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一
- 本章共 1.1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五年秋七月甲寅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遣官祭历代帝王 陵寝
○乙卯设四川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医及僧纲司
○癸亥辽东都指挥佥事徐忠以私忿杖杀军士宥死谪戍开平立功自效
○乙丑夜月犯牛宿大星
○丙寅济州卫指挥佥事王二等自陈年老不任事无子袭职乞循例优给 上以其筋力未衰而南京事简命还南京就禄视事
○丁卯朝鲜国王李芳远遣陪臣申既等进笺及方物贺 皇太子千秋节
○己巳以征交阯功升成都右卫指挥使王演为都指挥佥事仍掌本卫事
○庚午设四川乌撒军民府及云南临安府嶍峨县二儒学贵州镇远府儒学 河南都指挥使司言阙官 上亲简都指挥王真凌云命乘传往视事各赐钞六百锭
○辛未 命张端为中顺大夫宗人府仪宾以肃王长女崇信郡主配之端虎贲右卫百户胜之子也
○癸酉命福建故都指挥使王观子斌袭金吾左卫指挥使时斌应袭指挥佥事以观有靖内难内功特升之 命故浙江都指挥同知胡麟子通镇守宣府都指挥同知单福子祯俱袭指挥同知麟福皆扬州卫舍人大军至天长麟擒守城御史王斌福擒指挥崇刚等诣营归附俱升都指挥同知以疾卒通与祯各请袭职兵部言麟福功不应世袭 上特命俱袭指挥同知命通任浙江属卫祯任宣府前卫
○甲戌行在兵部尚书方宾言幼官袭者有免缺例不应袭 上曰命武臣当察其勇智怯懦及武事如何岂当论相貌孙膑既刖足智尚可用况立军功者皆望禄及子孙一不得袭即禄绝矣此人将来生子当不复免缺岂可绝其禄命袭之
○乙亥 赐皇太子务本之训复赐敕谕曰往者朕以 侍行欲其周知民事遂作书教之名务本之训此书于帝王脩齐治平之道粗备且皆切实之言今别录赐汝闲暇能沉潜玩味触类而长大有益矣别赐皇太孙此书赐敕曰尔将来嗣有 宗社人民之寄今闲暇宜与儒臣讲明而服膺之庶几克称他日太平之望
○丙子 皇太子千秋节免贺礼
○戊寅旦寿星见百官请贺 上曰比岁寿星见卿等以为瑞致贺然四方旱涝蝗疫比比有之而鲜有为朕言者朕之所愿时和岁丰天下之人俱得其所贤者在位谗慝不作百工举任其事政平讼理国家清明此可为瑞寿星之瑞不足贺 升鸿胪寺司仪署丞胡林司宾署丞刘顺并为本寺右寺丞 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光出东南云中西南行至游气中
○己卯朝鲜国王使臣元闵生申既等还国赐钞文绮有差仍赐其王彩币二百疋
○庚辰广东都指挥同知李端有罪谪北京输作
○辛巳筑北黑峪南墩北墩中墩苗乡岭外墩高岭墩白河墩 隆庆卫指挥使袁纳言涩石岭外白河左右黑峪口川有荒地五百六十余顷宜分拨永宁卫军士屯种从之仍令开涩石岭苗乡岭二山口以通往来
○壬午擢进士于纲王珣为监察御史改广东右布政使刘瑾于福建布政司升广东布政司左参议吴渊为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改刑部郎中张建为山东按察事佥事山西按察司霍毅于浙江按察司
○癸未 赐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庶子杨荣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谕德金幼孜二品金织袭衣等物 刑科给事中阮瑢有罪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