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二
- 本章共 1.4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十四年十一月戊子朔钦天监进永乐十五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 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苏门答剌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享锡兰山木骨都东留山喃渤利不剌哇阿丹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诸国及旧港宣慰司各遣使贡马及犀象方物
○己丑 诏户部岁给汉王赵王禄米各止万石 四川建昌卫土官指挥使安萨遣通事杨春等贡马赐钞币遣还
○辛卯
○以谷王橞谋逆事条示诸王并敕诸王议其罪
○癸己
○广东肇庆府高要县徭首周四哥等来朝籍其属八十七户男女二百二十四口愿入版籍供赋税赐钞币遣还
○乙未 皇孙曕埈垠曕墡曕堈曕墺冠
○丙申
○改山东道监察御史李琳于江西道 赐满剌加古里爪哇占城锡兰山骨都来溜山喃渤利不剌哇阿母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诸国及旧港宣慰司使臣宴
○戊戌
○四川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副招讨杨钦来朝贡马赐钞币遣还
○己亥
○赐哈密忠义王使臣脱脱不花等及哈密回回马黑麻撒剌只等宴
○庚子
○交阯土官都指挥佥事陈汝石遣其子文僚等进马谢恩赐钞币遣还
○辛丑
○周王橚率其子镇平王有爌宜阳王有火弗等来朝宴周王于华盖殿赐从官宴于中右门令皇太子宴镇平王等于文华后殿其从官宴于西庑
○壬寅
○复诏群臣议营建北京先是 车驾至北京工部奏请择日兴工 上以营建事重恐民力不堪乃命文武群臣复议之于是公侯伯五军都督及在京都指挥等官上疏曰臣等切惟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 皇上营建北京为子孙帝王万之业比年 车驾巡狩四海会同人心协和嘉瑞骈集 天运维新实兆于此矧河道疏通漕运日广商贾辐辏财货充盈良材巨木已集京师天下军民乐于趋事揆之天时察之人事诚所当为而不可缓伏乞上顺 天心下从民望早敕所司兴工营建天下幸甚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太常寺等衙门尚书都御史等官复上疏曰伏惟北京 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昔 太祖高皇帝削平海宇以其地分封 陛下诚有待于今日 陛下继 太祖之位即位之初尝升为北京而宫殿未建文武群臣合词奏请已蒙俞允所司抡材川广官民乐于趋事良材大木不劳而集比年 圣驾巡狩万国来同民物阜成祯祥协应天意人心昭然可见然 陛下重于劳民延缓至今臣等切惟 宗社大计正 陛下当为之时况今漕运已通储蓄充溢材用具备军民一心营建之辰天实启之伏乞早赐 圣断敕所司择日兴工以成国家悠久之计以副臣民之望 上从之 撒马儿罕土鲁番回回法忽儿丁等辞归赐之钞币
○丙午 敕交阯总兵官英国公张辅驰传还京
○丁未
○改汉府中护卫为青州护卫 夜有星如盏大赤色烛地出奎旁西行入室东
○戊申 命镇平王有爌宜阳王有火弗及汉王子瞻 瞻垐域冠 上既至京师益闻汉王高煦纵护卫军士于京城内外劫掠私造兵器阴蓄异志怒甚犹隐忍未发但革其左右二护卫其官军悉调居庸关北立保安左右二护卫以处之
○己酉
○周王橚及镇平王有爌宜阳王有火弗等还国宴如初至赐周王钞二万锭纻丝三百疋纱罗各百疋绢千疋兠罗绵五十二条火者二十八人马百匹镇平王等及从官赐赉各有差
○壬子
○冬至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赐占城国王占巴的赖使臣谢那该等宴仍命礼部赐钞及袭衣
○丙辰
○云南老挝宣慰使司宣慰使刀线歹孟艮府土官知府刀交各遣头目贡马及方物赐赉有差
○丁巳
○楚王桢来朝宴于华盖殿赐从官宴于中右门 徙山东山西湖广民二千三百余户于保安州免赋役三年 哈密忠义王免力帖木儿使臣脱脱不花及回回马哈麻撒剌只等辞归赐钞币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