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前言
- 第01回 借龙丹仙人助孝子 起贪念恶吏索神珠
- 第02回 两点龙泪洒成望娘滩 一柄仙剑刺破篾龙眼
- 第03回 试道心特设迎龙闸 解凡体投入孝女怀
- 第04回 受谤言不夫而孕 明心迹别女投河
- 第05回 钱塘江龙游传古迹 东海岸徒弟觅师尊
- 第06回 争意气二龙抢珠 闹上界玉帝求贤
- 第07回 说分上名师救高徒 提往事老鼠化蝙蝠
- 第08回 老蛟登岸毁福德 月老下海作龙媒
- 第09回 邀天眷实授龙王 博庭欢假制螺肉
- 第10回 鳏鱼惊艳 田螺报恩
- 第11回 迁怒迷人蛟龙泄恨 当场出丑法师收妖
- 第12回 文美化身驱妖孽 仙赐被摄入御园
- 第13回 试心田少年立志 全孝道三姊善言
- 第14回 夫妻双修道 骨肉生异心
- 第15回 千载老狐说明因果 少年公子斩断俗缘
- 第16回 孝子下海访螺母 狐仙入宫谒龙王
- 第17回 孙仙赐海中见母 张果老转世成丹
- 第18回 金山成古迹 报德在来生
- 第19回 为修仙不辞险阻 因求道反遇妖魔
- 第20回 老祖下凡救世 李玄脱险成仙
- 第21回 日观峰收妖为仆 紫霞洞女怪劫经
- 第22回 成功参老祖 得道省双亲
- 第23回 投清流孝子殉慈母 施大法仙人拯危难
- 第24回 李仙人施术儆淫暴 杨孝子感德入玄门
- 第25回 说偈语老君示因果 遭火劫李玄失法身
- 第26回 借体附魂化成铁拐 背师丧母哭倒仙徒
- 第27回 施仙法杨母重生 膺聘请李仙下海
- 第28回 螺仙奉旨建道场 蚌精开腹延群妖
- 第29回 摄魂瓶难藏仙体 葫芦洞惯弄妖精
- 第30回 偿夙债螺壳作道场 攻异己蚌腹摆擂台
- 第31回 蚌宫斗法 葫芦藏仙
- 第32回 斗法术闷葫芦打破 生意见蚌壳精归降
- 第33回 大户竟被妖戏虐 土地演说鬼打墙
- 第34回 裸群女神牛肆毒 放铁砂仙法有灵
- 第35回 何仙姑奉旨入世 赵公子纠众调情
- 第36回 辱仙姬公子受侮 护义子权阉求君
- 第37回 谏暴君仙姑发善念 擒大豹小孩奋双拳
- 第38回 好身手制伏猛兽 真功夫感悟神童
- 第39回 酒坛能装铁拐 葫芦闷住仙姑
- 第40回 说前生人畜有世谊 破疑团新友即故知
- 第41回 为防胡暴君造长城 因迎客小孩遇怪物
- 第42回 钟离遇神兽 帝君得高徒
- 第43回 见老妖钟离用计 保丈夫孟姜受灾
- 第44回 幽州地师徒谈往事 东海中徐福立新邦
- 第45回 法宝误用几惹大祸 金针发去立奏奇功
- 第46回 泥团钻出脑袋 顽仙隐入耳朵
- 第47回 仙狐戏弄何仙姑 暴兵脔割孟姜女
- 第48回 姜女肉质化银鱼 孟婆亭中留龙魄
- 第49回 紫霞洞中仙师盛谈因果 娑婆树下雄王忽变匠人
- 第50回 惩暴君月中锯巨木 怜故主灵府即情关
- 第51回 填城闉沉水底誓言终有应 离故主缔新欢好事竟成空
- 第52回 论电力万方如一面 传玄经诸弟各殊缘
- 第53回 费长房因愤开杀戒 二郎神下世儆凶横
- 第54回 费长房奉命治鬼 玄珠子受任防蛟
- 第55回 防后患收聚浙江潮 悟前生勘透人世梦
- 第56回 王小妹劝夫修道 胡舅爷助姊为奸
- 第57回 遭家难椿萱征乐土 惑名利夫婿恋红尘
- 第58回 下狠心狠妇施辣手 动义愤义仆抱不平
- 第59回 为谋财先须害命 因救主反被恶名
- 第60回 雷电逞威诛恶奴 神仙施法救高徒
- 第61回 李铁拐访晤玄珠子 王月英试察蓝采和
- 第62回 一蟒攀两山劈山成路 孤身访大道为道舍生
- 第63回 土地庙畅谈玄理 温柔乡引诱道童
- 第64回 王月英计探藁砧 东方朔智窃蟠桃
- 第65回 岁星弄狡请君入瓮 守吏夸口不打自招
- 第66回 圣母回山明冤案 鬼吏徇情借贞魂
- 第67回 张幕借魂妖物欺主 救徒助法神仙下凡
- 第68回 受官法了结偷桃案 炼秽镜打破遮眼球
- 第69回 拐仙首创归尸 淑女误嫁蛟精
- 第70回 显原形吓煞泰水 得梦兆打破疑云
- 第71回 吐真情妖人诱贤妇 传邪术平地起风云
- 第72回 正道破邪神诸仙施法 一桶盛半海蛟妻复仇
- 第73回 婆心劝化顽妇 一口吸尽海洋
- 第74回 何女执迷受镇压 张仙恻隐赐水光
- 第75回 大井巷仙人留古迹 白云山鬼吏访名师
- 第76回 蓝采和长歌讽俗客 费长房短见入歧途
- 第77回 求仙人反上仙人当 制鬼物竟被鬼物迷
- 第78回 重九登高狗眼避疫 鬼王入坑进士受欺
- 第79回 鬼迷张天师手印失效 喝醒鬼打墙遗矢有灵
- 第80回 发预言张天师被废 践前约吕纯阳诞生
- 第81回 吕祖高论惊老父 钟仙吟句儆贤徒
- 第82回 作棒喝点醒迷境 发伟论倾倒真仙
- 第83回 桃花山犬祟王小姊 夏口镇狗咬吕洞宾
- 第84回 受友托嫦娥传青鸟 奉帝命星主殖月球
- 第85回 责亲妹二郎动怒 还情债圣母遭灾
- 第86回 救圣母借用琉璃屋 送婴孩特制宝莲灯
- 第87回 以私济公月老作和事老 助正破邪二郎收哮天犬
- 第88回 迷途忽闻奸杀案 深宵瞥见鬼魂来
- 第89回 下庐山治奸夫淫妇 入幽谷得福地洞天
- 第90回 后果前因白蛇初报放生德 落花流水神仙还有未了缘
- 第91回 脱灾殃鸣鹤峰头见师傅 求神剑天平山下访狐仙
- 第92回 儆淫凶倭邦传灾震 造劫数老郎隐梨园
- 第93回 叶法善虔谒张果老 吕纯阳三试白牡丹
- 第94回 倒骑驴背果老显灵应 追偿俗债吕祖度情人
- 第95回 攻异端文公黜道教 降霖雨湘子显神通
- 第96回 造酒借花两试仙法 蓝关秦岭九度文公
- 第97回 翻跟头荡秋千只在铜钱一眼 劈泰山救慈母了结尘世孽缘
- 第98回 白蛇历劫成正果 孝子割臂遇神仙
- 第99回 轧神仙陆稿荐留姑苏佳话 度癞狗望仙桥为西子增光
- 第100回 八仙过海海面起战祸 二龙归天天府庆升平
『八仙得道传』第09回 邀天眷实授龙王 博庭欢假制螺肉
- 本章共 6.0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6-14
却说月老下落云头,和缥缈、火龙二仙相见。二仙动问道:“道友来此何干?”月老笑道:“贫道百务不管,专理上中下三天,海内外各洲的婚姻大事。现在两位的高徒合有婚姻之分,二公怎不请我吃一杯喜酒?”二仙才知道他的来意,都笑道:“原来如此,倒劳动大驾了。但小徒辈都是龙种,难道他们婚姻之事也归道友管理么?”月老笑道:“那个自然,贫道只掌一切姻缘,却不分仙佛人物。”说时袖出一本册子,掀将开来给二仙看道:“两位请瞧,这不是两位令徒的姓名么。”二仙看了一回,果见册内载明:平和、胡飞龙原系龙种,后转人身,合于某年某月某日成为夫妻。二仙阅讫,月老收了册子,二仙即唤两徒见过月老,着他们行个大礼。月老笑容可掬地连说不敢不敢。又道:“将来二位职为水族之王,司四海之事,而且诞育龙种,分司各海,前程正在远大。况且彼此不相统辖,只算朋友,怎敢当此大礼。”二仙笑道:“将来之事将来再说,现在你是大冰,怎不谢媒?”月老无奈,受了一礼。月老着二人拜过天地并两位师傅,然后行交拜之礼,便算成了一段良缘。火龙真人笑着说道:“小徒辈得订良缘,种种费道友精神,水酒一卮是最薄的敬意,怎奈他们不日受职,尚未朝见仙凡两位皇帝,也不曾备有宫室,竟连这最低的敬意也不能申达,这却真是很难为情的。怎么样呢?”月老笑道:“这事本该做老师的代替他们布置。今既这么说了,暂容记下这顿喜宴,等将来贵徒们荣膺敕命,再到他们新宫中带贺荣任,加倍叨宴罢。”说得二仙大笑,月老说事情很忙,不便多留,告辞自去。
二仙相对笑道:“这老儿倒也说得俏皮,你我既为老师,也该送他们一点什么东西为好。”平和听了大笑道:“师尊赏我们的,自然是极贵重的东西。现在徒弟们虽成夫妇,尚无家室,不如暂留师尊这里,等徒弟们得了寸进,将来有了家室,一总领赏罢。”二师笑道:“这话倒也近理。且等玉旨下来,我俩替你弄一所宫殿去罢。”平和等急忙叩谢,二师吩咐道:“现时北方一带已发大水,人间帝室号为虞舜,乃是一位极有仁德的圣主。他因洪水为灾,昼夜忧劳,已命他的忠臣夏禹、伯益等,专管治水之事。你俩该去帮助他们,分司治海之责。我们来时已由祖师代请天庭,发下敕命。想不久就有玉旨到来,你俩谢恩之后,不妨先行就任,然后由我们带去和夏禹等一会,以后方可分别水陆,各司其事也。”
二仙正在说话时,忽见半空中音乐之声,大家抬头一看,果见无数仙官乘云驾雾从半空中下来。二仙慌忙率领两徒俯伏海面。仙官到来,仍在离海十余丈的空中,宣读玉旨。大意说仙凡路隔,水陆殊途。今下界洪水为灾,兽妖肆毒。已有凡间帝王简派贤臣,专司其事。至水族百务,应由朕派遣人才,协助凡间君主,双方并进,庶水患可弭,妖兽匿迹,而百万人民亦得安居乐业。今元始、老君二位仙祖保举平和、胡飞龙堪当此任。尔二臣虽有前愆,暂勿究治。敕封平和为四海龙王,胡飞龙为王妃,并加覃恩,准尔等子孙将来分司大小各海,并为龙王,永永勿替。尔等务宜革面洗心,图报天恩,即立功行,复盖前罪,有厚望焉等语。
二师接过诰书,又率二徒望空稽首。送过仙吏,二徒又上来叩谢师恩。二师嘱咐道:“我等修道至今,职居金仙,却还不曾得到你俩这等体面。须念自己甚等出身、有何道行能邀如此殊荣。从此时时勉励,刻刻当心。不要因一时意气误了天下苍生,不要自恃高位藐视一切。常存仁爱之心,力戒骄矜之气,修德立功,前愆可盖,即后福无疆,凛之勉之,毋忘此训。”二徒稽首受教。二师又道:“如今该是你们朝参王阙之时,我俩可以带你上天,却不能代替你们说话。你们又是曾经犯法的人,奏对之顷,须要力求大方,不越礼节。不要因前事而生惭怖之心,不得以恃宠而稍现骄矜之态,须知天威咫尺,荣辱得失所关匪浅,怎能不十分留神呢。”二徒又唯唯遵谕。二师带着他俩先至兖州地方火龙真人的鹤鸣洞,换上朝衣,手持玉笏,打扮得浑身焕发神采非常。二师相顾而笑道:“看这两个家伙,倒也有些架子。还不晓他们能否内外如一、表里相称哩。”缥缈真人又把一应朝仪先教他们习练了一回。二人究是都有夙根,又且功行也圆满了,自然一说就会。二人好不欢喜,这才带了他们上天而去。到了南天门上,有四天将率领天兵在此守关。二师说明来意,四天将躬身请进。即有李长庚前来迎接,和火龙、缥缈两仙相见欢然,各道一番契阔。火龙真人又替两徒道上次冒犯的歉忱。缥缈真人笑令他们当面谢罪。慌得长庚一手扶着一人,哈哈大笑道:“两位道兄如此生分,那些过去之事何必再挂齿颊。况且不知不罪,上帝已恩赦前非,新封王位,贫道还敢稍存芥蒂么?”
大家谦让了一阵,师徒们跟随长庚直登金阙。长庚进去代禀,有旨着师徒们朝见。火龙、缥缈又切嘱了两徒几句。双方各整衣冠执笏当胸兢兢业业地趋步入朝。见玉帝高坐殿廷,两旁大小仙官侍立两班,师徒四众一齐口称圣寿无疆,跪伏殿陛。玉帝传旨温慰火龙、缥缈二真人,又勉励了平和夫妻几句。师徒都叩谢如仪。退朝之后,有许多仙官前来和二真人叙旧。二真人又命两徒一一拜见,勾留片刻,因要朝参元始、老君并各位帝君、各处金仙,不敢久羁,方才告别而退。仍出南天门,先至昆仑山元始天尊处,后至八景宫老君祖师处。老君赏了平和夫妻每人一套兖龙袍服,又赐平和宝剑一把,赐飞龙神针一枝,皆能取妖魔性命于千百里外,而使用随心变化不测。二徒大喜叩谢。老君对缥缈说:“灌口一地从陆而海,由海而陆,沧桑之数皆有前定。移山倒海事情果属鲁莽,究竟也不是平和之罪。但该处陆多水少,而且距海太远,得咸不易。你可去凡间会同世主,用法造盐井一所,并在盐井旁设下一座火山,以便民人取用。顺便还有一人该在那时得度,到了那里自能知道。我不久也还下界走一趟,了结一重俗缘。此外你们东华师兄恐亦不免要下凡一走。但总在中原水平之后,如今却还早咧。”又对火龙真人说:“你在钱塘江中设下一闸可防许多妖魔,却也很好。不过将来还有本领极高的蛟龙,能够穿闸而过。此妖一出,害人必多,你得时时留心,能够设法镇住了他,免得涂炭生灵,也是一件极大功绩。”两真人受命讫,见老君没甚说话,也不敢多渎圣听,带了两徒叩辞出宫。又至各处走了一遍,两徒倒得了许多珍异赏赐。
到东华帝君处,帝君和两真人交情最好,特设盛筵留师徒欢宴。席间帝君问起凡间之事,两真人大略谈了几句。帝君叹道:“我从海外得道即登仙界,常恨不能一睹中国文物之盛,将来得有机缘,也想下去游玩一番。两位道兄以为如何?”两真人听了,不觉愕然,大吃一惊,忙问:“天府是各界顶高尚尊贵所在,帝君已荣任天职,怎么又作游凡之想?从来圣人无戏言,言出圣口,不践不止。还请帝君留意为幸。”帝君仍不明白,不期脱口说道:“这有何难,自来仙佛颇多游戏红尘的,孤家就去不得么?”二真人见他执迷如此,不敢再劝,也不敢多说,恐他再说出不祥的话来,彼此以目示意,告醉覆杯叩辞而退。途中互谈帝君如何动凡心,怪不得祖师先有东华下凡之言。因思修道到此地步尚且不免贪心惑志,何况其他,这真是吾辈非常可怕之事。说到这里,大家叹息了一回。那飞龙才言道:“请问师尊,方才祖师也说不久下凡一走,可见出入三界是神仙常有之事。何以师尊对于东华师伯,又替他这样忧虑呢?”二师都道:“你们哪里知道,祖师是万国九州五岳三山群仙之祖,无论怎样魔劫坏不得他的法身,迷不得他的道心。他要下凡,自然有他自己的未完因果,去去就回,一点用不着别人替他担心的。至于东华师伯,虽然道德不浅,却如何比得上祖师。从前玉帝因见下界有七宝树光耀九天,偶动贪心,便指出一魂堕凡历劫。心志一迷,几乎不得归天。幸得辅助的神仙太多,大家随时随地保护他指点他,方得劫满归真。如今的真武大帝,即玉帝下凡的一魂所成。像玉帝那样根基尚且动不得一点贪嗔,说不得一句戏言,何况东华帝君,更何况不及帝君的呢!”二徒听说,都竦然道:“弟子出身卑贱,闻道且浅,向来目空一切,不知天高地厚。如今听了师尊法谕,竟觉本身毫无才能一般。从今以后益发要自己检束身心,免堕轮回之劫。”两师欢喜道:“尔等能够如此克己,将来的前程正自不可限量,就说劫数所定该受折磨,但何尝不可修德立功,转回气运呢?”二徒唯唯遵命。师徒四众拜完了上界各帝君仙神,方才回到下界。
这时虞舜建都之地在现今山西地方,其时所称为中国的,其实只有黄河南北岸的一部分儿,至于长江上下游都算南蛮之邦,不入版图之内。那黄河流域全是低平之地,因黄河溃溢,四面八方的泛流还有比较稍小的水,如济水、淮河等,因受河水流溢的影响,本身水量顿增,容受不住,一齐溢出,弄得全个中原完全变成泽国。人民不能安居,少不得向高处奔逃。偏偏那些地方又多狮虎豹狼等等猛兽,见人便噬,人民不死于水便死于兽。那时的百姓也不晓得造下什么弥天大孽,无端遭此亘古罕有的大劫。幸得舜帝知人善任,把治水之责付诸夏禹和伯益二人。他俩奉了帝命,因水势太大,一时颇难着手,便共同商议出一张榜文,征求治水意见。火龙真人、缥缈真人凑巧带了平和夫妻前来见驾,路过此间,便先去请见禹、益二人,献了疏浚之策。又将平和夫妻奉玉旨为大海龙王,相助平水兼理水族事务种种前事告诉了他们。二人不胜欣悦,带他们朝见舜帝,代陈来意。舜帝自有一番嘉奖,也和玉帝一般加封王、妃位号。于是两真人才把平和夫妻送入大海之中。
火龙真人亲游南海,探得大批水晶,施用妙法替他们造起一座王宫,水波不入,内外通明。这便是世上相传的水晶宫。缥缈真人替他们运来各种陈设器皿之类,一一安置停当。不上几时,居然布置得一座非常富丽的龙宫。龙王夫妇感入骨髓。除了稽首感谢之外,也没甚话可说。两师笑谕道:“你夫妻出身低下,竟能致此高位,一则尔等积功所致,二则也是机缘巧合,适有这场水灾,连祖师和玉帝也非常重视你们,我俩才能各尽心力教导栽成,并替你们弄成这样一个好所在。要知此皆帝师覃恩所以然者。也是嘱望你夫妻不负此恩,竭尽心力,助凡间天子了结此场劫数。此后水陆界限完全清楚,不如从前那样混沌一片,常常弄成灾患。所有海中之事既归你俩专责,更小心谨慎,黾勉从公。数十年后,尔等子孙出世长成,便可分别远近要害委派各处江湖河泊供职。此辈皆受尔夫妻监督。如有差误,尔夫妻也不能免责也。”龙王和王妃都竦息听命。二师见诸事已妥,自去八景宫复命。从此龙王夫妇果然小心在意,夙夜匪懈地辅助禹、益,导来的水一起收入海中,其有海族蛟龙鼋鼍之类流入中原毒害生灵者,龙王便派遣手下练就的将卒前去收伏,仍旧撵回海中。禹、益人本是大大的忠良,对于治水一面完全照两真人所献计策,或疏或导,或浚或开,对于兽患,一方由伯益率领丁壮,预备火器焚山搜捕,杀毙无算,这都是人力所能的事情。至于海面上的工程,却亏龙王夫妇协力帮助才得完全成功。人民乐业,从新厘定疆界,分划州界,成立一种简单的地方制度,这些事情全载《禹贡》一书。因和本书没大关系,概从缺略,如今单说一桩小事情,和此次水灾有些微关系的。
那时河南嵩山下有一户贫苦人家,母子、夫妇一家三口,向来务农为生。姓孙名杰,母亲王氏,娶妻刘氏。王氏因中年丧夫,抚孤成立,从寡居之日为始,断荤茹斋借以明志。这时因洪水为灾,阖家逃去山中。王氏年高受不起辛苦悲劳,兼得了湿气之症,内外交攻,染成重病。及至水退之后,回到故家,见家中什物器具漂流净尽,心中大为难过,病势日渐沉重。乡下地方本来不易觅医,而且水灾之后家计愈艰,医药之费万难筹措。只好看他天天的凶险起来。孙杰夫妻除了衣不解带日夜伏侍之外,哪里还有什么办法。这天王氏大限将届,回光返照,神志忽然清醒了些,要点东西来吃。夫妻大喜,只道沉疴可起,动问老人家爱吃什么。谁知王氏这样不要那样不喜,单单要吃那田螺。这是因为大水之后,家中不知从哪里流来一个大田螺。刘氏看这田螺大得奇怪,弄点清水把他养了起来,曾给王氏瞧见,所以此时想要拿来尝尝这种新鲜味儿。依孙杰的意思,只要母亲爱吃,管他荤素,请他吃了再讲。刘氏却知这是婆婆的乱命,他吃了几十年的长斋,无端为这田螺开荤,万一吃下肚去忽然懊悔起来,仍要添出毛病。而且吃素之人一旦无端开荤,也是非常罪过的事情。于是由他想个法子,特去外面找来几个田螺壳,用滚水洗得干干净净,一点气味都没有了,却拿面筋干等物捣之成酱,做成田螺肉模样,嵌入田螺壳中,哄那王氏,只说遵命烧了田螺请他尝新。王氏果然欢欢喜喜吃了几个,也并不知道是人工制成的假货。吃了之后,又过了一天,他的寿数已到,就此一命呜呼。孙杰夫妻哀毁骨立,不消细说,拚当所有,办完丧葬之事。
刘氏因婆婆临终爱吃田螺,所以见到那个大田螺就伤心到了不得。孙杰便把这田螺送去水中放生。后来刘氏也得病去世,临死之时,含泪对丈夫道:“我随你二十年,替你养亲持家,自问并没失德,只不曾替你生下一男半女。我家境况又如此贫苦,我死之后你哪有银钱再娶!这孙氏血脉,岂不由你而断!这是我死不瞑目的事情。”说毕而死。从此孙杰一家只剩他一人,也不能再做田工,每日只在村中有钱人家帮佣作工维持一身生活。那个地方凡替人作佣的大抵只供中饭,早晚两餐仍须回家自食。这孙杰又要作工,又要自己煮饭,往往弄得两难兼顾。而且家中门户没人照管,一切都觉得非常不便。欲想另娶一妇,苦于力量不及,每每想起他妻临终的话,不由心如刀剜。如此过了半年光景。这日因是他妻生日,前去坟头哭奠。回得家来,远远望见家中炊烟忽起,心中大疑。急急赶回一瞧,只见饭熟茶沸专等他来受用。再寻那烧火之人,却是杳无踪迹,越发疑惑起来。恰好肚子大饿,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现成茶饭受用过了。天天照旧出去作工,每天回来依然饭熟于釜、茶沸于炉,只不见烧茶煮饭之人;而且门户窗牖都锁得好好的,一点没有开动的形景。
这一下子可把个孙杰弄得又惊又怕,又十二分奇怪。先时还不敢告诉人家,只每天下工比往常略早一刻,想要出其不意跑回家中看他一个究竟。谁知那人好像有先见之明,不等他回来,总先走了。孙杰扑了好几个空。一天索性请个假,仍旧一早出门,到了夜饭时分,却去邻舍人家借了一个梯子,爬上墙头,向自己厨屋内一望。那知不望犹可,这一望险些把他的三魂七魄唬出躯壳。原来他已瞧见替他煮饭的是一个丰容盛鬋的绝世美人。这可真是万分稀罕之事。若问究是何人,连孙杰本人还不大明白。作书人只好说一句下回分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