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三十
- 本章共 856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八年冬十月丙申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丁酉
○榜葛剌国头目者剌里丁遣使赛亦得马哈麻等贡名马赐之钞币
○庚子 敕召周王橚以明年二月至京先是河南中护卫军丁俺三等屡告橚谋不轨 上未之信遣人询察非妄故有是命 夜有星如鸡子大赤色尾迹有光出五车西北行入上台
○乙巳
○擢漷县县丞张黻为中书舍人 古麻剌朗国王干剌义亦敦奔率妻子陪臣随太监张谦来朝上表贡方物命礼部宴之赍如苏禄国王
○己酉
○金堂郡主薨讣闻赐祭遣官治丧葬主蜀献王第八女也 夜月犯毕宿星
○壬子 皇太子发南京
○乙卯
○湖广辰州府同知刘叔毖卒叔毖庐陵人博学有文外和易而内廉介初为沅陵知县以爱民为务致勤绥抚县介溪峒先是民多困徭役窜山谷叔毖至计其丁赀而役之加以抚绥民悦流徙者悉归业有争讼不治以法为开谕再三心服而后遣之官市物于民未尝急索民得从容应命而免于价俑之患升北京刑部员外郎时置刑部未久且兵机相仍之后庶务丛脞而工曹尤甚凡中外造作材物率取具焉重作役者皆中官气势不可近六六曹官往往被棰系叔毖以廉勤独见礼于事或叔毖言不可輙已召脩永乐大典为副总裁其去沅陵六年矣沅陵民累累陈乞还叔毖遂升辰州府同知一州七邑之民得叔毖如得父母及建北京宫殿率郡民就役岁余卒于北京郡民在役者皆悲慕之具殓祭役满而归相率载其丧葬辰州叔毖存心后临事果处人诚居官盖多惠政云
○丙辰
○古麻剌朗国王干义亦敦奔言虽为国中所推然未受朝命幸赐之诏仍其旧号封之给印诰冠带仪仗鞍马文绮纱罗金织袭衣赐王妃冠服及其陪臣等各赐彩币表里有差△是日 皇太子过滁州登琅琊山指示学士杨士奇曰此醉翁亭故址也因叹欧阳脩立朝正言不易得今人知爱其文而知其忠者鲜矣盖 皇太子为文章尤善脩每曰三代以下文人独脩有雍容和平气象尤爱其奏议切直尝命刊脩文以赐群臣且谕之曰脩之贤非止于文卿等当考其所以事君者而勉之
○庚申
○交阯总兵官豊城侯李彬遣交州后卫指挥使方政追贼黎利遇于老挝忙心河败之利遁走
○壬戌 命都指挥佥事冯兴镇定州崔聚守紫荆关指挥使何虎掌定州卫事俱赐钞六十锭
○癸亥
○甘露降 孝陵松柏 皇太孙采荐 宗庙遣人表献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
责任编辑: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