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六十四
- 本章共 1.25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三年夏五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辛丑
○端午节 上御东苑观击球射柳赐文武群臣钞有差文武进诗者加赐酒帛
○癸卯
○复赵仪河南布政司右参政仪尝坐事降镇西卫经历至是以其才而复之 升镇西卫指挥同知赵得为河南都指挥佥事
○甲辰
○设交阯三江府税课司沱江东潮二州并清波麻溪夏华三县五税课局太原府广积库利仁县之泾濠江上思郎州之通广新化县之司刚江口杨舍社((之))[三]巡检司革谅山府水浪县税课局
○丙午 命辽东都司筑缘边备倭烟墩务令高厚积薪粮可足五月之用仍置药弩于上凿井于旁以严守备寻遣都指挥同知胡俊往督之
○戊申
○升建宁右卫指挥同知徐信为福建行都司都指挥佥事
○己酉
○遣行人陈秀芳等赍诏往琉球国封故山南王汪应祖世子他鲁每为琉球国山南王赐诰命冠服及钞万五千锭 升镇守滁州都指挥同知刘鉴为前军都督佥事 筑开平城西旧庄环州东北山柳林小站沙堆西南小山曲河小站旧庄小站回回墓西南山偏岭东山八烟墩
○辛亥
○甘肃总兵官都督费瓛言肃州临边兵多粮少脱有调发猝难措置请以狭西临洮巩昌二郡税粮每岁发旁近丁民转运备用从之
○壬子
○夜月食
○甲寅 命故狭西都指挥佥事张保子镇袭父原职为通州卫指挥使燕山左卫指挥使脱火歹子马那儿丁羽林前卫指挥同知田青子祥大兴左卫指挥同知邵玉侄得金吾后卫指挥同知王荣子俊燕山前卫指挥佥事忙哥帖木儿子仲神保各袭职
○丙辰
○以馆觉灌顶国师护教王宗巴干即南哥藏卜卒遣使赍敕诰命其侄干些儿吉剌思巴藏卜袭为灌顶国师护教王并赍敕赐乌思藏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彩币 设上卭部卫命头目掌巴伯为指挥使时朵甘卫都指挥使阿屑领占卒命为子干些儿伦竹嗣职复命干些儿锁南继其叔南葛领占为本卫都指挥佥事俱赐诰命
○丁巳 敕汉王高煦青州重镇今命尔居之已遣人相度王府尔亦遣人往彼视之
○戊午
○革河东狭西盐运司之河东分司 赐和宁王阿鲁台使臣脱火台等及占城国王之孙舍阿那沙等宴
○庚申
○修 太庙社稷并历代帝王祭器
○辛酉 赐国子监琉球云南生益智每等九十二人夏衣狭西行都司都指挥王贵言宁夏甘肃等卫地临边境宜于平凉庆阳运粟五六十万以备兵储从之 开平备御成安侯郭亮言开平军少不足调用洪武中尝分开平卫五所军隶山海卫宜令复旧从之
○壬戌
○升顺天府丞甄仪为府尹
○癸亥
○复设广西湖润寨巡检司命巡勇武为巡检勇武故土官岑郎利之子郎利初为本寨巡检既殁巡检司亦废而土民犹信服勇武至是镇安府请仍设巡检司以勇武袭父职管束土兵巡守隘路从之 河南都指挥使田荣有罪谪交阯立功 和宁王阿鲁台使臣脱火台等陛辞赐钞及文绮有差仍遣指挥徐晟赍敕往劳和宁王并赐金织文绮二十表里
○甲子
○改广西按察司副使王肃于山东按察司擢进士李九畴赵贵和张诚为监察御史
○乙丑
○开清江浦河道凡漕运北京舟至淮安过埧度淮以达清江挽运者不胜劳平江伯陈瑄时总漕运故老为瑄言淮安城西有管家湖自湖至淮河鸭陈仅二十里与清和相直宜凿河引湖水入淮以通漕舟瑄以闻遂发军民开河置四闸曰移风曰清江曰福兴曰新庄以时启闭人甚便之 占城国王孙舍阿那沙等陛辞赐王孙银二百两纻丝纱罗十四疋金织纱衣文绮衣三袭余赐赉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