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天部·卷一
- 天部·卷二
- 天部·卷三
- 天部·卷四
- 天部·卷五
- 天部·卷六
- 天部·卷七
- 天部·卷八
- 天部·卷九
- 天部·卷十
- 天部·卷十一
- 天部·卷十二
- 天部·卷十三
- 天部·卷十四
- 天部·卷十五
- 时序部·卷一
- 时序部·卷二
- 时序部·卷三
- 时序部·卷四
- 时序部·卷五
- 时序部·卷六
- 时序部·卷七
- 时序部·卷八
- 时序部·卷九
- 时序部·卷十
- 时序部·卷十一
- 时序部·卷十二
- 时序部·卷十三
- 时序部·卷十四
- 时序部·卷十五
- 时序部·卷十六
- 时序部·卷十七
- 时序部·卷十八
- 时序部·卷十九
- 时序部·卷二十
- 地部·卷一
- 地部·卷二
- 地部·卷三
- 地部·卷四
- 地部·卷五
- 地部·卷六
- 地部·卷七
- 地部·卷八
- 地部·卷九
- 地部·卷十
- 地部·卷十一
- 地部·卷十二
- 地部·卷十三
- 地部·卷十四
- 地部·卷十五
- 地部·卷十六
- 地部·卷十七
- 地部·卷十八
- 地部·卷十九
- 地部·卷二十
- 地部·卷二十一
- 地部·卷二十二
- 地部·卷二十三
- 地部·卷二十四
- 地部·卷二十五
- 地部·卷二十六
- 地部·卷二十七
- 地部·卷二十八
- 地部·卷二十九
- 地部·卷三十
- 地部·卷三十一
- 地部·卷三十二
- 地部·卷三十三
- 地部·卷三十四
- 地部·卷三十五
- 地部·卷三十六
- 地部·卷三十七
- 地部·卷三十八
- 地部·卷三十九
- 地部·卷四十
- 皇王部·卷一
- 皇王部·卷二
- 皇王部·卷三
- 皇王部·卷四
- 皇王部·卷五
- 皇王部·卷六
- 皇王部·卷七
- 皇王部·卷八
- 皇王部·卷九
- 皇王部·卷十
- 皇王部·卷十一
- 皇王部·卷十二
- 皇王部·卷十三
- 皇王部·卷十四
- 皇王部·卷十五
- 皇王部·卷十六
- 皇王部·卷十七
- 皇王部·卷十八
- 皇王部·卷十九
- 皇王部·卷二十
- 皇王部·卷二十一
- 皇王部·卷二十二
- 皇王部·卷二十三
- 皇王部·卷二十四
- 皇王部·卷二十五
- 皇王部·卷二十六
- 皇王部·卷二十七
- 皇王部·卷二十八
- 皇王部·卷二十九
- 皇王部·卷三十
- 皇王部·卷三十一
- 皇王部·卷三十二
- 皇王部·卷三十三
- 皇王部·卷三十四
- 皇王部·卷三十五
- 皇王部·卷三十六
- 皇王部·卷三十七
- 皇王部·卷三十八
- 皇王部·卷三十九
- 皇王部·卷四十
- 皇王部·卷四十一
- 偏霸部·卷一
- 偏霸部·卷二
- 偏霸部·卷三
- 偏霸部·卷四
- 偏霸部·卷五
- 偏霸部·卷六
- 偏霸部·卷七
- 偏霸部·卷八
- 偏霸部·卷九
- 偏霸部·卷十
- 偏霸部·卷十一
- 偏霸部·卷十二
- 偏霸部·卷十三
- 偏霸部·卷十四
- 偏霸部·卷十五
- 偏霸部·卷十六
- 偏霸部·卷十七
- 偏霸部·卷十八
- 皇亲部·卷一
- 皇亲部·卷二
- 皇亲部·卷三
- 皇亲部·卷四
- 皇亲部·卷五
- 皇亲部·卷六
- 皇亲部·卷七
- 皇亲部·卷八
- 皇亲部·卷九
- 皇亲部·卷十
- 皇亲部·卷十一
- 皇亲部·卷十二
- 皇亲部·卷十三
- 皇亲部·卷十四
- 皇亲部·卷十五
- 皇亲部·卷十六
- 皇亲部·卷十七
- 皇亲部·卷十八
- 皇亲部·卷十九
- 皇亲部·卷二十
- 周郡部·卷一
- 周郡部·卷二
- 周郡部·卷三
- 周郡部·卷四
- 周郡部·卷五
- 周郡部·卷六
- 周郡部·卷七
- 周郡部·卷八
- 周郡部·卷九
- 周郡部·卷十
- 周郡部·卷十一
- 周郡部·卷十二
- 周郡部·卷十三
- 周郡部·卷十四
- 周郡部·卷十五
- 周郡部·卷十六
- 周郡部·卷十七
- 周郡部·卷十八
- 居处部·卷一
- 居处部·卷二
- 居处部·卷三
- 居处部·卷四
- 居处部·卷五
- 居处部·卷六
- 居处部·卷七
- 居处部·卷八
- 居处部·卷九
- 居处部·卷十
- 居处部·卷十一
- 居处部·卷十二
- 居处部·卷十三
- 居处部·卷十四
- 居处部·卷十五
- 居处部·卷十六
- 居处部·卷十七
- 居处部·卷十八
- 居处部·卷十九
- 居处部·卷二十
- 居处部·卷二十一
- 居处部·卷二十二
- 居处部·卷二十三
- 居处部·卷二十四
- 居处部·卷二十五
- 封建部·卷一
- 封建部·卷二
- 封建部·卷三
- 封建部·卷四
- 封建部·卷五
- 职官部·卷一
- 职官部·卷二
- 职官部·卷三
- 职官部·卷四
- 职官部·卷五
- 职官部·卷六
- 职官部·卷七
- 职官部·卷八
- 职官部·卷九
- 职官部·卷十
- 职官部·卷十一
- 职官部·卷十二
- 职官部·卷十三
- 职官部·卷十四
- 职官部·卷十五
- 职官部·卷十六
- 职官部·卷十七
- 职官部·卷十八
- 职官部·卷十九
- 职官部·卷二十
- 职官部·卷二十一
- 职官部·卷二十二
- 职官部·卷二十三
- 职官部·卷二十四
- 职官部·卷二十五
- 职官部·卷二十六
- 职官部·卷二十七
- 职官部·卷二十八
- 职官部·卷二十九
- 职官部·卷三十
- 职官部·卷三十一
- 职官部·卷三十二
- 职官部·卷三十三
- 职官部·卷三十四
- 职官部·卷三十五
- 职官部·卷三十六
- 职官部·卷三十七
- 职官部·卷三十八
- 职官部·卷三十九
- 职官部·卷四十
- 职官部·卷四十一
- 职官部·卷四十二
- 职官部·卷四十三
- 职官部·卷四十四
- 职官部·卷四十五
- 职官部·卷四十六
- 职官部·卷四十七
- 职官部·卷四十八
- 职官部·卷四十九
- 职官部·卷五十
- 职官部·卷五十一
- 职官部·卷五十二
- 职官部·卷五十三
- 职官部·卷五十四
- 职官部·卷五十五
- 职官部·卷五十六
- 职官部·卷五十七
- 职官部·卷五十八
- 职官部·卷五十九
- 职官部·卷六十
- 职官部·卷六十一
- 职官部·卷六十二
- 职官部·卷六十三
- 职官部·卷六十四
- 职官部·卷六十五
- 职官部·卷六十六
- 职官部·卷六十七
- 兵部·卷一
- 兵部·卷二
- 兵部·卷三
- 兵部·卷四
- 兵部·卷五
- 兵部·卷六
- 兵部·卷七
- 兵部·卷八
- 兵部·卷九
- 兵部·卷十
- 兵部·卷十一
- 兵部·卷十二
- 兵部·卷十三
- 兵部·卷十四
- 兵部·卷十五
- 兵部·卷十六
- 兵部·卷十七
- 兵部·卷十八
- 兵部·卷十九
- 兵部·卷二十
- 兵部·卷二十一
- 兵部·卷二十二
- 兵部·卷二十三
- 兵部·卷二十四
- 兵部·卷二十五
- 兵部·卷二十六
- 兵部·卷二十七
- 兵部·卷二十八
- 兵部·卷二十九
- 兵部·卷三十
- 兵部·卷三十一
- 兵部·卷三十二
- 兵部·卷三十三
- 兵部·卷三十四
- 兵部·卷三十五
- 兵部·卷三十六
- 兵部·卷三十七
- 兵部·卷三十八
- 兵部·卷三十九
- 兵部·卷四十
- 兵部·卷四十一
- 兵部·卷四十二
- 兵部·卷四十三
- 兵部·卷四十四
- 兵部·卷四十五
- 兵部·卷四十六
- 兵部·卷四十七
- 兵部·卷四十八
- 兵部·卷四十九
- 兵部·卷五十
- 兵部·卷五十一
- 兵部·卷五十二
- 兵部·卷五十三
- 兵部·卷五十四
- 兵部·卷五十五
- 兵部·卷五十六
- 兵部·卷五十七
- 兵部·卷五十八
- 兵部·卷五十九
- 兵部·卷六十
- 兵部·卷六十一
- 兵部·卷六十二
- 兵部·卷六十三
- 兵部·卷六十四
- 兵部·卷六十五
- 兵部·卷六十六
- 兵部·卷六十七
- 兵部·卷六十八
- 兵部·卷六十九
- 兵部·卷七十
- 兵部·卷七十一
- 兵部·卷七十二
- 兵部·卷七十三
- 兵部·卷七十四
- 兵部·卷七十五
- 兵部·卷七十六
- 兵部·卷七十七
- 兵部·卷七十八
- 兵部·卷七十九
- 兵部·卷八十
- 兵部·卷八十一
- 兵部·卷八十二
- 兵部·卷八十三
- 兵部·卷八十四
- 兵部·卷八十五
- 兵部·卷八十六
- 兵部·卷八十七
- 兵部·卷八十八
- 兵部·卷八十九
- 兵部·卷九十
- 人事部·卷一
- 人事部·卷二
- 人事部·卷三
- 人事部·卷四
- 人事部·卷五
- 人事部·卷六
- 人事部·卷七
- 人事部·卷八
- 人事部·卷九
- 人事部·卷十
- 人事部·卷十一
- 人事部·卷十二
- 人事部·卷十三
- 人事部·卷十四
- 人事部·卷十五
- 人事部·卷十六
- 人事部·卷十七
- 人事部·卷十八
- 人事部·卷十九
- 人事部·卷二十
- 人事部·卷二十一
- 人事部·卷二十二
- 人事部·卷二十三
- 人事部·卷二十四
- 人事部·卷二十五
- 人事部·卷二十六
- 人事部·卷二十七
- 人事部·卷二十八
- 人事部·卷二十九
- 人事部·卷三十
- 人事部·卷三十一
- 人事部·卷三十二
- 人事部·卷三十三
- 人事部·卷三十四
- 人事部·卷三十五
- 人事部·卷三十六
- 人事部·卷三十七
- 人事部·卷三十八
- 人事部·卷三十九
- 人事部·卷四十
- 人事部·卷四十一
- 人事部·卷四十二
- 人事部·卷四十三
- 人事部·卷四十四
- 人事部·卷四十五
- 人事部·卷四十六
- 人事部·卷四十七
- 人事部·卷四十八
- 人事部·卷四十九
- 人事部·卷五十
- 人事部·卷五十一
- 人事部·卷五十二
- 人事部·卷五十三
- 人事部·卷五十四
- 人事部·卷五十五
- 人事部·卷五十六
- 人事部·卷五十七
- 人事部·卷五十八
- 人事部·卷五十九
- 人事部·卷六十
- 人事部·卷六十一
- 人事部·卷六十二
- 人事部·卷六十三
- 人事部·卷六十四
- 人事部·卷六十五
- 人事部·卷六十六
- 人事部·卷六十七
- 人事部·卷六十八
- 人事部·卷六十九
- 人事部·卷七十
- 人事部·卷七十一
- 人事部·卷七十二
- 人事部·卷七十三
- 人事部·卷七十四
- 人事部·卷七十五
- 人事部·卷七十六
- 人事部·卷七十七
- 人事部·卷七十八
- 人事部·卷七十九
- 人事部·卷八十
- 人事部·卷八十一
- 人事部·卷八十二
- 人事部·卷八十三
- 人事部·卷八十四
- 人事部·卷八十五
- 人事部·卷八十六
- 人事部·卷八十七
- 人事部·卷八十八
- 人事部·卷八十九
- 人事部·卷九十
- 人事部·卷九十一
- 人事部·卷九十二
- 人事部·卷九十三
- 人事部·卷九十四
- 人事部·卷九十五
- 人事部·卷九十六
- 人事部·卷九十七
- 人事部·卷九十八
- 人事部·卷九十九
- 人事部·卷一百
- 人事部·卷一百一
- 人事部·卷一百二
- 人事部·卷一百三
- 人事部·卷一百四
- 人事部·卷一百五
- 人事部·卷一百六
- 人事部·卷一百七
- 人事部·卷一百八
- 人事部·卷一百九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一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二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三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四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五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六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七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八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九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一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二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三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四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五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六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七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八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九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一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二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三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四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五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六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七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八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九
- 人事部·卷一百四十
- 人事部·卷一百四十一
- 逸民部·卷一
- 逸民部·卷二
- 逸民部·卷三
- 逸民部·卷四
- 逸民部·卷五
- 逸民部·卷六
- 逸民部·卷七
- 逸民部·卷八
- 逸民部·卷九
- 逸民部·卷十
- 宗亲部·卷一
- 宗亲部·卷二
- 宗亲部·卷三
- 宗亲部·卷四
- 宗亲部·卷五
- 宗亲部·卷六
- 宗亲部·卷七
- 宗亲部·卷八
- 宗亲部·卷九
- 宗亲部·卷十
- 宗亲部·卷十一
- 礼仪部·卷一
- 礼仪部·卷二
- 礼仪部·卷三
- 礼仪部·卷四
- 礼仪部·卷五
- 礼仪部·卷六
- 礼仪部·卷七
- 礼仪部·卷八
- 礼仪部·卷九
- 礼仪部·卷十
- 礼仪部·卷十一
- 礼仪部·卷十二
- 礼仪部·卷十三
- 礼仪部·卷十四
- 礼仪部·卷十五
- 礼仪部·卷十六
- 礼仪部·卷十七
- 礼仪部·卷十八
- 礼仪部·卷十九
- 礼仪部·卷二十
- 礼仪部·卷二十一
- 礼仪部·卷二十二
- 礼仪部·卷二十三
- 礼仪部·卷二十四
- 礼仪部·卷二十五
- 礼仪部·卷二十六
- 礼仪部·卷二十七
- 礼仪部·卷二十八
- 礼仪部·卷二十九
- 礼仪部·卷三十
- 礼仪部·卷三十一
- 礼仪部·卷三十二
- 礼仪部·卷三十三
- 礼仪部·卷三十四
- 礼仪部·卷三十五
- 礼仪部·卷三十六
- 礼仪部·卷三十七
- 礼仪部·卷三十八
- 礼仪部·卷三十九
- 礼仪部·卷四十
- 礼仪部·卷四十一
- 乐部·卷一
- 乐部·卷二
- 乐部·卷三
- 乐部·卷四
- 乐部·卷五
- 乐部·卷六
- 乐部·卷七
- 乐部·卷八
- 乐部·卷九
- 乐部·卷十
- 乐部·卷十一
- 乐部·卷十二
- 乐部·卷十三
- 乐部·卷十四
- 乐部·卷十五
- 乐部·卷十六
- 乐部·卷十七
- 乐部·卷十八
- 乐部·卷十九
- 乐部·卷二十
- 乐部·卷二十一
- 乐部·卷二十二
- 文部·卷一
- 文部·卷二
- 文部·卷三
- 文部·卷四
- 文部·卷五
- 文部·卷六
- 文部·卷七
- 文部·卷八
- 文部·卷九
- 文部·卷十
- 文部·卷十一
- 文部·卷十二
- 文部·卷十三
- 文部·卷十四
- 文部·卷十五
- 文部·卷十六
- 文部·卷十七
- 文部·卷十八
- 文部·卷十九
- 文部·卷二十
- 文部·卷二十一
- 文部·卷二十二
- 学部·卷一
- 学部·卷二
- 学部·卷三
- 学部·卷四
- 学部·卷五
- 学部·卷六
- 学部·卷七
- 学部·卷八
- 学部·卷九
- 学部·卷十
- 学部·卷十一
- 学部·卷十二
- 学部·卷十三
- 治道部·卷一
- 治道部·卷二
- 治道部·卷三
- 治道部·卷四
- 治道部·卷五
- 治道部·卷六
- 治道部·卷七
- 治道部·卷八
- 治道部·卷九
- 治道部·卷十
- 治道部·卷十一
- 治道部·卷十二
- 治道部·卷十三
- 治道部·卷十四
- 治道部·卷十五
- 刑法部·卷一
- 刑法部·卷二
- 刑法部·卷三
- 刑法部·卷四
- 刑法部·卷五
- 刑法部·卷六
- 刑法部·卷七
- 刑法部·卷八
- 刑法部·卷九
- 刑法部·卷十
- 刑法部·卷十一
- 刑法部·卷十二
- 刑法部·卷十三
- 刑法部·卷十四
- 刑法部·卷十五
- 刑法部·卷十六
- 刑法部·卷十七
- 刑法部·卷十八
- 释部·卷一
- 释部·卷二
- 释部·卷三
- 释部·卷四
- 释部·卷五
- 释部·卷六
- 道部·卷一
- 道部·卷二
- 道部·卷三
- 道部·卷四
- 道部·卷五
- 道部·卷六
- 道部·卷七
- 道部·卷八
- 道部·卷九
- 道部·卷十
- 道部·卷十一
- 道部·卷十二
- 道部·卷十三
- 道部·卷十四
- 道部·卷十五
- 道部·卷十六
- 道部·卷十七
- 道部·卷十八
- 道部·卷十九
- 道部·卷二十
- 道部·卷二十一
- 仪式部·卷一
- 仪式部·卷二
- 仪式部·卷三
- 仪式部·卷四
- 服章部·卷一
- 服章部·卷二
- 服章部·卷三
- 服章部·卷四
- 服章部·卷五
- 服章部·卷六
- 服章部·卷七
- 服章部·卷八
- 服章部·卷九
- 服章部·卷十
- 服章部·卷十一
- 服章部·卷十二
- 服章部·卷十三
- 服章部·卷十四
- 服章部·卷十五
- 服用部·卷一
- 服用部·卷二
- 服用部·卷三
- 服用部·卷四
- 服用部·卷五
- 服用部·卷六
- 服用部·卷七
- 服用部·卷八
- 服用部·卷九
- 服用部·卷十
- 服用部·卷十一
- 服用部·卷十二
- 服用部·卷十三
- 服用部·卷十四
- 服用部·卷十五
- 服用部·卷十六
- 服用部·卷十七
- 服用部·卷十八
- 服用部·卷十九
- 服用部·卷二十
- 服用部·卷二十一
- 方术部·卷一
- 方术部·卷二
- 方术部·卷三
- 方术部·卷四
- 方术部·卷五
- 方术部·卷六
- 方术部·卷七
- 方术部·卷八
- 方术部·卷九
- 方术部·卷十
- 方术部·卷十一
- 方术部·卷十二
- 方术部·卷十三
- 方术部·卷十四
- 方术部·卷十五
- 方术部·卷十六
- 方术部·卷十七
- 方术部·卷十八
- 疾病部·卷一
- 疾病部·卷二
- 疾病部·卷三
- 疾病部·卷四
- 疾病部·卷五
- 疾病部·卷六
- 工艺部·卷一
- 工艺部·卷二
- 工艺部·卷三
- 工艺部·卷四
- 工艺部·卷五
- 工艺部·卷六
- 工艺部·卷七
- 工艺部·卷八
- 工艺部·卷九
- 工艺部·卷十
- 工艺部·卷十一
- 工艺部·卷十二
- 器物部·卷一
- 器物部·卷二
- 器物部·卷三
- 器物部·卷四
- 器物部·卷五
- 器物部·卷六
- 器物部·卷七
- 器物部·卷八
- 器物部·卷九
- 器物部·卷十
- 杂物部·卷一
- 杂物部·卷二
- 舟部·卷一
- 舟部·卷二
- 舟部·卷三
- 舟部·卷四
- 车部·卷一
- 车部·卷二
- 车部·卷三
- 车部·卷四
- 车部·卷五
- 奉使部·卷一
- 奉使部·卷二
- 奉使部·卷三
- 四夷部·卷一·东夷一
- 四夷部·卷二·东夷二
- 四夷部·卷三·东夷三
- 四夷部·卷四·东夷四
- 四夷部·卷五·东夷五
- 四夷部·卷六·南蛮一
- 四夷部·卷七·南蛮二
- 四夷部·卷八·南蛮三
- 四夷部·卷九·南蛮四
- 四夷部·卷十·南蛮五
- 四夷部·卷十一·南蛮六
- 四夷部·卷十二·南蛮七
- 四夷部·卷十三·西戎一
- 四夷部·卷十四·西戎二
- 四夷部·卷十五·西戎三
- 四夷部·卷十六·西戎四
- 四夷部·卷十七·西戎五
- 四夷部·卷十八·西戎六
- 四夷部·卷十九·西戎七
- 四夷部·卷二十·北狄一
- 四夷部·卷二十一·北狄二
- 四夷部·卷二十二·北狄三
- 珍宝部·卷一
- 珍宝部·卷二
- 珍宝部·卷三
- 珍宝部·卷四
- 珍宝部·卷五
- 珍宝部·卷六
- 珍宝部·卷七
- 珍宝部·卷八
- 珍宝部·卷九
- 珍宝部·卷十
- 珍宝部·卷十一
- 珍宝部·卷十二
- 布帛部·卷一
- 布帛部·卷二
- 布帛部·卷三
- 布帛部·卷四
- 布帛部·卷五
- 布帛部·卷六
- 布帛部·卷七
- 资产部·卷一
- 资产部·卷二
- 资产部·卷三
- 资产部·卷四
- 资产部·卷五
- 资产部·卷六
- 资产部·卷七
- 资产部·卷八
- 资产部·卷九
- 资产部·卷十
- 资产部·卷十一
- 资产部·卷十二
- 资产部·卷十三
- 资产部·卷十四
- 资产部·卷十五
- 资产部·卷十六
- 百谷部·卷一
- 百谷部·卷二
- 百谷部·卷三
- 百谷部·卷四
- 百谷部·卷五
- 百谷部·卷六
- 饮食部·卷一
- 饮食部·卷二
- 饮食部·卷三
- 饮食部·卷四
- 饮食部·卷五
- 饮食部·卷六
- 饮食部·卷七
- 饮食部·卷八
- 饮食部·卷九
- 饮食部·卷十
- 饮食部·卷十一
- 饮食部·卷十二
- 饮食部·卷十三
- 饮食部·卷十四
- 饮食部·卷十五
- 饮食部·卷十六
- 饮食部·卷十七
- 饮食部·卷十八
- 饮食部·卷十九
- 饮食部·卷二十
- 饮食部·卷二十一
- 饮食部·卷二十二
- 饮食部·卷二十三
- 饮食部·卷二十四
- 饮食部·卷二十五
- 火部·卷一
- 火部·卷二
- 火部·卷三
- 火部·卷四
- 休征部·卷一
- 休征部·卷二
- 咎徵部·卷一
- 咎徵部·卷二
- 咎徵部·卷三
- 咎徵部·卷四
- 咎徵部·卷五
- 咎徵部·卷六
- 咎徵部·卷七
- 神鬼部·卷一
- 神鬼部·卷二
- 神鬼部·卷三
- 神鬼部·卷四
- 妖异部·卷一
- 妖异部·卷二
- 妖异部·卷三
- 妖异部·卷四
- 兽部·卷一
- 兽部·卷二
- 兽部·卷三
- 兽部·卷四
- 兽部·卷五
- 兽部·卷六
- 兽部·卷七
- 兽部·卷八
- 兽部·卷九
- 兽部·卷十
- 兽部·卷十一
- 兽部·卷十二
- 兽部·卷十三
- 兽部·卷十四
- 兽部·卷十五
- 兽部·卷十六
- 兽部·卷十七
- 兽部·卷十八
- 兽部·卷十九
- 兽部·卷二十
- 兽部·卷二十一
- 兽部·卷二十二
- 兽部·卷二十三
- 兽部·卷二十四
- 兽部·卷二十五
- 羽族部·卷一
- 羽族部·卷二
- 羽族部·卷三
- 羽族部·卷四
- 羽族部·卷五
- 羽族部·卷六
- 羽族部·卷七
- 羽族部·卷八
- 羽族部·卷九
- 羽族部·卷十
- 羽族部·卷十一
- 羽族部·卷十二
- 羽族部·卷十三
- 羽族部·卷十四
- 羽族部·卷十五
- 鳞介部·卷一
- 鳞介部·卷二
- 鳞介部·卷三
- 鳞介部·卷四
- 鳞介部·卷五
- 鳞介部·卷六
- 鳞介部·卷七
- 鳞介部·卷八
- 鳞介部·卷九
- 鳞介部·卷十
- 鳞介部·卷十一
- 鳞介部·卷十二
- 鳞介部·卷十三
- 鳞介部·卷十四
- 鳞介部·卷十五
- 虫豸部·卷一
- 虫豸部·卷二
- 虫豸部·卷三
- 虫豸部·卷四
- 虫豸部·卷五
- 虫豸部·卷六
- 虫豸部·卷七
- 虫豸部·卷八
- 木部·卷一
- 木部·卷二
- 木部·卷三
- 木部·卷四
- 木部·卷五
- 木部·卷六
- 木部·卷七
- 木部·卷八
- 木部·卷九
- 木部·卷十一
- 竹部·卷一
- 竹部·卷二
- 果部·卷一
- 果部·卷二
- 果部·卷三
- 果部·卷四
- 果部·卷五
- 果部·卷六
- 果部·卷七
- 果部·卷八
- 果部·卷九
- 果部·卷十
- 果部·卷十一
- 果部·卷十二
- 菜茹部·卷一
- 菜茹部·卷二
- 菜茹部·卷三
- 菜茹部·卷四
- 菜茹部·卷五
- 香部·卷一
- 香部·卷二
- 香部·卷三
- 药部·卷一
- 药部·卷二
- 药部·卷三
- 药部·卷四
- 药部·卷五
- 药部·卷六
- 药部·卷七
- 药部·卷八
- 药部·卷九
- 药部·卷十
- 百卉部·卷一
- 百卉部·卷二
- 百卉部·卷三
- 百卉部·卷四
- 百卉部·卷五
- 百卉部·卷六
- 百卉部·卷七
『太平御览』服章部·卷七
- 本章共 3.8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衮衣
《说文》曰:衮,天子享先王,卷(音衮)龙绣於下幡,一龙蟠阿上向。
《释名》曰:衮,卷也,画卷龙於衣也。
《书》曰: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孔安国曰:欲观衣法象衣服制。)日月星辰,山龙华虫,(日月星为三辰。华象草华。虫,雉也。画三展山龙华虫於衣服,施旌旗。)作会宗彝,(会,会五彩也。以五彩成此幌猩。宗庙尊彝,亦以山龙华虫为饰。)藻火粉米,黼黻絺绣,(藻,水草有文者。火为火字,粉若粟,米若聚米,黼若斧形,黻为两己相背,葛之精者曰絺,五色备曰绣也。)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以五色明施五彩,作尊卑服,汝制之也。)
《尚书大传》曰:山龙青,华虫黄,作缋黑,宗彝白,藻火赤,天子五服。
《诗》曰:九罭之鱼,鳟鲂。我覯之子,衮衣绣裳。
又曰: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又曰:衮职有阙,仲山甫补之。
《左传》曰:诸侯伐楚,许男斯卒於师。凡诸侯薨於朝会,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於是以衮敛。(衮衣,公服也。谓加二等。)
《礼》曰:有以大为贵者,天子龙卷,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
《郊特牲》曰: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藻,十有二旒,则天数也。
又《明堂位》曰:衮冕立於阼。
《周礼·春官上·司服》曰:王之吉服,享先王则衮冕。
又《夏官下》曰:节服氏掌祭礼朝觐衮冕,六人,维王之大常。(郑玄曰:服冕者,从王服也。维,维之以缕。王旌十二旒,两,两也,缕缀连其旁,三人持之礼,天子旌曳也。)
《仪礼·觐礼》曰:天子衮冕负斧扆。
《汉书》曰:韦孟诗云:"肃肃我祖,家自豕韦。衮衣朱黻,四壮龙旂。"
《后秦记》曰:姚襄梦弟苌上御座,着衮服,谓官属曰:"此儿或能大起吾族。"
《齐书》曰:陆澄兼左丞,泰始六年,诏皇太子朝贺服衮冕九章。澄与议曹郎丘仲起议:"服冕以朝,实着经文。秦除六冕,汉明还备,魏晋己来,不欲令臣下服冕,故位公者加侍官。今皇太子礼绝群臣,宜遵圣王盛典,革近代之制。"
《唐书》曰:代宗时,渤海质子盗衮龙服,捕得之。词云:"慕中国衣服。"上赦之。
董巴《汉与服志》曰:上古衣毛而冒皮,后世圣人易之以丝麻。观翚翟之文、荣华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彩,成以为服。黄帝尧舜垂衣裳,盖取诸乾坤有文,故上衣玄而下裳黄。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初玄。汉承掌故,至显示初服冕旒衣章以祀天地。养三老五更於三雍,三公九卿郊祀天地明堂,皆冠冕垂旒,衣裳玄上纁下,乘由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九卿以下用华虫七章,皆五彩衣裳。乘与,刺史、公候、九卿己下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
《续汉·与服志》曰:圣人处天子位,服日月昇龙,所以福其德,章其功也。贤人佐圣,封国爱民,黼黻、文绣、降龙,所以显其仁,光其能也。
《环济要略》曰:天子龙冕,诸侯黼,大夫黻。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五色备谓之绣。诸侯去日月星辰,服山龙华虫,卿大夫去山龙华虫,服藻火,服粉米。
挚虞《决疑要注》曰:秦除衮冕之制,惟为玄衣绛裳,一具而己。汉兴亦如之。中兴后,明帝永平中使诸儒案古文,依图书,始复造衮冕之服,至於今用之。
《穀梁传序》曰:一字之褒赏,逾华衮;片言之贬诛,深斧钺。
《六韬》曰:昔帝尧王天下,黼衣絓履不敝尽不更为也。
《傅子》曰:魏明帝疑三公衮冕之服似天子,减其彩章。
《陈留风俗传》曰:襄邑县南有涣水,有睢水。传曰:"睢涣之水出文章。"故有黼黻藻锦,日月华虫,以奉天子宗庙御服焉。
○鷩衣
《释名》曰:鷩雉,山雉也。鷩,憋(并列切。)也,性急,憋不可生,必自煞。故画其形於衣,以象人执耿介之节也。
《周礼·春官上·司服》曰:王之吉服,享先公,享射鷩冕。(郑玄曰:先公,谓后稷之后也。飨射,飨食及与诸侯射也。鷩,画以雉也。)
《三礼图》曰:鷩冕服者,王祭先公及享射之服也。以朝天子助祭,玄衣纁裳,以华虫火宗彝三章画以为绩裳,藻粉米黼黻四章黹(步里切。)以为绣,凡七章。
○毳衣
《释名》曰:毳,芮也。画藻文於衣,象水草之毳芮,温暖而洁也。
《诗》曰:大车槛槛,毳衣如菼。(毳衣,大夫之服。菼,骓也,芦之初生者也。古者天子大夫服毳冕以巡行。)大车啍々,(他昆切。)毳衣如璊。(璊,赪颜也。音门。)
《周礼·春官上·司服》曰:王之吉服,祀四望山川则毳冕。(郑玄曰:毳衣三章,袁之章也。)
《三礼图》曰:毳冕,王祀四望山川服也。子男服以朝天子。
○絺衣
《周礼·春官上·司服》曰:王之吉服,祭社稷五祀则絺冕。(郑玄曰:絺或作绣,字之误也。绣刺粉米无画也。)
○玄衣
《诗》曰:《缁衣》,美武公之德。父子并为周司徒,善於其职,国人宜之。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缁衣,黑色,上卿听朝之正服也。)
《周礼·春官上·司服》曰:王之吉服,祭群小祀玄冕。(郑玄曰:群小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之属也。玄者,衣无文,袁刺黻而己。凡冕服,玄天绣衣也。)
《礼·玉藻》曰:天子玄端而朝日於东门之外。(郑玄曰:端当为冕字之误,朝日,春分时也。)
《魏台访议》曰:礼,天子大夫玄冕而执雁。今秩中二千石、六百石者可使玄冕而执雁。
○袆衣
《释名》曰:王后之上服曰袆衣,画翚雉之文於衣也。伊洛而西,雉青质,五色备,曰翚也。
《周礼·天官下·内司服》曰: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王后之服,刻缯为翚之形,而彩画之,缀於衣。从王祭先王,则袆衣也。)
《礼·明堂位》曰:夫人副袆,立于房中。(郑玄曰:副,首饰也。今之步摇是也。《周礼》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袆,王后之上服也,惟鲁及王者之后夫人服之。诸侯夫人自褕翟而下也。)
又曰:《祭义》曰:"岁既单,世妇献茧于夫人,夫人副祎而授之。"
董巴《汉与服志》曰:太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后诖薯,服白上皂下,皆深衣制。(徐广云:深衣,即单衣。)公卿、列侯、中二千石夫人入庙佐祭者服皂绢上下,皆深衣制。
《穆天子传》曰:吉日戊午,天子大服冕袆,(冕,冠;袆,衣,王后之上服。今帝服之,未也。)授河宗壁。
○褕狄
《释名》曰:摇翟,画鸡雉之文於衣也。江淮而南,雉素质,五彩皆备成章。
《周礼·天官下·内司服》曰: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褕狄。(郑玄曰:褕狄,阙翟画羽饰也。玄谓褕狄,青也。)
《三礼六服图》曰:褕翟,王后从王祭先公之服也。侯伯之夫人服以从君祭宗庙。
○阙翟
《释名》曰:阙翟,翦阙缯为翟雉形以缀衣也。
《诗曰》:委委蛇蛇,象服是宜。(义曰:象服者,谓褕狄、阙狄也。)
《周礼·天官下·内司服》曰: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阙狄。(郑司农曰:褕狄,阙狄画羽饰也。郑玄曰:阙狄,刻而不画者也。此三者皆祭服。玄谓今世有袿衣者,盖三狄之遗象也,以椎次其色,阙狄,赤也。)
《三礼六服图》曰:阙翟,王后从祭群小祀服也。亦子男夫人以从君祭宗庙。
○鞠衣
《释名》曰:鞠衣,如菊花色也。
《周礼·天官下·内司服》曰:内司服掌王后六服,鞠衣。(郑司农曰: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座,像桑叶始生。)
《三礼六服图》曰:鞠衣,王后桑之服也。孤之妻服以从助君祭。
董巴《汉与服志》曰:太皇太后、皇太后蚕服青上缥下,深衣制。贵人助蚕,服纯缥上下,深衣制。公卿、列侯、中二千石夫人助蚕,服缥绢上下,深衣制。自二千石夫人己上至皇后,皆以蚕衣为朝服。
徐广《与服杂注》曰:晋先蚕仪注,皇后衣纯青之衣,特进卿世妇、二千石命妇,助蚕则青绢上下。
○展衣
《周礼·天官下》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展衣。(展衣,白衣。)
《三礼六服图》曰:展衣,王后以礼见王及宾客之服也。卿大夫之撇馛从助君祭。
《释名》曰:襢,(展字或作此。)坦也,坦然正白,无文彩也。
○褖衣(通贯反)
《释名》曰:褖衣,褖然黑色也。
《诗·邶·柏舟褖衣》曰:褖兮衣兮,褖衣黄里。(褖,间色;黄,正色。义云:褖兮衣兮,褖衣自有礼制也。诸侯大夫祭服之下,鞠衣为上,展衣次之。众妾亦有贵贱之等服,鞠衣黄,展衣白,褖衣黑。皆以素线为里,非其制,故以勇躬上僣焉。)褖兮衣兮,褖衣黄裳。(义云:妇人之服不殊,衣裳同色。今衣黑裳黄,喻乱嫡戟之礼也。)
《周礼·天官下·内司服》曰:内司服掌王后六服,褖衣素纱。(褖衣,御於王者之服也,亦似燕居。君子之褖衣黑,则是以黑也。)
○袗衣
《三礼图》曰:傅母,婚礼从者袗衣,古者傅母选无夫与子而老贱、晓习妇道者,使之应对也。
○朱衣
应劭《汉官仪》曰:虎贲中郎衣纱縠单衣。(《续汉志》同。晋令绛纱谷。)
《东观汉记》曰:光武起义,衣绛单衣、赤帻。初,伯升之起,诸家子弟皆曰:"伯升煞我。"及见上绛衣大冠,乃惊曰:"谨厚者。"亦复为之。
《晋义熙起居注》曰:安帝自荆州至新亭,诏曰:"诸侍官戎行之时不备朱服。"悉令袴褶从也。
《宋元嘉起居注》曰:治书侍御史朱兴启弹朝请向腾之,坐同僚会故员外散骑侍郎杨珍之丧,侍兵唱,变服然后唱,众官下陪位,而腾之着单衣在朱衣上,於礼有亏,请免所居官,诏"可"。
《齐书》曰:吕安国为右卫将军,加给事中,后改封湘乡侯。武帝即位,累迁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安国欣有文授,谓其子曰:"汝后勿袴褶驱使单衣,犹恨不称,当为朱官也。"
《神异经》曰:西荒有一人,不读五经而意合,不观天文而心通,不诵礼律而精当。天赐其衣,男朱衣缟带委貌冠,女碧衣、戴金胜,皆无缝。
《墨子》曰:楚庄王绛衣博袍。
《语林》曰:何平叔面绝白。魏文帝疑其着粉,夏日唤与热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时帝始信之。
班彪《便宜事》曰:可选师傅将相子孙有行、好学者以备绛衣舍人。
班固《与窦宪笺》曰:将军哀怜,赐固手迹。告以中军宜鲜明,乃赐以瑇瑁簪,绛纱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