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四十九
- 本章共 1.7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二十年夏五月丁巳朔
○己未下令各营将士军行之(队)[际]不许离队伍十丈违者并所领头目皆斩牧放马骡亦不许远离本营违者如之
○是日礼部言南京留守中卫军人罗住儿妻尹氏一产三男 皇太子令循例给赐米钞
○广东广州等府飓风暴雨潮水泛溢人溺死者三百六十余口漂没庐舍千二百余间坏仓粮二万五千三百余石事闻 皇太子令户部遣人驰驲抚问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光起自角宿西北行至下台尾迹炸散
○庚申交阯宣化太原镇蛮奉化清化新安等府及所隶州县学师生贡方物诣阙谢赐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为善阴隲书 皇太子令礼部赐赉之
○辛酉端午节 驻跸独石赐随征文武群臣宴
○甲子爪哇国西王杨惟西沙遣使亚烈添祐等二百五十人贡方物 皇太子令礼部如例宴劳之
○乙丑车驾度偏岭令将士猎于道傍山下 上顾从臣曰朕非好猎顾士卒随朕征讨道中惟田猎可以驰马挥戈振扬武事作其骁勇之气耳
○丙寅驻跸隰宁敕开平备御成安侯郭亮曰虏至宜固守勿与战以俟大军禁城中毋远出各屯堡无要害可守者悉徙入城
○丁卯大阅谕诸将曰兵形犹水水因地而顺流兵因敌而作势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取胜者谓之神今先使之习熟行阵猝遇寇至麾之左则左右则右前则前后则后无往不中节矣
○戊辰观士卒射一小旗三发皆中赐牛羊各一钞百锭银碗二 上曰赏重则人劝是日 上亲制平虏三曲俾将士歌以自励
○庚午召英国公张辅安远侯柳升宁阳侯陈懋武安侯郑亨阳武侯薛禄隆平侯张信应城伯孙亨新寗伯谭忠兴安伯徐亨令就营中驰射 上亲观之惟辅升懋连中余或半中孙亨不中被罚罢其领兵之任张信托病不至降充办事官 上谓诸将曰为将之道勇智贵兼全弓马便捷所向无敌勇也计算深远无所遗失智也智勇全而后可以建功业勇而无智一卒之能耳汝曹勉之
○升山西都指挥使任礼为中军都督佥事都指挥佥事杨泽为右军都督佥事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使李谦为后军都督佥事大宁都指挥同知张达为左军都督佥事都指挥佥事马真为前军都督佥事
○辛未车驾发隰宁次西凉亭西凉亭者故元往来巡游之所 上望其(倾)颓垣遗址树木郁然谓侍臣曰元氏创此将道子孙为不朽之图岂计有今日书云常厥德保厥位厥德靡常九有以亡况一亭乎可以为殷监矣因下令禁军士斩伐树木 申饬将曰军中必严肃昏夜不得諠哗遇有警惟静以制之不得妄动寇或遗人口马驼牛羊诸物不可贪取恐为所饵
○壬申大阅谕诸将曰古帝王闲暇无事尚不忘讲武况今用兵之际岂可虚时费日不事讲习
○升辽东都指挥同知巫凯为都指挥使
○癸酉车驾发西凉亭次闵安下令军中牧放樵采皆不出长围之外时营阵大营居中营外分驻五军建左哨右哨左掖右掖以总之步卒居内骑卒居外神机营在骑卒之外神机营外有长围各周二十里
○上顾侍臣论用兵之法因召诸将谕曰卿等尝从朕征讨百战成功试言今日驱除此寇之策诸将叩头言臣等浅陋惟筭是命 上曰兵法云多筭胜少筭不胜盖用兵之际智在勇先不可忽也驭众之道固须部伍整肃进退以律然必将帅抚士卒如父兄于子弟则士卒附将帅亦如手足之悍头目上下一心乃克有济至于同列尤须和协一队当敌则各队策应左右前后莫不皆然譬如舟行遇风同舟之人齐力以奋波涛虽险靡不获济尔等勉之
○甲戌 敕皇太子曰朕今已至闵安将及开平去京师渐远中外庶务悉付尔处决军机重事则令五府六部商议至当启汝而行不必奏来仍敕文武群臣协辅导
○丙子车驾发闵安次威虏镇
○是日 皇太子改前北京道监察御史王振于贵州道
○丁丑 敕前锋都督朱荣等曰哨马正留五千随尔前行余皆遣回大营尔遇寇慎勿轻进但望其所向星驰报来
○庚辰 皇太子遣人驰进蔬果赐书谕之曰尔以朕躬劳在外遣人远进蔬菓出于孝心然朕此行本为安民顾以口腹劳民非朕志也且朕付尔 宗社之重但乐善亲贤杜谗去佞以保民为务称朕付托之意尔孝至矣奉养之物继今勿进
○是日皇太子升兵部员外郎饶晞为广西布政司左参议泉州府知府胡器为贵州按察使
○辛巳谕诸将曰军旅重事朕在营中此心未尝自逸每出一令必审思而后行古人云将者国之辅辅周强辅隙国溺尔等宜体朕此心果朕所行未当尔有深谋长策即面陈之盖 上在军中率起自五鼓或亲阅将(士)[卒]或计议军务夜坐帷中或与侍臣论经史或与诸将论兵法至忘寝食未尝少逸云
○壬午 敕泰宁侯陈愉镇远侯顾兴祖尚书赵羾等曰兵民馈运日须随大军行夜须团营而宿不许一人或后违令者斩
○癸未车驾发威虏镇次横州命户部以山西河南山东所运粮六万余石储于山海
○乙酉车驾攻开平守将成安侯郭亮进羊马果菜赐之钞币
○敕户部运粮万二千石兵仗局运火药千斤赴开平为守城之备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九
责任编辑: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