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三十一
- 本章共 2.1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八年十一月乙丑朔
○钦天鉴进永乐十九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 署中都留守司事都指挥同知张礼卒礼庐州巢县人父名长安卫百户名老礼代之洪武中升遵化卫千户从 上平内难累升山西都指挥同知已而命署中都留守司事在任十有六年军律严明人皆畏服至是暴疾卒子琦袭凤阳中卫指挥使
○丙寅
○改浙江布政司左参政矾镇右参政程禧于湖广布政司升监察御史李旭为湖广按察司王增为副使△是日 皇太子过凤阳谒祭 皇陵毕周步陵旁望 仁祖淳皇帝所遗石农器顾侍郎张学士杨士奇曰国家帝业所自也徘徊久而后退既退陵下耆老进谒悉赐酒馔慰劳之有知 太祖龙兴时事者留从容与语至夕加赐优厚已而顾士奇等叹曰知当时者益鲜矣盖 皇太子重 祖宗事率如此
○丁卯
○上谓行在兵部尚书方宾曰明年改行在所为京师凡军卫合行事宜其令各官议拟以闻于是行在左军都督薛禄掌北京后军都督府其簿书宜付后军都督府承长印送礼部销夜巡铜牌门禁锁钥付中军都督府掌出关勘合令中军都督府编置兵部公同用印送印绶监收别置文簿付各关为验凡出关者通政司具奏赴印绶监填给勘合照验金吾左等十卫已为亲军指挥使司其行移并守卫官军俱合依南京上十卫例其各卫官军今在南京及行在卫分者俱合取入原卫上直守卫南京留守五卫每卫改官军一半来北京开设留守五卫仍属五府分守城门及更番点闸皇城四门北京牧马千户所候调南京军至并之常山三护卫见在北京其文移合依安东中护卫例悉从之 命兵部以孝陵济川广洋水军左右江阴横海天策英武飞熊广武应天等卫留守南京神策镇南饶骑沈阳虎贲豹韬龙骧鹰扬兴武龙虎武德和阳潘阳右等卫调守北京留守中左右前后五卫官军分守南北二京
○戊辰 上以明年御新殿受朝诏天下曰开基创业兴王之本为先继体守成经国之宜尤重昔朕 皇考太祖高皇帝受 天明命君主华夷建都江左以肇邦基肆朕缵承大统恢弘鸿业惟怀永国眷兹北京实为都会惟 天意之所属寔卜筮之攸同乃做古制狥舆情立两京置 郊社 宗庙创建宫室上以绍 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贻子孙万世之弘规爰自营建以来天下军民乐于趋事天人协赞景贶骈臻今已告成选永乐十九年正月朔旦御奉天殿朝百官诞新治理用致雍熙于戏天地清宁衍 宗社万年之福华夷绥靖隆古今全盛之基故兹诏示咸使闻之
○己巳
○擢教授张举训导吴鼎冠带举人柯暹监生朱礼俱为户科给事中教谕杜本成广王罃秀才彭彦虎余孟贞为礼科给事中秀才郑得皎俞得济俱为兵科给事中监生龙源彭璟俱为工科给事中秀才丘宗舒伯治潘吉骆福杨玹汪樵潘谦俱为中书舍人升遂昌县学训导汤新为宗人府经历监察御史王果为湖广按察司副使兵科给事中汪渊为云南按察司副使改应天府尹顾佐于顺天府广东右布政使李汝器于贵州布政司河南右参政阮嗣于交阯布政司山西按察司佥事张思安于湖广按察司
○壬申
○谪辽东都指挥李信等巡边以其守备不严致寇入境也
○癸酉
○冬至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祭 孝陵命皇太孙行礼
○甲戌
○革北京苑马寺先是悉用军士畜马比调军士保安守备马悉散民间畜牧故罢苑马寺及其六监二十四苑
○乙亥
○遣官赍敕召 皇太孙期十二月终随 皇太子至北京 增置霸州文安县县丞主簿
○壬午
○革北京刑部并所属吏户礼兵刑工六曹清吏司照磨所司狱司其属官俱调用及革行在户部刑部并南京户部刑部之北京清吏司行在都察院并南京都察院之北京道刑部增置云南交阯贵州三司改北京行太仆寺为太仆寺北京国子监为国子监北京刑部所属顺天等八府保安隆庆二州并直隶京师宝钞提举司承运库行用库广盈库张家湾盐仓检校批验所俱隶户部会同馆大通关俱隶兵部北京刑部工曹清吏司织染所杂造局卢沟桥通州白河三处抽分竹木局俱隶工部北京五城兵马指挥司析为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中城五兵马指挥司革北京光禄寺及大官良酝掌醢珍羞四署 升山东安丘县知县张旟为山东布政司左参议县丞马撝为右参议并赐钞币袭衣先是反贼宝鸿等攻围安丘甚急城中素无兵备旟撝仓卒民男女婴城死守贼不能攻而官军继至贼败走事闻 上曰将帅虐民纵贼县官能御贼保民人但坚志奋力何事不济旟等宜宠异之故有是命
○甲申 命张成为羽林前卫指挥使成父义初为指挥同知升浙江都指挥同知卒成应袭指挥同知 上特命指挥使
○乙酉 皇太孙发南京
○丁亥
○广东布政司言雷州海康遂奚二县今夏飓风暴雨海水涨溢伤民禾稼田租无徵者千六百余石悉免之
○己丑
○秦府仪宾吴伦以罪追夺诰命免为民 是日 皇太子过邹县见民男女持筐盈路拾草实者驻马问所用民跪对曰岁荒以为食 皇太子恻然稍前下马入民舍视民男女皆衣百结不掩体灶釜倾仆不治叹曰民隐上闻若此乎顾中官赐之钞而召乡之耆老问所苦具以实对辍所食赐之时山东布政使石执中来迎责之曰为民牧而视民穷如此亦动念否乎执中言凡被灾之处皆已奏乞停今年秋税 皇太子曰民饿且死尚及徵税耶汝往督郡县速取勘饥民口数近地约三日远约五日悉发官粟赈之事不可缓执中请人给三斗曰且与六斗汝毋惧擅发廪吾见 上当自奏也
○辛卯
○夜月掩金星
○壬辰
○真定府曲阳县人杨得春蔚满圈等以妖术惑众伏诛得春等素不事产业不服役官府有司将治其罪得春变黄冠服满圈削发披僧衣俱逃入晋州以妖术妖书符咒惑众自称善治兵甲能令人飞行十里遂聚无赖号五百罗汉谋作乱事觉有司捕获械送京师即日皆弃市家口财产没官
○癸巳
○赐文武群臣金织纻丝表里各一特命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杨荣幼孜赐同尚书
○是月赈山东青莱平渡等府州县被水饥民凡十五万三千七百三十四户给粟四十七万九千壹百七十石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一
责任编辑: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