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五
- 本章共 1.5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二年九月辛未朔封晋恭王第三子平阳王济熿为晋王
○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康旺等来朝贡貂鼠皮等物赐赍有差
○夜有星如鸡子大赤色尾迹有光出房宿西南行至近浊
○癸酉命故金吾左卫指挥佥事何通子清金吾右卫指挥佥事陈斌子陆燕山前卫指挥佥事许谅谅侄安俱袭职
○甲戌升大宁都司都指挥同知汪浩为后军都督佥事治舟舰都指挥佥事谭广为中军都督佥事总操练
○真定府守臣言积雨坏城命及农暇修之
○丙子置交阯乂安新平顺化三卫经历司经历司演州南靖二守御千户所吏目
○顺天府武清县言河决洒儿渡口六百五十余丈命工部遣官备筑
○丁丑榜葛剌国王赛弗丁遣使奉表献麒麟并贡名马方物
○戊寅礼部请上表贺麒麟 上曰海宇清宁远人向化贡献方物斯皆 天与 祖宗之祐卿等但当夙夜竭心辅治以惠天下天下既安虽无麒麟不害为治其免贺
○密云后卫霖雨坏城事闻命工部脩之
○己卯重阳节赐文武群臣宴
○辛巳山西太原府盂县献嘉禾
○脩凤阳府安丰塘水门十六座及牛角埧至新仓铺倾塌堤岸万三千五百余丈
○壬午设八寨长官司隶云南都司以土酋者宁为副长官时者宁来朝请设治所以抚其众每岁纳马十五匹故有是命
○癸未 命成安侯郭亮兴安伯徐亨往平开备御 上谕之曰开平以孤城临边极边又无险可恃但昼夜严守备寇来勿轻出战去亦勿追盖多虏多诈无为所诱也
○开北京下马闸海子
○昼太白见己位
○乙酉女直野人头目阿路秃等百十五人来朝设塔速儿河五屯河玄城和卜罗老哈河兀列兀剌忽哈儿分八卫命阿路秃等为指挥千百户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
○丙戌封周王橚第十女为宜安郡主命蔡义为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宜安郡主配之义河南右护卫千户蔡显之子
○副总兵都督同知梁福械送湖广筸子坪贼首吴者泥等至京师初者泥等自称苗王纠率蛮民苗金龙苗阿甲等及亡命军民民出没为寇攻劫屯寨朝廷命镇远侯顾成及福率兵讨之福攻破其亚磨等寨斩贼首百二十五级生擒吴者泥等十三人送京师悉戮于市
○丁亥脩河南武陟县郭材马曲等河土堤凡五百六丈
○戊子 上闻弗提斤六城之地肥饶命指挥塔失往治弗提卫城池令军民咸居城中畋猎孳牧从其便各处商贾欲来居者亦听仍命行在兵部榜谕之
○清远侯王友妾徐氏告友及友之妻诽谤辞甚悖慢 上以示友令有无自陈曰毋为人所闲友悉引伏 上曰朕于功臣未尝薄友有罪不自咎乃归咎朝廷天理可诬乎贳其罪罢其爵禄废处于家
○夜月犯昴宿
○庚寅和宁王阿鲁台遣使奉表请其部属阿鲁秃等官职命阿鲁秃阿只力思为都督同知曲列儿为都指挥使马儿沙等三人为都指挥同知思怜帖木儿等四人为都指挥佥事纳陈等十一人为指挥使若都兀等二人为指挥同知沙不丁等二十四人为指挥佥事不秃不花等一百一十七人为千户镇抚并赐阿鲁台米三千石
○辛卯 命故金吾前卫指挥同知王全子才金吾左卫指挥同知张小石子礼孙忠子立济阳卫指挥同知赖塔海子重家奴俱袭职
○壬辰满剌加国王子毌斡撒于的儿沙来朝奏其父拜里迷苏剌卒诏毌斡撒于的儿沙袭父职爵为王赐金银锦绮纱罗冠带织金袭衣
○甲午 命都督费瓛刘江俱充总兵官瓛镇守甘肃狭西河南山西调到备御官军听其节制江镇守辽东都司属卫军马
○乙未伊王木彝薨
○丙申右军都督同知韩观卒观字彦宾凤阳虹县人父成事 太祖高皇帝为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殁赠荣禄大夫中军都督同知追封高阳侯观袭为广西卫指挥佥事升狭西都指挥使观生长兵间谙练武事然为人劲悍忍刻在镇申严纪律军中无敢违令者初蛮寇不靖数出焚劫郡县杀守吏边民苦之命观剿捕观出人人用命获寇必治以峻刑闲宥一二遣归诸蛮闻观用刑皆胆落不敢复出为害由是境内得安后召还京升右军都督同知无几命充左副总兵征五开 上即位以观旧臣拜征南将军镇江西数月复镇广西永乐四年从征交阯与效劳绩九年复命镇交阯至是卒赐祭赙以粟帛无嗣
○丁酉 命行在兵部都察院遣官按视宁夏甘肃大同辽东等处屯堡初 上命边将置屯堡为守备计每小屯五七所或四五所择近便地筑一大堡环以土城高七八尺或一二丈城八门周以濠堑阔一丈或四五尺深与阔等聚各屯粮刍于内其小屯量存逐日所用粮食有警即人畜尽入大堡并力固守命下久未有报故命按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