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三十五
- 本章共 751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九年三月癸亥朔
○辛未楚王桢还国宴如初至锡赉甚厚赐其从官钞有差
○壬申 命刑部都察院犯笞杖徒流襍犯死罪者覆审无冤令输作赎罪
○癸酉礼部会试天下举人得陈中等二百人赐考官宴于本部
○丁丑 上御奉天殿试礼部选中举人陈中等及前科未廷试举人尹安凡二百一人制策曰帝王之治天下必有要道粤自尧舜至于文武圣圣相传曰执中曰建中曰建极千万世帝王莫不守此以为天下治朕自莅祚以来夙夜祗承亦唯取法于唐虞三代然而治效未臻其极者何欤意所谓中极之外抑别有其说欤且古今论治之盛者于舜则曰无为于武王则曰垂拱稽之于书舜命九官十二牧敬天勤民制礼作乐敷教明刑皆有事焉安在其无为武王大告武成之后列爵分土简贤任能修五教举三事立信义行官赏亦有为矣安在其垂拱朕今欲无为垂拱而治舍舜武将何所取法欤诸生讲习先圣之道所以考之于古而宜之于今者必有其说朕诚以为非尧舜无以为道非文武无以为法非无为垂拱不足以为治然所以求尽其道求底其法求臻其治者亦尚有可得而言欤其备陈之无泛无略朕将亲览焉
○辛巳 上御奉天殿阅举人对策擢曾鹤龄为第一赐鹤龄等二百一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壬午赐进士曾鹤龄等宴于礼部
○癸未命故都指挥佥事王福子喜袭父原职为旗手卫指挥使羽林前卫指挥佥事夏璟子信袭父职
○甲申贤妃喻氏薨 上辍朝一日赐祭谥昭顺丧葬礼视昭献贵妃云
○丙戌赐进士曾鹤龄冠服银带余并赐钞五锭
○置车里靖安宣慰使司流官经历都司各一员
○设贵州布政司思州铜仁石阡黎平新化五府医学及思州镇远黎平铜仁石阡新化六府并贵州宣慰使司七阴阳学
○丁亥瓦剌贤义王太平安乐王把秃孛罗等使臣辞还赐钞币有差复遣太监海童等赍彩币表里往赐之仍降诏谕其部落往年寇边之罪已在赦前一切不问自今其头目人等能摅诚来归悉授以官初瓦剌为阿鲁台所败其部众流散有近我边境者惧为边将所执故下诏安之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五
责任编辑: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