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十一
- 本章共 723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七年夏四月乙亥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
○己卯 命行在工部月给营造夫匠木梯
○庚辰
○赐营造军民夫匠胡椒鱼鲞
○壬午
○改交阯振县之甘棠驿隶文盘县
○丙戌
○敕辽东总兵官都督刘江曰今朝鲜报倭寇饥困已极欲寇边宜令缘海诸卫严谨备之如有机可乘即尽力剿捕无遣民患
○朝鲜国王李祹遣陪臣李之崇等贡方物贺 万寿圣节赐赉有差△升行在太常寺赞礼郎陈希道协律郎张林泉上林苑监副康禋行在吏科给事中郑典俱为太常寺丞
○辛卯 万寿圣节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四夷朝使
○甲午
○顺天府进白乌△交阯建平等府土官知府潘士文等八十四人贡金银器及方物赐钞袭衣绮帛有差
○丁酉
○琉球国中山王思绍遣使者农巴鲁尼等贡方物赐之钞币
○戊戌
○居凉州卫指挥吴管者自陈愿在京随侍且举都指挥保住等七十四人从之敕甘肃总兵官都督费瓛遣送其家属赴北京
○庚子
○敕周王橚曰昔 皇考时诸王国所有匠作皆出护卫有司无预秦王愍擅用民匠事闻命即改正王所共知今奏欲得青册匠已敕该都稽洪武事例施行报王知之△从广东海南卫南山守御千户所于马鞍山以旧治在浮沙地城垣不坚故也
○壬寅
○申严交易金银之禁
○癸卯
○绍兴府萧山县言境内河渠四十五里灌溉田万顷比年淤塞乞候农隙疏浚仍于钱青小江埧东置闸以时启闭庶免旱涝济南府新城县言县东有郑黄沟源出淄川下流淤塞霖潦妨农陈家庄南故有乾河上接郑黄沟下通乌河乞浚治为便并从之
○甲辰
○泰宁侯陈圭卒圭杨之泰州人少隶行伍以善射充骁骑右卫骑兵总旗洪武元年从大将军徐达等平定中原授龙虎卫百户调燕山护卫尝从 上征北虏为前锋以功升武德将军本卫千户又从平内难数有功后侍世子居守严督守备夙夜不懈累升中军都督佥事封泰宁侯及营建北京置缮工命圭总其事圭经画有条理甚见奖重年八十有五卒 上辍视朝三日赐祭追靖国公谥忠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