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五
- 本章共 1.75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年二月丙辰朔
○给授吏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礼部尚书吕震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金忠兵部尚书方宾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右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黄淮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杨荣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杨士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金幼孜诰命并封赠其祖父母父母及妻如制盖特恩云
○丁巳
○遣官释奠先师孔子
○戊午
○祭 太社太稷△遣官祭先农
○己未 赐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班藏丹卜等宴
○庚申
○山西猗氏县耆民张彦清等言累岁旱涝田稼不登乞以八年九年逋租折纳钞帛 上谕户部臣曰田有定租农安得岁常全收有司但知科征而已民非甚不得已岂肯自言今累岁旱涝衣食不必给其钞帛何从而出宜悉除之其耆民人赐钞二锭遣归
○辛酉 诏免山西河南永乐八年以前逋租△礼部会试天下举人奏请考试官 上命翰林院侍讲杨士奇金幼孜考试赐宴礼部 命刘素为中书舍人素中书舍人彦铭之子时彦铭历官三考例升从六品 上命仍旧职致仕而月给六品禄又命素承父职盖特恩云
○壬戌 敕靖江九辅国将军赞亿曰监察御史言尔交通卫卒以钱贷民多取利息至系人妻孥逼胁鬻居以偿所负古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国家旧制四品以上官不得与民争利汝宗室之亲乃恣肆如此乎果尔所为则赴京面陈若左右小人假尔名为之即械送京师 敕谕兵部及各处总兵官英国公张辅等曰朕即位以来武职犯罪情有矜者屡法宥之而近年犯者愈多又皆谪戍边使立功自赎无非欲其涉艰难省己悔过以保全之其自永乐十年二月初七日以前有犯笞杖徒流迁徙罪名皆宥复职更戒约之如复恃恩与功再犯必诛不赦△置河间卫 命兵部凡今北京之民见在远卫为军者遇有亡故其户丁就于河间新卫补伍原卫别调人补之△设湖广靖州五寨长官司之杜望巡检司云南临安府之倘甸驿蒙自县之蒙自驿花丈驿利花旧市驿宁远州之者隆驿
○癸亥 敕宣府总兵官武安侯郑亨等曰比闻黄羊野马俱望西行或是走失捏干阿鲁台之众向西行则宁夏山西不可无备尔等更须严兵勿怠
○乙丑 敕甘肃总兵官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琥曰阔脱赤等逃叛都督吴允诚首能率众追捕忠诚可嘉今已进封为恭顺伯其都督指挥保住等俱升一级各赐彩币可依等第给之其诸降虏及新附者尔与豊城侯李彬熟计悉送京师须设法堤备毋致逃窜△给授太子少师姚广孝及其祖父母父母封赠并诰命 命武当山道士孙碧云为道录司右正一不任以事
○丙寅
○永昌等卫所镇抚好帖木儿等进马赐钞千锭彩币十疋△户部言湖广五寨长官司乐濠等七洞人民岁课朱砂近因苗贼杀虏死亡者众累岁有亏 上命除之
○戊辰
○给授鸿胪寺卿任添年少卿崔得霏诰命 命礼部尚书吕震谕考官杨士奇金幼孜曰数科取士颇多不免玉石杂进今取无过百人其务精择收散木累百不若得良材一株也 命金吾在卫故指挥同知佛家奴子官兴袭升指挥使金镛侄鼐袭指挥同知致仕指挥同知刘源子海代职燕山右卫指挥佥事董贵子兴府军后卫指挥佥事钱兴子顺大兴左卫指挥佥事郭兴子旺俱袭指挥佥事羽林千户周卯生子兴袭升指挥同知阎十二子胜升指挥佥事
○庚午
○伊王木彝楚世子孟烷来朝 赐平江伯陈瑄充总兵官都督宣信副之率舟师往海运粮饷赴北京
○辛未
○置河间卫经历司经历一员
○癸酉
○升户部郎中李寿为河南布政司右参政刑部司务刘洁为监察御史
○甲戌
○追谥太充妃胡氏曰昭敬遣官致祭充妃楚王桢母也△伊王木彝楚世子孟烷还国各有赐赉并赐其从官钞有差
○乙亥
○琉球国山南王汪应祖遣使臣阿勃吾斯古贡方物赐之钞币△广东信宜县根竹洞徭首陆仲八等来贡赐衣及钞
○丁丑
○改户部左侍郎王彰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升礼科都给事中陆祯刑科左给事中耿通为大理寺右寺丞右寺丞马麟为左寺丞
○戊寅
○调山东都指挥佥事王碓于三万守备△以庄敬为河南布政司右参政敬初任广东左参政坐罪当戍边上章自陈愿改过自新 上悯之故有是命
○乙卯 赐琉球国山南王使臣阿勃吾斯古等宴△升镇守泗州都指挥同知靳荣为山东都指挥使
○庚辰
○辽王植有罪削其护卫及仪卫司止给军校尉三百人备使令 上以甘肃官军所用粮多百姓转运烦劳命户部减凉州盐粮则例召商中纳以供军饷待粮用充足则仍其旧于是定纳凉州盐粮淮浙盐每引三斗五升
○辛巳
○礼奏会试天下举人得林志等一百人赐其考官宴于本部
○壬午 命故金吾右卫指挥使曹琏子杰金吾左卫指挥同知侯仲良子清指挥佥事范远侄成各袭千户高仲得子忠袭升指挥佥事
○癸未
○居太平府都督桑哥失里弟完者克贡骆驼赐钞二百锭彩币六表里纻丝衣各一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