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子产论政宽猛

  • 本章共 1.4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5-25

繁体原文

鄭子產有疾,謂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則多死焉;故寬難。」疾數月而卒。

大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取人於萑苻之澤。大叔悔之,曰:「吾早從夫子,不及此。」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盜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詩》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施之以寬也。『毋從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糾之以猛也。『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布政優優,百祿是遒。』和之至也!」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昭公二十年
左傳

简体注释版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游吉也。〉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两语,是子产治郑心诀。〉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上声。〉死焉。〈以火喻猛。〉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以水喻宽。〉故宽难。”〈非有德者不能。 ○玩其次字,宽难字,便见宽为上,不得已而用猛。而用猛正是保民之惠处,此自大经济人语。〉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著不忍二字,便见是妇人之仁,非真能宽也。〉郑国多盗,取人于萑〈桓。〉〈蒲。〉之泽。〈取人,劫其财也。萑苻,泽名。〉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夫子,谓子产。〉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著尽杀二字,便见是酷吏之虐,非善用猛也。〉

仲尼曰:“善哉!”〈叹美子产为政。〉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猛各有弊,当有以相济。〉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和”字,从“济”字看出。〉诗曰:〈《大雅·民劳》篇。〉“‘民亦劳止,汔〈肸。〉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止,语辞。汔,其也。康,绥,皆安也。言今民亦劳甚矣,其可以小安之乎。当加惠于京师,以绥安夫诸夏之人。〉施之以宽也。〈引《诗》 释宽。〉‘毋从〈去声。〉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诡随,谓诡人随人,心不正者。谨,敕也。式,用也。惨,曾也。言诡随者不可从,以谨敕不善之人,用遏止此寇虐,而曾不畏明法者。〉纠之以猛也。〈引《诗》解猛。〉‘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柔安远人,使之怀附,而近者各以能进,以安定我王室。〉平之以和也。〈“平”字,是宽猛相济处。 ○引《诗》释和。 ○一时分引释之,便见政和。是宽猛一时并到,不可偏胜也。〉又曰,〈《商颂·长发》篇。〉‘不竞不絿,〈求。〉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竞,强也。絿,急也。优优,和也。遒,聚也。言汤之为政不太强,不太急,不太刚,不太柔,优优然而甚和,故百种福禄皆遒聚也。〉和之至也。”〈引《诗》叹和之至,见得和到极处,而宽猛之迹俱化,进一层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以子产之猛为遗爱,阐微之论。〉

子產不是一味任猛。蓋立法嚴則民不犯,正所以全其生。此中大有作用。太叔始寬而繼猛,殊失子產授政之意。觀孔子歎美子產,而以寬猛相濟立論,則政和,諒非用猛所能致。末以遺愛結之,便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