皇太子(即肃宗也。)仍取来月内择日册命所司准式。
七月己巳帝御宣政殿会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册皇太子忠王帝第三子自皇太子瑾得罪废为庶人王长而最贤遂立为皇太子肃宗乾元元年五月庚寅诏成王俶宜立为皇太子改名豫所司择日行册礼。
七月壬午皇太子於宣政殿谢册命。
十月甲辰帝御宣政殿册皇太子。
代宗广德二年正月己卯立元帅尚书令雍王适为皇太子甲子雍王表曰:臣性本凡愚识无久远夙承训诲未达礼经俾践元良是轻主鬯顾惟孱懦何以克堪然臣顷总戎麾恭凭睿略在臣何力妄欲贪天。且五帝三王立嗣殊制王者家天下以传子帝者官天下以传贤胡有居五帝之时行三王之礼臣虽不敏窃谓非宜乃知古之正统不以年树俊不以嫡明矣。若以臣居嫡而废德在长而舍贤恐大道淳风隐而不见伏以天下之即代宗也。公器不可虚涉宗庙之宏纲不可轻举伏惟陛下敦三善之本审万国之贞不可以私授为心但可以推贤为虑则陛下享唐虞之德臣蒙伯邑之名乞回圣慈俯寝恩命帝诏答曰:立嫡以长继统惟贤三代成规百王令典惟尔元子敬而温文孝叶天经学深义府克奉趋庭之训遂成麟趾之才项总元戎式平巨猾外蕃受律群帅叶谋咸推兔苑之贤允负龙楼之拜宜膺德举勿用劳谦乙丑。又上表陈谦答诏不允即宜断表。
二月己巳帝御宣政殿册皇太子先是宝应二年五月宰臣及文武百僚上表请立皇太子两表不从宰臣等。又上言曰:伏见储贰未立明两虚位累有陈请愚诚不从陛下以郊垒多虞羌戎侵轶即兹大典姑务安边诚圣主忧勤谦让之心非国家固本久远之计《易》曰: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书》曰:一人元良万邦以贞谨案历代哲王守邦建国未有不先定蒙嗣以叶群情然後修礼文缉刑政,於是诸侯以秩进戎狄以义叙匕鬯以时主监抚以事明宗祀之本不可阙今大盗初灭先零猖狂时号艰虞人怀底定而守嫡不建继体未孚天下实有所望陛下固辞未免亿兆摇心伏愿远图百代之谋俯遂群臣之请必冀四夷向化万国归诚帝手诏答曰:卿等谟明庙堂夹辅王室请正长嫡以崇储副称元良之贞固天下之本比调主鬯诚哉!是言但以黎庶不康甲兵久顿忧劳旰昃姑务息人与众共守斯为急务册命之礼辍而未行方俟有年用申盛典高秋玄月平秋不遥因其万物之成继以重离之照子孙逢吉是谓大同待至此时依卿所请宜悉朕怀至是乃降册命德宗以大历十四年正月即位十二月乙卯诏曰:主器者莫。若长子继明者必建储两既以传重亦以崇本则君亲之大义帝王之弘范无先於此矣。朕以眇身缵承丕绪夕惕祗畏惟怀永图承八叶之耿光居四海而称大则匕鬯之主粢盛之重树元贵嫡有邦之先宣王诵生知古制既贤。且长聪明敏愽温恭孝友不自满假率由宪章庆发高兆申甲观为子之道惟父能知审其观志宜承大统固能总戎监抚载乎!鼎实不绝驰道谦敬益崇问安必自於因心入学固知其让齿升兹上嗣庶贞万国可立为皇太子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建中元年正月册皇太子。
顺宗以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三月癸巳诏曰:万国之本属在元良主器之重归于长子所以固社稷正邦统古之制也。广陵郡王淳孝友庄敬慈仁忠恕博厚以容物见明而爱人祗服训词文皆合雅讲求典礼学必承师言有令闻动无违德朕获缵丕绪祗。若大猷惟怀永图用建储贰以承宗庙以奉粢盛爰举旧章俾膺茂典宜册为皇太子改名纯(即宪宗也。)仍令有司择日备册命。
四月己丑帝御宣政殿册皇太子时帝即位已久而臣下未有亲奏对者内外咸言王亻丕王叔文专行断决日有异说。又属频阴雨皆以为群小用事之应及将行册礼之夕雨乃止至行事之时天景晴朗有庆€见识者即顺宗也。以为天意有所归及睹皇太子仪表班行悚动退无不相庆至有感而泣者其日道路观悦迎相传告中外有属焉。
宪宗元和四年闰三月丁卯诏曰:朕闻君天下者缵承统业何常不树建储贰固安邦家况长子有主器之义元良贞立国之道上以严宗社之庆下以顺长久之宜历考前载率由斯道邓王宁性与忠敬生知孝友秉宽明之度体慈爱之心学师训谟词尚经雅动皆中礼虑不违仁稽以旧章允膺上嗣朕获缵丕绪夙夜虔恭常惧神明未歆政理多阙旷兹茂典亟涉岁时今属方隅甫宁品物咸遂览皇王之制询卿士之谋时瞻大猷莫此为重是用授之匕鬯位以青宫钦惟永图俾服休命宜册为皇太子(即惠昭太子也。)仍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四月令皇太子居少阳院其年有司将行册礼以孟夏孟秋再卜日临事皆以雨罢至十月方就廷册。
七年七月乙亥制曰:承庙祧之尊固邦国之本重其绪六年太子薨业贞以元良斯今古之通制也。乃者春宫旷位已涉岁时将恐礻卑献阙主鬯之仪胶庠虚齿学之道其何以怀宁方夏章示教源稽诸往册用举彝典遂有孝敬忠肃宽明惠和遵保傅之言佩经训之旨友于兄弟睦于宗亲愽爱而恕已以诚慎行而餙躬以礼载观所履克茂厥猷宜升储闱以对休命朕祗。若成宪惟怀永图法二王垂统之秩绍十圣重光之烈致严配俾奉粢盛式昭上嗣之宗庶协明离之吉宜册为皇太子改名常(即穆宗也。)仍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十月壬寅帝即宣政殿册皇太子百寮退谒皇太子于崇明门幕殿凡三再拜太子皆答拜宫寮拜则受之。又赴兴庆宫进名奉贺皇太后。
穆宗长庆二年十二月癸巳制曰:朕闻王者敬承宗祧钦。若天命必建元子用宁邦家所以光协继明严当主鬯朕缵承圣绪寅奉丕图永惟国本之安爰在皇储之重而青宫久阙望苑未开何以表式元良昭宣鸿业稽於往册用举彝章长男景王湛孝爱恭和忠敬诚肃慈惠特禀宽仁夙彰言通典谟动协仪矩睦友宗属遵承傅道克修令问日茂嘉猷宜践储闱以承休命朕以君尊父严每推乾道闻诗学礼用首人伦嘉翼翼於诚心睹於孝敬克称知子无让前修俾奉粢盛式昭元嗣宜册为皇太子仍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乙未宰臣百寮并贺皇太后于兴庆宫丙午帝御紫辰殿册皇太子故事册太子御宣政前殿时以帝体未康虑劳登御故从便也。是日备宫悬於紫宸殿廷列而内仗於两阁门内群臣辨色序立於宣政门外俄就外廊食讫始具冠服剑履入日月华门列位於正衙辰後一刻方入合帝临轩後以中官列侍太子步自崇明门以宫寮翼从驸马二人扶整衣冠礼仪使导以进及乐作扇开群臣拜讫太子进至龙墀东西再拜受册摄中书令杜元[A13C]跪读册文以授太子再拜蹈舞乃出归于崇明门幕殿群臣贺皇帝讫退诣崇明谒皇太子太子命举帘执笏答拜宫寮拜则受之礼毕群臣赴兴庆宫称贺初穆即敬宗也。宗因击球暴得风恙机务稍壅外庭不知宫中安否者三日京师人情忄匈然右仆射裴度三上疏请立储嗣两省官及翰林学士亦继陈封章门下侍郎平章事李逄吉与同列因枢密中使梁守谦刘弘规王守澄同议遂迎置景王於少阳院然後固请穆宗御紫宸殿以安众心乃以十二月五日入阁率百寮称贺因请立皇子景王为储后感激呜咽闻者莫不涕零班退。又独进曰:景王先圣皇太后嫡长子至正。且顺事无可疑伏望即赐宣下臣谨便令有司择日册命时穆宗不能言微有许诺之意逢吉还中书草奏封进时同列杜元[A13C]先赴太庙宿斋逢吉後出光范门以所进言请立太子不言请立景王遽回马追之独改奏状以进翊日诏下遂以景王为皇太子文宗太和六年十月甲子诏曰:礼重承祧义存继体思崇守器必务建储王者所以固大本而贞万国也。鲁王永温仁宽明聪敏孝爱动合至性居无放心乐善承颜旷度容众恭勤诗书之教率由忠愿之风懿兹徽猷光我上嗣朕纂奉宝位丕宁圣图钦。若旧章同建储贰爰俾主鬯以率问安统正龙楼之荣昭宣甲观之兆宜膺茂典允属元良宜册为皇太子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太子帝长子也。母曰:王昭仪帝自即位承敬宗盘游荒怠之後恭俭惕慎以安天下以晋王谨愿。且欲建为储贰未几晋王薨帝哀悼甚不复言东宫事久之方有是命中外庆悦。
七年八月庚寅御宣政殿册皇太子礼毕百寮诣兴庆宫贺太皇太后义安太后。又诣光顺门贺皇太后开成四年十月制曰:古先哲王之有天下也。何尝不正国本而成天序建储两而主重器朕以寡昧祗荷丕图虔恭寅畏思固鸿业慎择全懿旷于旬时而卿士献谋龟筮告吉以为少阳虚位愿举盛仪列圣垂休俾合予志选贤而立式表无私敬宗皇帝第六男陈王成美天开成三年十月太子薨假忠孝日新道德温文合雅谦敬保和裕端明之体度饬尚书之训辞言皆中礼行不违仁是可以顺考旧章钦。若成命授之匕鬯以奉粢盛宜回朱邸之荣俾践青宫之重可以为皇太子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自青宫虚位相大臣百职言者拜章面陈凡累月帝遂册立陈王宋立与夷之志也。(五年正月文宗暴疾两军中尉仇士良等矫诏立[A13C]王为皇太弟废太子为陈王)。
五年正月己卯制曰:朕顾眇身获承丕构严恭寅畏十有五年虽宇内小康而大道犹郁方思砥砺期臻治平而天不予夙婴疾疹政既多阙心不自安近者凝冱所侵久而浸剧臣寮爱我内外一心祷祀毕为药乐备至亟换旬月有加无瘳惧不能躬总万机日庶政稽于古训谋及大臣用建亲贤以贰神器亲弟[A13C]王炎朕昔在藩邸与同师训动成仪矩深禀宽仁俾奉昌图必谐人欲可立为皇太弟(即武宗也。)应军国政事便令勾当是日两军自十六宅迎帝赴少阳院百官谒于东宫思贤殿分命群臣告天地社稷。
武宗会昌六年三月遗诏立光王怡为皇太叔权勾当军国政事改名忱(即宣宗也。)。
宣宗大中十三年八月遗诏立长子郓王温为皇太子监国改名漼(即懿宗也。)。
懿宗咸通十四年七月制立第五男晋王俨为皇太子改名儇(即僖宗也。)。
僖宗文德元年三月遗诏立寿王杰为皇太弟时帝暴疾不豫群臣以吉王最贤。又在寿王之上将立之惟军容使杨复恭请立寿王(後改名即昭宗也。)。
昭宗乾宁四年二月丙辰帝在华州节度使韩建表请立太子己未制德王裕宜册为皇太子(天元年八月为蒋玄晖所害)。
天元年八月遗诏曰:辉王祚幼彰岐嶷长实端良裒然不群予所锺爱必能克奉丕训以安兆人宜立为皇太子改名监军国事(即哀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