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三
- 本章共 1.6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六年八月戊寅朔 命交阯布政司右参政莫邃男嵩袭父职食禄而不任事时邃与贼战死故推恩其子云 增设通州北关递运所副使二员 尼八刺国王沙的新葛遣人贡方物 上遣中官邓诚赍敕往赐之锦绮纱罗与其贡使偕行凡所经罕东灵藏必力工瓦乌思藏野蓝可般卜纳等处头目皆有赐赉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起自天囷旁东南行至参宿中
○己卯改隶交阯所属巡检司马驿递运所先是并省各府州县而其所属衙门尚未厘定至是改交州府大堂县之三江及场津桥二巡检司隶威蛮州利仁县古榜县之泡桥永江二巡检事隶平陆县武宁州武宁县之市桥马驿及递运所宣江州虎岩县之三岐江巡检司各隶本州长安州安谟县之神投海门安谟海小安海虎河队江四巡检司隶安宁县新安府河瑰县之支隆渡巡检司隶镇蛮府多翼县新安府西关县之支来庄巡检司隶镇蛮府太平县镇蛮府新化县之司罡江杨社舍巡检司隶廷河县神溪县之古刀镇巡检司隶古兰县建昌府俸田县之俸田巡检司隶昌县谅山府董县之董站驿隶镇夷县清化府古弘县之会潮海巡检司隶古藤县爱州河中县之灵长海灵长渠二巡检司隶本州缘觉县之天甲海布卫海二巡检司及结悦县之濠渠队隈二巡检司隶九真州 置通州卫通济仓
○庚辰沧州进白兔
○辛巳占城国王占巴的赖遣孙舍那挫满刺加国王母干撒于的儿沙遣兄撒里汪刺查及喃渤利失刺北等国各遣使贡方物赐冠带金织文绮袭衣及白金钞币有差
○癸未辽东总兵官都督刘江言近因巡视各岛贼人出没之处至金州卫金线岛西北望海埚上其地特高可望老鹳觜金线马雄诸岛其旁可存千余兵守备询诸土人云洪武初都督耿忠亦尝于此筑堡备倭离金州城七十余里凡有寇至必先过此实为滨海襟喉之地已用石垒堡筑城置陻墩瞭望从之
○丙戌旦寿星见
○丁亥遣官释奠先师孔子
○戊子祭 太社太稷命皇太子行礼 狭西行都司都指挥丁刚言总兵官都督费瓛率马步军一万往甘肃备御每岁一易交代参差宜分为三班更番往来从之仍敕瓛及其来时就于本卫仓量带米实边庶公私兼利
○辛卯敕后军都督佥事章安兵部尚书赵羾曰今调沈阳右卫及原调河南三护卫军赴保安宣府永宁美峪各卫所入伍且令种田治生勿遽役之
○壬辰 命靖江王赞仪次子佐敏辅国将军赞俨之子佐忠佐孝赞侃之子佐礼佐义赞俊之子佐勤佐慎佐恭佐善赞偕之子佐诚赞伦之子佐信佐谨佐顺佐美佐弼俱为奉国将军赞仪长女为恭城县君次女为宣化县君 升湖广道监察御史郑辰为山西按察使河南道监察御史郭振为副使浙江道监察御史邝野山东道监察御史刘洵俱为狭西按察司副使 命湖广故都指挥使李英子璇为荆州卫指挥使初英自军伍从征有功历升指挥同知以平定九门及征剿胡寇功累升都指挥使掌荆州卫事卒璇应袭指挥同知 上念英旧劳特命袭指挥使 礼科给事中冯政有罪谪戍边
○癸巳 命永康侯徐忠子安袭永康侯 命狭西布政司于所属近地拨粮料二十万石运赴甘肃等卫仓预备军饷
○甲午遣官祭历代帝王
○乙未 命皇太子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等神遣官祭旗纛 琼州府感恩县土官知县楼吉福等率生黎峒首来朝贡马及方物赐之钞币
○丙申光禄寺卿张泌卒泌凤阳颍州人洪武中由太学生授兵科给事中和易谨厚勤于职事升都给事中再升光禄寺卿为光禄二十余年于御膳必躬视精洁然后以进具祭享必洁清宴会必丰美驭下以宽处事以公众咸服之尝与井泉同发中官阴事 上嘉之特诏两人有犯免死罪二次至是卒 上悼惜之遣官赐祭命有司治丧具泌容貌丰伟识达大体后吏部每奏除光禄官 上必问其人得如张泌否同时有寺丞仲谦山东黄县人才能不下于泌侍 皇太子监国甚见信重两人相继卒自是任光禄者鲜能及之
○丁酉哈烈沙哈鲁撒马儿罕兀鲁伯遣使臣阿儿都沙等来朝贡名马文豹赐袭衣文绮纱罗命礼部宴劳之 湖广布政使邹昱卒昱成都华阳人永乐初由国子授汉中府同知后擢福建右布政使改湖广昱虽为人宽简而于事无所可否云
○庚子赐占城满刺加等国王孙舍那挫等宴
○壬寅崇宁王悦燇薨讣闻赐祭命有司治丧葬悦燇蜀献王第三子也
○癸卯升山东按察司佥事郑隆为山东布政司右参议
○乙巳升交阯建昌府知府袁昱为云南布政司右参政刑部郎中陈福为顺天府尹以前湖广按察司佥事刘英为江西道监察御史浙江按察司佥事胥必彰为河南道监察御史二人皆自谪废复召用云 命故右军都督佥事欧阳青子能袭羽林前卫指挥使后军右都督陈亨子谦袭金吾右卫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