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九
- 本章共 997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二十一年夏五月庚辰朔
○辛巳
○夜有星如盏大赤色有尾迹光烛地出织女东北行入天津后三小星随之
○癸未
○户部尚书郭资言河南开封府归德睢州祥符阳武中牟宁陵项城永城泽荣太康西华兰阳原武封丘通许陈留洧川杞县及南阳府内乡卫辉府新乡护嘉汲淇辉县并凤阳府宿州去年夏秋淫雨黄河泛溢并伤田稼 命遣人按视蠲其租税
○甲申
○端午节赐文武群臣宴
○丙戌
○设直隶淮安府山阳县移风闸置闸官一员
○己丑
○常山中护卫总旗王瑜王变告言常山中护卫指挥孟贤等纠合羽林前卫指挥彭旭等举兵将推赵王高燧为主而谋不利于 上及 皇太子命下捕贼既悉得遂召 皇太子赵王公侯伯都督尚书学士皆至 上御右顺门内亲鞠之盖是时 上以疾多不视朝中外事悉启 皇太子仁明恤下往往裁抑宦寺而宦官王俨江保等尤见疎斥俨等日谗之于 上赖 上圣明父子亲爱终不能间然亦希得进见而俨素厚高燧常为阴之地且诈造毁誉之言传播于外谓 上注意高燧以诳诱外人由是贤等遂萌邪至而钦天监官王射成与厚善密言于贤曰观天象非久当有见主之变贤等邪谋益急与其弟孟三常山左护卫老军马恕田子和兴州后屯卫老军高正通州右卫镇抚陈凯等日夜潜谋连结贵近图就宫中进毒药于 上候 上晏驾即以兵劫内库兵伏及符宝而分兵执公侯伯五府六部大臣豫令高正伪撰遗诏付中官杨庆养子至期从禁中识以御贤颁出废 皇太子而立赵王高燧为皇帝布置已定瑜正之甥正密以告之瑜力谏正此舅氏灭族之计正不从瑜遂入告 上览所伪撰遣诏震怒立捕杨庆养子斩之 上顾高燧曰尔为之耶高燧惴栗不能 皇太子为之营解曰高燧必不与谋此下所为耳 上命文武群臣及三法司鞫治贤等翼日群臣奏贤等所犯大逆具有显实当并寘极典籍没其家 上曰即日皆籍之王射成以天象诱人速诛之贤等更穷鞫毋令遽死遂下锦衣卫研治未几并其党悉诛之
○癸巳
○设交阯顺府永积库
○癸卯
○升东阿知县具秉彝秩二级复其任秉彝上虞人举进士初为郡县知县有善政以忧去再至东阿秉彝律己廉勤政尚宽厚兴学劝士课民农务县以大治至是九载用最当升耆老奏乞留从之特升秩二级食正六品俸俾还治东阿
○乙巳
○改山东布政使张焕于陕西布政司陕西左参议胥必彰于河南布政司右参议孙綖于山西布政司陕西按察司副使李缙于湖按察司升刑部员外郎汪麓为陕西布政右参议云南按察司佥事张翼为广西按察司副使
○戊申
○占城国王占巴的赖遣使夷劳等奉表贡方物赐其使织金纱衣及钞币表里有差
○是月嘉定州峨眉县骤雨溪水涨溢漂流民三十五户溺死百三十人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九
责任编辑: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