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本章共 1.22 万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陪臣部·智识第二
叔詹郑大夫也。晋公子重耳出奔过郑郑文公弗礼叔詹谏其君曰:晋公子贤而其从者皆国相。且。又同姓郑之出自厉王而晋之出自武王郑君曰: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叔詹曰:君不礼不如杀之。且後为国患郑君不听晋重耳返国是为文公以无礼讨郑。
中鲁大夫也。初内蛇与外蛇斗於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於申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繇人兴也。(尚书洛诰无。若火始焰焰未盛而进退之时以喻人心不坚正)人无[C260]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孔叔郑大夫诸侯盟王使周公召郑伯曰:吾抚女以从楚辅之以晋可以少安(周公宰孔也。王恨齐桓定太子之位故召郑伯使叛齐也。晋楚不服於齐故以镇安郑)郑伯喜於王命而惧其不朝於齐也。故逃归不盟孔叔止之曰:国君不可以轻轻则失亲(亲党携也。)失亲患必至患而乞盟所丧多矣。君必悔之弗听逃其师而归明年诸侯伐郑。
子良郑大夫也。宣公九年初楚子为厉之役故伐郑(六年楚伐郑取成於厉既成郑伯逃归缺救郑郑伯败楚师於柳棼(柳棼郑地)国人皆喜惟子良忧曰:是国之灾也。吾死无日矣。(自是晋楚交兵伐郑十二年卒有子入郑之祸)。
子展郑大夫也。襄公二十九年葬周灵王郑上卿有事子展使印往伯有曰:弱不可(印年少官卑)子展曰:与其往弱不犹愈乎!诗云:王事靡不遑启处(诗小雅不坚固也。启跪也。言王事无不坚固不暇启处)东西南北谁敢宁处(谓上卿)坚事晋楚以蕃王室也。(言我固事晋楚乃所以藩屏王室)王事无旷何常之有遂使印如周(传言周衰卑於晋楚)。又鲁襄公二十二年十二月游反将归晋(游反公孙虿子)未出竟遭逆妻者夺之以馆于邑(舍之其邑不复行)丁巳其夫攻子明杀之(子明即游反)以其妻行(十二月无丁巳丁巳十一月十四日也。)子展废良而立太叔(良游反子太叔反弟)曰:国卿君之贰也。民之主也。不可以苟请舍子明之类(子明有罪而良。又不贤故)求亡妻者使复其所使游氏勿怨(郑国不讨专杀之人所以抑强扶弱临时之宜)曰:无昭恶也。(交怨则父之不修益明也。)。
子产郑大夫子国之子襄公八年郑人欲媚於晋使子国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侵蔡欲以求媚於晋子耳子良之子不言败故获告)郑人皆喜子产曰:小国无文德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晋楚伐郑自今郑国不四五年弗得宁矣。子国怒之曰:尔何知国有大命而有正卿童子言焉将为戮矣。(大命起师行军之命)。又郑简公三年郑相子驷欲自立为君子孔使尉子杀相子驷而代之子孔。又欲自立子产曰:子驷为不可诛之今。又效之是乱无时息也,於是子孔从之而相郑简公。又襄公十年子孔当国(代子驷)为载书以位序听政辟(自群卿诸司各守其职位以受执政之法不得与朝政)大夫诸司门子弗顺将诛之(子孔欲诛不顺者)子产止之请为之焚书(既止子孔。又劝令烧除载书)子孔不可曰:为书以定国众怒而焚之是众为政也。国不亦难乎!(难以至治)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不如焚书以安众子得所欲(欲为政也。)众亦得安不亦可乎!专欲无成犯众兴祸子必从之乃焚书於仓门之外众而後定(不於朝内烧欲使远近见所烧)其年郑尉止作乱杀子国子耳子西闻盗不儆而出(子西公孙夏子驷子)尸而追盗(先临尸而追贼)盗入於北宫乃归授甲臣妾多逃器用多丧子产闻盗为门者(置守门)庀群司(具众官)闭府库慎闭藏完守备成列而後出兵车十七乘(千二百七十五人)尸而攻盗於北宫子乔帅国人助之杀尉止子师仆盗众尽死侯晋奔晋堵女父司臣尉翩司齐奔宋(尉翩尉止子司齐司成子)。又襄二十六年楚子及秦人侵郑印堇父与皇颉戌城麋(印堇父郑大夫)楚人囚之以献於秦郑人取货於印氏以请之子太叔为令正(主作辞令之正)以为请子产曰:不获(谓太叔辞以货请堇父必不得)受楚之功而取货於郑不可谓国秦其不然(受楚献功大名也。以货免之小利故谓秦不尔)。若曰:拜君之勤郑国微君之惠楚师其犹在敝邑之城下其可(辞如此堇父可得)弗从遂行秦人不予更币从子产而获之(更遣使执币用子产辞乃得堇父传称子产之善)。又楚子伐郑郑人将御之子产曰:晋楚将平诸侯将和楚王是故昧於一来(昧谓贪昧)不如使逞而归乃易成也。(逞快也。)夫小人之性[C260]於勇啬於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C260]动也。啬贪也。言郑之故与楚战者皆[C260]事勇名之人非能为国计虑久利不可从也。)子展说不御寇子产相郑伯以如晋叔向问郑国之政焉对曰: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驷良方争未知所成(驷氏子也。良氏伯有也。)。若有所成吾得见乃可知也。叔向曰:不既和矣。乎!对曰:伯有侈而愎(愎狠也。)子好在人上莫能相下也。虽其和也。犹将积恶也。恶至无日矣。(此年秋良霄出奔)襄三十年子产为政有事伯石赂与之邑(伯石公孙有事欲使之)子太叔曰:国皆其国也。奚独赂与焉(言郑大夫共忧郑国事奚为独赂之)子产曰:无欲实难(言人不能无欲)皆得其欲以从其事而要其成非我有成其在人乎!(言成犹在我非在人也。)何爱於邑邑将焉往(言犹在国)子太叔曰:若四国何(恐为四邻所笑)子产曰:非相违也。而相从也。(言赂以邑欲为和顺)四国何尤焉郑书有之(郑国史书)曰: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先和大族而後国家安)姑先安大以待其所归(要其成也。)既伯石惧而归邑卒与之(卒终也。)伯有既死使太史命伯石为卿辞太史退则请命焉(请太史更命已)复命之。又辞如是三乃受策入拜子产以是恶其为人也。(恶其虚饰)使次己位(畏其作乱故宠之)襄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何为邑(为邑大夫)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尹何年少)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愿谨善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夫谓尹何)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以政与之)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多自伤)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於子子於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制裁也。)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言官邑之重多於美锦)侨闻学而後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贯习也。)。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慢易)之微子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後知不足(自知谋虑不足谋其家)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传言子产之治乃子皮之力)其年郑人游於乡校(乡之学校)以论执政(论其得失)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患人於中谤议国政)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吾闻忠善以损怨(为忠善则怨谤息)不闻作威以防怨(欲毁乡校即作威),岂不遽止然犹防川(遽畏惧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道通也。)不如吾闻而药之也。(以为药石)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惟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仲尼以二十二年生,於是十岁长而後闻之)昭公元年游吉如楚葬郏敖。且聘立君归谓子产曰:具行器矣。(行器曾备)楚王汰侈而自说其事必合诸侯吾往无日矣。子产曰:不数年未能也。昭公四年楚子使椒举如晋求诸侯楚子问於子产曰:晋其许我诸侯乎!对曰:许君晋君少安不在诸侯(安於小小不能远图)其大夫多求(贪也。)莫匡其君在宋之盟。又曰:如一(晋楚同也。)。若不许君将焉用之(焉用宋盟)王曰:诸侯其来乎!对曰:必来从宋之盟承君之欢不畏大国何故不来(大国晋也。)不来者其鲁卫曹邾乎!曹畏宋邾畏鲁鲁卫逼於齐而亲於晋唯是不来其馀君之所及也。谁敢不至(言楚威力所能及)王曰:。然则吾所求者无不可乎!对曰:求逞於人不可(逞快也。求人以快意人必违之)与人同欲尽济申之会鲁卫曹邾不会其年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吾不迁矣。(迁移也。)浑罕曰:(浑罕子宽)国氏其先亡乎!君子作法於凉其敝犹贪(凉薄也。)作法於贪敝将。若之何(言不可久行)姬在列者(在列国也。)蔡及曹滕其先亡乎!逼而无礼(蔡逼楚曹滕逼宋)郑先卫亡逼而无法(逼晋楚)政不率法而制於心民各有心何上之有(子产权时救急浑罕之正道)昭公七年子产聘於晋为丰施归州田於宣子(丰施郑公孙之子三年晋以州田赐)曰:日君以夫公孙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今无禄早世不获久享君德其子弗敢有不敢以闻於君私致诸子(此年正月公孙卒)宣子辞子产曰: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荷担也。以微薄喻重贵)施将惧弗能任其先人之禄其况能任大国之赐纵吾子为政而可後之人。若属有疆场之言敝邑获戾(恐後代宣子者将以郑取晋邑罪郑)而丰氏受其大讨吾子取州是免敝邑於戾而建置丰氏也。敢以为请(传言子产贞而不谅)宣子受之以告晋侯晋侯以与宣子宣子为初言病有之(初言谓与赵。《文子》争州田)以易原县於乐大心(乐大心宋大夫原晋邑以赐乐大心也。)鲁昭公十一年秋会于厥谋救蔡也。(不书救蔡不果救)郑子皮将行子产曰:行不远不能救蔡也。蔡小而不顺楚大而不德天将弃蔡以壅楚盈而罚之(盈楚恶)蔡必亡矣。且丧君而能守者鲜矣。三年王其有咎乎!美恶周必复王恶周矣。(元年楚子弑君而立岁在大梁後三年十三岁岁星周复于大梁)晋人使狐父请蔡于楚弗许(狐父晋大夫)昭公十三年晋会诸侯同盟于平丘齐服也。令诸侯日中造于除(除地为坛盟会处)癸酉退朝(先盟朝晋)子产命外仆速张于除(张帷幕)子太叔止之使待明日及夕子产闻其未张也。使速往乃无所张矣。(地已满也。传言子产每事敏于太叔)十六年郑大旱使屠击祝款竖付有事於桑山(三子郑大夫有事祭也。)斩其木不雨子产曰:有事於山艺山林也。(当艺养令繁殖)而斩其木其罪大矣。夺之官邑郑礻卑灶言於子产曰:宋卫陈郑将同日火。若我用玉瓒郑必不火(也。玉爵瓒勺也。欲以禳火)子产弗与(以为天灾流行非禳所息故也。)明年五月宋卫陈郑皆火礻卑灶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前年礻卑灶欲用禳火子产不听复请用之)郑人请用之(信灶言)子产不可子太叔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多言者或时有中)遂不与亦不复火(传言天道难明虽礻卑灶犹不足以尽知之)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曰:将有大祥(里析郑大夫祥变异之气)民震动国几亡吾身冫民焉弗良及也。(言将先灾死)国迁其可乎!子产曰:虽可吾不足以定迁矣。(子产知天灾不可逃非迁所免故以知不足)昭公十六年晋宣子有环其一在郑商(玉人同工其朴成此双环)宣子谒诸郑伯(谒请也。)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子太叔子羽谓子产曰:韩子亦无几求(言所求少)晋国亦未可以贰晋国韩子不可偷也。(偷薄也。)。若属有谗人交斗其间鬼神而助之以兴其凶怒悔之何及吾子何爱於一环其以取憎於大国也。盍求而与之子产曰:吾非偷晋而有二心将终事之是以弗与忠信故也。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夫大国之人令於小国而皆获其求将何以给之一共一否为罪滋大(滋益也。)大国之求无礼以斥之何餍之有吾。且为鄙邑则失位矣。(不复成国)。若韩子奉命以使而求玉焉贪淫甚矣。独非罪乎!出一玉以起二罪吾。又失位韩子成贪将焉用之。且吾以玉贾罪不亦锐乎!(锐细小也。)韩子买诸贾人既成贾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韩子请诸子产曰:日起(起宣子名)请夫环执政弗义弗敢复也。(复重求也。)今买诸商人商人曰:必以闻敢以为请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郑本在周畿内桓公东迁并与商人俱)庸次比耦(庸用也。用次更相从耦耕)以艾杀此地斩之蓬蒿藜藿而共处之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无强市其物)毋或匈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毋乃不可乎!吾子得玉而失诸侯必不为也。若大国令而其无艺(艺法也。)郑鄙邑也。亦弗为也。(不欲为鄙邑之事)侨。若献玉不知所成敢私布之(布陈也。)韩子辞玉曰:起不敏敢求玉以徼二罪敢辞之(传言子产知礼宣子能改过)昭公十九年郑大水龙斗於时门之外洧渊(时门郑城门也。洧水出荥阳密县东南至颍川长入颍)国人请为焉子产弗许曰:我斗龙不我觌也。(觌见也。)龙斗我独何觌焉禳之则彼其室也。(渊龙之室)吾无求於龙龙亦无求於我乃止也。(传言子产之知)昭公十年郑子皮如晋葬平公将以币行(见新君之贽)子产曰:丧焉用币用币必百两(载币用车百乘)百两必千人千人至将不行(行用也。)不行必尽用之(不得见新君将自费用尽)几千人而国不亡(言千人之费不可当)子皮固请以行既葬诸侯之大夫欲因见新君叔孙昭子曰:非礼也。弗听叔向辞之曰:大夫之事毕矣。(送葬礼毕)而。又命孤孤斩焉在之中(既葬未卒哭故犹服斩衰)其以嘉服见则丧礼未毕其以丧服见是重受吊也。大夫将。若之何皆无辞以见子皮尽用其币归谓子羽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言不患不知患不能行)夫子知之矣。我则不足(言已繇子产之戒既知其不可而遂行之是我之不足)。《书》曰:欲败度纵败礼(商书)我之谓矣。夫子知度与礼矣。我实纵欲而不能自克也。(欲因丧以庆新君故纵而行之不能自胜)。
子羽郑大夫也。襄公二十九年楚郏敖即位(郏敖康王子熊麋也。)王子围为令尹(围康王弟)子羽曰:是谓不宜必代之昌松柏之下其草不殖(言楚君弱令尹强物不两盛昭元年围杀郏敖)昭元年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於公孙氏伍举为介(伍举椒举介副也。)将入馆(就客舍)郑人恶之(知楚怀诈)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於外(舍城外)既聘将众逆(以兵入逆妇)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单听命(欲以城外除地为坛行昏礼)令尹命太宰伯州犁对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丰氏公孙)围布几筵告於庄共之庙而来(庄王为之祖共王之父)。若野赐之是委君贶於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於诸卿也。(言不得从卿礼)不宁惟是。又使围蒙其先君(蒙告先君而来不得礼於女氏之庙故以为欺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大臣称老惧辱命而黜退。)其蔑以复矣。惟大夫图之子羽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国而无备则是罪)将恃大国之安静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言已失所恃则诸侯惩恨以距君命壅塞不行所惧惟此)不然敝邑馆人之属(馆人守舍人也。)其敢爱丰氏之祧(祧远祖庙)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而入(垂示无弓)许之入逆而出。
子太叔郑大夫也。楚子使射城州屈复茄人矣。(还复茄人於州屈)城丘皇迁訾人焉(移訾人於州皇)使熊相某郭巢季然郭卷子(使二大夫为巢卷筑郭也。卷城在南阳华县南)太叔闻之曰:楚王将死矣。使民而不安其土必忧忧将及王弗能久矣。驷引郑大夫也。晋荀帅师围郑未至郑驷引曰:知伯愎而好胜是下之则可行也。(行去声)乃先保南里以恃之。
曹刿鲁人也。庄公十年齐师伐鲁庄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在位者间犹与也。)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今公衣食所惠不过左右。故曰:未公曰:义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祝辞不敢以小为大以恶为美)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孚大信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必尽己情察审也。)对曰:忠之属也。(上思利民忠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共乘兵车)战于长勺公将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视车迹也。)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恐诈也。)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臧文仲鲁大夫也。僖公二十年宋襄公欲合诸侯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屈己之欲从众之善。)以人从欲鲜济齐国。《庄子》来聘於鲁自郊劳至于礼成而加之以敏(迎来曰:郊劳送去曰:赠贿敏审当於事)臧文仲言於公曰:国子为政齐犹有礼君朝焉臣闻之服有礼社稷之卫也。公如齐。
县子鲁大夫岁旱穆公召而问焉(凡穆公或作缪公)曰:天久不雨吾欲暴而奚。若(奚。若何如也。者面乡天觊天哀而雨之)曰:天则不雨而暴人之疾子虐毋乃不可与(锢人之所哀暴之是虐)。然则吾欲暴巫而奚。若曰: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於以求之毋乃己疏乎!(己犹甚也。巫主接神亦觊天哀而雨之春秋传说巫曰:女曰:巫在男曰:觋。《周礼》大巫旱。又则舞雩也。)徙市则奚。若曰:天子崩巷市七日诸侯薨巷市三日为之徙市不亦可乎!(徙市者庶人之丧礼今徙市是忧戚於旱。若丧)。
公子偃鲁大夫也。庄公十年齐师宋师伐鲁次於郎公子偃曰:宋师不整可败也。宋败齐必还请击之鲁庄公弗许自雩门窃出蒙皋比而先犯之(雩门鲁南城门皋比虎皮)公从之大败宋师於乘丘齐师乃还。
季。《文子》鲁大夫也。文公十五年初齐侯侵鲁遂伐曹讨其朝鲁也。季。《文子》曰:齐侯其不免乎!已则无礼(执王使而伐无罪。)而讨於有礼者曰:女行礼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己则反天之道而。又以讨人难以免矣。《诗》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诗小雅)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在周颂曰:畏天之威于时保之(诗周颂言畏天威,於是保福禄)不畏于天将何能保以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多行无礼弗能在矣。十八年齐人弑其君商人成公七年吴伐郯郯成季。《文子》曰:中国不振旅蛮夷入伐而莫之或恤(振整也。旅众也。)无者也。夫(言中国不能相愍恤故夷狄内侵)。《诗》曰: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其此之谓与(诗小雅刺在者不能吊愍下民故号天告乱)有上不吊其谁不受乱(主谓霸主)吾亡无日矣。君子曰:知惧如是斯不亡矣。成公八年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季。《文子》饯之(饯送行饮酒)私言(私与之言)曰:大国制义以为盟主是以诸侯怀德畏讨无有心谓汶阳之田敝邑之旧也。而用师於齐使归诸敝邑今有二命曰:归诸齐信以行义义以成命小国所望而怀也。信不可知义无所立四方诸侯其谁不解体(言不复肃敬於晋)。《诗》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极二三其德(爽差也。极中也。诗卫风妇人怨丈夫不一其行喻鲁事晋犹女之事夫不敢过差而晋有极之心反二三其德)七年之中一予一夺二三孰甚焉士之二三犹丧妃耦而况霸主霸主将德是以(以用也。)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诗》曰:犹之未远是用大简(犹图也。简谏也。诗大雅言王者图事不远故用大道谏之)行父惧晋之不远犹而失诸侯也。是以敢私言之。
季武子鲁大夫也。襄公三十年鲁使者在晋晋赵孟以绛县人为绛县师,於是归以语诸大夫季武子曰:晋未可偷也。(偷薄也。)有赵孟以为大夫有伯瑕以为佐(伯瑕士文伯)有史赵师旷而咨度焉有叔向女齐以师保其君其朝多君子其庸可偷乎!勉事之而後可。
孟献子鲁大夫也。聘於晋宣子觞之三徙钟石之悬不移而具献子曰:富家哉!宣子曰:子之家孰与我家富献用师鞍之战子曰:吾家甚贫惟有二士曰:颜向慈无灵者使吾邦家安平百姓和协惟此二者耳吾尽於此矣。献子出宣子曰:彼君子也。以畜贤为富我鄙人也。以钟石金玉为富孔子曰:孟献子之富可著於春秋宣公十四年楚伐宋孟献子言于宣公曰:臣闻小国之免於大国也。聘而献物(物玉帛皮币也。),於是有庭实旅百(主人亦设笾豆百於庭以答宾)朝而献功(献其治国者征伐之功於牧伯),於是有容貌采章嘉淑而有加货(容貌威仪容貌也。采章车服文章也。嘉淑令辞称赞也。加货命宥币帛也。言往共来报亦备)谋其不免也。诛而荐贿则无及也。(荐进也。见责而往则不足解罪)今楚在宋君之公说(明年归父会楚子于宋)仲孙蔑襄公二年秋会晋荀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于戚孟献子曰:请城虎牢以逼郑(虎牢旧郑邑今属晋)知武子曰:善曾阝之会吾子闻崔子之言今不来矣。(元年孟献子与齐崔杼次于曾阝崔杼有不晋之言献子以告知武子)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齐故也。(三国齐之属)寡君之忧不惟郑(言复忧齐叛)将复於寡君而请於齐(以城晋君而请齐会之欲以观齐志)得请而告吾子之功也。(得请谓齐人应命告诸侯会筑虎牢)。若不得请事将在齐(将伐齐)吾子之请诸侯之福也。(城虎牢足以服郑息征伐)岂唯寡君赖之(传言荀善谋)冬复会于戚齐崔武子及滕薛小邾之大夫皆会知武子之言故也。(武子言事将在齐齐人惧帅小国而会之)遂城虎牢郑人乃成(献子之谋)。又襄公七年夏四月三卜郊不从乃免牲献子曰: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也。(郊祀后稷以配天后稷周始能播植者)是故启蛰而郊郊而後耕今既耕而卜郊宜其不从也。(启蛰夏正建寅之月耕谓春分)晋使来乞师将事不敬(将事致君命)孟献子曰:氏其亡乎!礼身之也。敬身之基也。子无基。且先君之嗣卿也。受命以求师将社稷是卫而惰弃君命也。不亡何为(克子。故曰:嗣卿後晋果杀)。
叔孙穆子鲁大夫也。虢之会诸侯之大夫寻盟未退季武子伐莒取郓莒人告於会楚人将以叔孙穆子为戮晋乐王鲋求货於穆子曰:吾为子请於楚穆子不予梁其谓穆子曰:有货以卫身也。出货而可以免子何爱焉穆子曰:非女所知也。承君命以会大事而国有罪我以货私免是我会吾私也。苟如是则。又可以出货而成私欲乎!虽可以免吾其。若诸侯之事何夫必将或循之曰:诸侯之卿有然者故也。则我求安身而为诸侯法矣。君子是以患作作而不衷将或导之是昭其不衷也。余非爱货恶不衷也。且罪非我之繇为戮何害楚人乃赦之。又卫孙。《文子》来聘。且拜武子之言而寻孙桓子之盟(盟在成三年)公登亦登(礼登阶臣後君一等)叔孙穆子相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尝後卫君(敌体并登)今吾子不後寡君寡君未知所过吾子必少安(安徐也。)孙子无辞亦无悛容(悛改也。)穆叔曰:孙子必亡而君过不悛亡之本也。《诗》曰: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委蛇顺貌诗召南言人臣自公门入私门无不顺谓从者也。(从顺也。)衡而委蛇必折(衡横也。横不顺道必毁折其後林父逐君)。又鲁襄公在楚楚人使公亲衤遂(诸侯有遣使赠衤遂之礼今楚欲依遣使之礼)公患之穆叔曰:衤殡而衤遂则布币也。(先使巫衤除殡之凶邪而行衤遂礼与朝而布币异)乃使巫以桃先衤殡(黍穰)楚人弗禁既而悔之。又楚子郏敖即位襄公三十年使罢聘鲁穆叔问王子之为政何如(王子围为令尹)对曰:吾侪小人食而听事犹惧不给命而不免於戾焉与知政固焉不告穆叔告大夫曰:楚令尹将有大事子荡将与焉(子荡罢。)助之匿其情矣。(子围素贵郏敖微弱皆知其将为乱故穆叔问之)其後围弑郏敖澶渊之会穆叔至自会见孟孝伯语之曰:晋赵孟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偷苟。且)。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成二年战於鞍赵朔已死,於是赵。《文子》始生至襄公三十年澶渊盖年四十七八故言未盈五十)。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乎!(韩子韩起)吾子盍与季孙言之可以树善君子也。(言韩起有君子之德今方知政可素往立善)晋君将失政矣。若不树早备鲁(使韩子早为鲁备)既而政在大夫韩子懦弱大夫多贪求欲无厌齐楚未足与也。鲁其惧哉!孝伯曰:人生几何谁能无偷朝不及夕将安用树穆叔出而告人曰:孟孙将死矣。吾语诸赵孟之偷也。而。又甚焉(言朝不及夕偷之甚也。)。又与季孙语晋故(知与孟孙言)季孙不从及赵。《文子》卒(在元年)晋公室卑政在侈家韩宣子为政不能图诸侯鲁不堪晋求谗慝弘多是以有平丘之会。又昭公三年小邾穆公来朝季武子欲卑之(不欲以诸侯礼待之)穆子曰:不可曹滕二邾实不忘我好敬以之犹惧其贰。又卑一睦焉(一睦谓小邾)逆群好也。其如旧而加敬焉志曰:能敬无灾。又曰:敬逆来者天所福也。季孙从之。又襄公二十八年崔杼弑其君而後自缢齐人求杼尸将戮之不得叔孙穆子曰:必得之武王有乱臣十人(乱治也。)崔杼其有乎!不十人不足以葬既崔氏之臣曰:与我拱璧吾献其柩,於是得之。
襄仲鲁大夫也。如齐拜之盟复曰:臣闻齐人将食鲁之麦以臣观之将不能齐君之语偷臧文仲有言曰:民主偷必死明年齐人弑懿公。
臧武仲鲁大夫也。襄公四年陈成公卒楚人将伐陈闻丧乃止(军礼不伐丧)陈人不听命(不听楚命)臧武仲闻之曰:陈不服於楚必亡大国行礼而不在大犹有咎而况小乎!楚彭名侵陈陈无礼故也。又襄公十四年卫侯奔齐在邾武仲如齐唁卫侯卫侯与之言虐退而告其人曰:卫侯其不得入矣。其言粪土也。亡而不变何以复国子展子鲜闻之见武仲与之言道(顺道理)臧孙说谓其人曰:卫君必入夫二子者或免之或推之欲无入得乎!又襄公十九年季武子以所得於齐之兵作林锺而铭鲁功焉(林锺律名铸钟声应林锺因以为名)武仲谓孙曰:非礼也。夫铭天子令德(天子铭德不铭功)诸侯言时计功(举得时动有功则可铭也。)大夫称伐(铭其之劳)今称伐则下等也。(从大夫故)计功则借人也。(借晋力也。)言时则妨民多矣。何以为铭。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彝常也。谓钟鼎为宗庙之常器)铭其功烈示子孙昭明德而惩无礼也。今将借人之力以救其死。若之何铭之小国幸於大国(以胜大国为幸)而昭所焉以怒之亡之道也。
孟公绰鲁大夫也。襄公二十五年齐崔杼帅师伐我北鄙以报孝伯之师(前年鲁使孟孝伯为晋伐齐)公患之使告于晋孟公绰曰:崔子将有大志不在病必速归何患焉其来也。不寇(不为寇害)使民不严(欲得民心)异於他日齐师徒归(徒空也。)。
展庄叔鲁大夫也。襄二十八年齐庆封奔鲁献车於季武子美泽可以鉴(光鉴形也。)庄展叔见之曰:车甚泽人必瘁宜其亡也。
叔弓鲁大夫也。昭二年聘於晋晋侯使郊劳(聘礼宾至近郊君使卿劳之)辞曰:寡君使弓来继旧好固曰:女无敢为宾彻命於执事敝邑弘矣。(彻达也。)敢辱郊使请辞(辞郊劳)致馆辞曰:寡君命下臣来继旧好好合使成臣之禄也。(得通君命则於己为荣禄)敢辱大馆(敢不敢也。)叔向曰:子叔子知礼哉!吾闻之曰: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宗犹主也。)辞不忘国忠信也。(谓称旧好)先国後己卑让也。(始称敝邑之宏先国也。次称臣之禄後己也。)。《诗》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夫子近德矣。
子服惠伯鲁大夫也。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启疆来召鲁昭公,公将往梦襄公祖(祖祭道祖)梓慎曰:君不果行襄公之楚也。梦周公祖而行今襄公实祖君其不行子服惠伯曰:行先君未尝楚故周公祖以道之襄公楚矣。而祖以道。若不行何之後公如楚。
叔孙昭子鲁大夫也。鲁昭公二十年二月己丑日南至(是岁朔旦冬至之岁也。当言正月日南至史失闰闰更在二月後故经因史书正月传更具於二月记南至日以正历也。)梓慎望氛气也。时鲁侯不行登台之礼使梓慎望氛)曰:今兹宋有乱国几亡三年而後弭蔡有大丧(後宋华向出奔蔡侯卒)叔孙昭子曰:。然则戴桓也。(戴族华氏桓族向氏)汰侈无礼已甚乱所在也。(传言妖繇人兴)二十一年宋华亥向宁华定自陈入于南里以叛先是九年冬筑郎囿季平子欲其速成也。叔孙昭子曰:。《诗》曰:经始勿亟庶民子来(诗大雅言文王始经营灵台非急疾之众民以子义来欢乐为之)焉用速成其以剿民也。(剿劳也。)无囿犹可无民其可乎!
叔仲昭伯鲁大夫也。从襄公如楚及汉闻康王卒欲还叔仲昭伯曰:君之来也。非为一人也。为其名与其众也。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诸大夫皆欲还子服惠伯曰:不知所为姑从君乎!叔仲曰:子之来也。非欲安身也。为国家之利也。故不惮勤远而听於楚非义楚也。畏其名与众也。夫义人者固庆其喜而吊其忧况畏而服乎!闻畏而往闻丧而还苟芊姓实嗣其谁代之任丧王太子。又长矣。执政未改子为先君来死而去之其谁曰:不如先君将为丧举闻丧而还其谁曰:非侮也。事其君而任其政其谁曰:己贰求说其侮而亟於前之人其雠不滋大乎!说侮不懦执政不贰帅大雠以惮小国其谁云:待之。若从君而走患则不如违君以避难。且夫君子计成而後行二三子计乎!有御楚之术而有守国之备乎!则可也。若未有不如往也。乃遂行。
子家羁鲁大夫也。鲁昭公二十五年昭公伐季氏平子登台而请曰:君不察臣之罪使有司讨以干戈臣请待於沂上以察罪弗许(鲁城南有沂水平子欲出待罪也。大沂水出盖县南至下邳入泗)请囚於费弗许请以五乘亡弗许子家子曰:君其许之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隐约穷困)为之徒者众矣。日入慝作弗可知也。(慝奸恶也。日奸人将起其众助季氏不可知也。)众怒不可蓄也。(季氏众)蓄而弗治将蕴(蕴积也。)蕴蓄民将生心生心同求将合(与季氏同求叛君者)君必悔之弗听后阝孙曰:必杀之公使后阝孙逆孟懿子(懿子仲孙何忌)叔孙氏之司马戾言於其众曰:若之何莫对(众疑所助)。又曰:我家臣也。不敢知国凡有季氏与无於我孰利皆曰:无季氏是无叔孙氏也。戾曰:。然则救诸帅徒以往陷西北隅以入(陷公围也。)公徒释甲执冰而踞(言无战心也。冰椟丸盖或云:椟丸是箭其盖可以取饮)遂逐之(逐公徒)孟氏使登西北隅以望季氏见叔孙氏之旌以告孟氏执后阝昭伯杀之于南门之西遂伐公徒子家子曰:诸臣伪劫君者而负罪以出君止(使。若非君本意者君自可止不出)意如之事君也。不敢不改(意如季平子名)公曰:余不忍也。与臧孙如墓谋(祭先君。且谋所奔)遂行己亥公孙于齐臧昭伯率从者将盟载。《书》曰:戮力一心好恶同之信罪之有无(信明也。处者有罪从者无罪)缱绻从公无通外内,於是以公命示子家子子家子曰:如此吾不可以盟羁也。不佞不能与二三子同心而以为皆有罪(从者陷君留者逐君皆有罪也。),或欲通外内。且欲去君(去君伪负罪出奔不必缱绻从公)二三子好亡而恶定焉可同也。舀君於难罪孰大焉通外内而去君君将速入弗通何为而何守焉乃不与盟。
子服景伯鲁大夫也。鲁哀公十三年会晋侯吴子於黄池吴人将以公见晋侯子服景伯言而止既而悔之将囚景伯景伯曰:何也。立後於鲁矣。(何景伯名)将以二乘与六人从迟速惟命遂囚以还及户牖(户牖陈留外黄县西北东城是)谓太宰曰:鲁将以十上辛有事於上帝先王季辛而毕何世有职焉(有职於祭事)自襄以来未之改也。(鲁襄公)。若不会祝宗将实然(言鲁祝宗将告神云:景伯不会坐为吴所囚吴人信鬼故以是恐之)。且谓鲁不共而执其贱者七人何损焉太宰言於王曰:无损於鲁而祗为名(为恶名)不如归之乃归景伯。
阳。《文子》为鲁大夫楚惠王以梁与鲁阳。《文子》、《文子》辞曰:梁险而在北境惧子孙之有贰者也。夫事君无憾憾则惧逼逼则惧贰夫盈而不逼憾而不贰者臣能自寿也。不知其他纵臣而得以其首领没惧子孙之以梁之险而乏臣之祀也。王曰:子之仁不忘乎!子孙施及楚国敢不从子与之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