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二
- 本章共 1.3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年九月癸未朔
○湖广黄梅县耆民言县临大江旧有圩岸百二十余里洪武中尝修筑之今夏霖雨江泛溢圩岸坍塌伤民田千八百二十余顷请以阖郡丁夫修筑从之
○乙酉
○设山东济宁州之济安埧交阯永通县之那奴村巡检司古陇县之小关驿
○戊子 敕宣府总兵官武安侯郑亨曰将士久劳于外今秋谷已收边备亦具可率师还京△设山东清平县之清阳驿
○庚寅
○谷王穗第五子生赐名赋炯
○辛卯
○重阳节赐文武群臣宴 敕兵部天下卫所军职自今日以前犯笞徒流者当充军及立功者已未发落悉复旧职月给半俸仍于本处立功杂犯死罪已未发落亦令复职于本处立功俟有功给俸
○甲午 上闻天寿山夫匠有亡殁者亲为文遣官赐祭命僧修斋三昼夜资荐有司函骨归葬乡里仍复其家二年△浚松江府上海蟠龙江袤十四里广十丈
○乙未
○除广西浔贵等府县粮三千六百石有奇盖以猺蛮作乱民被骚扰故也
○丙申
○封秦隐王长子志堩为秦王△设交阯交州北江二府阴阳学△工部主事蔺芳言天下之水惟河为大故水患惟河为甚今于中滦分导河流使由故道北入于海河南之民免于昏垫诚万世之利然缘河新筑护岸埽座止用蒲绳泥草不能经久臣愚以为若用木编成大囤若栏圈然置之水中以桩木钉之中实以石却以横木贯于桩表牵筑堤上则水可以杀堤可以固而河患可息如允臣所言乞令河南近河府卫徵军民于农隙采木春和修砌从之△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彰劾奏山西布政司右参政何涣贪淫不律等事 皇太子令下之狱
○丁酉
○满剌加国王拜里迷苏剌侄西里撒麻兰札牙等辞归赐钞币有差仍遣中官甘泉往赐拜里迷苏剌锦绮纱罗彩帛△湖广高罗安抚司木枬长官司各遣人贡方物赐钞币遣还
○戊戌
○喃孛攵利国王马哈麻沙苏门答剌国王宁奴里阿必丁各遣使贡方物赐其使袭衣仍命礼部赐国王印诰及锦绮纱罗彩帛△都指挥使杨兴老疾请以子政代时于例政当袭兴旧职指挥使 上念兴劳深特升政为大宁都司都指挥使△升金吾左卫指挥同知童颜金吾右卫指挥同知张斌俱为指挥使金吾右卫指挥佥事杨广济阳卫指挥佥事刘海大兴左卫指挥佥事杨忠俱为指挥同知金吾右卫正千户高昇燕山右卫正千户郭黑骡俱为指挥佥事 命故都指挥使夏靖子敬袭父原职羽林卫前卫指挥使羽林左卫指挥同知刘轞子顺府军卫指挥佥事刘聚子旺皆袭职
○己亥 敕镇守辽东都督刘江等曰近指挥孙观保自瓦剌还言瓦剌军马望东南行欲袭阿鲁台未审然否边上当严固守备不可怠忽△擢监生吴文吴克聪为监察御史
○壬寅
○宁陵郡主薨讣闻赐祭命有司治丧葬主周定王第九女也
○甲辰
○升工部主事蔺芳为本部右侍郎初芳为吉安府知府坐事谪为办事官专治河渠以通漕运累有建明既还授都水清吏司主事至是尚书宋礼荐其才故有是命△北京行后军都督府言宣府兴和等处城垣屯堡坍塌遂 宣府总兵官武安侯郑亨曰前敕尔领军还北京如已还可别选兵五百仍去巡视各处关隘屯堡凡冲要处有坍塌者即叠石甃砌或以土筑务在坚固冬寒已近宜早用工
○乙巳
○升大理寺左寺正张斌福建道监察御史顾佐为江西按察司副使左寺副彭逵河南道监察御史任坛行人刁鹏为佥事△擢山东昌邑县学训导戴纶为礼科给事中侍 皇太子说书△夜有星如鸡子大青白色出娄宿旁西南行入危宿
○丙午
○以会通河开革山东济宁州之东门东平州之东平汶上东阿之铜城东昌府之茌平高唐恩县巢陵九递运所△夜有星大如盏光烛地出奎宿南西南行入垒壁阵东
○丁未
○浡泥国王选旺等入朝贡方物自王以下皆赐袭衣命礼部宴之会同馆光禄寺旦暮给酒馔
○戊申
○宴浡泥国王遐旺等于奉天门赐王之母宴前三公府
○庚戌
○赐浡泥王遐旺等宴别赐宴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