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前言
- 第01回 借龙丹仙人助孝子 起贪念恶吏索神珠
- 第02回 两点龙泪洒成望娘滩 一柄仙剑刺破篾龙眼
- 第03回 试道心特设迎龙闸 解凡体投入孝女怀
- 第04回 受谤言不夫而孕 明心迹别女投河
- 第05回 钱塘江龙游传古迹 东海岸徒弟觅师尊
- 第06回 争意气二龙抢珠 闹上界玉帝求贤
- 第07回 说分上名师救高徒 提往事老鼠化蝙蝠
- 第08回 老蛟登岸毁福德 月老下海作龙媒
- 第09回 邀天眷实授龙王 博庭欢假制螺肉
- 第10回 鳏鱼惊艳 田螺报恩
- 第11回 迁怒迷人蛟龙泄恨 当场出丑法师收妖
- 第12回 文美化身驱妖孽 仙赐被摄入御园
- 第13回 试心田少年立志 全孝道三姊善言
- 第14回 夫妻双修道 骨肉生异心
- 第15回 千载老狐说明因果 少年公子斩断俗缘
- 第16回 孝子下海访螺母 狐仙入宫谒龙王
- 第17回 孙仙赐海中见母 张果老转世成丹
- 第18回 金山成古迹 报德在来生
- 第19回 为修仙不辞险阻 因求道反遇妖魔
- 第20回 老祖下凡救世 李玄脱险成仙
- 第21回 日观峰收妖为仆 紫霞洞女怪劫经
- 第22回 成功参老祖 得道省双亲
- 第23回 投清流孝子殉慈母 施大法仙人拯危难
- 第24回 李仙人施术儆淫暴 杨孝子感德入玄门
- 第25回 说偈语老君示因果 遭火劫李玄失法身
- 第26回 借体附魂化成铁拐 背师丧母哭倒仙徒
- 第27回 施仙法杨母重生 膺聘请李仙下海
- 第28回 螺仙奉旨建道场 蚌精开腹延群妖
- 第29回 摄魂瓶难藏仙体 葫芦洞惯弄妖精
- 第30回 偿夙债螺壳作道场 攻异己蚌腹摆擂台
- 第31回 蚌宫斗法 葫芦藏仙
- 第32回 斗法术闷葫芦打破 生意见蚌壳精归降
- 第33回 大户竟被妖戏虐 土地演说鬼打墙
- 第34回 裸群女神牛肆毒 放铁砂仙法有灵
- 第35回 何仙姑奉旨入世 赵公子纠众调情
- 第36回 辱仙姬公子受侮 护义子权阉求君
- 第37回 谏暴君仙姑发善念 擒大豹小孩奋双拳
- 第38回 好身手制伏猛兽 真功夫感悟神童
- 第39回 酒坛能装铁拐 葫芦闷住仙姑
- 第40回 说前生人畜有世谊 破疑团新友即故知
- 第41回 为防胡暴君造长城 因迎客小孩遇怪物
- 第42回 钟离遇神兽 帝君得高徒
- 第43回 见老妖钟离用计 保丈夫孟姜受灾
- 第44回 幽州地师徒谈往事 东海中徐福立新邦
- 第45回 法宝误用几惹大祸 金针发去立奏奇功
- 第46回 泥团钻出脑袋 顽仙隐入耳朵
- 第47回 仙狐戏弄何仙姑 暴兵脔割孟姜女
- 第48回 姜女肉质化银鱼 孟婆亭中留龙魄
- 第49回 紫霞洞中仙师盛谈因果 娑婆树下雄王忽变匠人
- 第50回 惩暴君月中锯巨木 怜故主灵府即情关
- 第51回 填城闉沉水底誓言终有应 离故主缔新欢好事竟成空
- 第52回 论电力万方如一面 传玄经诸弟各殊缘
- 第53回 费长房因愤开杀戒 二郎神下世儆凶横
- 第54回 费长房奉命治鬼 玄珠子受任防蛟
- 第55回 防后患收聚浙江潮 悟前生勘透人世梦
- 第56回 王小妹劝夫修道 胡舅爷助姊为奸
- 第57回 遭家难椿萱征乐土 惑名利夫婿恋红尘
- 第58回 下狠心狠妇施辣手 动义愤义仆抱不平
- 第59回 为谋财先须害命 因救主反被恶名
- 第60回 雷电逞威诛恶奴 神仙施法救高徒
- 第61回 李铁拐访晤玄珠子 王月英试察蓝采和
- 第62回 一蟒攀两山劈山成路 孤身访大道为道舍生
- 第63回 土地庙畅谈玄理 温柔乡引诱道童
- 第64回 王月英计探藁砧 东方朔智窃蟠桃
- 第65回 岁星弄狡请君入瓮 守吏夸口不打自招
- 第66回 圣母回山明冤案 鬼吏徇情借贞魂
- 第67回 张幕借魂妖物欺主 救徒助法神仙下凡
- 第68回 受官法了结偷桃案 炼秽镜打破遮眼球
- 第69回 拐仙首创归尸 淑女误嫁蛟精
- 第70回 显原形吓煞泰水 得梦兆打破疑云
- 第71回 吐真情妖人诱贤妇 传邪术平地起风云
- 第72回 正道破邪神诸仙施法 一桶盛半海蛟妻复仇
- 第73回 婆心劝化顽妇 一口吸尽海洋
- 第74回 何女执迷受镇压 张仙恻隐赐水光
- 第75回 大井巷仙人留古迹 白云山鬼吏访名师
- 第76回 蓝采和长歌讽俗客 费长房短见入歧途
- 第77回 求仙人反上仙人当 制鬼物竟被鬼物迷
- 第78回 重九登高狗眼避疫 鬼王入坑进士受欺
- 第79回 鬼迷张天师手印失效 喝醒鬼打墙遗矢有灵
- 第80回 发预言张天师被废 践前约吕纯阳诞生
- 第81回 吕祖高论惊老父 钟仙吟句儆贤徒
- 第82回 作棒喝点醒迷境 发伟论倾倒真仙
- 第83回 桃花山犬祟王小姊 夏口镇狗咬吕洞宾
- 第84回 受友托嫦娥传青鸟 奉帝命星主殖月球
- 第85回 责亲妹二郎动怒 还情债圣母遭灾
- 第86回 救圣母借用琉璃屋 送婴孩特制宝莲灯
- 第87回 以私济公月老作和事老 助正破邪二郎收哮天犬
- 第88回 迷途忽闻奸杀案 深宵瞥见鬼魂来
- 第89回 下庐山治奸夫淫妇 入幽谷得福地洞天
- 第90回 后果前因白蛇初报放生德 落花流水神仙还有未了缘
- 第91回 脱灾殃鸣鹤峰头见师傅 求神剑天平山下访狐仙
- 第92回 儆淫凶倭邦传灾震 造劫数老郎隐梨园
- 第93回 叶法善虔谒张果老 吕纯阳三试白牡丹
- 第94回 倒骑驴背果老显灵应 追偿俗债吕祖度情人
- 第95回 攻异端文公黜道教 降霖雨湘子显神通
- 第96回 造酒借花两试仙法 蓝关秦岭九度文公
- 第97回 翻跟头荡秋千只在铜钱一眼 劈泰山救慈母了结尘世孽缘
- 第98回 白蛇历劫成正果 孝子割臂遇神仙
- 第99回 轧神仙陆稿荐留姑苏佳话 度癞狗望仙桥为西子增光
- 第100回 八仙过海海面起战祸 二龙归天天府庆升平
『八仙得道传』第20回 老祖下凡救世 李玄脱险成仙
- 本章共 5.2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14
却说太上老君祖师者,乃是天之精,地之魄,为群仙之祖,世俗称为老子。自混沌初开之时,修成不坏之身,为要完满功行,救度有缘,所以累世降生人间。至夏商之交,派出缥缈、火龙二位大弟子办好海中龙王一案之后,即分仙神气寄胎于玄妙玉女,降诞于楚之苦县赖乡曲仁里,从母左腋而出,生于大李林下。生来白头,面上亦微作黄白色,额有参天纹,生而能言,手指李林对玉女说道:“母亲,我出身此下,当以此为我姓。”玉女喜诺,又替他取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老君神灵不昧,道行愈深,常为人降妖除怪救苦济难。至周初,出仕为守柱史。至武王一统天下,委为柱下史。至成王时仍为原官,遨游西极天竺等国。康王时,还归于周。至康王末造,忽对他家人说:“我自盘古以前,混沌之始,合天精地魄而成人生。以后历次降生,专为济度世人。近百年来因商纣失败,周室代兴,神仙合当遭劫,我也隐居山林,不预人事。现在合计入世已近五百年。西方有人待我脱度,我当出关一行,度了此人,即行上天去也。”言讫,闭目默坐,家人上前抚之,气已息灭,身体冰冷,只得把他葬了。
其实老子并不曾死,当家人安葬老子之日,正老子骑牛出关之时。老子到了函谷关,只见一个官吏带着十余从人,伏谒道左,自称关尹喜恭迎圣驾。老子下牛笑问:“大夫何事相敬?”尹喜笑道:“久闻老师乃天生圣人,尹喜不才,颇知占气之术。近占天气,知师驾将于今日此时过关,特赶来恭迎,万望师座勿弃驽骀,录入弟子之班,不胜欣幸。”老子笑道:“子真有缘人也。起来,我便跟了你去。授你长生之诀、修道之门。”尹喜大悦,恭恭敬敬地把老子迎入关内,居中坐定,重新拜谒。老子叹道:“我入世五百年,未见向道之忱如你者。今当以大道授你,好自修持,前程不可量也。”于是袖出所著《道德经》五千言交与尹喜,吩咐道:“修丹炼气,自有法门;至于根本之学,还在明心见性,摒欲绝缘,此是神仙立命之源,具见此经。你莫轻忽视之,反至愆尤。”尹喜九叩首受命。老子又说:“我不能久在此间,不日便当去昆仑山上修视洞府。”尹喜涕泣道:“才见慈容,焉忍遽别!”老子道:“修道人首戒情字,你能修真即如在我身边一般,何必时时相见。”尹喜又说:“愿弃家相从,赴汤蹈火都所不避。”老子道:“我游于天地之表,不如寻常之人有一定地方;舍乎冥冥之间,不如凡人之栖宿安身;出入于四维,往来于八极,冥冥茫茫,无涯无际。你受道日浅,未能通神,安能以血肉之躯追随左右呢。”
尹喜又问:“此别何时再得相见?”老子道:“我先去昆仑一行,再至海上。尚有一段俗缘,须至西域一走。因蜀中有一青羊肆,往年我至那边,见主人十分仁德,尚无子嗣,我心中一时不忍,随口说句戏言,许他再积五百功行,当送一子与他。今肆主夫妇都已一百二十余岁,神明不衰,积功四百八十余。我当亲往转胎为子。大约二十年后,此老夫妇应当得子,更五年你可亲到蜀中访我。”说罢向外一指,即有彩云一朵冉冉而下,附于老子足下。老子身登其上,所骑青牛也站在云端。老子面放五明,身现金光,洞然十方,冉冉丹空,五色祥光,烛照远迩。尹喜叩头拜送,目断云霄,泣涕而起。从此虔诵《道德经》,参悟其旨,并通治国之道,要在与民清静无扰,使人不知善恶,不顾兴亡,自然无为,以致郅治。行之数年,其效大著,因就所见闻,编成《西升记》三十六章。又于三年之间修炼金丹,更编《关尹子》一书。书成而丹亦成,恰好二十五年。
尹喜牢记老子所嘱,弃官舍宅,亲至西蜀,访寻青羊肆。并没人晓得,一连数天,尚无消息。尹喜料定老子断无戏言,因耐心守候。一天闲行郊外,忽见一小童牵一青羊,彳亍而来。尹喜大喜道:“仙师传谕,每含玄机,既有青羊,必有征兆。”因即上前为礼:“请问童子,此羊何来,牵去何用?”童子笑道:“说也好笑,我家老爷夫人年逾百廿,生得一子才五岁,最爱这头青羊。数天前羊忽不见,公子十分不悦。老爷因此派人四处寻找,今才找得牵回家去,免得公子懊恼。”尹喜听说,和老子临别所嘱一一符合,不觉大喜,忙说:“敢烦小哥寄一信与公子,说有故人尹喜求见。”童子听了,朝尹喜打量一回,笑道:“我家公子今年才五岁,哪里跑出这么一位老朋友来?”尹喜笑道:“岂但老友,简直还是师生咧。”童子又笑道:“公子不曾上学,也没见你这位先生自己送上门去。”尹喜笑道:“不是这么说,你家公子是我的师父。我便是你家公子的门生。你要不信可去公子面前说一声尹喜求见,看他怎么说法,你却再来见我。”童子似信不信地带了尹喜回到家中,把青羊交与公子。公子大喜。童子又把遇见尹喜,自称是公子学生,前来求见,岂非笑话?一句话说得家人都笑起来。谁知公子一听此言,立刻振衣而起,庄容说道:“不差,是有这人,快召他进来见我。”家人见了这副情景,十分疑惑。公子一迭声催那童子快去。童子只得出来,将话对尹喜说了道:“公子着你进去,他这性子很怪,你莫惹了他的,连累我们受气。”尹喜笑道:“我理会得。”一步一拜进至内院。
那公子一见尹喜,立刻足现莲花,身裹彩云之中,变成十丈金身,光明如日,芬芳四射,阖家大为惊骇。尹喜见了,已匍伏座下,口称弟子叩见师尊。那公子温颜命起,回头见父母家人惊骇之状,因笑说:“我老君也,太微是宅,真一为身。因五十年前曾许降生,特来了此夙因。今俗缘已了,父母姊妹并一应家人均得随我升天,万劫不坏。”家人闻言,罗拜阶下。老子只命尹喜扶起父母,坐受众礼已毕,方对尹喜说:“前次你要跟我云游,我因你修身未固,俗缘未了,且初受经诀,未克成功,若匆匆随行,不但血肉之躯禁受不得,兼恐分汝身心,误汝学业。如今看你炼气保形,已造真妙,面有神光,心结紫络,表金名于玄图,系玉札于柴房,气参太微,解形合真,足征你修道之勤,用心之苦。再将我《道德经》并你自作两书流传人世,亦有功劳。今日在此相见,即当咨请玉帝崇你位号,封你天职。”尹喜叩头有声。老子喝命起立一旁,即以口诀召到三界众真、诸天帝君、十方神王以及各洞各山神仙散道,齐集庭上。俄顷之间,诸神仙都驾彩云、驾神兽陆续来至,各执香花,稽首参拜。一时香烟缭绕,花雨缤纷,仿佛开一诸天盛会。
老子端坐莲座,面敕五老上帝、四极监真,授尹喜以玉册金文,号文始先生,位无上真人,居二十四天之上,统八万真仙,飞腾虚空,参传龙驾。奉旨跪而受命。老子温谢,诸仙陆续散去。老子带同尹喜挈同全家白日飞升,皆成仙体。老子自和尹喜仍回昆仑山八景宫。老子自得文始先生为徒,却似人身添了一臂,凡有神仙事务都着他代理。一天正在宫中和文始对弈,忽停手不下,凝眸有思。文始问其故,老子笑道:“你可知道我的坐骑现在哪里去了?”文始笑道:“正是,几天都没曾见他。”老子叹道:“劫数所关,虽神仙之力不能挽回。这孽畜下凡多日,在凡间已有好几年了。现在华山中嗜兽噬人,伤残无数。不久又有我道中人要遭此厄,此人将来在我门下成就甚大,和汝不相上下。你可于明日午时去走一遭来,救取此人,带他来宫。”文始请问此人姓名,老子道:“其人姓李名玄,乃天宫司香吏,得罪下凡,谪堕十世,今已届满。幸他性灵不昧,有太白星挈他出家,着他亲上华山受跋涉危险之苦。你到那里便知分晓。”文始领命要走。老子吩咐把驾牛的童子也带去,可助你一臂之力。得了手就着他先行骑了回来。文始便去喊那管牛童子,原来就是在蜀中寻找青羊的童儿,如今却替老子管这牲口。
老子一见童子,就斥他道:“你管的什么事情,恁地不当心?被他逃了下去,损害人畜。如今又有一个应当成道的人受他毒害,万一着了他手,你的罪过还当得起么!”说得童子一句也不敢辩,伏地请罪。文始替他讲了个情,老子又命起去,可随真人下凡,收此孽畜回来,将功折罪。童儿方谢谢文始,方才跟了文始,驾起云头直至华山降落。
文始纵目一望,见西南妖雾迷离中,却有一线红光透出霄汉,便对童子说:“随我降妖去来,你须小心,不可大意。”童子应诺连声,重又驾云到了李玄受难的洞府。才要降落,文始先运慧眼一瞧,只见众小幺把李玄簇拥起来,上了锅沿,李玄向着锅子纵身一跳。在这间不容发的当儿,文始疾忙用手一挥,从北海中移来一大冰块推入锅中,却比李玄身子先一步落锅,沸水着冰,冰融水冷,李玄浸在锅中恰好不寒不热,正配给他洗澡。李玄兀自奇怪,却益发相信果是仙人借此考验他的。事既如此,乐得躲在锅中,慢慢再图出头。这里文始带着童子降落洞前,移步入洞。那道人正在等候煮熟李玄,预备下酒。抬头见文始和童子进来,心中着慌,忙要躲避。文始已从袖中取出老子驱牛的鞭子,向他身上打去。喝声:“孽畜,还不现形,更待何时!”那道人就地一滚,依然变成青牛。却挺起双角来触文始。文始用手一指,那牛便如泰山压顶一般,连气都伸不出来,休想移动分毫,只得伏在地上垂泪。文始笑道:“这孽畜也敢如此大胆,可知你主人为你发火哩!童子还不牵了回去,他这身子怎经得这般大力镇压,万一压伤了他,回去可见不得师父之面。”童子因他受斥,也恨极了他,走上前猛力踢了他几脚,骂道:“我把你这不知死活的畜生!你在这里惬意,却害得我几乎受刑!”文始笑劝道:“罢了,他这回子也压得够了,你也饶了他罢。”童子便替他穿了鼻,上了缰,牵在手中,喝一声:“起!”文始也收了法,由他牵出洞外,腾云先去。文始仗剑在洞前洞后查勘一回,把所有小幺赶散了。再至大厨房内驱散那几个管理水火的小幺,方才救出李玄。
李玄出了锅子,一见文始道容瑞气,俨然天上金仙,和才见的妖道大不相同,情知便是试察自己的真仙。不觉拜伏于地,叩头不止。文始笑道:“你是我的师弟,不必行此大礼,快到前面,穿了衣服随我上昆仑去来。”李玄依言,出了这杀人厨房,又得到衣服穿在身上,再来叩谢文始,请问上仙法号。文始把自己位分出身和此番奉旨相救的话,一一对他说了。李玄才知道却是老子青牛作怪,又喜一点道心竟能感动祖师,收为徒弟,心中感激万分,忙又朝天叩拜了一番,却问文始此去昆仑多远。文始笑道:“若说凡人步行,大概是够跑个五六十年哩。”李玄吐出了舌头,不敢作声。只见文始说声走罢,用手一指,空中飞来两朵红云,手携李玄,同登其上。李玄初次登云,兀自吓得颤兢兢地。文始笑说:“你多远的华山,都跑了多日,连妖道煮人的油锅都去尝试过了。怎么遇到这等去处却又怕将起来?”说得李玄也失笑了。
一时驾起云头,但觉呼呼风响,俯视下界,景物都如飞一般向后退去。有无数的高山峻岭,有许多的长江巨川,有几百处闹市,又有千万的深林。正在观赏之时,文始吩咐他不要尽向下瞧,你这血肉之躯禁不起头眩的,仔细回来见了祖师不能行礼。李玄大惧,慌忙把两只眼睛闭住,一任他云推风送。哪消饮饭工夫,耳中听得文始喝止,忙又睁目一看,原来两人都落在高山之上,是一片清幽胜景。文始笑道:“师弟,这便是昆仑山最高峰,祖师的洞府就在前面。你瞧那边不是有两个童子迎面而来,想是祖师派来迎接你我的。”李玄跟定文始,正其瞻视,整其衣冠,规行矩步地赶上几步,果见两童携手而来,笑道:“大师兄回来了,祖师着我俩在此等候。”文始笑道:“烦师弟进去通禀,说我带了李玄候见。”童子进去不多时,又出来招呼说:“祖师命你们进去。”文始带定李玄趋跄入宫。李玄此时一秉虔诚,目不旁视,也不晓得过了多少琼楼玉宇、金殿银阶,才到了祖师大殿。文始命李玄在门口稍立,自己先进去禀明收伏青牛情形和带李玄参见的话。老子笑容温慰,便命传见李玄。文始又出来带李玄入内俯伏殿陛,口称“弟子李玄见驾,恭祝祖师圣寿无疆。”老子传谕赐坐。李玄拜罢而起,却还不敢就坐。文始笑道:“祖师命坐,师弟不宜过谦。”李玄只得坐了。老子看那李玄时,心中却也欢喜。未知甚事欢喜,却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