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册府元龟》简介
-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 ●卷二◎帝王部·诞圣
- ●卷三◎帝王部·名讳
- ●卷四◎帝王部·运历
- ●卷五◎帝王部·创业
- ●卷六◎帝王部·创业第二
- ●卷七◎帝王部·创业第三
- ●卷八◎帝王部·创业第四
- ●卷九◎帝王部·继统第一
- ●卷十◎帝王部·继统第二
- ●卷十一◎帝王部·继统部三
- ●卷十二◎帝王部·中兴·告功
- ●卷十三◎帝王部·都邑
- ●卷十四◎帝王部·都邑第二
- ●卷十五◎帝王部·年号
- ●卷十六◎帝王部·尊号一
- ●卷十七◎帝王部·尊号第二
- ●卷十八◎帝王部·帝德
- ●卷十九◎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帝王部·功业
- ●卷二十一◎帝王部·徵应
- ●卷二十二◎帝王部·符瑞
- ●卷二十三◎帝王部·符瑞第二
- ●卷二十四◎帝王部·符瑞第三
- ●卷二十五◎帝王部·符瑞第四
- ●卷二十六◎帝王部·感应·神助
- ●卷二十七◎帝王部·孝德
- ●卷二十八◎帝王部·奉先
- ●卷二十九◎帝王部·奉先第二
- ●卷三十◎帝王部·奉先第三
- ●卷三十一◎帝王部·奉先第四
- ●卷三十二◎帝王部·崇祭祀
- ●卷三十三◎帝王部·崇祭祀第二
- ●卷三十四◎帝王部·崇祭祀第三
- ●卷三十五◎帝王部·封禅
- ●卷三十六◎帝王部·封禅第二
- ●卷三十七◎帝王部·颂德
- ●卷三十八◎帝王部·尊亲·尊师·尊乳保
- ●卷三十九◎帝王部·睦亲
- ●卷四十◎帝王部·文学·好文
- ●卷四十一◎帝王部·宽恕
- ●卷四十二◎帝王部·仁慈
- ●卷四十三◎帝王部·度量·多能
- ●卷四十四◎帝王部·奇表·神武
- ●卷四十五◎帝王部·谋略·权略
- ●卷四十六◎帝王部·智识
- ●卷四十七◎帝王部·友爱·慈爱
- ●卷四十八◎帝王部·谦德·从人欲
- ●卷四十九◎帝王部·崇儒术
- ●卷五十◎帝王部·崇儒术第二
- ●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
- ●卷五十二◎帝王部·崇释氏第二
- ●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黄老
- ●卷五十四◎帝王部·尚黄老第二
- ●卷五十五◎帝王部·养老
- ●卷五十六◎帝王部·节俭
- ●卷五十七◎帝王部·英断·明察
- ●卷五十八◎帝王部·勤政·守法·致治
- ●卷五十九◎帝王部·兴教化
- ●卷六十◎帝王部·立制度
- ●卷六十一◎帝王部·立制度第二
- ●卷六十二◎帝王部·发号令第一
- ●卷六十三◎帝王部·发号令第二
- ●卷六十四◎帝王部·发号令第三
- ●卷六十五◎帝王部·发号令第四
- ●卷六十六◎帝王部·发号令第五
- ●卷六十七◎帝王部·求贤
- ●卷六十八◎帝王部·求贤第二
- ●卷六十九◎帝王部·审官
- ●卷七十◎帝王部·务农
- ●卷七十一◎帝王部·命相
- ●卷七十二◎帝王部·命相第二
- ●卷七十三◎帝王部·命相第三
- ●卷七十四◎帝王部·命相第四
- ●卷七十五◎帝王部·任贤
- ●卷七十六◎帝王部·礼大臣·褒贤
- ●卷七十七◎帝王部·委任
- ●卷七十八◎帝王部·委任第二
- ●卷七十九◎帝王部·庆赐
- ●卷八十◎帝王部·庆赐第二
- ●卷八十一◎帝王部·庆赐第三
- ●卷八十二◎帝王部·赦宥
- ●卷八十三◎帝王部·赦宥第二
- ●卷八十四◎帝王部·赦宥第三
- ●卷八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四
- ●卷八十六◎帝王部·赦宥第五
- ●卷八十七◎帝王部·赦宥第六
- ●卷八十八◎帝王部·赦宥第七
- ●卷八十九◎帝王部·赦宥第八
- ●卷九十◎帝王部·赦宥第九
- ●卷九十一◎帝王部·赦宥第十
- ●卷九十二◎帝王部·赦宥第十一
- ●卷九十三◎帝王部·赦宥第十二
- ●卷九十四◎帝王部·赦宥第十三
- ●卷九十五◎帝王部·赦宥第十四
- ●卷九十六◎帝王部·赦宥第十五
- ●卷九十七◎帝王部·奖善·礼贤
- ●卷九十八◎帝王部·徵聘
- ●卷九十九◎帝王部·推诚·亲信
- ●卷一百 ◎帝王部·听纳
- ●卷一百一◎帝王部·纳谏
- ●卷一百二◎帝王部·招谏
- ●卷一百三◎帝王部·招谏第二
- ●卷一百四◎帝王部·访问
- ●卷一百五◎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六◎帝王部·惠民第二
- ●卷一百七◎帝王部·朝会第一
- ●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卷一百九◎帝王部·宴享第一
- ●卷一百十◎帝王部·宴享第二
- ●卷一百十一◎帝王部·宴享第三
- ●卷一百十二◎帝王部·巡幸第一
- ●卷一百十三◎帝王部·巡幸第二
- ●卷一百十四◎帝王部·巡幸第三
- ●卷一百十五◎帝王部·藉田·狩
- ●卷一百十六◎帝王部·亲征
- ●卷一百十七◎帝王部·亲征第二
- ●卷一百十八◎帝王部·亲征第三
- ●卷一百十九◎帝王部·选将
- ●卷一百二十◎帝王部·选将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一◎帝王部·征讨
- ●卷一百二十二◎帝王部·征讨第二
- ●卷一百二十三◎帝王部·征讨第三
- ●卷一百二十四◎帝王部·讲武·修武备
- ●卷一百二十五◎帝王部·料敌
- ●卷一百二十六◎帝王部·纳降
- ●卷一百二十七◎帝王部·明赏
- ●卷一百二十八◎帝王部·明赏第二
- ●卷一百二十九◎帝王部·封建
- ●卷一百三十◎帝王部·延赏
- ●卷一百三十一◎帝王部·延赏第二
- ●卷一百三十二◎帝王部·褒功
- ●卷一百三十三◎帝王部·褒功第二
- ●卷一百三十四◎帝王部·念功
- ●卷一百三十五◎帝王部·愍征役·好边功
- ●卷一百三十六◎帝王部·慰劳
- ●卷一百三十七◎帝王部·旌表
- ●卷一百三十八◎帝王部·旌表第二
- ●卷一百三十九◎帝王部·旌表第三
- ●卷一百四十◎帝王部·旌表第四
- ●卷一百四十一◎帝王部·念良臣·尊外戚
- ●卷一百四十二◎帝王部·弭兵
- ●卷一百四十三◎帝王部·弭灾
- ●卷一百四十四◎帝王部·弭灾第二
- ●卷一百四十五◎帝王部·弭灾第三
- ●卷一百四十六◎帝王部·恤下
- ●卷一百四十七◎帝王部·恤下第二
- ●卷一百四十八◎帝王部·知子·知臣
- ●卷一百四十九◎帝王部·辨谤·舍过
- ●卷一百五十◎帝王部·宽刑
- ●卷一百五十一◎帝王部·慎罚夫
- ●卷一百五十二◎帝王部·明罚
- ●卷一百五十三◎帝王部·明罚第二
- ●卷一百五十四◎帝王部·明罚第三
- ●卷一百五十五◎帝王部·督吏
- ●卷一百五十六◎帝王部·诫励第一
- ●卷一百五十七◎帝王部·诫励第二
- ●卷一百五十八◎帝王部·诫励第三
- ●卷一百五十九◎帝王部·革弊
- ●卷一百六十◎帝王部·革弊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一◎帝王部·命使
- ●卷一百六十二◎帝王部·命使第二
- ●卷一百六十三◎帝王部·招怀
- ●卷一百六十四◎帝王部·招怀第二
- ●卷一百六十五◎帝王部·招怀第三
- ●卷一百六十六◎帝王部·招怀第四
- ●卷一百六十七◎帝王部·招怀第五
- ●卷一百六十八◎帝王部·却贡献
- ●卷一百六十九◎帝王部·纳贡献
- ●卷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
- ●卷一百七十一◎帝王部·求旧
- ●卷一百七十二◎帝王部·求旧第二
- ●卷一百七十三◎帝王部·继绝
- ●卷一百七十四◎帝王部·修废
- ●卷一百七十五◎帝王部·悔过·罪己
- ●卷一百七十六◎帝王部·姑息
- ●卷一百七十七◎帝王部·姑息第二
- ●卷一百七十八◎帝王部·姑息第三
- ●卷一百七十九◎帝王部·姑息第四
- ●卷一百八十◎帝王部·失政·滥赏
- ●卷一百八十一◎帝王部·恶直·疑忌·无断
- ●卷一百八十二◎闰位部·总序·氏号·诞生·名讳
- ●卷一百八十三◎闰位部·勋业
- ●卷一百八十四◎闰位部·勋业第二
- ●卷一百八十五◎闰位部·勋业第三
- ●卷一百八十六◎闰位部·勋业第四
- ●卷一百八十七◎闰位部·勋业第五
- ●卷一百八十八◎闰位部·绍位·年号
- ●卷一百八十九◎闰位部·孝德·奉先·尊亲
- ●卷一百九十◎闰位部·姿表·智识·聪察·器度·才艺
- ●卷一百九十一◎闰位部·法制·政令
- ●卷一百九十二◎闰位部·文学·好文·颂美
- ●卷一百九十三◎闰位部·崇祀·弭灾
- ●卷一百九十四◎闰位部·崇儒·崇释老
- ●卷一百九十五◎闰位部·惠民·仁爱·恤征役
- ●卷一百九十六◎闰位部·建都·封建·勤政·诫励
- ●卷一百九十七◎闰位部·朝会·宴会·庆赐·纳贡献
- ●卷一百九十八◎闰位部·耕籍·务农·节俭
- ●卷一百九十九◎闰位部·命相·选将
- ●卷二百◎闰位部·倚任
- ●卷二百一◎闰位部·祥瑞
- ●卷二百二◎闰位部·祥瑞第二
- ●卷二百三◎闰位部·徵应
- ●卷二百四◎闰位部·知子·知臣·念良臣
- ●卷二百五◎闰位部·巡幸·畋游
- ●卷二百六◎闰位部·礼贤·好贤·奖善·养老
- ●卷二百七◎闰位部·恩宥
- ●卷二百八◎闰位部·恩宥二
- ●卷二百九◎闰位部·钦恤·念功·宽恕·宥过·悔过
- ●卷二百十◎闰位部·旌表·明赏·延赏
- ●卷二百十一◎闰位部·求旧·继绝
- ●卷二百十二◎闰位部·招谏·纳谏·听纳·推诚
- ●卷二百十三◎闰位部·求贤·命使
- ●卷二百十四◎闰位部·权略·训兵
- ●卷二百十五◎闰位部·招怀·和好·却贡献
- ●卷二百十六◎闰位部·征伐
- ●卷二百十七◎闰位部·交侵
- ●卷二百十八◎闰位部·失政·疑忌·恶直
- ●卷二百十九◎僭伪部·总序·姓系·年号
- ●卷二百二十◎僭伪部·形貌·聪识·令德·才艺
- ●卷二百二十一◎僭伪部·勋伐
- ●卷二百二十二◎僭伪部·勋伐第二
- ●卷二百二十三◎僭伪部·勋伐第三
- ●卷二百二十四◎僭伪部·奉先·孝友·宗族
- ●卷二百二十五◎僭伪部·世子
- ●卷二百二十六◎僭伪部·知人·宽恕·恩宿·戒惧
- ●卷二百二十七◎僭伪部·谋略·倚任
- ●卷二百二十八◎僭伪部·崇儒·务农·好文·礼士
- ●卷二百二十九◎僭伪部·政治·求谏·听纳
- ●卷二百三十◎僭伪部·褒赏·庆赐·饮宴·交好·和好·怀附
- ●卷二百三十一◎僭伪部·征伐
- ●卷二百三十二◎僭伪部·称藩
- ●卷二百三十三◎僭伪部·好土功·悔过·矜大·失策
- ●卷二百三十四◎僭伪部·兵败
- ●卷二百三十五◎列国君部·序·建国·锡命·奉先
- ●卷二百三十六◎列国君·部嗣袭
- ●卷二百三十七◎列国君·部嗣袭第二
- ●卷二百三十八◎列国君部·智识·谋略·任谋
- ●卷二百三十九◎列国君部·政令·任贤·有礼
- ●卷二百四十◎列国君部·勤王·献捷·救患
- ●卷二百四十一◎列国君部·崇祀·旌表·礼士
- ●卷二百四十二◎列国君部·听谏·明赏
- ●卷二百四十三◎列国君部·务德·宴享
- ●卷二百四十四◎列国君部·休徵·戒惧·悔过
- ●卷二百四十五◎列国君部·朝聘·姻好
- ●卷二百四十六◎列国君部·盟会
- ●卷二百四十七◎列国君部·盟会第二
- ●卷二百四十八◎列国君部·攻伐
- ●卷二百四十九◎列国君部·攻伐第二
- ●卷二百五十◎列国君部·攻伐第三
- ●卷二百五十一◎列国君部·攻伐第四
- ●卷二百五十二列◎国君部·复邦·训练·御备·交质·行罚
- ●卷二百五十三◎列国君部·识暗·奢僭·信谗
- ●卷二百五十四◎列国君部·失政·失礼
- ●卷二百五十五◎列国君部·失贤·拒谏·害贤
- ●卷二百五十六◎储宫部·总序·建立
- ●卷二百五十七◎储宫部·建立第二
- ●卷二百五十八◎储宫部·诞庆·仪貌·令德·孝友·文学·失德
- ●卷二百五十九◎储宫部·监国·将兵
- ●卷二百六十◎储宫部·尊师傅·礼士·齿胄·讲学
- ●卷二百六十一◎储宫部·忠谏·褒宠·追谥
- ●卷二百六十二◎宗室部·总序·封建
- ●卷二百六十三◎宗室部·封建第二
- ●卷二百六十四◎宗室部·封建第三
- ●卷二百六十五◎宗室部·封建第四
- ●卷二百六十六◎宗室部·仪貌·材艺
- ●卷二百六十七◎宗室部·孝行
- ●卷二百六十八◎宗室部·来朝·辅政·就国
- ●卷二百六十九◎宗室部·委任·将兵
- ●卷二百七十◎宗室部·文学
- ●卷二百七十一◎宗室部·武勇·刚正
- ●卷二百七十二◎宗室部·令德
- ●卷二百七十三◎宗室部·智识
- ●卷二百七十四◎宗室部·友爱·辨惠·畏慎·悔过
- ●卷二百七十五◎宗室部·褒宠
- ●卷二百七十六◎宗室部·褒宠二
- ●卷二百七十七◎宗室部·褒宠第三
- ●卷二百七十八◎宗室部·领镇第一
- ●卷二百七十九◎宗室部·领镇第二
- ●卷二百八十◎宗室部·领镇第三
- ●卷二百八十一◎宗室部·领镇第四
- ●卷二百八十二◎宗室部·承袭
- ●卷二百八十三◎宗室部·承袭第二
- ●卷二百八十四◎宗室部·承袭第三
- ●卷二百八十五◎宗室部·忠一
- ●卷二百八十六◎宗室部·忠第二
- ●卷二百八十七◎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八◎宗室部·忠谏
- ●卷二百八十九◎宗室部·图兴
- ●卷二百九十◎宗室部·立功
- ●卷二百九十一◎宗室部·立功第二
- ●卷二百九十二
- ●卷二百九十三◎宗室部·荐贤俭约抑损好尚
- ●卷二百九十四◎宗室部·退让专政
- ●卷二百九十五◎宗室部·复爵
- ●卷二百九十六◎宗室部·追封
- ●卷二百九十七◎宗室部·谴让
- ●卷二百九十八◎宗室部·不悌邪佞奢僭溺
- ●卷二百九十九◎宗室部·专恣害贤祸败
- ●卷三百◎外戚部·总序选尚
- ●卷三百一◎外戚部·封拜
- ●卷三百二◎外戚部·委任辅政将兵立功
- ●卷三百三◎外戚部·褒宠
- ●卷三百四◎外戚部·忠直规谏贤行礼士论荐
- ●卷三百五◎外戚部·儒学退让畏慎廉俭
- ●卷三百六◎外戚部·奢纵专恣骄慢
- ●卷三百七◎外戚部·奸邪贪黩害贤谴让
- ●卷三百八◎宰辅部·总序佐命
- ●卷三百九◎宰辅部·佐命
- ●卷三百十◎宰辅部·德行闻望清俭威重德行
- ●卷三百十一◎宰辅部·谋猷
- ●卷三百十二◎宰辅部·谋猷第二
- ●卷三百十三◎宰辅部·谋猷第三
- ●卷三百十四◎宰辅部·谋猷第四
- ●卷三百十五◎宰辅部·公忠
- ●卷三百十六◎宰辅部·正直
- ●卷三百十七◎宰辅部·正直第二
- ●卷三百十八◎宰辅部·褒宠
- ●卷三百十九◎宰辅部·褒宠第二
- ●卷三百二十◎宰辅部·识量
- ●卷三百二十一◎宰辅部·器度畏慎慎密知人礼士
- ●卷三百二十二◎宰辅部·出镇
- ●卷三百二十三◎宰辅部·总兵机略
- ●卷三百二十四◎宰辅部·荐贤
- ●卷三百二十五◎宰辅部·谏争
- ●卷三百二十六◎宰辅部·谏诤第二
- ●卷三百二十七◎宰辅部·谏诤第三
- ●卷三百二十八◎宰辅部·谏诤第四
- ●卷三百二十九◎宰辅部·任职·兼领·奉使
- ●卷三百三十◎宰辅部·退让
- ●卷三百三十一◎宰辅部·退让第二
- ●卷三百三十二◎宰辅部·罢免
- ●卷三百三十三◎宰辅部·罢免第二
- ●卷三百三十四◎宰辅部·谴让
- ●卷三百三十五◎宰辅部·窃位自全不称
- ●卷三百三十六◎宰辅部·识暗依违强狠
- ●卷三百三十七◎宰辅部·不协狥 私树党
- ●卷三百三十八◎宰辅部·奢侈贪黩专恣
- ●卷三百三十九◎宰辅部·邪佞忌害不忠
- ●卷三百四十◎将帅部·扌序·佐命第一
- ●卷三百四十一◎将帅部·佐命第二
- ●卷三百四十二◎将帅部·佐命第三
- ●卷三百四十三◎将帅部·佐命第四
- ●卷三百四十四◎将帅部·佐命第五
- ●卷三百四十五◎将帅部·佐命第六
- ●卷三百四十六◎将帅部·佐命第七
- ●卷三百四十七◎将帅部·佐命第八
- ●卷三百四十八◎将帅部·立功
- ●卷三百四十九◎将帅部·立功第二
- ●卷三百五十◎将帅部·立功第三
- ●卷三百五十一◎将帅部·立功第四
- ●卷三百五十二◎将帅部·立功第五
- ●卷三百五十三◎将帅部·立功第六
- ●卷三百五十四◎将帅部·立功第七
- ●卷三百五十五◎将帅部·立功第八
- ●卷三百五十六◎将帅部·立功第九
- ●卷三百五十七◎将帅部·立功第十
- ●卷三百五十八◎将帅部·立功第十一
- ●卷三百五十九◎将帅部·立功第十二
- ●卷三百六十◎将帅部·立功第十三
- ●卷三百六十一◎将帅部·机略第一
- ●卷三百六十二◎将帅部·机略第二
- ●卷三百六十三◎将帅部·机略第三
- ●卷三百六十四◎将帅部·机略第四
- ●卷三百六十五◎将帅部·机略第五
- ●卷三百六十六◎将帅部·机略第六
- ●卷三百六十七◎将帅部·机略第七
- ●卷三百六十八◎将帅部·攻取
- ●卷三百六十九◎将帅部·攻取第二
- ●卷三百七十◎将帅部·忠
- ●卷三百七十一◎将帅部·忠第二
- ●卷三百七十二◎将帅部·忠第三
- ●卷三百七十三◎将帅部·忠第四
- ●卷三百七十四◎将帅部·忠第五
- ●卷三百七十五◎将帅部·褒异
- ●卷三百七十六◎将帅部·褒异第二
- ●卷三百七十七◎将帅部·褒异第三
- ●卷三百七十八◎将帅部·褒异第四
- ●卷三百七十九◎将帅部·褒异第五
- ●卷三百八十◎将帅部·褒异第六
- ●卷三百八十一◎将帅部·褒异第七
- ●卷三百八十二◎将帅部·褒异第八
- ●卷三百八十三◎将帅部·褒异第九
- ●卷三百八十四◎将帅部·褒异第十
- ●卷三百八十五◎将帅部·褒异第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将帅部·褒异第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将帅部·褒异第十三
- ●卷三百八十八◎将帅部·儒学有礼儒学
- ●卷三百八十九◎将帅部·请行
- ●卷三百九十◎将帅部·誓师警备誓师
- ●卷三百九十一◎将帅部·习兵法申令示信示暇习兵法
- ●卷三百九十二◎将帅部·威名
- ●卷三百九十三◎将帅部·威名第二
- ●卷三百九十四◎将帅部·勇敢
- ●卷三百九十五◎将帅部·勇敢第二
- ●卷三百九十六◎将帅部·勇敢第三
- ●卷三百九十七◎将帅部·怀抚
- ●卷三百九十八◎将帅部·明天时择地利抚士卒助
- ●卷三百九十九◎将帅部·固守第一
- ●卷四百◎将帅部·固守第二
- ●卷四百一◎将帅部·行军法
- ●卷四百二◎将帅部·识略
- ●卷四百三◎将帅部·识略第二
- ●卷四百四◎将帅部·识略第三
- ●卷四百五◎将帅部·识略第四
- ●卷四百六◎将帅部·清俭·正直
- ●卷四百七◎将帅部·谏诤
- ●卷四百八◎将帅部·退让
- ●卷四百九◎将帅部·退让第二
- ●卷四百十◎将帅部·壁垒
- ●卷四百十一◎将帅部·间谍
- ●卷四百十二◎将帅部·仁爱·得士心
- ●卷四百十三◎将帅部·礼贤荐贤召募训练
- ●卷四百十四◎将帅部·赴援
- ●卷四百十五◎将帅部·傅檄
- ●卷四百十六◎将帅部·传檄第二
- ●卷四百十七◎将帅部·强明德义引咎不顾亲受命忘家
- ●卷四百十八◎将帅部·严整
- ●卷四百十九◎将帅部·持重
- ●卷四百二十◎将帅部·掩袭
- ●卷四百二十一◎将帅部·任谋
- ●卷四百二十二◎将帅部·推诚·任能
- ●卷四百二十三◎将帅部·讨逆
- ●卷四百二十四◎将帅部·死事
- ●卷四百二十五◎将帅部·死事第二
- ●卷四百二十六◎将帅部·招降
- ●卷四百二十七◎将帅部·受降
- ●卷四百二十八◎将帅部·料敌
- ●卷四百二十九◎将帅部·守边拓土
- ●卷四百三十◎将帅部·乞师致师
- ●卷四百三十一◎将帅部·器度让功不伐勤戎事
- ●卷四百三十二◎将帅部·矫命而胜立後效
- ●卷四百三十三◎将帅部·轻财示弱
- ●卷四百三十四◎将帅部·献捷
- ●卷四百三十五◎将帅部·献捷第二
- ●卷四百三十六◎将帅部·继袭
- ●卷四百三十七◎将帅部·强愎
- ●卷四百三十八◎将帅部·无功奔亡
- ●卷四百三十九◎将帅部·要君违命擅命
- ●卷四百四十◎将帅部·交结忌害
- ●卷四百四十一◎将帅部·败衄
- ●卷四百四十二◎将帅部·败衄第二
- ●卷四百四十三◎将帅部·败衄第三
- ●卷四百四十四◎将帅部·陷没
- ●卷四百四十五◎将帅部·无谋逗挠军不整
- ●卷四百四十六◎将帅部·观望生事
- ●卷四百四十七◎将帅部·违约狥私纵敌较敌
- ●卷四百四十八◎将帅部·残酷报私怨
- ●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杀降专杀
- ●卷四百五十◎将帅部·失守谴让
- ●卷四百五十一◎将帅部·争功矜伐
- ●卷四百五十二◎将帅部·识暗
- ●卷四百五十三◎将帅部·翻覆怯懦
- ●卷四百五十四◎将帅部·豪横奢侈专恣
- ●卷四百五十五◎将帅部·贪黩
- ●卷四百五十六◎将帅部·不和
- ●卷四百五十七◎台省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五十八◎台省部·德望才智
- ●卷四百五十九◎台省部·公正
- ●卷四百六十◎台省部·正直
- ●卷四百六十一◎台省部·宠异
- ●卷四百六十二◎台省部·清俭恭慎练习
- ●卷四百六十三◎台省部·谦退
- ●卷四百六十四◎台省部·谦退第二
- ●卷四百六十五◎台省部·识量
- ●卷四百六十六◎台省部·忠节
- ●卷四百六十七◎台省部·举职宣赞
- ●卷四百六十八◎台省部·荐举
- ●卷四百六十九◎台省部·封驳
- ●卷四百七十◎台省部·奏议
- ●卷四百七十一◎台省部·奏议第二
- ●卷四百七十二◎台省部·奏议第三
- ●卷四百七十三◎台省部·奏议第四
- ●卷四百七十四◎台省部·奏议第五
- ●卷四百七十五◎台省部·奏议第六
- ●卷四百七十六◎台省部·奏议第七
- ●卷四百七十七◎台省部·谋画
- ●卷四百七十八◎台省部·简傲废职父恶漏泄
- ●卷四百七十九◎台省部·奸邪
- ●卷四百八十◎台省部·奸邪第二
- ●卷四百八十一◎台省部·轻躁谴责
- ●卷四百八十二◎台省部·朋附·害贤·謟佞·贪黩
- ●卷四百八十三◎邦计部·总序选任
- ●卷四百八十四◎邦计部·经费
- ●卷四百八十五◎邦计部·济军输财
- ●卷四百八十六◎邦计部·户籍迁徙
- ●卷四百八十七◎邦计部·赋税
- ●卷四百八十八◎邦计部·赋税第二
- ●卷四百八十九◎邦计部·蠲复
- ●卷四百九十◎邦计部·蠲复第二
- ●卷四百九十一◎邦计部·蠲复第三
- ●卷四百九十二◎邦计部·蠲复第四
- ●卷四百九十三◎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四◎邦计部·山泽
- ●卷四百九十五◎邦计部·田制
- ●卷四百九十六◎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七◎邦计部·河渠
- ●卷四百九十八◎邦计部·漕运
- ●卷四百九十九◎邦计部·钱币
- ●卷五百◎邦计部·钱币第二
- ●卷五百一◎邦计部·钱币第三
- ●卷五百二◎邦计部·平籴·常平
- ●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
- ●卷五百四◎邦计部·酤
- ●卷五百五◎邦计部·俸禄
- ●卷五百六◎邦计部·俸禄第二
- ●卷五百七◎邦计部·俸禄第三
- ●卷五百八◎邦计部·俸禄第四
- ●卷五百九◎邦计部·鬻爵赎罪
- ●卷五百十◎邦计部·重敛·希旨·交结
- ●卷五百十一◎邦计部·旷败·诬誷·贪污
- ●卷五百十二◎宪官部·总序选任称职威望
- ●卷五百十三◎宪官部·公忠引荐褒赏
- ●卷五百十四◎宪官部·刚正
- ●卷五百十五◎宪官部·刚正第二
- ●卷五百十六◎宪官部·振举
- ●卷五百十七◎宪官部·振举第二
- ●卷五百十八◎宪官部·弹劾
- ●卷五百十九◎宪官部·弹劾第二
- ●卷五百二十◎宪官部·弹劾第三第四
- ●卷五百二十一◎宪官部·不称希旨残酷
- ●卷五百二十二◎宪官部·私曲谴让诬誷
- ●卷五百二十三◎谏诤部·总序讽谏
- ●卷五百二十四◎谏诤部·规谏
- ●卷五百二十五◎谏诤部·规谏第二
- ●卷五百二十六◎谏诤部·规谏第三
- ●卷五百二十七◎谏诤部·规谏第四
- ●卷五百二十八◎谏诤部·规谏第五
- ●卷五百二十九◎谏诤部·规谏第六
- ●卷五百三十◎谏诤部·规谏第七
- ●卷五百三十一◎谏诤部·规谏第八
- ●卷五百三十二◎谏诤部·规谏第九
- ●卷五百三十三◎谏诤部·规谏第十
- ●卷五百三十四◎谏诤部·直谏
- ●卷五百三十五◎谏诤部·直谏第二
- ●卷五百三十六◎谏诤部·直谏第三
- ●卷五百三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四
- ●卷五百三十八◎谏诤部·直谏第五
- ●卷五百三十九◎谏诤部·直谏第六
- ●卷五百四十◎谏诤部·直谏第七
- ●卷五百四十一◎谏诤部·直谏第八
- ●卷五百四十二◎谏诤部·直谏第九
- ●卷五百四十三◎谏诤部·直谏第十
- ●卷五百四十四◎谏诤部·直谏第十一
- ●卷五百四十五◎谏诤部·直谏第十二
- ●卷五百四十六◎谏诤部·直谏第十三
- ●卷五百四十七◎谏诤部·直谏第十四
- ●卷五百四十八◎谏诤部·强谏·遗谏
- ●卷五百四十九◎谏诤部·褒赏
- ●卷五百五十◎词臣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一◎词臣部·词学才敏器识
- ●卷五百五十二◎词臣部·献替
- ●卷五百五十三◎词臣部·献替谬误稽缓
- ●卷五百五十四◎国史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五十五◎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六◎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七◎国史部·采撰
- ●卷五百五十八◎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五十九◎国史部·论议
- ●卷五百六十◎国史部·记注谱谍地理
- ●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世官·自序
- ●卷五百六十二◎国史部·疏缪不实非才
- ●卷五百六十三◎掌礼部·总序制礼
- ●卷五百六十四◎掌礼部·制礼仪注
- ●卷五百六十五◎掌礼部·作乐
- ●卷五百六十六◎掌礼部·作乐第二
- ●卷五百六十七◎掌礼部·作乐第三
- ●卷五百六十八◎掌礼部·作乐第四
- ●卷五百六十九◎掌礼部·作乐第五
- ●卷五百七十◎掌礼部·作乐·夷乐
- ●卷五百七十一◎掌礼部·讨论
- ●卷五百七十二◎掌礼部·讨论第二
- ●卷五百七十三◎掌礼部·奏议
- ●卷五百七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
- ●卷五百七十五◎掌礼部·奏议第三
- ●卷五百七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四
- ●卷五百七十七◎掌礼部·奏议第五
- ●卷五百七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六
- ●卷五百七十九◎掌礼部·奏议第七
- ●卷五百八十◎掌礼部·奏议第八
- ●卷五百八十一◎掌礼部·奏议第九
- ●卷五百八十二◎掌礼部·奏议第十
- ●卷五百八十三◎掌礼部·奏议第十一
- ●卷五百八十四◎掌礼部·奏议第十二
- ●卷五百八十五掌礼部·奏议第十三
- ●卷五百八十六◎掌礼部·奏议第十四
- ●卷五百八十七◎掌礼部·奏议第十五
- ●卷五百八十八◎掌礼部·奏议第十六
- ●卷五百八十九◎掌礼部·奏议第十七
- ●卷五百九十◎掌礼部·奏议第十八
- ●卷五百九十一◎掌礼部·奏议第十九
- ●卷五百九十二◎掌礼部·奏议第二十
- ●卷五百九十三◎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一
- ●卷五百九十四◎掌礼部·奏议第二十二
- ●卷五百九十五◎掌礼部·谥法第一
- ●卷五百九十六◎掌礼部·谥法希旨缪妄
- ●卷五百九十七◎学校部·总序选任
- ●卷五百九十八◎学校部·教授
- ●卷五百九十九◎学校部·侍讲讲论
- ●卷六百◎学校部·师道
- ●卷六百一◎学校部·辩博恩奖
- ●卷六百二◎学校部·奏议第一
- ●卷六百三◎学校部·奏议第二
- ●卷六百四◎学校部·奏议第三
- ●卷六百五◎学校部·注释第一
- ●卷六百六◎学校部·注释第二
- ●卷六百七◎学校部·譔集
- ●卷六百八◎学校部·小学目录刊校雠嫉
- ●卷六百九◎刑法部·总序定律令
- ●卷六百十◎刑法部·定律令
- ●卷六百十一◎刑法部·定律令第三
- ●卷六百十二◎刑法部·定律令第四
- ●卷六百十三◎刑法部·定律令第五
- ●卷六百十四◎刑法部·议谳
- ●卷六百十五◎刑法部·议谳第二
- ●卷六百十六◎刑法部·议谳第三
- ●卷六百十七◎刑法部·守法正直
- ●卷六百十八◎刑法部·平允平反
- ●卷六百十九◎刑法部·案鞫深文枉滥
- ●卷六百二十◎卿监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二十一◎卿监部·司宗司宾监牧
- ●卷六百二十二◎卿监部·德望忠节清俭
- ●卷六百二十三◎卿监部·公正论荐
- ●卷六百二十四◎卿监部·智识
- ●卷六百二十五◎卿监部·邪佞贪冒废黜
- ●卷六百二十六◎环卫部·总序选任举职宠异
- ●卷六百二十七◎环卫部·忠节刚正谨慎
- ●卷六百二十八◎环卫部·奸佞迁黜虐害
- ●卷六百二十九◎铨选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三十◎铨选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一◎铨选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三十二◎铨选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三十三◎铨选部·条制第五
- ●卷六百三十四◎铨选部·条制第六
- ●卷六百三十五◎铨选部·考课
- ●卷六百三十六◎铨选部·考课第二
- ●卷六百三十七◎铨选部·公望平直振举
- ●卷六百三十八◎铨选部·不称谬滥贪贿
- ●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
- ●卷六百四十◎贡举部·条制第二
- ●卷六百四十一◎贡举部·条制第三
- ●卷六百四十二◎贡举部·条制第四
- ●卷六百四十三◎贡举部·考试
- ●卷六百四十四◎贡举部·考试第二
- ●卷六百四十五◎贡举部·科目
- ●卷六百四十六◎贡举部·对策
- ●卷六百四十七◎贡举部·对策第二
- ●卷六百四十八◎贡举部·对策第三
- ●卷六百四十九◎贡举部·对策第四
- ●卷六百五十◎贡举部·应举
- ●卷六百五十一◎贡举部·清正谬滥
- ●卷六百五十二◎奉使部·总序达王命宣国威
- ●卷六百五十三◎奉使部·称旨
- ●卷六百五十四◎奉使部·奖恩名望廉慎知礼
- ●卷六百五十五◎奉使部·智识
- ●卷六百五十六◎奉使部·立功招抚
- ●卷六百五十七◎奉使部·机变
- ●卷六百五十八◎奉使部·才学论荐举劾
- ●卷六百五十九◎奉使部·敏辩
- ●卷六百六十◎奉使部·敏辩第二
- ●卷六百六十一◎奉使部·守节
- ●卷六百六十二◎奉使部·便宜请行绝域
- ●卷六百六十三◎奉使部·羁留死事
- ●卷六百六十四◎奉使部·失指辱命挫辱专恣受赂
- ●卷六百六十五◎内臣部·总序恩宠
- ●卷六百六十六◎内臣部·贤行荐贤忠直才识
- ●卷六百六十七◎内臣部·将兵监军立功事
- ●卷六百六十八◎内臣部·翊佐规谏
- ●卷六百六十九◎内臣部·朋党恣横谴责贪货
- ●卷六百七十◎内臣部·诬构
- ●卷六百七十一◎牧守部·总序选任
- ●卷六百七十二◎牧守部·褒宠
- ●卷六百七十三◎牧守部·褒宠第二
- ●卷六百七十四◎牧守部·公正
- ●卷六百七十五◎牧守部·仁惠
- ●卷六百七十六◎牧守部·教化
- ●卷六百七十七◎牧守部·能政
- ●卷六百七十八◎牧守部·兴利劝课
- ●卷六百七十九◎牧守部·廉俭
- ●卷六百八十◎牧守部·静理推诚
- ●卷六百八十一◎牧守部·谣颂感瑞
- ●卷六百八十二◎牧守部·遗爱
- ●卷六百八十三◎牧守部·遗爱第二
- ●卷六百八十四◎牧守部·条教课最
- ●卷六百八十五◎牧守部·忠第一
- ●卷六百八十六◎牧守部·忠第二
- ●卷六百八十七◎牧守部·礼士旌表
- ●卷六百八十八◎牧守部·荐贤爱民
- ●卷六百八十九◎牧守部·威严革弊
- ●卷六百九十◎牧守部·强明
- ●卷六百九十一◎牧守部·智略
- ●卷六百九十二◎牧守部·招辑
- ●卷六百九十三◎牧守部·武功
- ●卷六百九十四◎牧守部·武功第二
- ●卷六百九十五◎牧守部·刺举
- ●卷六百九十六◎牧守部·修武备
- ●卷六百九十七◎牧守部·酷虐
- ●卷六百九十八◎牧守部·懦劣失政专恣
- ●卷六百九十九◎牧守部·枉滥谴让
- ●卷七百◎牧守部·贪黩
- ●卷七百一◎令长部·总序选任褒异公正
- ●卷七百二◎令长部·能政遗爱课最
- ●卷七百三◎令长部·教化感化劝课
- ●卷七百四◎令长部·仁惠静治廉俭
- ●卷七百五◎令长部·明察折狱武功屏盗屈才
- ●卷七百六◎令长部·强毅
- ●卷七百七◎令长部·酷暴黜责贪黩
- ●卷七百八◎宫臣部·总序选任
- ●卷七百九◎宫臣部·正直
- ●卷七百十◎宫臣部·辅导
- ●卷七百十一◎宫臣部·文学
- ●卷七百十二◎宫臣部·规讽
- ●卷七百十三◎宫臣部·规讽第二
- ●卷七百十四◎宫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十五◎宫臣部·忠於所事
- ●卷七百十六◎幕府部·縂序
- ●卷七百十七◎幕府部·知识
- ●卷七百十八◎幕府部·才学
- ●卷七百十九◎幕府部·公正
- ●卷七百二十◎幕府部·谋画
- ●卷七百二十一◎幕府部·谋画第二
- ●卷七百二十二◎幕府部·礻卑赞二
- ●卷七百二十三◎幕府部·规讽
- ●卷七百二十四◎幕府部·武功
- ●卷七百二十五◎幕府部·尽忠
- ●卷七百二十六◎幕府部·辟署
- ●卷七百二十七◎幕府部·辟署第二
- ●卷七百二十八◎幕府部·辟署第三
- ●卷七百二十九◎幕府部·辟署第四
- ●卷七百三十◎幕府部·连累
- ●卷七百三十一◎陪臣部·总序封邑
- ●卷七百三十二◎陪臣部·智识
- ●卷七百三十三◎陪臣部·智识第二
- ●卷七百三十四◎陪臣部·智识第三
- ●卷七百三十五◎陪臣部·智识第四
- ●卷七百三十六◎陪臣部·智谋
- ●卷七百三十七◎陪臣部·荐贤
- ●卷七百三十八◎陪臣部·为政知礼
- ●卷七百三十九◎陪臣部·忠义
- ●卷七百四十◎陪臣部·规讽
- ●卷七百四十一◎陪臣部·规谏第二
- ●卷七百四十二◎陪臣部·规讽第三
- ●卷七百四十三◎陪臣部·规讽第四
- ●卷七百四十四◎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五◎陪臣部·有词
- ●卷七百四十六◎陪臣部·公正死节
- ●卷七百四十七◎陪臣部·失礼奢僭专恣
- ●卷七百四十八◎陪臣部·交争变诈贼害
- ●卷七百四十九◎陪臣部·构患
- ●卷七百五十◎陪臣部·奔亡
- ●卷七百五十一◎总录部·总序孝
- ●卷七百五十二◎总录部·孝第二
- ●卷七百五十三◎总录部·孝第三
- ●卷七百五十四◎总录部·孝第四
- ●卷七百五十五◎总录部·孝第五
- ●卷七百五十六◎总录部·孝第六
- ●卷七百五十七◎总录部·孝感
- ●卷七百五十八◎总录部·忠
- ●卷七百五十九◎总录部·忠第二
- ●卷七百六十◎总录部·忠义
- ●卷七百六十一◎总录部·忠义第二
- ●卷七百六十二◎总录部·忠义第三
- ●卷七百六十三◎总录部·忠烈死节
- ●卷七百六十四◎总录部·义烈
- ●卷七百六十五◎总录部·攀附
- ●卷七百六十六◎总录部·攀附第二
- ●卷七百六十七◎总录部·儒学
- ●卷七百六十八◎总录部·儒学第二
- ●卷七百六十九◎总录部·自述
- ●卷七百七十◎总录部·自述第二
- ●卷七百七十一◎总录部·世官
- ●卷七百七十二◎总录部·志节
- ●卷七百七十三◎总录部·幼敏
- ●卷七百七十四◎总录部·幼敏第二
- ●卷七百七十五◎总录部·幼敏第三
- ●卷七百七十六◎总录部·名望
- ●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名望第二
- ●卷七百七十八◎总录部·高尚
- ●卷七百七十九◎总录部·高尚第二
- ●卷七百八十◎总录部·博识
- ●卷七百八十一◎总录部·节操
- ●卷七百八十二◎总录部·荣遇
- ●卷七百八十三◎总录部·世德兄弟齐名
- ●卷七百八十四◎总录部·寿考
- ●卷七百八十五◎总录部·守道
- ●卷七百八十六◎总录部·博学
- ●卷七百八十七◎总录部·德行
- ●卷七百八十八◎总录部·智智识
- ●卷七百八十九◎总录部·知几
- ●卷七百九十◎总录部·知几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一◎总录部·知贤
- ●卷七百九十二◎总录部·慕贤思贤
- ●卷七百九十三◎总录部·长者
- ●卷七百九十四◎总录部·知礼
- ●卷七百九十五◎总录部·先见
- ●卷七百九十六◎总录部·先见第二
- ●卷七百九十七◎总录部·博物
- ●卷七百九十八◎总录部·勤学
- ●卷七百九十九◎总录部·强记
- ●卷八百◎总录部·敏捷
- ●卷八百一◎总录部·义
- ●卷八百二◎总录部·义第二
- ●卷八百三◎总录部·义第三
- ●卷八百四◎总录部·义第四
- ●卷八百五◎总录部·高洁弃官
- ●卷八百六◎总录部·贤德
- ●卷八百七◎总录部·知言清廉辞赏
- ●卷八百八◎总录部·远名避嫌嫉恶
- ●卷八百九◎总录部·隐逸
- ●卷八百十◎总录部·隐逸第二
- ●卷八百十一◎总录部·游学
- ●卷八百十二◎总录部·富好
- ●卷八百十三◎总录部·退迹
- ●卷八百十四◎总录部·让
- ●卷八百十五◎总录部·诚感
- ●卷八百十六◎总录部·训子
- ●卷八百十七◎总录部·训子第二
- ●卷八百十八◎总录部·知子
- ●卷八百十九◎总录部·知子第二
- ●卷八百二十◎总录部·立祠
- ●卷八百二十一◎总录部·崇释教
- ●卷八百二十二◎总录部·尚黄老
- ●卷八百二十三◎总录部·清谈蕴藉
- ●卷八百二十四◎总录部·名字
- ●卷八百二十五◎总录部·名字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六◎总录部·品藻
- ●卷八百二十七◎总录部·品藻第二
- ●卷八百二十八◎总录部·论荐
- ●卷八百二十九◎总录部·论议
- ●卷八百三十◎总录部·论议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一◎总录部·规讽
- ●卷八百三十二◎总录部·规讽第二
- ●卷八百三十三◎总录部·词辩
- ●卷八百三十四◎总录部·词辩第二
- ●卷八百三十五◎总录部·性质质朴讷鬼陋
- ●卷八百三十六◎总录部·养生
- ●卷八百三十七◎总录部·文章
- ●卷八百三十八◎总录部·文章第二
- ●卷八百三十九◎总录部·文章第三
- ●卷八百四十◎总录部·文章第四
- ●卷八百四十一◎总录部·文章第五
- ●卷八百四十二◎总录部·知人
- ●卷八百四十三◎总录部·知人第二
- ●卷八百四十四◎总录部·守官
- ●卷八百四十五◎总录部·膂力
- ●卷八百四十六◎总录部·善射
- ●卷八百四十七◎总录部·勇
- ●卷八百四十八◎总录部·任侠
- ●卷八百四十九◎总录部·谏诤谋画
- ●卷八百五十◎总录部·器量
- ●卷八百五十一◎总录部·友悌
- ●卷八百五十二◎总录部·友悌第二
- ●卷八百五十三◎总录部·姻好
- ●卷八百五十四◎总录部·立言
- ●卷八百五十五◎总录部·旷达
- ●卷八百五十六◎总录部·知音
- ●卷一百五十七 ◎总录部·知音第二
- ●卷八百五十八◎总录部·医术
- ●卷八百五十九◎总录部·医术第二
- ●卷八百六十◎总录部·相术
- ●卷八百六十一◎总录部·笔札
- ●卷八百六十二◎总录部·起复
- ●卷八百六十三◎总录部·生日名讳为人後
- ●卷八百六十四◎总录部·仁
- ●卷八百六十五◎总录部·报恩
- ●卷八百六十六◎总录部·贵盛
- ●卷八百六十七◎总录部·内举自知
- ●卷八百六十八◎总录部·游宴
- ●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明
- ●卷八百七十◎总录部·救患
- ●卷八百七十一◎总录部·救患第二
- ●卷八百七十二◎总录部·讼冤
- ●卷八百七十三◎总录部·讼冤第二
- ●卷八百七十四◎总录部·讼冤第三
- ●卷八百七十五◎总录部·讼冤第四
- ●卷八百七十六◎总录部·方术
- ●卷八百七十七◎总录部·方正刚
- ●卷八百七十八◎总录部·计策
- ●卷八百七十九◎总录部·计策第二
- ●卷八百八十◎总录部·独行
- ●卷八百八十一◎总录部·交友
- ●卷八百八十二◎总录部·交友第二
- ●卷八百八十三◎总录部·形貌
- ●卷八百八十四◎总录部·荐举
- ●卷八百八十五◎总录部·以德报怨和解
- ●卷八百八十六◎总录部·游说
- ●卷八百八十七◎总录部·游说第二
- ●卷八百八十八◎总录部·游说第三
- ●卷八百八十九◎总录部·游说第四
- ●卷八百九十◎总录部·游说第五
- ●卷八百九十一◎总录部·游说第六
- ●卷八百九十二◎总录部·梦徵
- ●卷八百九十三◎总录部·梦徵第二
- ●卷八百九十四◎总录部·谣言
- ●卷八百九十五◎总录部·达命运命知亡日
- ●卷八百九十六◎总录部·复雠
- ●卷八百九十七◎总录部·改过悔过
- ●卷八百九十八◎总录部·治命
- ●卷八百九十九◎总录部·致政
- ●卷九百◎总录部·自荐干谒
- ●卷九百一◎总录部·公直直服义
- ●卷九百二◎总录部·贫安安贫
- ●卷九百三◎总录部·书信
- ●卷九百四◎总录部·书信第二
- ●卷九百五◎总录部·书信第三
- ●卷九百六◎总录部·疾疹禳厌假告
- ●卷九百七◎总录部·薄葬
- ●卷九百八◎总录部·工巧杂伎
- ●卷九百九◎总录部·穷愁忧惧
- ●卷九百十◎总录部·伪政
- ●卷九百十一◎总录部·伪政第二
- ●卷九百十二◎总录部·伪政第三
- ●卷九百十三◎总录部·伪政第四
- ●卷九百十四◎总录部·嗜酒酒失
- ●卷九百十五◎总录部·废滞
- ●卷九百十六◎总录部·偏执介僻褊急
- ●卷九百十七◎总录部·矜改节
- ●卷九百十八◎总录部·忿争诋讦
- ●卷九百十九◎总录部·雠怨
- ●卷九百二十◎总录部·雠怨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一◎总录部·妖妄
- ●卷九百二十二◎总录部·妖妄第二
- ●卷九百二十三◎总录部·不忠不孝不睦
- ●卷九百二十四◎总录部·倾险诈伪餙非
- ●卷九百二十五◎总录部·谴累
- ●卷九百二十六◎总录部·愧恨忍耻
- ●卷九百二十七◎总录部·畏懦佞佛谗佞
- ●卷九百二十八◎总录部·好尚嗜好好丹术
- ●卷九百二十九◎总录部·不知谬举
- ●卷九百三十◎总录部·傲慢
- ●卷九百三十一◎总录部·枉横·短命
- ●卷九百三十二◎总录部·诬构
- ●卷九百三十三◎总录部·诬构第二
- ●卷九百三十四◎总录部·告讦
- ●卷九百三十五◎总录部·构患
- ●卷九百三十六◎总录部·吝啬躁竞
- ●卷九百三十七◎总录部·奸佞
- ●卷九百三十八◎总录部·奸佞怨刺
- ●卷九百三十九◎总录部·讥诮
- ●卷九百四十◎总录部·不嗣患难
- ●卷九百四十一◎总录部·残虐酷暴殃报
- ●卷九百四十二◎总录部·黩货祸败
- ●卷九百四十三◎总录部·不谊
- ●卷九百四十四◎总录部·佻薄
- ●卷九百四十五◎总录部·巧宦附势朋党
- ●卷九百四十六◎总录部·失礼奢侈厚葬
- ●卷九百四十七◎总录部·诙谐庾词
- ●卷九百四十八◎总录部·逃难
- ●卷九百四十九◎总录部·逃难亡命
- ●卷九百五十◎总录部·咎徵
- ●卷九百五十一◎总录部·咎徵第二
- ●卷九百五十二◎总录部·忌害交构交恶
- ●卷九百五十三◎总录部·伤感不遇困辱
- ●卷九百五十四◎总录部·寡学虚名妄作愚暗
- ●卷九百五十五◎总录部·知旧赠遗孤
- ●卷九百五十六◎外臣部·总序种族
- ●卷九百五十七◎外臣部·国邑
- ●卷九百五十八◎外臣部·国邑第二
- ●卷九百五十九◎外臣部·土风
- ●卷九百六十◎外臣部·土风第二
- ●卷九百六十一◎外臣部·土风第三
- ●卷九百六十二◎外臣部·官号才智贤行
- ●卷九百六十三◎外臣部·封册
- ●卷九百六十四◎外臣部·封册第二
- ●卷九百六十五◎外臣部·封册第三
- ●卷九百六十六◎外臣部·继袭
- ●卷九百六十七◎外臣部·继袭第二
- ●卷九百六十八◎外臣部·朝贡第一
- ●卷九百六十九◎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外臣部·朝贡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一◎外臣部·朝贡第四
- ●卷九百七十二◎外臣部·朝贡第五
- ●卷九百七十三◎外臣部·助国讨伐
- ●卷九百七十四◎外臣部·异
- ●卷九百七十五◎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六◎外臣部·褒异第三
- ●卷九百七十七◎外臣部·降附
- ●卷九百七十八◎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
- ●卷九百八十◎外臣部·通好
- ●卷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
- ●卷九百八十二 ◎外臣部·征讨
- ●卷九百八十三◎外臣部·征讨第二
- ●卷九百八十四◎外臣部·征讨第三
- ●卷九百八十五◎外臣部·征讨第四
- ●卷九百八十六◎外臣部·征讨第五
- ●卷九百八十七◎外臣部·征讨第六
- ●卷九百八十八◎外臣部·备御
- ●卷九百八十九◎外臣部·备御第二
- ●卷九百九十◎外臣部·备御第三
- ●卷九百九十一◎外臣部·备御第四
- ●卷九百九十二◎外臣部·备御第五
- ●卷九百九十三◎外臣部·备御第六
- ●卷九百九十四◎外臣部·备御第七
- ●卷九百九十五◎外臣部·交侵
- ●卷九百九十六◎外臣部·译纳质责让
- ●卷九百九十七◎外臣部·状貌技术勇鸷悖慢怨怼残忍
- ●卷九百九十八◎外臣部·奸诈
- ●卷九百九十九◎外臣部·入觐
- ●卷一千◎外臣部·强盛
『册府元龟』●卷一百八◎帝王部·朝会第二
- 本章共 8.7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帝王部·朝会第二
唐敬宗以长庆四年正月即位二月辛巳服受群臣谒见於紫宸门外之西廊丁亥诏宜令三月三日御丹凤楼仍令所司准式辛丑御紫宸殿群臣初展入阁之仪五月诏停诸亲王端午参贺十月癸巳礼仪使奏来月二十三日冬至准故事山陵未庙并不合行庆贺之仪其朝贺皇太后请停。又十二月乙未敕来年正月一日朝贺宜权停。
宝历二年正月己巳朔御含元殿受朝贺。
文宗太和元年十一月甲申日南至宰臣率百官洎外命妇诣兴庆宫及光顺门行朝贺之礼(其年不朝庆准诣兴庆宫光顺门史阙文下同此)是月中外进献贺冬如常岁。
二年正月戊午朔权停朝贺文武百寮及命妇并赴兴庆宫及光顺门起居太皇太后义安皇太后十一月己丑日南至宰臣及百寮诣兴庆宫光顺门进名起居。
三年五月乙酉以沧州李同捷平百寮称贺于宣政殿十一月辛巳冬至朝贺与郊祀并停。
四年正月丙子朔权停朝贺之礼中书门下及文武百寮赴兴庆宫及光顺门奉贺太皇太后皇太后如常仪。
五年正月庚子朔以阴雨连旬罢元礼之十一月壬辰敕阴雪未晴其明年正月一日朝贺宜权停。
六年正月乙未朔以前诏废元会。
七年正月乙丑朔御含元殿受朝贺礼毕百寮赴兴庆宫贺太皇太后义安太后光顺门贺皇太后比年以大雪未行元会之仪至是文武大备中外庆悦十一月癸丑朔乙卯日南至宰臣文武百寮及命妇赴兴庆宫贺太皇太后义安太后回赴光顺门贺皇太后。
八年正月癸丑百寮延英进名起居。又诣光顺门贺皇太后兴庆宫贺太皇太后义安太后十一月庚申日南至宰臣率百寮等奉贺如常仪。
九年正月丁未朔权停朝贺之礼宰臣率百寮诣兴庆宫贺太皇太后义安太后光顺门贺皇太后。
开成元年正月己酉诏以入阁日次对官班退立於东皆松树下须宰臣奏事毕齐至香案前各言本司事左右起居。又待次日对官奏事毕方出。
二年正月乙丑朔权停朝贺之礼宰臣率百寮赴兴庆宫贺太皇太后义安太后复列班於光顺门贺皇太后十一月丙子日南至百寮及命妇并赴南内起居太皇太后义安太后回赴光顺门起居皇太后三年正月庚申朔权停朝贺之礼宰臣及文武百寮於南内进名奉贺太皇太后义安太后回於光顺门进名贺皇太后如常仪。
懿宗咸通七年正月戊寅朔以太皇太后丧罢元会。
十年正月乙未朔以徐泗用兵罢元会。
昭宗天复二年十一月诏曰:汉宣帝中兴五日一听朝历代通规永为常式近则不循往仪因此别为制度既奸邪之得计致临视之失常须守旧规以循国制宜每月只计一五九日开延英计九度其入阁日仍於延英一度内指挥如或有大段公事中书门下具榜子奏请开延英不系数日事十二月敕宫嫔女职本备内任近年以来稍失仪制宫人出内宣命寀御参随视朝乃失旧规须为永制今後每遇延英坐朝日只令小黄门祗候引从宫人不得擅出内门庶循典仪免致纷杂。
三年五月中书门下文武百寮旧制每月一度入阁于贞观殿朝参敕曰:贞观大殿朝廷正衙遇正至之辰受群臣朝贺俾循规制须有指挥其入阁自今後宜令宰臣文武百寮于崇勋殿候对十一月文武两班官员每遇一五九朝日元帅朱全忠请排廊冫食诏曰:百寮入朝两廊赐食迁都之後所司阙供元帅梁王欲整大纲复行故事罔思劳费悉自再图是使端简在庭咸思感悦峨冠就列益任优隆备睹宠规弥增钦叹宜赐诏奖饬仍付所司。
哀帝天二年四月敕自今年五月一日後常朝出入取东上合门或遇奉慰即开西上合门永为定制後唐庄宗同光元年十一月丁未日长至帝不受朝贺百官诣东上合门拜表称庆(议者以为长至元会岁中之大朝斯为盛礼著於令式是日合陈乐悬排细仗一人当阳昭国容也。兵兴以来而斯礼或阙帝初一函夏不复唐典无故辍礼议者惜之)十二月中书门下奏每日常朝百官皆拜独两省官不拜准本朝故事朝退於廊下赐食谓之廊冫食百寮遂有谢食拜唯两省官本省有厨不赴廊冫食故不拜伏自僖宗幸蜀回以多事之後遂废廊冫食百官拜仪至今未改将五十载礼恐难停唯两省官独尚不拜,岂可终日趋朝曾不一拜独於班例有所异同。若言官是近臣於礼尤宜肃敬起今後逐日常朝宣不坐除职事官押班不拜外其两省官与东西两班并齐拜从之。
二年正月庚子朔帝衮冕御明堂殿受朝贺太常乐左右金吾仗六军诸卫如常仪是月庚申四方馆奏诸职员多有参杂今後除随驾将扌交外方进奉专使文武两班三品以上官可於内殿对见其馀并诣正衙以申常礼从之七月戊戌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八月癸巳宣放三日朝参以霖雨甚故也。十一月乙未朔帝御文明殿视朝。
三年正月甲午朔帝御文明殿受朝贺如常仪是月庚子车驾幸邺都庚戌车驾至邺都帝自千秋亭乘辇备法驾晡晚归宫辛亥帝御武德殿受朝贺以百官扈从之劳放十九日至二十日朝参三月癸巳朔车驾在邺帝御武德殿视朝(是月车驾还雒都)六月壬戌朔帝御文明殿视朝癸酉敕泥涂稍甚放文武常参三日丁亥以霖雨放朝七月乙未敕霖雨未止泥涂颇甚宜放五日六日朝参戊戌敕泥涂颇甚放八日九日朝参丁亥以霖雨放朝八月己丑敕比闻天津桥未通往来百官以舟公济渡因兹倾覆兼踣泥途自今文武百官三日一趋朝宰臣即每日中书视事闰十二月己丑朔帝御文明殿视朝。
四年正月乙亥敕风雪稍甚宜放三日朝参。
明宗天成元年四月入雒阳甲申始御文明殿改元肆赦五月丁巳内出御一封赐宰臣晓示文武百寮每日正衙常朝外五日一度赴内殿起居宰臣百官班於文明殿庭谢其中书非时有急切公事请开延英不在此限乙酉敕每月十五日赐廊下食本朝承平时常参官每日朝退赐食廊下谓之廊冫食自乾符乱离以後庶事草创百司经费不足无每日之赐但遇月旦入阁日赐食帝初即位始因谏官疏奏请文武百寮五日一起居见帝於便殿李琪以为非故事以五日为繁请每月朔望日皆入阁赐廊下食罢五日起居之仪至是宣每月朔望皆入阁依奏五日一度起居不得停废遂以为常七月乙卯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八月壬辰以积雨泥甚放百寮朝参己亥帝御文明殿百官入阁如月朔之仪从新例也。九月丙辰帝御文明殿入阁新制次日例也。十月甲申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己亥帝御文明殿对南诏蛮两林鬼主等百寮称贺(是月右拾遗曹珍上疏内一件百寮朔望入阁及五日一度内殿起居请许三署寺监官轮次转对奏事从之帝御文明殿视朝戊辰帝御文明殿受朝甲戌百官)十一月甲寅朔帝御文明殿癸亥日南至帝御文明殿百寮称贺十二月甲申朔帝御文明殿见百寮。
二年正月癸丑朔帝被衮冕法服御明堂殿百寮称贺文物仗卫礼乐如常仪丙申诏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礼不可一日不修忠不可一夕不念二者全则上下顺一途废则出入差须振纲维以严规矩凡在策名之列皆知辨色之朝傥不夙兴是亏匪懈君上思政犹自求衣未明为下服勤固合假寐待旦宜令御史台遍示文武两班自此每日早赴朝参职司既得整齐公事的无壅滞如或尚兹懈怠具录奏闻三月壬子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四月乙未帝御文明殿视朝五月辛亥朔帝御文明殿视朝戊辰帝御文明殿视朝六月庚辰朔帝御文明殿视朝甲午帝御文明殿受朝七月庚戌朔朝於中兴殿八月庚辰百官朝於中兴殿癸巳帝御文明殿视朝九月庚戌帝御文明殿视朝庚申百官朝於中兴殿癸亥帝御文明殿视朝(乙酉帝幸汴州)丙子百官朝於中兴殿十月己卯朔帝御文明殿视朝甲午车驾在汴御崇元殿视朝十一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视朝壬戌帝御崇元殿视朝戊辰日南至百官诣合门拜表称贺十二月戊寅朔帝御崇元殿视朝戊子百官朝於玄德殿壬辰帝御崇元殿视朝。
三年春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礼乐仗卫如常仪甲子帝御崇元殿视朝二月戊寅帝御崇元殿视朝丁酉百官朝於玄德殿三月丁未朔帝御崇元殿视朝四月丁丑帝御崇元殿视朝五月乙巳朔帝御崇元殿视朝己未帝御崇元殿视朝六月甲戌朔帝御崇元殿视朝戊子帝御崇元殿视朝七月甲辰帝御崇元殿视朝八月癸酉帝御崇元殿视朝闰八月癸卯朔帝御崇元殿视朝九月甲戌帝御崇元殿受朝十月壬寅朔帝御崇元殿视朝丁未帝御崇元殿视朝壬戌中书奏按贞元四年中书侍郎李泌奏冬至日受朝贺请准元日从之十一月癸酉冬至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是月中书舍人刘赞奏往例应诸道节使及两班大寮凡对朝廷例合通唤近日全废此仪伏乞特诏所司重定向来格品。若合通唤准日施行寻准四方馆状称旧例节度使新除中谢及罢任赴阙朝见合得通唤文班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官新除中谢及使回朝见亦合得通唤从之)丙戌帝御崇元殿视朝十二月丙午帝御崇元殿视朝癸丑中书以常朝宣奉敕不坐两省官与东西班并拜宰臣不拜或闻班行所论承前日有廊冫食百官谢食两省即各有常厨从来不拜,或曰:以侍臣不拜检寻故实不见明规百官拜为廊冫食即承旨合宣有敕赐食供奉官不拜亦恐非仪。且左右前後之臣日面天颜,岂可不拜况庶官见宰臣隔宿并拜实以赴朝不拜非礼也。闻敕不拜亦非礼也。所宜尽敬以奉君亲臣等商量今後常朝宰臣亦拜通事舍人亦拜阁外放仗亦拜从之壬戌帝御崇元殿视朝。
四年正月壬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常仪二月壬寅帝御崇元殿视朝三月己酉帝御文明殿视朝四月中书门下奏五月一日入阁起居准贞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敕昔者圣贤观象因天地交会之次为父子相见之仪沿习成风古今不易王者制事在於因人酌其情而使中顺其俗以为礼咸觌之义既行父子之间资事之情岂隔君臣之际自今後每年五月一日御宣政殿与文武百寮相见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奏在京者并听就列宜令所司量定仪注颁示天下仍编礼式永著常规者伏以本朝旧制近代不行方当开泰之期难旷会同之礼宜兴坠典以耀明庭五月一日应在京九品以上官及诸进奉使并准贞元七年敕就位起居自此每年永为常式者奉敕宜依五月己卯朔帝御文明殿视朝癸未帝御文明殿视朝六月戊戌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壬子帝御文明殿视朝七月是月庚午车驾还雒旨戊辰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八月丁酉朔帝御文明殿视朝辛亥以霖雨甚宣旨放入阁九月戊辰帝御文明殿视朝辛巳帝御文明殿见百寮十月丙申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十一月丙寅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己卯日长至帝御文明殿受朝贺乐悬仗卫如常仪十二月丙申朔帝御文明殿视朝。
长兴元年正月丙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贺悬乐仗卫如常仪二月乙未朔帝御文明殿视朝是月郊祀毕丙辰敕宜放两日朝参以百官行事之劳故也。四月丙午朔帝御文明殿视朝五月甲子朔帝御文明殿视朝七月壬戌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庚寅诏诸州得替防御团练使刺史并宜於班行比拟如未有员阙可随常参官逐日立班新例也。八月壬辰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十月辛卯帝御文明殿视朝十一月庚申日长至帝御文明殿受朝贺乐悬仗卫如常仪。
二年正月庚寅朔帝御文明殿受朝贺如常仪四月庚寅帝御文明殿视朝癸卯帝御文明殿视朝五月戊午朔帝御文明殿视朝闰五月戊子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壬寅帝御文明殿视朝六月丁巳朔帝御文明殿视朝七月丙戌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八月丙辰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庚午帝御文明殿视朝癸酉诏文武百官五日内殿起居仍旧其轮次对宜停。若有封事许非时上表朔望入阁待制候对一依旧制九月己亥帝御文明殿视朝十月乙卯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十一月甲申朔帝不视朝先是司天奏朔日合日蚀二分伏缘所蚀之分数微少太阳光影相烁不辨亏缺伏请十一月一日不入阁百官不守司故不视朝己丑日长至帝御文明殿百寮称贺十二月庚申左谏议大夫卢损上言前任节度刺史防御等使请五日随例起居并从之。
三年正月癸未朔帝御明堂殿朝贺礼乐仗卫如式庚子帝御文明殿视朝二月甲寅帝御文明殿视朝戊申帝御文明殿视朝三月癸未朔帝御文明殿视朝群臣入门遇雨而罢乙酉敕文武两班每遇入阁从官并赐酒食从前台官及诸朝官皆在敷政门外两廊下就食唯北省官於敷政门内既为隔门各不相见致行坐不齐难於整肃起今後每遇入阁赐食北省官亦宜令於敷政门外东廊下设席以北为首待班齐一时就坐四月甲寅朔帝御文明殿视朝五月壬午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六月己未敕以霖雨经旬街衢泥泞文武两班宜放今月八日朝参甲子朔敕放三日朝参大雨故也。八月庚戌帝御文明殿视朝九月己丑帝见群臣於端明殿十一月己卯朔帝御文明殿视朝甲子日长至帝御文明殿百寮称贺。
十二月戊申朔帝御文明殿视朝。
四年正月戊寅朔帝御文明殿百寮称贺乙未帝见百寮於中兴殿五月丙子朔帝法服御文明殿百寮具朝服称贺庚寅帝见百寮於文明殿六月丙申朔帝御文明殿视朝丙寅帝见百寮於广寿殿时帝不豫旬日至是称平帝勤於听政接臣下无倦九月甲戌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十月甲辰朔雨不视朝十一月癸酉帝御文明殿视朝。
闵帝长兴四年十二月癸丑朔即位其月辛未御中兴殿群臣列位(冯道升阶进酒帝曰:比於无爱除宾友之不近樽况在沉痛之中安事饮啜命撤之)。
应顺元年春正月壬申帝御广寿殿视朝其月戊寅帝御明堂殿仗卫如常仪宫悬乐作群臣朝服就坐宣制大赦改元闰正月癸卯朔帝御文明殿入阁。
末帝清泰元年四月乙酉帝服衮冕御明堂殿文武百官朝服就列改应顺为清泰是月庚寅中书门下上言太常以五月朔御明堂受朝三日夏至祀皇地祗前二日奏告献祖室不坐比正旦冬至是日有祀事则次日受朝今祀在五鼓前质明行礼毕御殿在始旦後请比例行之诏曰:日出御殿与祀事无妨宜依常年例五月庚子朔帝御文明殿视朝六月辛卯御史中丞张鹏奏文武常参官入阁日廊下设食每宣放仗拜後就食相时承以为谢食拜臣以每日常朝宣不坐後拜退岂谢食之谓乎!如臣所见自今宣放仗拜後。且就次候将设食别降使於敷政门外宣赐酒食群臣谢恩後食从之十月庚子太常言冬至不视朝百寮表贺是日太府设表案席褥礼部进表至阁门班首一员跪表受阁门使群臣俱拜舞蹈讫表入久之阁门使出宣曰:履长之庆与卿等同之群臣复拜舞讫而退十一月己巳御史台奏前任节度防御团练使等刺史行军副使近仪五日一度内殿起居皆缀班叙立元系班簿虽曰:便殿起居其遇全班起居时亦合缀班从之。
二年三月庚戌御文明殿群臣入阁刑法官剧可久待制官李慎仪次对十二月戊寅太常言来年正月元日合御明堂受朝贺其日上辛祀昊天上帝于南郊以礼大祀不坐诏曰:其祀事在质明前仪仗在日出後事不相妨宜依常年受朝。
三年春正月辛卯始御文明殿陈乐悬仗卫受朝贺班退进名贺皇太后三月庚子诏阁门陈内外官吏对见例应诸州差判官军将贡奉到阙无例朝见以名御奏放门见赐酒食得回诏进榜子放门辞臣今後欲只令朝见馀依旧规应除诸道两使判官推巡无例中谢奏过放谢放辞如得替归京无例见臣欲今後除两使判官许中谢门辞其书记以下除替请依旧规应文武朝官除受文五品武四品以上并中谢以下无例对谢以天成四年正月敕凡朝官新授并中谢欲以此例诸道节度使差判官军将进奉到阙朝见候得回话下榜子奏过令门辞应诸道都押牙马少都虞候镇将替到京无例见或在京受任无例中谢进榜子放谢放辞应诸道商税盐麴诸色务官或在京差补亦放谢放辞得替归京亦无见例在京商税盐麴两军巡即许中谢应新除令录并中谢次日放门辞兼有口宣诫励应文武两班差吊祭使及告庙祠祭只於正衙辞见不赴内殿诸道差进奏官到阙得见以後请假得替进榜子放门乱已前六件望依旧例行从之。
晋高祖天福元年十一月御北京崇元殿改元。
二年正月甲寅朔帝御文明殿受文武百寮朝贺三月己未御史台奏唐朝定令式南衙常参文武百寮每日朝退於廊下赐食谓之堂食自唐末乱离堂食渐废仍於入阁起居日赐食每入阁礼毕阁门宣放仗群官俱拜谓之谢食至伪主清泰元年中入阁礼毕更差中使至正衙门口宣赐食百寮立班重谢此则交失有唐堂食之意於礼实为太烦臣恐因循渐失根本起今後入阁赐食望不差中使口宣请准唐明宗朝事例处分从之四月丙午御史台奏文武百寮每五日一度内殿起居在京城时百官於朝堂幕次自文明殿门入穿文明殿庭入东上阁门至天福殿序班令随驾百官自到行朝每遇起居日於幕次东出升龙门与诸色人排肩杂进自外缭绕方入内门臣窃见龙门外庭宇不宽人徒大集或是诸司掌事或是诸道使臣方集贡输不可止约。若令与衣冠杂进朝士并趋则恐有坏天官见轻朝序权时之义事理难安起今後每遇百官赴内殿起居日请依在京事体百官於幕次自正衙门入东出横门既协京国常仪兼在行朝便稳从之庚戌御史台奏文武百寮每月朔望入阁礼毕赐廊下食在京时氐於朝堂幕次两廊下今在行朝於正衙门外权为幕次房廊湫隘间架绝少伏恐五月一日朝会礼毕准例赐食即与幕次难为排比伏见唐明宗时两省官於文明殿前廊下赐食今未审每遇入阁日权与正衙门内两廊下排比赐食为复别有处分者敕旨宜依明宗时旧规五月壬子朔帝御崇元殿备太常乐受文武百官朝贺六月甲午太妃将至行阙放文武朝一日十一月中书奏准唐贞元二年九月五日敕文官充翰林学士及皇太子诸王侍读武官充禁军职事并不常朝参其在三馆等诸职事者并朝参讫各归所务者自累朝以来文武在内廷充职兼判三司或带职额及六军判官等例不赴常朝元无正敕准近敕文武职事官未朝者按旧制并赴朔望朝参其翰林学士侍读三馆诸执事望准元敕处分其在内廷诸司使等每受正官之时来赴正衙谢後不赴常朝大会不离禁廷位次三次职官免常朝唯赴大朝会其京司未朝官员氐赴朔望朝参带诸司职掌者不在此例文官除端明殿翰林学士枢密院学士中书省知制诰外有兼官兼职者仍各发遣本司供事可之。
三年正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仗卫如式五月丁未朔帝御崇元殿奏太常乐受文武百官二王後三恪皇亲蕃客等朝贺十一月丙寅冬至帝御崇元殿受朝贺。
四年正月癸卯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五月壬寅朔帝受朝于崇元殿七月壬寅朔帝御崇元殿百官入阁如常礼朔不入阁日蚀故也。闰七月庚子朔百官不入阁雨霑服也。十二月丁酉朔百官不入阁大雪故也。
五年正月丁卯朔帝御崇元殿朝贺仗卫如式壬辰冯道奏曰:宰臣朝见辞谢在朝堂横街之南逮至馀官则悉於崇元门内夫表著之列,岂可逾之故古先明王必正其位服此实事因偶尔习以为常。又入阁礼毕之时群官退於门外定班如初俟宣放仗唯翰林学士前任郡守等不随百辟即时直出二者礼僭序失其使正之帝深然其言于是下诏曰:官爵之班即分高下见谢之位,岂有异同宜格通规以为定制今後宰臣使相朝见乱谢并于崇元门内与诸官重行异位一时列拜假开横行即从旧例。又入阁之仪序班为重宣唤则齐趋正殿放仗则各出朝门何起居之礼即同而进退之规有异其翰林学士及前任郡守等今後入阁退朝宜依百官班制十一月冬至帝受朝於崇元殿王公上寿。
六年春正月辛酉朔帝受朝於崇元殿七月己未朔帝御崇元殿视朝。
七年春正月丙辰朔帝不受朝贺用兵故也。五月己亥中书门下奏时属炎蒸事宜简省应五日百官起居即令押班宰臣一员押百官班其转对官两员封事付阁门使引进本官起居後随百寮退不用别出谢恩其文武内外官寮乞假宁亲搬家及婚葬病损并门见辞诸道进奉物等不用殿前排列引进使引至殿前奏云:某等进奉奏讫其进奉物便出其进奉专使朝见日班首一人致词都附起居州刺史并行军副使诸道马步军都指挥使以下差人到阙并门见门辞州县官谢恩日甲头一人都致词不用逐人告官其供奉官殿直等如是当直及於合殿前排立者即入起居如不当直排立者不用每日起居委宣徽院专切点检常须整齐从之。
少帝开运元年七月辛未朔帝御崇元殿八月癸卯仓部郎中知制诰陶奏内外臣寮正衙辞谢内则诸司小吏与宰相差肩外则属郡末寮共元戎接武欲望宰臣使相依旧押班其郡牧藩侯台省少监长吏等不得令部内本司卑冗官员同班辞谢敕从其奏十一月乙亥吏部侍郎张昭远奏文武常参官每日於正衙立班阁门使宣不坐後百寮俱拜旧制唯押班宰相押楼御史通事舍人各缘提举赞扬所以不随庶官俱拜自唐天成末议者不悉朝仪遽违旧典遂令押班之职一例折腰此则深忽礼文殊乖故实。且宰相居庶寮之首御史持百职之纲严肃禁庭纠绳班列虑於拜揖之际或爽进退之宜,於是凝立静观检其去就。若令旅拜旅揖实恐非宜况事要酌中恭须近礼人臣爱主不在於斯其通事舍人职司导比者两班进退皆相其仪今则在文班武班之前居一品二品之上端笏齐拜礼实未闻其押班宰相押楼御史通事舍人并请依天成三年以前礼例施行无至差忒殿中侍御史贾玄奏是非既异氵公革不同举之则虽有旧规考之则全无故实。且夫酌人心而致礼依神道而设教此乃经国之大端也。况通事舍人居赞导之职押楼御史当纠察之司一则示於纪纲一则防於谬误所以静观进退详视等威实非抗礼于庭所谓各司其局俾令不拜雅合其宜伏以宰相押班率千官而设拜起居内殿统百辟以致词仪刑文武之班表式鸾之列不得比导之职讵可同纠察之司统冠群寮所宜列拜臣位居宪府迹厕同班言或庶其得中罪难逃於多上帝从之二年春正月戊戌朔帝不受朝贺不豫故也。六月乙丑朔帝御崇元殿百官入阁。
汉高祖乾元年正月辛亥朔帝不受朝贺。
二年五月中书舍人艾[A13C]上言近制一月两度入阁五日一度起居近年以来入阁多废每遇朔望不面天颜臣请今後朔望入阁即从常礼如不入阁即请朔望日起居冀面圣颜以伸诚敬(史臣曰:天子居再期服内虽终一月之制而独宴不举乐朔不视朝近古礼也。艾[A13C]请朔望相见于礼非宜)。
周太祖广顺元年四月壬辰朔帝御广政殿群臣起居十月壬寅雪尺馀放朝。
二年五月丙辰朔帝御崇元殿受朝仗卫如仪十一月癸丑朔入阁己卯日南至帝御崇元殿群臣服朝服称贺退班于永福殿庭上寿赐群臣酒三爵而罢三年正月壬子朔帝御崇元殿群臣朝贺乐悬仗卫如常仪班退太祖御永福殿群臣百寮称觞献寿举教坊乐旋幸太平宫起居汉太后五月己卯朔帝服衮冕御崇元殿受群臣朝服班于位陪位官乐悬仗卫如常仪十一月乙酉日南至帝不受朝贺群臣阁门拜表班退赐茶酒。
世宗显德元年八月壬寅朔帝御崇元殿文武百寮入阁仗卫如仪十一月辛未朔帝御崇元殿文武百官入阁仗卫如仪庚寅日南至帝不御殿文武百寮诣阁拜表称贺。
二年春正月辛未朔帝不御殿宰臣率百官拜表称贺四月己亥帝御崇元殿文武百官入阁仗卫如仪八月丁酉朔帝御崇元殿百官入阁如仪。
三年春正月乙未朔帝不御殿文武百官诣阁进名称贺六月壬戌朔帝御崇元殿文武百官入阁仗卫如仪十一月庚子日南至帝不御殿以宣懿皇后之丧在近故也。宰臣率百官诣阁门拜表称贺。
四年正月己丑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礼毕御广政殿群官上寿并如常仪二月辛酉诏曰:文武百寮起今後每遇入阁日宜赐廊冫食此有唐之旧制也。自晋氏多故寝而不行上以宠待廷臣故复有是命五月丁亥朔帝御崇元殿视朝太常乐悬金吾仗卫如仪八月乙卯朔帝御崇元殿文武百官入阁如仪既罢赐百官廊冫食时帝御广德殿西楼以观焉命中黄门阅视酒馔无不腆。
五年春正月癸未朔帝在楚州西北衣戎服御帐殿受宰臣以下称贺五月辛巳朔帝御崇元殿金吾仗卫太常乐如仪十一月辛亥日南至帝御崇元殿受朝贺金吾仗卫太常乐悬如仪礼毕宰臣率百寮常服诣永德殿上寿而退。
六年春正月丁未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贺金吾仗卫太常乐悬如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