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七
- 本章共 1.4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二年春正月丙子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己卯遣中官杨三保赍敕往谕乌思藏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必力工瓦阐教王领真巴儿吉监藏管觉灌顶国师护教王宗巴干即南哥巴藏卜灵藏顶国师赞善王著思巴儿监藏巴藏卜及川卜川藏陇答朵甘答笼匝常剌恰广迭上下卭部陇卜诸处大小头目令所辖地方驿站有未复旧者悉如旧设置以通使命升朵甘卫指挥同知阿奴头目隆布班丹领占俱为朵甘卫行都司都指挥使赐之诰命
○辛巳立春 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贺礼赐宴
○壬子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正觉大乘法王昆泽思巴陛辞赐图书及佛像佛经法器衣服文绮仪仗鞍马金银器皿等物命中官护送
○癸未以将祀南郊百官受誓戒于文华殿
○乙酉召甘肃总兵官丰城侯李彬从征
○丙戌大祀 天地于南郊 皇太子代行礼毕遣太常寺丞葛清隐复 命
○丁亥修曲阜孔子庙 上谕行在工部臣曰孔子代天立教故万世帝王敬事之庙宇须称不可但应故事今老释之居布满四方皆闳丽坚固孔子曲阜庙国家岂可不致重乎朕举兵靖难时严禁将士过曲阜不可损坏亵渎将士皆不敢违命令尔宜体朕此意
○戊子辽王植第十一子生赐名贵火 平阳王济熿庆成王济炫永和王济烺及护卫将校人等屡奏晋王济熺心怀忿恨图为不轨 上以至亲初未之信但以敕责之
○己丑山东莱州府掖县言民间食盐岁输米九千三百六十八石比年田稼不登人民缺食已蒙朝廷赈贷其该输盐粮乞折收钞帛从之
○庚寅总兵官镇远侯顾成等献思州叛蛮苗普亮等首级先是普亮据台罗等十四寨与靖州会同县青龙渡等处蛮寇连结为乱朝廷遣人招谕不从遂敕成等讨之成与贵州布政司参议江英等合兵击之斩普亮杀叛党不可胜计余寇奔溃遂平
○元宵节是夕 上御午门观灯赐文武群臣及耆老宴群臣进诗命翰林 壬辰交趾总兵官英国公张辅率兵至政平州政和县吒黄庄贼帅胡同降闻邓景异邓镕领为龙虎大将军黎蟾等七百余人逃暹蛮昆蒲册辅即进兵至罗蒙江皆悬崖侧径扪萝可上遂舍骑而进将士皆步后比至昆蒲册景异等已遁又追吒蒲捺册贼及其土人皆遁不知所之遂大索夜四鼓行二十余里闻更鼓声辅率都指挥方政等御枚赴之黎明至吒蒲干册江北贼据南岸立寨官军渡江围而攻之贼不能拒飞矢连中景异伤其胁遂擒之邓镕遁政领军追捕并其弟邓锐擒之尽获贼徒黎蟾及景异等伪印景异创甚遂剐之函其首及镕兄弟送京师悉斩狥
○甲午除河南鲁山县户绝税粮二千五百七十石有奇
○汉王高煦还南京去年冬高煦请还 上曰天寒尔与从者皆不便姑俟春暖新岁高煦申前请 上曰朕欲至秋遣尔南还高煦不应遂命钦天监择日遣之 上顾高煦曰汝必欲去世子宜留侍朕高煦曰亦欲以归进其学 上默然至是陛辞礼部尚书吕震奏诸司分官送之 上不答
○是日交阯总兵官英国公张辅遣指挥薛聚追捕贼酋阮帅于南灵获之先是谍知帅逃暹蛮辅遣都督同知朱广等领兵追捕广往来暹入关诸山箐中悉获帅及其党邓镕陈季扩家属帅等逃依南灵州土官阮茶汇至是聚舟师奄至获之斩茶汇以狥
○丙申 命妥巴阿摩葛有灌顶圆通慈济火国师赐之诰命妥巴阿摩葛者故国师哲尊巴父也
○戊戌乌撒军民府经历钟存礼言府故蛮夷地久沾 圣化语言渐通请设学校置教官教民子弟变其夷俗从之
○己亥 命工部停运营造砖罢遣军夫悉归休息
○设云南南甸州隶布政司
○庚子 命北京山东山西河南中都直隶徐州等卫不分屯守各选军士以指挥千百户率领都指挥总卒随军运粮
○辛丑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丁十五万运粮赴宣府其运粮民丁悉给行粮及道里费仍免徭差一年
○甲辰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出正北云中西北行至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