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三
- 本章共 1.2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一年九月丁丑朔兀者卫指挥使锁失哈率部属来朝 上嘉之升为都指挥同知仍掌兀者卫事赐赉甚厚
○壬午府军卫指挥张昶奏事毕辞归南京 上谕之曰皇亲最当守法不守法罪比常人有加开平王永成侯德庆侯之家特外戚生事坏法皆取灭亡前鉴不远汝今富贵但常不忘贫贱时自然骄逸不生若溺富贵而忘贫贱奢傲放恣以凌虐人有英明之君在上必不恕尔尔宜慎之昶顿首谢命礼科赐钞六十锭又谕之曰此赐非多尔能守法保富贵何啻万倍于此昶 皇太妃子妃之兄 上颇闻昶弟旭居乡骄横不欲显斥之故因昶至戒云
○上谓行在户部臣曰近山东蝗生有司坐视不问及朝廷知之遣人督捕则已滋蔓矣此岂牧民者之道其令各郡县每岁春至惊蛰之时即遣人巡视境内但有害稼若蝗蝻之类及其初发即设法捕之或虫蝗有遗种亦须寻究尽除如因循不行府州县官悉罪之若布政司按察司失于提督同罪其各处卫所令兵部一体移文使遵行之
○占城国王点巴的赖遣使部该保麻甘那等上表贡方物遂命礼部遣行人倪峻等赍敕及彩币往劳之
○癸未爪哇国王西都马板遣使亚烈沙麻耶等贡方物既还敕谕都马板曰前内官吴宾等还言王恭事朝廷礼待敕使有加无替比闻王以满剌加国索旧港之地而怀疑惧朕推诚待人若果许之必有敕谕王既无朝廷敕书王何疑焉下人浮言慎勿听之今赐王文绮纱罗至可领也
○乙酉重阳节赐文武群臣宴
○丙戌伊王木彝长子生赐名颙炔
○丁亥赐楚王槙西马四匹
○升西安府知府储王延为山东右布政使户部郎中邓谦为浙江左布政使云南洱海卫经历沈仕温为右布政使刑部员外郎麻冕为福建左布政使汉中府同知邹昱茂州知州吴伟俱为右布政使夷陵州知州赵智为江西左布政使高唐州知州殷序为右布政使河南府同知周敖为云南左布政使北京刑部主事曹端为右布政使永平府知府马负图为狭西左布政使真定府知府宋宾为右布政使北京刑部郎中尚迪为四川左布政使永平府同知任祐为右布政使威清卫经历刘礼为湖广左布政使兴州前卫经历王焕为右布政使真定府同知喻宗礼为广东左布政使文安县知县刘瑾为右布政使大官署丞王文政为河南右布政使建昌府知府于潜为应天府尹左迁福建按察司副使钟永用山东左参议周成俱为光禄寺少卿
○庚寅巡按四川监察御史任旺劾启同行御史余信每巡历之处令有司郊迎及擅役军人低价市物等事宜正其罪 皇太子命都察院逮鞫之
○癸巳夜月犯昴宿
○甲午遣中官李达吏部员外郎陈诚户部主事李暹指挥蓝金哈蓝护送哈烈等处使臣还就赍敕并文绮纱罗布帛等物赐哈烈撒马儿罕等处王子报其来贡之勤也
○泰宁卫都督阿只罕朵颜卫都督佥事脱儿火察福余卫都指挥佥事安出各遣人贡马命礼部遣指挥朵儿只等赍绮帛往赐之
○丙申 敕镇守辽东都督刘江等曰立边防以严内外先王之制不可不谨自念非有御宝文书不许出塞虽传朕言而无御宝文书者皆不许其境内商旅及公干有验者听
○辛丑 命江西湖广浙江及镇江等府卫改造海风船六十一艘
○壬寅闻祥符王有爝来朝以天气渐寒敕止之
○丙午先是 上以苗寇反叛而镇远侯顾成国之宿将久镇边陲谙蛮洞地里及其人情命成为总兵官令与都督蔡福等协心讨之且命成俟抚招谕不服而后进师至是 上虑招谕不服而寇势滋蔓遂敕成等若兵力不足更于贵州都司调军一万期以今冬平贼
○夜有星如盏大赤色尾迹有光出天船东北行入文昌后三小星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