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一
- 本章共 1.8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二年五月癸酉朔驻跸杨林茂 上阅武之暇皇大孙侍语及创业守成之难且曰前代帝王多有生长深宫狃于富贵安逸不通古今不识民难于经国之务瞢然弗究而至于亡者朕常以之为戒汝将来有嗣统之责须勉力学问于凡天下之事不可不周知人之艰难不可以不涉历闻见广而涉历多自然心胸开豁于万几之来皆有以处而不差矣如此非惟不负祖宗之付托亦有福泽被及下人矣汝勉之勉之皇太孙叩首曰 圣训不敢不勉
○敕忻城伯赵彝刑部尚书吴中等督运粮饷赴禽胡山
○夜金星犯五诸侯
○甲戌户部言山东高密安邱诸城三县民流移者二千一百九十一户 皇太子命遣巡视抚绥
○乙亥驻跸禽胡山 上念在潜邸时尝禽虏寇乃儿不花于此遣礼部尚书吕震祭其山川之神
○丙子 敕前锋都督刘江等曰骑士哨了若遇寇东走即瓦剌之人诣阿鲁台者西走即阿鲁台部下往瓦剌者须并执之盖虏情多诈不可不察
○忻城伯赵彝尚书吴中等馈运至遂筑城贮粮命彝等率官军守之悉遣民丁还
○丁丑 命各部尚书及光禄卿六科给事中为督阵官遇战即随军后视将士用命不用者以闻
○是日 皇太子命赈给直隶苏州府吴县及河南新蔡鲁山汝阳西华四县之民被水灾者凡赈五千七百余户
○戊寅 敕前锋都督刘江等曰朕昨夕观气候瓦剌之寇已动尔等尤宜慎重毋或怠忽
○己卯驻跸香泉戍令将士各赍粮以行禁各营毋隐匿他人亡失马驴
○是日化州徭首蓝盛宗等来朝贡 皇太子命礼部如例赐劳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光出造父东北行至游气
○辛巳驻跸广武镇遣指挥塔不歹等往觇瓦剌事势是日云南元江等府故土官知府那直男那邦曲靖军民府龙华寺僧志禅等贡象马等物 皇太子命如例宴赐劳
○甲申交阯总兵官英国公张辅槛送所获贼首伪大越国皇陈季伪骠骑大将军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入内检校统政太傅平章事上柱国开国忠武公阮帅及伪印九颗并各贼家属赴京师
○乙酉 皇太子除山东沂水县户绝荒田三百八十二顷二十四亩租税
○四川罗泉井灶丁言各户幼丁今皆长成而蓬州睦坝里旧有小竹筒盘李意兴二井可以开煎盘里井岁可得盐万一千八百八十斤意兴井岁可得盐万三千三百二十斤乞令罗泉等五井盐课司提督煎办 皇太子命户部遣官覆视如实即从所言
○戊子驻跸至善川命前锋都督刘江等先发侦骑往饮马河侦虏
○己丑 皇太子以故狭西都指挥佥事房隽子贵袭通州卫指挥使武全子胜袭金吾右卫指挥同知锦衣卫指挥使颜胜子整大兴左卫指挥使郭雄子斌济阳卫指挥使丁福子全通州卫指挥同知姜义子昇燕山前卫指挥同知朱亮侄进金吾右卫指挥佥事兀剌赤义子福顺俱袭职通州卫指挥佥事梁显子胜金吾左卫千户徐士能子兴羽林前卫千户刘敬之子源济阳卫千户毛贵子闸军蒋成子官音保吴忠侄拜住俱袭升指挥同知羽林前卫千户程顺侄宁大兴左卫千户李全子顺济阳卫千户李叙子马驹俱袭升指挥佥事
○辛卯驻跸速儿温都儿之地其地有海子水清冽赐名曰蒙山海盖军行已二程乏水至是始足用云
○癸巳四川天全六番招讨司招讨高敬让遣子虎贡马敬让尝遣虎入国学读书以丁母忧去至是服阕还监皇太子命礼部赐予如例
○甲午驻跸通泉泊都督朱荣报虏寇数千人东行 上曰此必瓦剌所遣敕荣遣精骑觇之复谕荣曰此别有直路趋土剌河视饮马河路省三四程且便水草如寇果东行宜速从直路报来朕明日径趋饮马河休息士马虏至必成擒矣
○乙未哨径报虏东行 车驾遂发驻跸饮马河
○丁酉镇远侯顾成卒成之先湘潭人祖父以操舟为业往来江淮间遂居江都成字景韶少壮勇有膂力喜习武事自文其身人称顾花子岁丙申杨州归附隶大将军麾下以勇称选为帐前兵常执伞盖侍出入忠谨未尝有过初授百户从诸将征伐升金吾卫副千户带刀宿卫扈从经陈州舟胶于浅成独奋跃以背负舟而行升坚城卫指挥佥事平蜀破贵州洞蛮克普定西堡升昭勇将军普定卫指挥使赐金带织金龙衣升镇国将军贵州都指挥同知初大军征云南成镇普定搤其后路蛮人无敢叛走者升骠骑将军右军都督佥事佩征南将军印镇贵州建文中 上举兵靖难成率众来御被执入见 上命解其缚慰谕之令侍世子居守成感恩报图报尽心毕智世子倚重为老成凡节制号令御备之方一经于成 上即位论功行赏封镇远侯命镇贵州永乐二年招降贵州叛蛮男女四百五十余人六年讨平谷劳乖边诸蛮八年思州台罗寨酋长苗普亮等作乱既招降之后复叛命成讨之进兵捣其寨擒普亮斩之并戮其众诸蛮震慑还师至镇无几卒时年八十有五讣闻 皇太子遣官致祭 车驾还京追封夏国公赐谥武毅容貌魁梧质直有胆略粗涉书史大意虽至大将不以富贵骄人在镇日缮甲兵申严号令威信并行蛮夷作生祠祠之及卒吏民哀恸子统八人统普定卫指挥使勤贵州指挥同知统先卒
○己亥前锋都督刘江等言哨见虏踪迹东行 上曰虏果东行吾事济矣敕江急追 之且曰虏驱辎重行未必轻捷尔遇之即战战必胜今先发千骑益尔六师随至遇虏即同朱荣等相机行事
○是月山东平度州德州沂水县雨雹伤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