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五十八
- 本章共 2.5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四年八月丁亥朔 遣官释奠先师孔子
○敕征讨安南总兵官成国公朱能等曰安南僻在海陬自昔为中国郡县五季以来中国多事不能制之历宋及元亦尝悖逆用兵图之而无成功今黎贼逆命朕命尔等率师讨之期而成功然宋元所以无功者盖由将骄兵懦贪财好色尔其戒之富良江近贼东都贼必据守我师深入难与持久若至嘉林欲渡必具舟筏旷日劳师英若未至之先迭出游骑于嘉林与贼相对始用百骑逐日增之至于千骑昼夜举火放炮以眩惑牵制而潜师趋富良上流浅处与西平侯会合而济出贼不意必能成功朕意如此然难遥度尔其用心运谋盖自古善战者皆因敌以制胜也
○夜有星大如鸡子赤黄色有光出羽林军东南行至近浊
○戊子祭 太社 太稷
○兀兰等处女直野人头目乞剌尼纽邻等来朝置兀兰亦儿古里札木哈脱木何福山五卫以乞剌尼纽邻等为指挥余为千户 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帛有差
○己丑侍臣有言今用刑太宽强盗劫人者多谪戍边不寘重法何以示惩 上曰于法虽若宽但朕常念用法当原情好善恶恶人情皆同岂其本心乐于为恶或迫于饥窘不得已为之然尝为不善者能改过为善耳呈人未尝绝之故朕怜其初出于不得已又冀其终能改过故耳若再犯必不宥矣
○辛卯不腊哈赤等处野人头目乃儿不花等来朝贡马置札木哈卫命乃儿不花为指挥同知赐诰印冠带
○壬辰置北京兵马指挥司夜巡铜牌十面命赵王掌之关领夜巡一如京师之例
○工部言吕梁洪霖雨水决近河路并圈沟桥一十九丈六尺宜发民修理从之
○癸巳修河南阳武县黄河堤岸及中牟县汴河北堤
○甲午遣官祭历代帝王
○乙未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等神
○遣官祭旗纛
○丙申夜金星犯女星
○丁酉 上以甘肃宁夏山西皆近边可畜马敕守将西宁侯宋晟左都督何福江阴侯吴高等相择牧地计议以闻复谕之曰朕欲马蕃息思有二策一欲略如朔漠牧餋之法择水草之地其外有险阻只用数人守之而足纵马其中顺适其性至冬寒草枯则聚而饲之一欲散与军民牧餋设监牧统领之二策孰善宜精思条画以闻朕将择之
○先是通政司受四方奏锍非重务者悉不以闻径送六科至是 上知之召参议贺银等责之曰设通政司所以决壅蔽达下情今四方言事朕不得悉闻则是无通政司矣朕主天下欲周知民情虽微细事不敢忽盖上下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昏君其不知民事者多至亡国尔欲朕效之乎自今宜深慰前过凡锍奏关民休戚者虽小事必闻朕于听受不厌倦也
○东洋冯嘉施兰土酋嘉马银等来朝赐钞币有差
○女直野人喜列尼等六十三人来朝以为兀者卫指挥千百户赐冠带及钞币有差
○己亥山东济南等郡县蝗北京通深景晋四州及束鹿曲阳赞皇交河安平柏乡任丘等县旱诏命户部发粟赈其饥民凡户二万四千六百有奇给粟四万八千六百石有奇
○庚子以辽东镇守保定侯孟善所为非法降敕切责之曰将之御寇犹犬之防盗犬与盗狎将何用焉况复坏朝廷之法乎姑贷尔罪如不改过悔将无及
○置山东陵县县丞主簿
○改直隶应天府江淮驿隶江浦县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芝山驿隶本府
○占城国王占巴的赖遣其孙部坡亮微郊兰得胜那抹等来朝贡白象方物且言安南黎贼数侵掠其境土人民请兵讨之赐其孙白金二百两金织文绮纱罗衣各二袭钞百锭文绮纱罗十四疋其傔从钞币袭衣有差 命礼部宴劳之
○辛丑能木里吉儿代里等处野人头目古里帖买罕等来朝贡马赐钞币有差
○夜月犯垒壁阵东第二星
○癸卯修淮安府清河县爬泥荡桥
○北京刑部言宛平昌平二县西湖景东牛栏庄及清龙华家瓮山三闸水冲决堤岸百六十丈 命发军民修治
○甲辰 赐国子监琉球国云南生石达鲁等并从人绢绵布冬衣二百二十事
○革山东新兴浯河渠丘三驿
○考儿仓等处鞑靼头目安立提等来朝贡马置竦和儿河千户所 命安立提等为千户百户镇抚赐诰印冠带及袭衣钞币有差
○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刁招散遣头目板赛苏等贡方物谢罪 上以其不诚却之
○乙巳 赐赵王高燧书曰比闻都指挥款台乘马过驸马都尉广平侯袁容之门怒其不下棰楚几死款台靖难功臣岂当非礼陵辱尔非不知曷不以闻自洪武以来往来驸马之门何尝有下马之令晋王敦为驸马纵恣暴横卒以悖逆灭亡覆輙在前可再蹈乎此书观毕仍以示容其受使令辱款台之人悉械送京师
○敕镇守大同江阴侯吴高等曰钦天监言星象有兵今秋气渐肃草实既坚正胡虏马肥弓劲之时尔等受边寄宜申严号令训饬将士慎固堤备不可怠忽
○擢兰溪县典史张彬为鸿胪寺左寺丞
○丙午松花江等处女直野人头目彻儿帖木等四十八人来朝赐之钞币
○丁未升江西道监察御史唐广云为北京国子监司业广云桂林人尝以教官侍 上于藩邸知其诚实可用故亲擢之
○升江西布政司右参政张本为工部左侍郎开封府知府任毅为右侍郎
○西域回回亦不剌金等贡马 命赐之钞
○饶州府言鄱阳康山忠臣庙圯坏请 命修治 上顾侍臣叹曰此皆首佐 皇考成帝业者不幸遇艰难效忠奋义以死昔人盛德百世祀今不数十年而庙坏不治岂报德劝功之道今国家于异代忠义之臣犹致礼其祠坟况 皇考股肱爪牙之臣哉礼父母所爱亦爱况有功于国乎遂 命工部即遣官督修仍谕所司岁时严祀礼守庙者悉复其家
○己酉沈王妃张氏薨讣闻 上辍朝一日遣官赐祭 命工部给明器仪仗有司营葬
○庚戌夜有星大如鸡子青白色尾迹有光出阁道东北行入紫微东蕃外
○辛亥广东右布政使徐奇言所属盐课提举司积盐已多今大军征安南宜令官民之家往太平等府中纳盐粮每引米五斗不拘次于广东海北二处关支俟彼粮储足用罢中从之
○夜月犯轩辕南第五星
○壬子修周世子及郡王郡主府第
○遣内官马彬等赍 敕谕占城国王占巴的赖曰尔遣孙部坡亮微郊兰得胜那抹等来朝贡方物且言安南黎贼侵夺地界驱掠人畜肆虐不已请兵讨之朕以黎贼累弑国主篡夺其位僣号改元毒痛下民举国愤怨其前王孙陈天平被其迫逐归命朝廷黎贼请迎归国以君事之朕推诚不疑遣人资送乃中途邀而杀之抗拒朝命罪恶滔天不可容逭已 命总兵官征夷将军成国公朱能等率大军往讨其罪务在殄灭以安黎庶尔宜严兵境上防遏要冲其安南人先居占城者不问自今有逃至者皆勿容隐但得黎贼父子及其党恶即械送京师厚加赏赍尔宜勉之仍赐之镀金银印及纱帽金带黄金百两白金五百两金织文绮衣二袭并锦绮纱罗等物
○敕甘肃总兵官西宁侯宋晟曰西北番国及诸部落之人有来互市者多则遣十余人少则二三人入朝朕亲抚谕之使其归国宣布恩命
○癸丑免齐王榑为庶人仍 命所司录其所为过恶示搏俾览省而改行焉
○裁省隶池州府建德县县丞
○甲寅升锦衣卫副千户吴亮为旗手卫指挥佥事
○丙辰三法司奏教诱齐王为不轨者数人罪当弃市 上曰既死则不可复生更慎之齐王朕亲弟其素性狠愎朕尚不能化之何可尽诿他人再详审之
○是月霖雨坏北京城五千三百二十丈天棚门楼铺台十一所通州等卫城及白马等三十三关垣墙七百六十四丈事闻 命发军民修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