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宗文皇帝实录序
- 进实录表
- 修纂官
- 修纂凡例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上
- 卷四下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上
- 卷二十下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
- 卷一百七十五
- 卷一百七十六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
- 卷二百二
- 卷二百三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
- 卷二百十二
- 卷二百十三
- 卷二百十四
- 卷二百十五
- 卷二百十六
- 卷二百十七
- 卷二百十八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
- 卷二百二十四
- 卷二百二十五
- 卷二百二十六
- 卷二百二十七
- 卷二百二十八
- 卷二百二十九
- 卷二百三十
- 卷二百三十一
- 卷二百三十二
- 卷二百三十三
- 卷二百三十四
- 卷二百三十五
- 卷二百三十六
- 卷二百三十七
- 卷二百三十八
- 卷二百三十九
- 卷二百四十
- 卷二百四十一
- 卷二百四十二
- 卷二百四十三
- 卷二百四十四
- 卷二百四十五
- 卷二百四十六
- 卷二百四十七
- 卷二百四十八
- 卷二百四十九
- 卷二百五十
- 卷二百五十一
- 卷二百五十二
- 卷二百五十三
- 卷二百五十四上
- 卷二百五十四下
- 卷二百五十五
- 卷二百五十六
- 卷二百五十七
- 卷二百五十八
- 卷二百五十九
- 卷二百六十
- 卷二百六十一
- 卷二百六十二
- 卷二百六十三
- 卷二百六十四
- 卷二百六十五
- 卷二百六十六
- 卷二百六十七
- 卷二百六十八
- 卷二百六十九
- 卷二百七十
- 卷二百七十一
- 卷二百七十二
- 卷二百七十三
- 卷二百七十四
『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五
- 本章共 1.9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永乐四年六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时阴云不见礼部尚书郑赐等言此 圣德所感召清明日率百官表贺 上曰正朕恐惧修省之际何可贺对曰宋时盛有行之者矣 上曰于此一方阴云不见天下至大他处见者多矣且阴阳家言日食而阴云不见者水将将灾以此言之可贺乎乃止
○庚申诏各处安抚司首领皆定为吏目时吏部言职掌内安抚司俱从五品设首领官知事一员而洪武中有设吏目奏请定制故有是命
○吏科都给事中黄耕终母丧来朝改礼科都给事中
○辛酉工部言湖广蕲州广济县武家穴等处江岸为水冲决宜发民修筑从之
○北京刑部尚书黄福左侍郎张思恭有罪谪为办事官命随成国公朱能等立功
○壬戌长河西哈萨铁寺乌思藏剌麻领卜赤劄思巴口鸡噋思等来朝贡马赐之钞币
○癸亥置湖广容羙忠建施南散毛四宣抚经历知事各一员龙潭忠峒高罗三安抚司唐崖木册并云南剌次和瓦曾之革甸香罗孟琏七长官司流官吏目各一员设临安府部旧村菁口关二巡检司
○甲子 上谓诸臣曰早来在宫中偶望一事问左右皆不能记忆盖沉思久而后得之朕以一人之智处万几之繁岂能一一记忆不忘一一处置不误拾遗补过近侍之职自今事之丛脞者尔筹当悉记之以备顾问所行有未合理亦当直谏朕自起兵以来未尝违忤直言尔等慎勿有所顾避
○乙丑 敕广西总兵官都督同知韩观大理寺卿陈洽于广西各土官衙门土军三万以九月初十日会大平府德征仍令观等询察安南贼中动静以闻
○丙寅以齐王榑所为不执事遣书谕诸王南阳府献瑞麦有两岐至五岐者 上语礼部臣曰比郡县屡奏祥瑞独此为丰年之兆若年谷丰登民足衣食老少无冻之患皆 天地 祖宗之赐矣 命荐之 宗庙
○戊辰 赐谷王橞纱三十疋高丽将乐布各五十疋以周王橚生日遣使 赐纻丝纱罗各二十疋彩绢四十疋钞万锭马十匹及罗帕金扇等物
○敕湖广浙江福建都指挥使司增拨军士一万五千福建浙江属卫乃选精壮鞑军令鞑官统领俱赴广西听征
○敕宁夏总兵官左都督何福曰汉比脱归入郭大都等至京言虏俟冬欲南来圆山孳牧尔宜严固边防待九月尽令郭大都为乡道遣精骑出塞觇之
○设云南镇南州儒学置学正训导各一员
○裁省直隶池州府东流县县丞主簿
○庚午夜月犯罚星下星
○辛未 命礼部申禁入朝行私揖礼
○日本国王源道义遣使圭密等贡名马方物谢赐冠服恩赐钱钞彩币
○癸酉以靖内难功赐各都指挥指挥诰命并封赠其祖父母父母妻 上谕之曰尔等今日厚禄显官虽出己之勤劳亦必由祖父母善德所致故朝廷推恩必及尔祖父母尔等得蒙此恩当思谨守礼法以保禄位不辱于祖父母然后可以为良臣可以为孝子顺孙凡人富贵得之难保之尤难不可怠纵皆叩首谢
○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宋斌遣弟震贡马赐斌及震钞币
○甲戌 敕山东都指挥使司前命将青州二护卫及仪卫司军校分调各卫今可精选一千名遣官统领赴京随总兵官南征
○高州肇庆二府属县天黄大帽曹连茶峒石栗诸山徭首赵苐二监贵等率众来朝先是化州吏冯原奏陈志宽言天黄诸山徭人素未归顺今有向化心之遂遣人赍敕同原泰等往抚谕之至是第二等籍其属二千五百余户凡七千五百余口来朝 赐钞币袭衣 命原泰为泷水县丞志宽为信宜县主簿专抚诸徭
○丙子置四川盐井卫马剌长官司流官吏目一员
○广东布政司奏每岁海外番夷入贡方物水路以舟楫运载惟南雄至南安限隔梅岭舟楫不通自今请用民力接用 上曰为君务餋民今番贡无定期而农民少暇曰假令是春至秋番夷入贡如值农务之时其方物并于南雄收贮俟十一月农隙却令运赴安南著为令复顾侍臣曰民不失其餋虽劳之鲜怨民失所餋虽休之不得
○戊寅户部言陕西静宁平凉华亭隆德庄浪延川等州县民饥命速发官廪赈之
○己卯户部言河南嵩温等四县水民缺种粮命给贷之凡给一千七百五十九石
○庚辰修浚湖广永定卫大庸千户所城池
○壬午大古剌等处土酋泼的那浪所遣使臣选马撒等言其邻境有七曰大古剌小古剌底马撒茶山底板孟伦八家塔皆在西南极边自昔不通中国今天朝遣官宣布恩命人民皆愿内属乞设官统理仍招谕旁近未附之从之以大古剌底马撒二处地广各置宣慰使司小古剌茶山底板孟伦八家塔各置长官司以泼的那浪为大古剌宣慰使腊罔帕为底马撒宣慰使拜张早张看伽立昧刀罕替刀轻罕为小古剌等长官使长官俱给诰即敕符金字红牌遣给事中周让等赍 敕往赐之仍各赐钞币有差
○甲申遣官祭中霤
○乙酉复北京行部尚书黄福左侍郎张思恭官命福随成国公朱能等理公务思恭还北京
○丙戌云南宁远州土官知州吉罕威远州土官知刀筭党各遣使贡马谢恩 命礼部赐刀吉罕等钞纻丝纱罗及金织纻丝衣仍 命宴赍其使
○丁亥修南海庙
○先是 命平江伯陈瑄督海运诣天津卫所部海舟必约日同发不得先后违者治本舟部运官罪至是瑄遣人奏三十余艘违约五日方行虽同日俱达亦无所损然违同发之约应罪各舟部运官以戒后来 上曰姑宥之顾谓侍臣曰始虑海寇为患故敕令同发今已济而无损虽违约当惩然海道甚艰其功可以赎过矣凡用人者录功而略过则人奋于功若计过而略功则救过之不遐何暇懋功哉
○刑科都给事中张信等劾奏都督佥事黄中吕毅率师失律宜正典刑 上命姑贷其死俾立功以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