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
- 本章共 1.9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六年五月庚戌朔监脩实录官行在户部尚书夏原吉总裁官行在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庶子杨荣等上表进 太祖高皇帝实录 上具皮弁服御奉天殿受之披阅良久嘉奖再四曰庶几小副朕心又顾原吉等曰此本朝夕以资览阅仍别录一本藏古今通集库 遣中官杨忠等使亦力把里赐其王歪思金织文绮彩币盔甲弓刀并赐其头目忽歹达等七十余人彩币有差
○辛亥赐其重脩实录监脩官户部尚书夏原吉钞二百锭彩币三百表里纱衣一袭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庶子杨荣国子监祭酒兼翰林院侍讲胡俨人锭百六十锭彩币二表里纱衣一袭纂脩官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谕德金幼孜赏同胡广等侍讲学士曾棨侍读邹缉王英脩撰余鼎罗汝敬主事李时勉陈敬宗人钞百锭彩币一表里纱衣一袭誊写官并监生人等各钞六十锭绢二疋书成广以病不及躬进命中官郎即其 赐之 苏门答刺千达里暹罗琉球诸国各遣使贡方物赐其使冠带钞纻丝纱罗彩绢有差 顺天府昌平县民刘化以谋反伏诛化初名僧保畏避从军逃匿保定府新城县民家衣道人服自称弥勒佛下世当主天下演说应劫五公诸经鼓诱愚民百四十余人皆信从之已而真定容城山西洪洞等县人皆受戒约遂相聚为乱事闻悉捕诛之
○壬子赐脩实录监脩总裁纂脩等官户部尚书夏原吉等三十八人宴于礼部
○癸丑金山卫奏有倭舡百艘贼七千余人攻城劫掠敕海道捕倭都指挥谷祥张翥令以兵策应又令各卫所固守城池贼至勿轻出战有机可乘亦不可失务出万全又敕福建山东广东辽东各都司及总兵官都督刘江督缘海各卫悉严兵备
○甲寅端午节赐文武群臣宴及节钞有差 嘉赐翰林院学士杨荣金幼孜二品金织罗衣各一袭
○乙卯辽王植奏其子远安王贵爕同火者数人逃逸 上命有司寻访盖贵爕为父所恶欲诣京师告父阴事云
○丙辰敕成山侯王通曰脩边国之重务其军政不可不肃昔 太祖高皇帝数命公侯重臣清理所以当时军政脩举今西北边备尤为急务而各卫所比年军政弛慢官多具员卒多缺伍缓急何以制之今命尔往狭西及潼关等处阅视军实务俾队伍整齐甲兵坚利备御严固庶几国家足兵之美尔其勉尽厥心用副委任时宁阳侯陈懋镇宁夏都督费瓛镇日尽肃皆遣敕谕之敕山东都司调马步官军八千人令都督指挥卫青李凯统往缘海剿捕倭寇有功者奏闻升赏退避者即斩以狥 爪哇国西王杨惟西沙遣使惟叔等奉表献白鹦鹉及方物先是卫卒王周镇等随诏使往西海风漂其舟至班卒儿国儿为番人所覊爪哇村主珍班闻之以金赎周镇等送之王所王付惟叔来归 上嘉之命礼部宴赉惟叔等而赐敕奖劳国王并赐之金织文绮纱罗凡五十五疋赐珍班文绮罗二十四疋 置贵州石阡府板桥山巡检司
○丁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卒广字光大吉安吉水人建文
○庚 进士第一赐名靖永乐中敕复旧名初授翰林院脩撰升侍讲迁侍读进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读升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改文渊阁大学士仍兼左春坊大学士广惇厚慎操履于事务持大体存心以爱人为要 上雅重之特见信任燕闲侍顾问从容进对多所禆益居官慎密所治职务未尝退以语人虽官清密恩宠日盛自处泊然寡交游自列从公退杜门读书赋诗而已未尝退人以私人亦不得以私干之为文下笔数百言立就必宿于理一时制命典册多出其手 车驾巡幸征伐必命从行礼部郎中周讷建请封禅 上不听事独广之言与 上意合尝奔母丧还朝 上问百姓所若对曰百姓安独郡县穷治奸恶外亲蔓延为害 上立命罢之至是病不能朝命内侍督医视之数遣人临问卒 上深悼惜赐祭者再赠礼部尚书谥文穆给驿舟遣官护丧还其乡命有司治葬事丧过南京 皇太子遣官致祭赐赙甚厚
○庚申升行在吏部郎中陈诚为广东布政司右参议嘉其奉使哈烈之劳也擢行在翰林院庶吉士何贤蒋礼赵勖陈坤奇曹义钟英为本院编脩戴觐王璜王观潘勤邵暹樊敩石庆黎民为中书舍人
○辛酉夜月犯房宿北第一星
○壬戌大岳太和山产芝千数百茎隆平侯张信悉采以进
○癸亥赐国子监交阯生邓得等三十人冬夏衣衾靴袜
○甲子赐苏门答刺千达里暹罗琉球爪哇等国使宴
○戊辰除授代府长史纪善等官赐敕谕之曰朕 皇考法古为治众建亲藩以屏国家朕弟代王受封西鄙今授尔等代府长史等官职专辅导宜悉心匡赞讲论正义助王于德将王有令名尔亦有荣苟惟依阿曲从不能辅之以正而陷王于非义国有常宪尔其勉之复遣官以书谕王曰尔前违背 祖训屡为非道所以罢革王府官属者盖欲王深图省改以不忝所生比闻王能悔过迁善守法良用嘉之今特敕所司每岁加王禄米二百石增随侍军士五百复除长史纪善等官为王辅导王其益懋进脩以副朕眷爱之意
○辛未以行在刑部主事李时勉为翰林院侍读陈敬宗为侍讲擢常山群牧所吏目刘敏官生黄养正为中书舍人
○甲戌升行在兵部员外郎饶士荣为交阯按察司佥事改福建按察司佥事张翼于云南按察司狭西按察佥事曾鼎于四川按察司 兀者卫都指挥锁失哈奏举野人头目纳哈台失刺堪任指挥佥事从之
○丙子升行在兵部都给事中杨勉为尚宝司丞尚宝司丞表忠彻为本司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