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自序
- 兴祚序
- 例言
- 卷一 周文
- ├ 郑伯克段于鄢
- ├ 周郑交质
- ├ 石碏谏宠州吁
- ├ 臧僖伯谏观鱼
- ├ 郑庄公戒饬守臣
- ├ 臧哀伯谏纳郜鼎
- ├ 季梁谏追楚师
- ├ 曹刿论战
-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 ├ 宫之奇谏假道
- ├ 齐桓下拜受胙
- ├ 阴饴甥对秦伯
- ├ 子鱼论战
- ├ 寺人披见文公
- ├ 介之推不言禄
- ├ 展喜犒师
- ├ 烛之武退秦师
- └ 蹇叔哭师
- 卷二 周文
- ├ 郑子家告赵宣子
- ├ 王孙满对楚子
- ├ 齐国佐不辱命
- ├ 楚归晋知罃
- ├ 吕相绝秦
- ├ 驹支不屈于晋
- ├ 祁奚请免叔向
- ├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 ├ 晏子不死君难
- ├ 季札观周乐
- ├ 子产坏晋馆垣
- ├ 子产论尹何为邑
- ├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 ├ 子革对灵王
- ├ 子产论政宽猛
- └ 吴许越成
- 卷三 周文
- ├ 祭公谏征犬戎
- ├ 召公谏厉王止谤
- ├ 襄王不许请隧
- ├ 单子知陈必亡
- ├ 展禽论祀爰居
- ├ 里革断罟匡君
- └ 敬姜论劳逸
『古文观止』季梁谏追楚师
- 本章共 2.65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05-19
繁体原文
楚武王侵隨,使薳章求成焉,軍於瑕以待之。隨人使少師董成。鬬伯比言於楚子曰:「吾不得志於漢東也,我則使然。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彼則懼,而協以謀我,故難閒也。漢東之國,隨為大。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鬬伯比曰:「以為後圖,少師得其君。」
王毀軍而納少師。少師歸,請追楚師,隨侯將許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誘我也,君何急焉?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則不信?」對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謂其不疾瘯蠡也,謂其備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謂其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也。所謂馨香,無讒慝也。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於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雖獨豐,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於難。」隨侯懼而修政,楚不敢伐。
桓公六年
作者:左丘明
简体注释版
楚武王侵随, 〈随,汉东姬姓国。〉使薳 〈委。〉章 〈楚大夫。〉求成焉。 〈使之求平于随,诈也。〉军于瑕以待之。〈瑕,地名。楚军于此,以待随之报。〉随人使少 〈去声。〉师董成。 〈少师,随大夫。董成,主行成之事。〉鬬伯比 〈楚大夫。〉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 〈言不得志于汉东,是我失策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 〈去声。〉也。 〈张,侈大也。楚之失策,正坐此患,故不能得志。下乃为楚画策。〉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 〈张则不惧,离则不协,楚然后可以得志,故曰利。〉少师侈。 〈随之少师,素自侈大。〉请羸 〈雷。〉师以张之。” 〈请藏其精兵,示以羸弱之卒,使少师忽楚,而愈自侈大。 ○三张字,呼应紧峭。〉熊率 〈律。〉且 〈疽。〉比 〈楚大夫。〉曰:“季梁 〈随贤臣。〉在,何益。 〈言季梁在彼必谏,虽羸师无益于楚。〉鬬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言不徒为今日计。且随君宠少师,未必听季梁之言。〉王毁军而纳少师。 〈毁军,羸师也。王从伯比之计。〉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 〈一句喝破毁军之诈。〉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 〈小有道,大淫乱,然后小能敌大。〉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 〈忠民信神,是一篇主意。 ○承道。〉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 〈祝史正辞,谓祝官史官,实其言辞,而不欺诳鬼神。 ○又承忠信。〉今民馁而君逞欲, 〈是无利民之忠。〉祝史矫举以祭, 〈矫举,谓诈称功德以告鬼神。 ○是无正辞之信。〉臣不知其可也。” 〈臣不知其小之可以敌大也。此断言楚不可追之意。〉公曰:“吾牲牷 〈全。〉肥腯, 〈突。〉粢盛 〈成。〉丰备,何则不信?” 〈牲,牛羊豕也。牷,纯色完全也。腯,肥貌。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上兼举忠民信神。随侯单说信神,一边已忘却忠民了。故下归重民为神之主上。〉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信神只在忠民上看出。故下三告,皆关民上。成民,指养与教言。〉故奉牲以告 〈祝史奉牲以告神,下仿此。〉曰‘博硕肥腯’, 〈博,广也。硕,大也。言是牲广大而肥充。 ○告神只一句。下仿此。〉谓民力之普存也。 〈告神以“博硕肥腯”者,谓民力之普遍安存,所以能如此也。〉谓其畜 〈休去声。〉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 〈促。〉蠡 〈裸。〉也。谓其备腯咸有也。 〈瘯蠡,疥癣也。三句俱承民力普存说。唯民力之普存,故其所养之畜,蕃大而无疥癣,咸备而不阙失。 ○答上“牲牷肥腯”句。〉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 〈以善敬之心,将其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 〈答上“粢盛丰备”句。“酒醴”一段是补笔。〉所谓馨香,无谗慝也。 〈牺牲粢盛酒醴,所以谓之馨香者,乃民德之馨香,无谗谀邪慝故也。 ○总一笔,答上“何则不信”句。 ○内用七个“谓”字、七个“也”字,顿挫生姿。末“所谓馨香”一句,直与上“所谓道”一句呼应。〉故务其三时, 〈养以成民。〉修其五教,亲其九族, 〈九族,上至高祖,下及玄孙。 ○教以成民。〉以致其禋 〈因。〉祀, 〈精意以享曰禋。 ○致力于神。〉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 〈谓祭则受福,战则必克也。〉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应“夫民,神之主”句。〉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收完上文。〉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去声。 ○修政,指忠信而言。兄弟之国,谓汉东姬姓小国。言当与之亲而协,不可与之弃而离,庶免于楚国之难也。 ○又找一笔。与鬬伯比之意暗合。妙。〉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应“惧”字结〉。
起手將忠民、信神並提,轉到民爲神主。先民後神,乃千古不易之論。篇中偏從致力於神處看出成民作用來,故足以破隨侯之惑,而起其懼心。至其行文,如流雲織錦,天花亂墜,令人應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