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九
- 本章共 1.3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一年夏四月己酉朔享 太庙 命皇太子行礼
○是日 车驾至北京 上于奉天殿丹陛设坛告 天地遣官祭北京山川神隍诸神遂御奉天殿受朝贺
○甲寅修南郊 天祀殿日月星辰等坛并斋宫及懿文陵历代帝皇殿
○敕镇守大同江阴侯吴高以武安侯郑享原领军士并选马队一千令才干指挥赴北京
○丙辰行在刑部都察院等官言今天气渐热系囚稍多送若送大理寺审发必致淹滞请暂依先例会审为便从之
○戊午 谕兵部非军机重务不许给驿及申明有司不严察逋逃奸宄之罪
○己未户部言浙江衢严西安寿昌等县饥 皇太子命给谷贷之凡万三千石有奇
○辛酉朝鲜国王李芳远遣陪臣崔迤等贡方物贺 万寿圣节
○升兵部右侍郎徐铭为山西布政司户部右侍郎张春为右布政使鸿胪寺右少卿王玘为山西按察司兵科给事中王骥为副使
○给工部尚书吴中北京刑部尚书郭资朱浚诰命并封赠其祖父母父母及妻
○癸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史仲成卒仲成庆阳府安化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监察御史奏请封禅不报后升山东按察司佥事寻即桂林府同知永乐元年升佥都力言黥剌之人虽材且贤不可复用 上是之四年命率山西军民采木于五台山仲成不饬履行不恤人劳督责棰楚军民苦之时有管军百户亦被棰楚 上闻之曰制制军官有罪非奏请不得擅问仲成不知恤此岂知恤军民哉召还将正其罪比至中风暴卒
○乙丑 万寿圣节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狭西布政使司言甘肃山丹等卫粮储不给请于所属税粮内拨三十万石运输各卫从之
○丙寅 上谓行在礼部尚书吕震曰朕欲周知民之休戚尝命凡布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至京者陈民间利病近有以时和岁丰民安物阜为言者及验视之田野荒芜人民饥寒甚至水旱虫蝗皆不以闻朕已寘诸法如今后所言有功民情可裨治理者宜旌赏之以明惩劝
○丁卯 上以先定狭西甘肃中盐例重乃定淮浙每引米一斗五升河南米二斗五升俱不次支给
○己巳 敕谕三法司官曰尔等职典刑狱谳议之际必加详审入大辟者先疏情实来奏继五覆奏必不可怒而后诛之则死者瞑目无憾耳宜夙夜敬慎毋为深文苛察毋以爱憎为操舍务使法平讼理以副朕钦恤之意其或肆情狥私罚及无辜虽或目前苟逃刑宪天地鬼神监临在上不尔贷也尔其审省之
○贵州都司言所属卫所粮储不敷宜如洪武中例开中粮盐然先定川盐并云南黑盐井每引输米一石五斗安宁井引二石今本地米价翔贵宜减轻募商中纳为便从之命比初例各减五斗
○琉球国中山王思绍遣侄三吾良亹山南王江应祖遣使吾是佳结制等贡马命礼部赐之钞及永乐钱
○庚午肇庆府学增广生廖谦招诱新兴县山峒猺首梁福寿等来朝凡招猺人五十余户命谦为新兴县典史以抚之赐福寿等衣钞遣还
○癸酉行在刑部奏决囚其间有于律虽轻而论情则重者请置诸重法 上曰律者法之平今欲轻重之罚虽当民弗信矣如其律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出太微东垣外西南行入翼宿
○甲戌户部奉四川盐课提举司灶丁言宝马井盐税不及额而小哥井亦崩坏其上平竹筒金李等井可以治办已遣人核实如所言除补旧井所亏每岁增盐万八千四百余斤乞令于彼开煎 皇太子从之
○乙亥狭西河州卫指挥王钰等进马赐马钞八百锭彩币四表里
○丁丑 命都督程宽马英何璇率舟师运粮赴北京
○戊寅行在户部言山东清州府安丘县水灾饥民万一千三百九十余户命赈之凡给米麦万九千一百九十石有奇
○山西都指挥使李谦坐擅借官兵器谪戍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