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前言
- 第01回 借龙丹仙人助孝子 起贪念恶吏索神珠
- 第02回 两点龙泪洒成望娘滩 一柄仙剑刺破篾龙眼
- 第03回 试道心特设迎龙闸 解凡体投入孝女怀
- 第04回 受谤言不夫而孕 明心迹别女投河
- 第05回 钱塘江龙游传古迹 东海岸徒弟觅师尊
- 第06回 争意气二龙抢珠 闹上界玉帝求贤
- 第07回 说分上名师救高徒 提往事老鼠化蝙蝠
- 第08回 老蛟登岸毁福德 月老下海作龙媒
- 第09回 邀天眷实授龙王 博庭欢假制螺肉
- 第10回 鳏鱼惊艳 田螺报恩
- 第11回 迁怒迷人蛟龙泄恨 当场出丑法师收妖
- 第12回 文美化身驱妖孽 仙赐被摄入御园
- 第13回 试心田少年立志 全孝道三姊善言
- 第14回 夫妻双修道 骨肉生异心
- 第15回 千载老狐说明因果 少年公子斩断俗缘
- 第16回 孝子下海访螺母 狐仙入宫谒龙王
- 第17回 孙仙赐海中见母 张果老转世成丹
- 第18回 金山成古迹 报德在来生
- 第19回 为修仙不辞险阻 因求道反遇妖魔
- 第20回 老祖下凡救世 李玄脱险成仙
- 第21回 日观峰收妖为仆 紫霞洞女怪劫经
- 第22回 成功参老祖 得道省双亲
- 第23回 投清流孝子殉慈母 施大法仙人拯危难
- 第24回 李仙人施术儆淫暴 杨孝子感德入玄门
- 第25回 说偈语老君示因果 遭火劫李玄失法身
- 第26回 借体附魂化成铁拐 背师丧母哭倒仙徒
- 第27回 施仙法杨母重生 膺聘请李仙下海
- 第28回 螺仙奉旨建道场 蚌精开腹延群妖
- 第29回 摄魂瓶难藏仙体 葫芦洞惯弄妖精
- 第30回 偿夙债螺壳作道场 攻异己蚌腹摆擂台
- 第31回 蚌宫斗法 葫芦藏仙
- 第32回 斗法术闷葫芦打破 生意见蚌壳精归降
- 第33回 大户竟被妖戏虐 土地演说鬼打墙
- 第34回 裸群女神牛肆毒 放铁砂仙法有灵
- 第35回 何仙姑奉旨入世 赵公子纠众调情
- 第36回 辱仙姬公子受侮 护义子权阉求君
- 第37回 谏暴君仙姑发善念 擒大豹小孩奋双拳
- 第38回 好身手制伏猛兽 真功夫感悟神童
- 第39回 酒坛能装铁拐 葫芦闷住仙姑
- 第40回 说前生人畜有世谊 破疑团新友即故知
- 第41回 为防胡暴君造长城 因迎客小孩遇怪物
- 第42回 钟离遇神兽 帝君得高徒
- 第43回 见老妖钟离用计 保丈夫孟姜受灾
- 第44回 幽州地师徒谈往事 东海中徐福立新邦
- 第45回 法宝误用几惹大祸 金针发去立奏奇功
- 第46回 泥团钻出脑袋 顽仙隐入耳朵
- 第47回 仙狐戏弄何仙姑 暴兵脔割孟姜女
- 第48回 姜女肉质化银鱼 孟婆亭中留龙魄
- 第49回 紫霞洞中仙师盛谈因果 娑婆树下雄王忽变匠人
- 第50回 惩暴君月中锯巨木 怜故主灵府即情关
- 第51回 填城闉沉水底誓言终有应 离故主缔新欢好事竟成空
- 第52回 论电力万方如一面 传玄经诸弟各殊缘
- 第53回 费长房因愤开杀戒 二郎神下世儆凶横
- 第54回 费长房奉命治鬼 玄珠子受任防蛟
- 第55回 防后患收聚浙江潮 悟前生勘透人世梦
- 第56回 王小妹劝夫修道 胡舅爷助姊为奸
- 第57回 遭家难椿萱征乐土 惑名利夫婿恋红尘
- 第58回 下狠心狠妇施辣手 动义愤义仆抱不平
- 第59回 为谋财先须害命 因救主反被恶名
- 第60回 雷电逞威诛恶奴 神仙施法救高徒
- 第61回 李铁拐访晤玄珠子 王月英试察蓝采和
- 第62回 一蟒攀两山劈山成路 孤身访大道为道舍生
- 第63回 土地庙畅谈玄理 温柔乡引诱道童
- 第64回 王月英计探藁砧 东方朔智窃蟠桃
- 第65回 岁星弄狡请君入瓮 守吏夸口不打自招
- 第66回 圣母回山明冤案 鬼吏徇情借贞魂
- 第67回 张幕借魂妖物欺主 救徒助法神仙下凡
- 第68回 受官法了结偷桃案 炼秽镜打破遮眼球
- 第69回 拐仙首创归尸 淑女误嫁蛟精
- 第70回 显原形吓煞泰水 得梦兆打破疑云
- 第71回 吐真情妖人诱贤妇 传邪术平地起风云
- 第72回 正道破邪神诸仙施法 一桶盛半海蛟妻复仇
- 第73回 婆心劝化顽妇 一口吸尽海洋
- 第74回 何女执迷受镇压 张仙恻隐赐水光
- 第75回 大井巷仙人留古迹 白云山鬼吏访名师
- 第76回 蓝采和长歌讽俗客 费长房短见入歧途
- 第77回 求仙人反上仙人当 制鬼物竟被鬼物迷
- 第78回 重九登高狗眼避疫 鬼王入坑进士受欺
- 第79回 鬼迷张天师手印失效 喝醒鬼打墙遗矢有灵
- 第80回 发预言张天师被废 践前约吕纯阳诞生
- 第81回 吕祖高论惊老父 钟仙吟句儆贤徒
- 第82回 作棒喝点醒迷境 发伟论倾倒真仙
- 第83回 桃花山犬祟王小姊 夏口镇狗咬吕洞宾
- 第84回 受友托嫦娥传青鸟 奉帝命星主殖月球
- 第85回 责亲妹二郎动怒 还情债圣母遭灾
- 第86回 救圣母借用琉璃屋 送婴孩特制宝莲灯
- 第87回 以私济公月老作和事老 助正破邪二郎收哮天犬
- 第88回 迷途忽闻奸杀案 深宵瞥见鬼魂来
- 第89回 下庐山治奸夫淫妇 入幽谷得福地洞天
- 第90回 后果前因白蛇初报放生德 落花流水神仙还有未了缘
- 第91回 脱灾殃鸣鹤峰头见师傅 求神剑天平山下访狐仙
- 第92回 儆淫凶倭邦传灾震 造劫数老郎隐梨园
- 第93回 叶法善虔谒张果老 吕纯阳三试白牡丹
- 第94回 倒骑驴背果老显灵应 追偿俗债吕祖度情人
- 第95回 攻异端文公黜道教 降霖雨湘子显神通
- 第96回 造酒借花两试仙法 蓝关秦岭九度文公
- 第97回 翻跟头荡秋千只在铜钱一眼 劈泰山救慈母了结尘世孽缘
- 第98回 白蛇历劫成正果 孝子割臂遇神仙
- 第99回 轧神仙陆稿荐留姑苏佳话 度癞狗望仙桥为西子增光
- 第100回 八仙过海海面起战祸 二龙归天天府庆升平
『八仙得道传』第37回 谏暴君仙姑发善念 擒大豹小孩奋双拳
- 本章共 4.9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14
却说始皇,听说赵高发现妖人,他倒不惊而喜,忙说:“卿且起来。朕想,辇毂之下、京城之内,朕躬密迩在此,那有这么大胆的妖人,敢于白昼发现。这必是卿家甚人得罪真仙,累他下降府中,稍示惩创之意是真的。朕今正在寻仙求道,既有真仙在此,料想不弃朕躬,也许他有心见朕,无缘阶进,故意在朕亲近大臣之家显示灵异,以便朕亲往晤谈,也未可知。”赵高听始皇如此说法,真是出于意外。但他是何等机警之人,既皇帝这般成见,怎能挽回得转。况且借此引进仙人,自己不为无功。于是立刻换过一副神情,叩头说道:“臣实愚蒙,一时被仙人捉弄的神昏颠倒,误当他是妖异。如今想来,以陛下威武神圣,御驾所在之地,妖人一至京中,立刻有百神驱逐,那里能够容身得住。照此看来,臣家所见,必是真仙无疑。不是陛下天纵聪明,怎能立时想到这层道理。如今就请陛下驾临臣第,召见这位仙人,使仙人知道陛下求道的真诚,也好早传金丹大道、长生妙药。臣请先回,对那仙人说了,一同接驾如何?”始皇大悦道:“卿言正合朕意,快请回第,朕即刻就至也。”赵高于是转怒为喜,转忧为乐,欣欣得意的再回家中。
谁知仙姑因赵家无人作主,由他一人在大厅上,和这批家人妇女混在一处,料道没甚道理。便想把公子责戒一场,即时出府,回他借寓的清虚观去。这才收法力,一霎时间,许多假公子消灭的无影无踪,只剩一个真公子,已是回复了性灵。一见仙姑和家下众人,好似做了一场大梦。回忆适间之事,完全清楚,只苦当时动不得手,说不出话。如今得了自由,方知仙姑不是寻常女子,真是天仙转世,一时却不晓该怎样才好。只见仙姑用手一招,公子便身不自主的跑了过去,直挺挺跪在地上。仙姑方正色叱责道:“汝养父不过一市井小人,有何才德。只因奸诈乖巧,把皇帝奉承上了,以一太监身份,弄得如此显赫,就该小心守分,知足克己,才是道理。怎么倚恃宠荣,恣为不肖,上面蒙蔽天子,下面侵压公卿,人民膏血被他吮得枯竭不堪,还敢引诱天子,肆行虐政。似他这等行为,天理难容,灭绝不远。你做他儿子,不思干些好事,替他消点罪孽,反敢恃势横行,奸诱良家妇女,害得人家荡产杀身。论起罪名,也就不在你父之下。今儿幸遇我贫道,小小有些能力,侥幸未遭你的毒手,要是差些儿的,此时敢则早在森罗殿上,作那含冤之鬼了。照他这等行事,就是立刻赏你一剑,替京内许多受害人家吐一口气儿。但贫道奉师尊法旨,不许轻易杀人。再看你父子,恶贯虽盈而恶运未毕,须要再过几年,等你罪犯弥天之时,自有显赫伟大的报应。告诉你父,大家等着瞧罢。”
赵公子听了这番训斥,心中极是明白,但他向来只会害人,从来不曾吃过人家一些小亏,更不晓得什么叫做认罪,什么叫做悔过。受了仙姑这场剀切开导的训诲,只辨得睁开双目,露出一派凶光,恶狠狠注目仙姑。仙姑不觉微微叹了口气,对两边众人说道:“你瞧瞧你那公子,这是什么神情。要不是遇见了我,此刻只怕也该着落你们身上,非要取我性命不可了。可惜我把许多好言赏赐与他,他竟一句也听不入耳,我也再不耐烦对他多说了。但他不遇我则已,既犯在我手中,我断不许他再出去糟蹋人家女子,也不高兴为他这无用的小子轻开我的杀戒。你们瞧罢,我这一指点法,要使他周身气血脉络不能和平常那样自在运行,至少使他得个萎发言废之疾。休说不能出去作恶,就是行动一步,也得费他浑身精力,这便成为一个废物了。”
众人听了,大家方慌将起来,罗跪仙姑面前,一齐叩头有声,替公子代求宽恕。仙姑笑道:“我很知道,方才我说了那番好话,他要能够悔悟,便是入道之门,不但可以免罪,就要修炼成仙,都只在此一念。现在见他既无悔悟之情,反有怒恨之色,可见是个怙恶不悛的东西,留他一条性命,已是万分情面,怎能再容他出去害人。”说时,伸出一指,在赵公子上身穴道处一指,但听赵公子“呵呀”一声,向后便倒,躺在地上哼哼不已。众人大惊大骇,慌忙要扶他时,仙姑笑道:“尔等即着两人,将他背了进去,他没有行动的气力了。”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传说:“大人回来了!”仙姑倒有些奇怪起来,“怎么赵高那厮还有胆子见我?”索兴高坐大厅,等他走了进来,看他再有什么话说。却想不到,赵高一见仙姑,马上长跪在地,膝行而前,高叫:“仙人恕罪,下官委实不知仙人下降,适间多有得罪。又闻小儿不受教训,蒙赐惩治,下官只有万分感谢。适已禀闻当今天子,着下官传旨,前来请仙人暂留法驾,乘舆即刻前来和仙人相见也。”仙姑听了这番说话,倒被他弄得摸不着头脑起来。但他既以礼来,自己倒不能再行倨慢,只得含笑摆手说:“请起、请起。令郎不受教训,贫道不忍人民受祸,稍示惩罚,只使他不能作恶,将来也免得贻累大人一家。至于皇帝降临,贫道万不敢当,还请大人代为转陈皇帝,果有求道真心,贫道自当进宫朝见。贫道便非上界金仙,也略知修仙之道,定当面禀详情,勿敢隐闷。若外慕修道之名,内存淫欲之念,即使上朝仙祖,面见玉帝,也难得长生之效;何况贫道毫没功行,又有甚法儿可以代他用力呢。”说罢,又笑对赵高说:“为我谨谢皇帝,贫道告辞。”袖袍一扬,满厅都是红光,阵阵异香,令人闻而肃然,心地为之一爽。
赵高正在查问儿子病状,恰值始皇驾到,只得出去跪接入内,即将仙姑转嘱之言,转禀了一遍。始皇不禁抚然道:“仙人要问朕有无真诚,他又不别而行,朕又何从向他表白呢。”赵高禀道:“照仙人语气,似乎深感圣恩,自会进宫进见。万岁只安居深宫,等候他下降之时,再叩求神仙之道,想来没有不行的。”始皇听了,只得问了几句仙人下降的情形。赵高随把儿子得病情状,面禀了一遍。
始皇回到宫中,闻皇后以下嫔妃人等,大家聚集在御花园内,便命两个太监跟着,也到园中。一个小太监忙先进园禀知,皇后率一班嫔妃跪迎。始皇到了门内,笑携皇后之手,笑问:“怎么一下子都到这地方来?”皇后禀道:“正要禀万岁。刚才空中发现朵朵彩云,中间立着一位仙女,方外打扮,手执拂子,丢下一方白绫,落在花园之内,因此大家都来瞧看。”随把那方白绫双手呈与始皇。始皇接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养心莫善于寡欲,求道莫先于爱民。”末署一个“何”字。始皇见了,不觉嗤的一笑,说:“这便是赵家那个女道士了。既是仙人,怎说这等说话。”皇后也笑道:“这等腐儒之谈,上次坑埋的数百先生,那一个不曾说几句儿,谁要他来多说。”始皇听了,猛然记起一事来,说道:“前闻诸臣禀称,凡山海河泊,都有仙神管掌,惟黄河之神最有道法,应用白璧牲帛致祭,必能保朕圣寿万年。当时就派大臣,代朕前去祭祷,至今也不见回来。昨儿又有一个方士,自说能呼唤风雨雷霆,召遣鬼使神兵。本定今天召他入朝面试,不料事情太多,又混忘了。明儿务要把这两事查个明白才好。”皇后等都禀称:“神仙自然一定是有的,但也有稍知道法并没有多大本领的人,闻说天子好道,为求富贵起见,自炫才技,其实与大道无关,这等人万岁倒也不可不防。”始皇点头笑说:“御妻之言是也,朕也常常防到此辈欺罔,所以必要面试一次,方肯相信咧。”皇后等齐称万岁圣明,始皇心中欢喜,便命太监们传旨,设席御花园湖心亭上,和后妃等饮酒取乐,这却不提。
却道何仙姑出了赵家,用隐身法候在赵家左近。等了一会,见始皇果然御驾亲临,心中不无感动。因思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始皇虽有暴行,究是天下之主。如能立时悔悟前非,与民更始,一转手间,可造无量福德,挽回命运,也非难事。他既有此番诚心待我,我倒不可不尽尽我自己的本心,前去劝谏他几句。想定主意,方用白绫写了那两句,乘云入宫,故现出原身,从宫中丢下那块写就的绫子。这也无非希望宫中人赞颂惊奇,确信神仙之理。等始皇回宫,大家必将此事禀陈,益发容易坚他信仰仙道之心。这原是他怀着的一番苦衷,谁知始皇竟目为迂腐,置之不睬,确也是仙姑始料所不及咧。
那仙姑丢下绫子,即刻回至那个道观,瞧那赵公子一班从人,却一个也不见了。因笑道:“这不消说,又是那位道长干的玩艺儿。我正急要找他,如今却请教那老道去。”想着,正要举步,谁知老道迎面而来。一见仙姑,就嚷道:“道友你害了人也,我是那样对你说,劝你别找住处,你不信,偏偏又碰到那位赵公子。你是有道行的人,随便施点小玩艺儿,弄得他一家人七颠八倒,却不替我们想想,在他这等大势力之下,如何逃得过他的掌心。刚才已经派了兵来,把我们一位刘大法师拿走,还不晓怎样定罪咧。这也不必说了,横竖你也管不了这么多的事。但从今为始,观中绝不再留过路道侣,只好委屈道友,另外寻找寓处去罢。”
仙姑听了,不觉又惊又怒。又见他如此决绝,不便再和他纠缠,因说:“刘法师也是有道法的人,怎么会吃这厮的亏。至于贫道,本用不着一定住处,要走就走,何来累及你们。只要请教一言,刚才押那赵公子出去之时,有一位道长和贫道略一招呼,因要事在身,未及细细请教。敢问道长,这位可就是费法师么,他可也住在观中,还是另有家室?”道人回道:“费法师住在西街,离此甚近。他是极有名望的高人,你要去找他,随便那里一问便知。”说罢,说一声对不住,失陪,头也不回的去了,由那仙姑独自立着,也没人去理他。仙姑又是好气,却也又有些好笑,只是彳亍而出。
到了一条市上,问了一声,果然有人指引他到那西街费长房家。问了一声,长房家有一个孩子,开门出来。一见仙姑,便“呸”了一声,自己笑起来道:“我爹顶恨什么出家人,我叔父天天被一个拐子道人迷得昏头搭脑,如今又有个女道士来找他,正也好笑极了。”说毕,把门一关,由你喊破喉咙,再也没人理你。仙姑不觉失笑起来道:“一到京师,就被人逐出了两次,可见这天子脚边,实在是坏人多,好人少。”说罢,只得回转身到一个冷僻无人的地方,打坐了一夜。
到了次日天明,眼睛一睁,就至溪边掬了些泉水洗洗眼睛。正在打算如何再去找那长房,共商救那刘法师的法子,兼要请教他些道法,却苦他家不肯接待,这该如何办法。想到这里,不期坐在溪畔一块浣衣石上发了回怔。蓦听得一阵怪风,起于西边山后,山上树木肃肃作响,树上的虫鸟一齐打个胡哨,呼噜噜,咿呀呀,一阵乱啼,四散飞开。俯听泉水,淙淙作响,卷起无数绉纹,把许多大小鱼虾卷得身不由主,上上下下,滚来翻去的闹了一回。仙姑不禁点头太息道:“虫鸟鱼虾安居山水之间,有何不法之事,偏受罡风之厄。闻得当今天子,多行不义;赵高等一批小人,又多方导之为恶,弄得四海鼎沸,人民转徙流离,不知死所,和才见的鱼鸟之类有何分别。”涉想至此,顿生一种悲悯之心。自恨道行太浅,不能除暴安良,救尽天下千万苦人,消弥人间无数烦恨。
正出神咧,蓦然又起一阵大风,比方才这阵更骤,势也更猛。一时树声、水声、虫鸟啼声,以及石卷沙飞之声,声声相应,混成片片惨状之声。仙姑见风来无端,袖卜一课,不觉大恨道:“山中必有大虎豹。”一语未了,复听得轰然一声,起于山上,比平常雷声更形猛烈。仙姑掣剑在手,离了涧边,一步步绕过溪畔,要想走上山去。刚达半途,早见一只斑斓巨豹从山中奔将出来。那豹一面跑,一面还时时回看,似乎怕人追袭的样子。仙姑惊奇道:“如此大兽,难道还有人去追他。”一言未毕,眼前又发现一件怪事。原来那豹后面果有一人飞步追来,而这人的年纪,望去至多不过八九岁的样儿,看他赤手空拳,奋勇而来,势如疾风。口中高叫:“兀那孽畜,还敢逃走,难道你小爷就放你了么!”这一来,把个仙姑惊得目瞪口呆,莫名其妙起来。不知小孩如何能够打豹,结果胜负如何,却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