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展禽论祀爰居

  • 本章共 2.7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7-16

繁体原文

海鳥曰爰居,止於魯東門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孫之為政也。夫祀,國之大節也;而節,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為國典。今無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聖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穀百蔬;夏之興也,周棄繼之,故祀以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黃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財,顓頊能修之,帝嚳能序三辰以固民,堯能單均刑法以儀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鯀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鯀之功,契為司徒而民輯,冥勤其官而水死,湯以寬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穀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穢。故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夏后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報焉;杼,能帥禹者也,夏后氏報焉;上甲微,能帥契者也,商人報焉;高圉、太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焉。

「凡禘、郊、祖、宗、報,此五者國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為明質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澤,所以出財用也。非是不在祀典。

「今海鳥至,己不知而祀之,以為國典,難以為仁且知矣。夫仁者講功,而知者處物。無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問,非知也。今茲海其有災乎?夫廣川之鳥獸,恆知避其災也。」

是歲也,海多大風,冬煗。文仲聞柳下季之言,曰:「信吾過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書以為三筴。

简体注释版

海鸟曰爰居。〈疏句起法。〉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鲁大夫、臧孙氏。〉使国人祭之。〈直是居蔡故智。〉展禽〈即柳下惠、名获、字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越、谓越于礼。 ○不责其祀、而直责其政、立论最大。〉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节、制也。祀之节制、于国为最大、乃政之所由以成、所关甚重。〉故慎制祀以为国典。〈慎者、不轻之谓。制、立也。典、常也。祀有关国政如此、故慎立祭祀之法、以为国之常经、不得有所加也。 ○此句极重、后俱根此立论。〉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两语断毕。〉夫圣王之制祀也、〈总冒一句。〉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族、类也。 ○先将制祀之意、虚论一番、下乃历引以实之。〉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烈山氏、神农号。其后世子孙有名柱者、能植谷蔬、作农官。夏兴、谓禹也。弃能继柱之业。〉故祀以为稷。〈稷、谷神也。〉〈恭、〉工氏之伯〈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共工霸者在羲农之闲。有、域也。共工之裔子句龙、佐黄帝为土官。九土、九州之土。〉故祀以为社。〈社、土神也。 ○柱、弃、句龙、以劳定国。 ○已上社稷之祀、以下宗庙之祀。〉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同供、〉财、〈黄帝、轩辕也。命、名也。成命、定百物之名也。明民、使民不惑也。共财、供给公上之赋敛也。〉颛顼〈旭、〉能修之、〈颛顼、黄帝之孙、帝高阳也、能修黄帝之功。〉帝喾〈哭、〉能序三辰以固民、〈帝喾、黄帝之曾孙、帝高辛也。三辰、日月星也。序之使民知休作之候。固、安也。〉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单、尽也。均、平也。仪、善也。 ○四句、皆法施于民者。〉舜勤民事而野死、〈征有苗、崩于苍梧之野。〉鲧障洪水而殛死、〈鲧障防百川、绩用不成、尧殛之于羽山。 ○舜、鲧、皆以死勤事。〉禹能以德修鲧之功、〈修者、继其事而改正之。 ○能御大灾。〉契为司徒而民辑、〈司徒、教官之长。辑、和也。 ○法施于民。〉冥勤其官而水死、〈冥、契六世孙、为夏水官。勤于其职、而死于水。 ○以死勤事。〉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除邪、谓放桀。 ○能捍大患。〉稷勤百谷而山死、〈稷、周弃也、死于黑水之山。 ○以死勤事。〉文王以文昭、〈文王演易、以文德著。 ○法施于民。〉武王去民之秽。〈去秽、谓伐纣。 ○能捍大患。〉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有虞氏、舜后。禘、大祭也。郊、祭天以配食也。祖其有功者、宗其有德者、百世不迁之庙也。有虞氏出自黄帝颛顼、故禘黄帝而祖颛顼。舜受禅于尧、故郊尧。祭法作郊喾而宗尧。与此异者、舜在时则宗尧、舜崩则子孙宗舜、故郊尧。〉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夏后氏、亦黄帝颛顼之后。故禘祖之礼同。虞以上尚德、夏以下亲亲、故夏郊鲧也。〉商人禘舜〈当作喾。〉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喾、契之父。契、商之始祖也。〉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喾、稷之父。稷、周之始祖也。商人祖契。周人初时亦祖稷而宗文王、顾武王定天下、其庙不可以毁、故更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已上先总叙功德、后总出祀典。〉幕能帅〈同率、〉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幕、舜之后虞思也、为夏诸侯。帅、循也。报、报德之祭。〉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杼、禹七世孙、少康子季杼也、能兴夏道。〉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上甲微、契八世孙、汤之先也。〉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高圉、稷十世孙。太王、高圉之曾孙。 〈○四代子孙、能帅循其祖德、皆为以劳定国。 ○已上逐句出祀典、法变。〉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总锁一句、结住上文。以下又于五祀典外、兼举诸祀。〉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社稷应前。山川、谓五岳四渎。〉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质、信也。民皆明而信之、故曰民质。〉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藉其光以见物。〉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五行、水火木金土、民皆赖之以生活。〉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财用、如财木、鱼鳖之类。 ○叠写五句、是带叙法。〉非是、不在祀典。〈禘郊祖宗报之外、必须有功于民者、方祀及之。皆非无故而加也。 ○收完制祀以为国典句。〉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入题。己不知三字、妙。〉难以为仁且知〈智、〉矣。〈再断。〉夫仁者讲功、〈爱人必讲及人之功。〉而知者处物。〈格物必审处物之法。 ○又与仁知作注释、妙。〉无功而祀之、非仁也。〈结上。〉不知而不能问、非知也。〈起下。〉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广川、犹言大流。言避灾而来、祀之绝不相涉、说出、一笑。〉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暖、 ○果有灾。〉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䇲。〈䇲、𥳑也。三书𥳑者、恐有遗亡故也。〉

一祀爰居耳、發出如許大議論。然亦只是無故加典一句斷盡。前云非是族也、不在祀典、後云非是不在祀典、總是不得無故加典也。文仲之失、在不能講功、而先在不能處物、是不智乃以成其不仁也。結出海鳥之智來、最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