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五
- 本章共 906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三年夏六月丙寅朔 夜有星如碗大青白色光烛地出太微西垣内西南行至近浊
○戊辰
○改刑部尚书刘观为都察院左都御史贵州右布政使蒋廷瓒为左布政使
○庚午 景陵王孟炤妃贲氏薨讣闻遣官赐祭命有司治丧葬
○辛未
○遣官祭中霤 琉球国中山王思绍山北王攀安知使臣辞悉使钞币
○丙子
○夜月犯心宿前星
○戊寅
○顺阳王有烜薨讣闻辍朝一日谥曰怀庄赐祭命有司治丧葬有烜周定王第三子也
○己卯 命狭西故都指挥同知王仪之子俊为西安前卫指挥使初仪为扬州卫副千户 上靖难之际擒奸归附升狭西都指挥同知卒俊应袭副千户以其父功故特升之 户部言浙江乌程等四县水伤田稼九千四百四十三顷税粮请折金帛从之
○庚辰
○户科给事中胡安有罪谪戍边
○壬午 命工部制汉王仪仗先送青州
○癸未
○移山东德州广积仓于临清县永清埧储漕运粮
○甲申
○山西布政司言辽州淫雨河水暴溢坏民田三十余顷命户部除其租
○己丑
○云南广西府弥勒州千夫长阿山等来朝贡马赐钞币等遣还 复中军都督郭义官义先坐受赇免 上念其功命复之仍命户部还其所免月俸
○辛卯
○设董卜韩胡宣慰使司命头目喃葛为宣慰使给银印赐冠带袭衣喃葛特来朝贡请授职故从之 又设董卜韩胡道纪司命本土道士锁南领贞为都纪给印章
○壬辰
○升楚府教授乌浚为吏科给事中山西按察司佥事李昇为浙江按察司副使湖广道监察御史边信为河南按察司佥事上虞县知县阳焕为广西按察司佥事擢进士任敏为狭西按察司佥事改河南道监察御史孔会于山西道山东布政司左参政戚逊于浙江布政司山西按察司佥事王翥于狭西按察司 擢陈羽为刑科给事中羽随外弟居蓟州戎伍中蓟州荐羽才行遂召试而用之
○甲午
○苏州府吴江县丞李昇言苏松水患莫甚于太湖欲洩太湖之水莫急于疏下流近时所疏河道岁久不免淤塞今观常熟之白泖诸港昆山之千墩等河长洲十八都港义及吴县无锡等处近湖河道皆太湖之下流若循其故迹浚而深之仍修蔡泾等闸俟潮水来往以时启闭庶免泛滥之患而民获耕种之利从之
○乙未
○设贵州提溪长官司之太平溪金场局石阡长官司之落桥葛容溪银场局俱置大使副使各一员改云南金齿腾冲守御千户所之腾冲南甸龙川江罗卜思庄四驿隶南甸州 是月北京河南山东淫雨河水泛溢坏庐舍没田稼而东昌府临清县尤甚民被害者九万九千二百户有奇命户部遣官赈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