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一
- 本章共 1.3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二十年九月乙卯朔车驾次榆林
○丙辰次岔道遣太常寺丞陈希道祭居庸山川
○丁巳车驾度居庸关次龙虎台飨随驾将校北京文武大臣迎 驾见
○戊午车驾次新店命官军以所获虏人口孳畜等物先入京城
○庚申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讲邹缉卒缉字仲熙江西吉水人自少力学博极群书为文不尚雕绘自学官为荐升国子助教 上初即位擢翰林侍讲寻兼左春坊左中允秩满升左庶子仍兼侍讲与修太祖高皇帝实录及永乐大典居官勤慎小心国子缺祭酒屡奉命署监事尝患背疽 上特命中官督医往疗仍赐名药缉务持正议与众辨论不苟为异同与朋友交必辅引于正或沦患难必极力济之性淡泊禄食三十年俭素不改布衣时所嗜独书籍及卒家无余赀藏书数千卷而已与缉同时有陈仲完者福州长乐人自教官入翰林为编脩兼左春坊左赞善为人温厚质实与物无竞平居寡言至于论事是非可否据理揆义无所回挠尝有诏汰在京诸司冗官 皇太子令两坊长官简贤者留之庸者汰之时邹济为左春坊长执笔畏缩不敢下遽起称疾不出次当仲完长坊事即提笔书某当留某当汰众皆服其明决被汰者亦自愧服仲完奉命授 皇孙经多所辅益历官二十年不迁怡然自足 皇太子恒言春坊如陈仲完不易得后缉月余亦卒又有陈济者常州人尚书洽之兄字伯载博学强识当时鲜伦诏脩永乐大典自布衣诏入为总裁书成授右春坊右赞善 皇太子深所器重稽古纂集之事悉以任济随时敷陈多所禆益济宅心平正绝口不言老佛少尝有酒过母戒曰饮酒惟可五分杯济终身佩服不违后仲完未几亦卒
○辛酉车驾次清河京师文武群臣耆老僧道及四夷朝使迎 驾见
○壬戌昧爽 上乘法驾入京城躬告 天地 宗庙 社稷毕御 奉天门朝百官百官上表贺平胡
○癸亥重阳节赐文武群臣宴 以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辅导有阙下锦衣卫颂系 鸿胪寺丞刘顺奏事失辞下锦衣卫狱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起自文昌东北行至近浊
○甲子以刑部右侍郎杨勉前出其弟罪下锦衣卫狱
○乙丑都察院劾奏工部左侍郎伏伯安过通州留止潞河驿与驿丞妾奸丞执其妾就伯安前杀之污秽不道请付法司治罪命锦衣卫鞫之
○丙寅下礼部尚书吕震及吏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蹇义锦衣卫颂系盖以鸿胪寺序班言震之壻户部主事张鹤朝参失仪 皇太子以震故曲宥之而义在侧不言故也
○己巳 上御奉天门谕户部都察院臣曰昔太祖时钞法流通故物贱钞贵交易甚便今市井交易惟用新钞稍昏软輙不用致物价腾踊其榜谕之如仍踵前毙坐以大辟家仍罚钞徙边如有倚法强市人物亦治罪不宥
○宴随征将士 命礼部以其功过分等第示激劝有功无过者坐前列食上肴功过相等而先入关者坐次列食中肴功过俱无坐下列食下肴无功有过者旁立其赐钞各有差文职以文渊阁大学士兼翰林院学士杨荣金幼孜扈从之劳特命坐列前食上肴各赐二品金织纻丝衣一袭钞五千贯
○辛未封左军左都督朱荣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武进伯食禄千二百石子孙世世承袭右军都督佥事薛贵为奉天翊运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安顺伯食禄九百石子孙世袭指挥使
○癸酉释杨士复左春坊大学士
○乙亥夜金星犯木星
○丙子夜有星如碗大赤色光烛地起自天困西南行至垒壁阵尾迹后散
○辛巳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起自军市东南行至近浊
○壬午监察御史王纲等劾奏都督吴成等随征之时奉命往征兀良哈不赴行在复命径从东路还京及上飨从征将士成等以有过不与上列径自趋出无人臣礼不治之无以警众 上曰御史言当然成等功过相等姑宥之
○奴儿干等处都指挥王肇舟等来朝贡马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一
责任编辑: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