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天部·卷一
- 天部·卷二
- 天部·卷三
- 天部·卷四
- 天部·卷五
- 天部·卷六
- 天部·卷七
- 天部·卷八
- 天部·卷九
- 天部·卷十
- 天部·卷十一
- 天部·卷十二
- 天部·卷十三
- 天部·卷十四
- 天部·卷十五
- 时序部·卷一
- 时序部·卷二
- 时序部·卷三
- 时序部·卷四
- 时序部·卷五
- 时序部·卷六
- 时序部·卷七
- 时序部·卷八
- 时序部·卷九
- 时序部·卷十
- 时序部·卷十一
- 时序部·卷十二
- 时序部·卷十三
- 时序部·卷十四
- 时序部·卷十五
- 时序部·卷十六
- 时序部·卷十七
- 时序部·卷十八
- 时序部·卷十九
- 时序部·卷二十
- 地部·卷一
- 地部·卷二
- 地部·卷三
- 地部·卷四
- 地部·卷五
- 地部·卷六
- 地部·卷七
- 地部·卷八
- 地部·卷九
- 地部·卷十
- 地部·卷十一
- 地部·卷十二
- 地部·卷十三
- 地部·卷十四
- 地部·卷十五
- 地部·卷十六
- 地部·卷十七
- 地部·卷十八
- 地部·卷十九
- 地部·卷二十
- 地部·卷二十一
- 地部·卷二十二
- 地部·卷二十三
- 地部·卷二十四
- 地部·卷二十五
- 地部·卷二十六
- 地部·卷二十七
- 地部·卷二十八
- 地部·卷二十九
- 地部·卷三十
- 地部·卷三十一
- 地部·卷三十二
- 地部·卷三十三
- 地部·卷三十四
- 地部·卷三十五
- 地部·卷三十六
- 地部·卷三十七
- 地部·卷三十八
- 地部·卷三十九
- 地部·卷四十
- 皇王部·卷一
- 皇王部·卷二
- 皇王部·卷三
- 皇王部·卷四
- 皇王部·卷五
- 皇王部·卷六
- 皇王部·卷七
- 皇王部·卷八
- 皇王部·卷九
- 皇王部·卷十
- 皇王部·卷十一
- 皇王部·卷十二
- 皇王部·卷十三
- 皇王部·卷十四
- 皇王部·卷十五
- 皇王部·卷十六
- 皇王部·卷十七
- 皇王部·卷十八
- 皇王部·卷十九
- 皇王部·卷二十
- 皇王部·卷二十一
- 皇王部·卷二十二
- 皇王部·卷二十三
- 皇王部·卷二十四
- 皇王部·卷二十五
- 皇王部·卷二十六
- 皇王部·卷二十七
- 皇王部·卷二十八
- 皇王部·卷二十九
- 皇王部·卷三十
- 皇王部·卷三十一
- 皇王部·卷三十二
- 皇王部·卷三十三
- 皇王部·卷三十四
- 皇王部·卷三十五
- 皇王部·卷三十六
- 皇王部·卷三十七
- 皇王部·卷三十八
- 皇王部·卷三十九
- 皇王部·卷四十
- 皇王部·卷四十一
- 偏霸部·卷一
- 偏霸部·卷二
- 偏霸部·卷三
- 偏霸部·卷四
- 偏霸部·卷五
- 偏霸部·卷六
- 偏霸部·卷七
- 偏霸部·卷八
- 偏霸部·卷九
- 偏霸部·卷十
- 偏霸部·卷十一
- 偏霸部·卷十二
- 偏霸部·卷十三
- 偏霸部·卷十四
- 偏霸部·卷十五
- 偏霸部·卷十六
- 偏霸部·卷十七
- 偏霸部·卷十八
- 皇亲部·卷一
- 皇亲部·卷二
- 皇亲部·卷三
- 皇亲部·卷四
- 皇亲部·卷五
- 皇亲部·卷六
- 皇亲部·卷七
- 皇亲部·卷八
- 皇亲部·卷九
- 皇亲部·卷十
- 皇亲部·卷十一
- 皇亲部·卷十二
- 皇亲部·卷十三
- 皇亲部·卷十四
- 皇亲部·卷十五
- 皇亲部·卷十六
- 皇亲部·卷十七
- 皇亲部·卷十八
- 皇亲部·卷十九
- 皇亲部·卷二十
- 周郡部·卷一
- 周郡部·卷二
- 周郡部·卷三
- 周郡部·卷四
- 周郡部·卷五
- 周郡部·卷六
- 周郡部·卷七
- 周郡部·卷八
- 周郡部·卷九
- 周郡部·卷十
- 周郡部·卷十一
- 周郡部·卷十二
- 周郡部·卷十三
- 周郡部·卷十四
- 周郡部·卷十五
- 周郡部·卷十六
- 周郡部·卷十七
- 周郡部·卷十八
- 居处部·卷一
- 居处部·卷二
- 居处部·卷三
- 居处部·卷四
- 居处部·卷五
- 居处部·卷六
- 居处部·卷七
- 居处部·卷八
- 居处部·卷九
- 居处部·卷十
- 居处部·卷十一
- 居处部·卷十二
- 居处部·卷十三
- 居处部·卷十四
- 居处部·卷十五
- 居处部·卷十六
- 居处部·卷十七
- 居处部·卷十八
- 居处部·卷十九
- 居处部·卷二十
- 居处部·卷二十一
- 居处部·卷二十二
- 居处部·卷二十三
- 居处部·卷二十四
- 居处部·卷二十五
- 封建部·卷一
- 封建部·卷二
- 封建部·卷三
- 封建部·卷四
- 封建部·卷五
- 职官部·卷一
- 职官部·卷二
- 职官部·卷三
- 职官部·卷四
- 职官部·卷五
- 职官部·卷六
- 职官部·卷七
- 职官部·卷八
- 职官部·卷九
- 职官部·卷十
- 职官部·卷十一
- 职官部·卷十二
- 职官部·卷十三
- 职官部·卷十四
- 职官部·卷十五
- 职官部·卷十六
- 职官部·卷十七
- 职官部·卷十八
- 职官部·卷十九
- 职官部·卷二十
- 职官部·卷二十一
- 职官部·卷二十二
- 职官部·卷二十三
- 职官部·卷二十四
- 职官部·卷二十五
- 职官部·卷二十六
- 职官部·卷二十七
- 职官部·卷二十八
- 职官部·卷二十九
- 职官部·卷三十
- 职官部·卷三十一
- 职官部·卷三十二
- 职官部·卷三十三
- 职官部·卷三十四
- 职官部·卷三十五
- 职官部·卷三十六
- 职官部·卷三十七
- 职官部·卷三十八
- 职官部·卷三十九
- 职官部·卷四十
- 职官部·卷四十一
- 职官部·卷四十二
- 职官部·卷四十三
- 职官部·卷四十四
- 职官部·卷四十五
- 职官部·卷四十六
- 职官部·卷四十七
- 职官部·卷四十八
- 职官部·卷四十九
- 职官部·卷五十
- 职官部·卷五十一
- 职官部·卷五十二
- 职官部·卷五十三
- 职官部·卷五十四
- 职官部·卷五十五
- 职官部·卷五十六
- 职官部·卷五十七
- 职官部·卷五十八
- 职官部·卷五十九
- 职官部·卷六十
- 职官部·卷六十一
- 职官部·卷六十二
- 职官部·卷六十三
- 职官部·卷六十四
- 职官部·卷六十五
- 职官部·卷六十六
- 职官部·卷六十七
- 兵部·卷一
- 兵部·卷二
- 兵部·卷三
- 兵部·卷四
- 兵部·卷五
- 兵部·卷六
- 兵部·卷七
- 兵部·卷八
- 兵部·卷九
- 兵部·卷十
- 兵部·卷十一
- 兵部·卷十二
- 兵部·卷十三
- 兵部·卷十四
- 兵部·卷十五
- 兵部·卷十六
- 兵部·卷十七
- 兵部·卷十八
- 兵部·卷十九
- 兵部·卷二十
- 兵部·卷二十一
- 兵部·卷二十二
- 兵部·卷二十三
- 兵部·卷二十四
- 兵部·卷二十五
- 兵部·卷二十六
- 兵部·卷二十七
- 兵部·卷二十八
- 兵部·卷二十九
- 兵部·卷三十
- 兵部·卷三十一
- 兵部·卷三十二
- 兵部·卷三十三
- 兵部·卷三十四
- 兵部·卷三十五
- 兵部·卷三十六
- 兵部·卷三十七
- 兵部·卷三十八
- 兵部·卷三十九
- 兵部·卷四十
- 兵部·卷四十一
- 兵部·卷四十二
- 兵部·卷四十三
- 兵部·卷四十四
- 兵部·卷四十五
- 兵部·卷四十六
- 兵部·卷四十七
- 兵部·卷四十八
- 兵部·卷四十九
- 兵部·卷五十
- 兵部·卷五十一
- 兵部·卷五十二
- 兵部·卷五十三
- 兵部·卷五十四
- 兵部·卷五十五
- 兵部·卷五十六
- 兵部·卷五十七
- 兵部·卷五十八
- 兵部·卷五十九
- 兵部·卷六十
- 兵部·卷六十一
- 兵部·卷六十二
- 兵部·卷六十三
- 兵部·卷六十四
- 兵部·卷六十五
- 兵部·卷六十六
- 兵部·卷六十七
- 兵部·卷六十八
- 兵部·卷六十九
- 兵部·卷七十
- 兵部·卷七十一
- 兵部·卷七十二
- 兵部·卷七十三
- 兵部·卷七十四
- 兵部·卷七十五
- 兵部·卷七十六
- 兵部·卷七十七
- 兵部·卷七十八
- 兵部·卷七十九
- 兵部·卷八十
- 兵部·卷八十一
- 兵部·卷八十二
- 兵部·卷八十三
- 兵部·卷八十四
- 兵部·卷八十五
- 兵部·卷八十六
- 兵部·卷八十七
- 兵部·卷八十八
- 兵部·卷八十九
- 兵部·卷九十
- 人事部·卷一
- 人事部·卷二
- 人事部·卷三
- 人事部·卷四
- 人事部·卷五
- 人事部·卷六
- 人事部·卷七
- 人事部·卷八
- 人事部·卷九
- 人事部·卷十
- 人事部·卷十一
- 人事部·卷十二
- 人事部·卷十三
- 人事部·卷十四
- 人事部·卷十五
- 人事部·卷十六
- 人事部·卷十七
- 人事部·卷十八
- 人事部·卷十九
- 人事部·卷二十
- 人事部·卷二十一
- 人事部·卷二十二
- 人事部·卷二十三
- 人事部·卷二十四
- 人事部·卷二十五
- 人事部·卷二十六
- 人事部·卷二十七
- 人事部·卷二十八
- 人事部·卷二十九
- 人事部·卷三十
- 人事部·卷三十一
- 人事部·卷三十二
- 人事部·卷三十三
- 人事部·卷三十四
- 人事部·卷三十五
- 人事部·卷三十六
- 人事部·卷三十七
- 人事部·卷三十八
- 人事部·卷三十九
- 人事部·卷四十
- 人事部·卷四十一
- 人事部·卷四十二
- 人事部·卷四十三
- 人事部·卷四十四
- 人事部·卷四十五
- 人事部·卷四十六
- 人事部·卷四十七
- 人事部·卷四十八
- 人事部·卷四十九
- 人事部·卷五十
- 人事部·卷五十一
- 人事部·卷五十二
- 人事部·卷五十三
- 人事部·卷五十四
- 人事部·卷五十五
- 人事部·卷五十六
- 人事部·卷五十七
- 人事部·卷五十八
- 人事部·卷五十九
- 人事部·卷六十
- 人事部·卷六十一
- 人事部·卷六十二
- 人事部·卷六十三
- 人事部·卷六十四
- 人事部·卷六十五
- 人事部·卷六十六
- 人事部·卷六十七
- 人事部·卷六十八
- 人事部·卷六十九
- 人事部·卷七十
- 人事部·卷七十一
- 人事部·卷七十二
- 人事部·卷七十三
- 人事部·卷七十四
- 人事部·卷七十五
- 人事部·卷七十六
- 人事部·卷七十七
- 人事部·卷七十八
- 人事部·卷七十九
- 人事部·卷八十
- 人事部·卷八十一
- 人事部·卷八十二
- 人事部·卷八十三
- 人事部·卷八十四
- 人事部·卷八十五
- 人事部·卷八十六
- 人事部·卷八十七
- 人事部·卷八十八
- 人事部·卷八十九
- 人事部·卷九十
- 人事部·卷九十一
- 人事部·卷九十二
- 人事部·卷九十三
- 人事部·卷九十四
- 人事部·卷九十五
- 人事部·卷九十六
- 人事部·卷九十七
- 人事部·卷九十八
- 人事部·卷九十九
- 人事部·卷一百
- 人事部·卷一百一
- 人事部·卷一百二
- 人事部·卷一百三
- 人事部·卷一百四
- 人事部·卷一百五
- 人事部·卷一百六
- 人事部·卷一百七
- 人事部·卷一百八
- 人事部·卷一百九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一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二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三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四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五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六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七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八
- 人事部·卷一百一十九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一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二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三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四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五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六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七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八
- 人事部·卷一百二十九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一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二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三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四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五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六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七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八
- 人事部·卷一百三十九
- 人事部·卷一百四十
- 人事部·卷一百四十一
- 逸民部·卷一
- 逸民部·卷二
- 逸民部·卷三
- 逸民部·卷四
- 逸民部·卷五
- 逸民部·卷六
- 逸民部·卷七
- 逸民部·卷八
- 逸民部·卷九
- 逸民部·卷十
- 宗亲部·卷一
- 宗亲部·卷二
- 宗亲部·卷三
- 宗亲部·卷四
- 宗亲部·卷五
- 宗亲部·卷六
- 宗亲部·卷七
- 宗亲部·卷八
- 宗亲部·卷九
- 宗亲部·卷十
- 宗亲部·卷十一
- 礼仪部·卷一
- 礼仪部·卷二
- 礼仪部·卷三
- 礼仪部·卷四
- 礼仪部·卷五
- 礼仪部·卷六
- 礼仪部·卷七
- 礼仪部·卷八
- 礼仪部·卷九
- 礼仪部·卷十
- 礼仪部·卷十一
- 礼仪部·卷十二
- 礼仪部·卷十三
- 礼仪部·卷十四
- 礼仪部·卷十五
- 礼仪部·卷十六
- 礼仪部·卷十七
- 礼仪部·卷十八
- 礼仪部·卷十九
- 礼仪部·卷二十
- 礼仪部·卷二十一
- 礼仪部·卷二十二
- 礼仪部·卷二十三
- 礼仪部·卷二十四
- 礼仪部·卷二十五
- 礼仪部·卷二十六
- 礼仪部·卷二十七
- 礼仪部·卷二十八
- 礼仪部·卷二十九
- 礼仪部·卷三十
- 礼仪部·卷三十一
- 礼仪部·卷三十二
- 礼仪部·卷三十三
- 礼仪部·卷三十四
- 礼仪部·卷三十五
- 礼仪部·卷三十六
- 礼仪部·卷三十七
- 礼仪部·卷三十八
- 礼仪部·卷三十九
- 礼仪部·卷四十
- 礼仪部·卷四十一
- 乐部·卷一
- 乐部·卷二
- 乐部·卷三
- 乐部·卷四
- 乐部·卷五
- 乐部·卷六
- 乐部·卷七
- 乐部·卷八
- 乐部·卷九
- 乐部·卷十
- 乐部·卷十一
- 乐部·卷十二
- 乐部·卷十三
- 乐部·卷十四
- 乐部·卷十五
- 乐部·卷十六
- 乐部·卷十七
- 乐部·卷十八
- 乐部·卷十九
- 乐部·卷二十
- 乐部·卷二十一
- 乐部·卷二十二
- 文部·卷一
- 文部·卷二
- 文部·卷三
- 文部·卷四
- 文部·卷五
- 文部·卷六
- 文部·卷七
- 文部·卷八
- 文部·卷九
- 文部·卷十
- 文部·卷十一
- 文部·卷十二
- 文部·卷十三
- 文部·卷十四
- 文部·卷十五
- 文部·卷十六
- 文部·卷十七
- 文部·卷十八
- 文部·卷十九
- 文部·卷二十
- 文部·卷二十一
- 文部·卷二十二
- 学部·卷一
- 学部·卷二
- 学部·卷三
- 学部·卷四
- 学部·卷五
- 学部·卷六
- 学部·卷七
- 学部·卷八
- 学部·卷九
- 学部·卷十
- 学部·卷十一
- 学部·卷十二
- 学部·卷十三
- 治道部·卷一
- 治道部·卷二
- 治道部·卷三
- 治道部·卷四
- 治道部·卷五
- 治道部·卷六
- 治道部·卷七
- 治道部·卷八
- 治道部·卷九
- 治道部·卷十
- 治道部·卷十一
- 治道部·卷十二
- 治道部·卷十三
- 治道部·卷十四
- 治道部·卷十五
- 刑法部·卷一
- 刑法部·卷二
- 刑法部·卷三
- 刑法部·卷四
- 刑法部·卷五
- 刑法部·卷六
- 刑法部·卷七
- 刑法部·卷八
- 刑法部·卷九
- 刑法部·卷十
- 刑法部·卷十一
- 刑法部·卷十二
- 刑法部·卷十三
- 刑法部·卷十四
- 刑法部·卷十五
- 刑法部·卷十六
- 刑法部·卷十七
- 刑法部·卷十八
- 释部·卷一
- 释部·卷二
- 释部·卷三
- 释部·卷四
- 释部·卷五
- 释部·卷六
- 道部·卷一
- 道部·卷二
- 道部·卷三
- 道部·卷四
- 道部·卷五
- 道部·卷六
- 道部·卷七
- 道部·卷八
- 道部·卷九
- 道部·卷十
- 道部·卷十一
- 道部·卷十二
- 道部·卷十三
- 道部·卷十四
- 道部·卷十五
- 道部·卷十六
- 道部·卷十七
- 道部·卷十八
- 道部·卷十九
- 道部·卷二十
- 道部·卷二十一
- 仪式部·卷一
- 仪式部·卷二
- 仪式部·卷三
- 仪式部·卷四
- 服章部·卷一
- 服章部·卷二
- 服章部·卷三
- 服章部·卷四
- 服章部·卷五
- 服章部·卷六
- 服章部·卷七
- 服章部·卷八
- 服章部·卷九
- 服章部·卷十
- 服章部·卷十一
- 服章部·卷十二
- 服章部·卷十三
- 服章部·卷十四
- 服章部·卷十五
- 服用部·卷一
- 服用部·卷二
- 服用部·卷三
- 服用部·卷四
- 服用部·卷五
- 服用部·卷六
- 服用部·卷七
- 服用部·卷八
- 服用部·卷九
- 服用部·卷十
- 服用部·卷十一
- 服用部·卷十二
- 服用部·卷十三
- 服用部·卷十四
- 服用部·卷十五
- 服用部·卷十六
- 服用部·卷十七
- 服用部·卷十八
- 服用部·卷十九
- 服用部·卷二十
- 服用部·卷二十一
- 方术部·卷一
- 方术部·卷二
- 方术部·卷三
- 方术部·卷四
- 方术部·卷五
- 方术部·卷六
- 方术部·卷七
- 方术部·卷八
- 方术部·卷九
- 方术部·卷十
- 方术部·卷十一
- 方术部·卷十二
- 方术部·卷十三
- 方术部·卷十四
- 方术部·卷十五
- 方术部·卷十六
- 方术部·卷十七
- 方术部·卷十八
- 疾病部·卷一
- 疾病部·卷二
- 疾病部·卷三
- 疾病部·卷四
- 疾病部·卷五
- 疾病部·卷六
- 工艺部·卷一
- 工艺部·卷二
- 工艺部·卷三
- 工艺部·卷四
- 工艺部·卷五
- 工艺部·卷六
- 工艺部·卷七
- 工艺部·卷八
- 工艺部·卷九
- 工艺部·卷十
- 工艺部·卷十一
- 工艺部·卷十二
- 器物部·卷一
- 器物部·卷二
- 器物部·卷三
- 器物部·卷四
- 器物部·卷五
- 器物部·卷六
- 器物部·卷七
- 器物部·卷八
- 器物部·卷九
- 器物部·卷十
- 杂物部·卷一
- 杂物部·卷二
- 舟部·卷一
- 舟部·卷二
- 舟部·卷三
- 舟部·卷四
- 车部·卷一
- 车部·卷二
- 车部·卷三
- 车部·卷四
- 车部·卷五
- 奉使部·卷一
- 奉使部·卷二
- 奉使部·卷三
- 四夷部·卷一·东夷一
- 四夷部·卷二·东夷二
- 四夷部·卷三·东夷三
- 四夷部·卷四·东夷四
- 四夷部·卷五·东夷五
- 四夷部·卷六·南蛮一
- 四夷部·卷七·南蛮二
- 四夷部·卷八·南蛮三
- 四夷部·卷九·南蛮四
- 四夷部·卷十·南蛮五
- 四夷部·卷十一·南蛮六
- 四夷部·卷十二·南蛮七
- 四夷部·卷十三·西戎一
- 四夷部·卷十四·西戎二
- 四夷部·卷十五·西戎三
- 四夷部·卷十六·西戎四
- 四夷部·卷十七·西戎五
- 四夷部·卷十八·西戎六
- 四夷部·卷十九·西戎七
- 四夷部·卷二十·北狄一
- 四夷部·卷二十一·北狄二
- 四夷部·卷二十二·北狄三
- 珍宝部·卷一
- 珍宝部·卷二
- 珍宝部·卷三
- 珍宝部·卷四
- 珍宝部·卷五
- 珍宝部·卷六
- 珍宝部·卷七
- 珍宝部·卷八
- 珍宝部·卷九
- 珍宝部·卷十
- 珍宝部·卷十一
- 珍宝部·卷十二
- 布帛部·卷一
- 布帛部·卷二
- 布帛部·卷三
- 布帛部·卷四
- 布帛部·卷五
- 布帛部·卷六
- 布帛部·卷七
- 资产部·卷一
- 资产部·卷二
- 资产部·卷三
- 资产部·卷四
- 资产部·卷五
- 资产部·卷六
- 资产部·卷七
- 资产部·卷八
- 资产部·卷九
- 资产部·卷十
- 资产部·卷十一
- 资产部·卷十二
- 资产部·卷十三
- 资产部·卷十四
- 资产部·卷十五
- 资产部·卷十六
- 百谷部·卷一
- 百谷部·卷二
- 百谷部·卷三
- 百谷部·卷四
- 百谷部·卷五
- 百谷部·卷六
- 饮食部·卷一
- 饮食部·卷二
- 饮食部·卷三
- 饮食部·卷四
- 饮食部·卷五
- 饮食部·卷六
- 饮食部·卷七
- 饮食部·卷八
- 饮食部·卷九
- 饮食部·卷十
- 饮食部·卷十一
- 饮食部·卷十二
- 饮食部·卷十三
- 饮食部·卷十四
- 饮食部·卷十五
- 饮食部·卷十六
- 饮食部·卷十七
- 饮食部·卷十八
- 饮食部·卷十九
- 饮食部·卷二十
- 饮食部·卷二十一
- 饮食部·卷二十二
- 饮食部·卷二十三
- 饮食部·卷二十四
- 饮食部·卷二十五
- 火部·卷一
- 火部·卷二
- 火部·卷三
- 火部·卷四
- 休征部·卷一
- 休征部·卷二
- 咎徵部·卷一
- 咎徵部·卷二
- 咎徵部·卷三
- 咎徵部·卷四
- 咎徵部·卷五
- 咎徵部·卷六
- 咎徵部·卷七
- 神鬼部·卷一
- 神鬼部·卷二
- 神鬼部·卷三
- 神鬼部·卷四
- 妖异部·卷一
- 妖异部·卷二
- 妖异部·卷三
- 妖异部·卷四
- 兽部·卷一
- 兽部·卷二
- 兽部·卷三
- 兽部·卷四
- 兽部·卷五
- 兽部·卷六
- 兽部·卷七
- 兽部·卷八
- 兽部·卷九
- 兽部·卷十
- 兽部·卷十一
- 兽部·卷十二
- 兽部·卷十三
- 兽部·卷十四
- 兽部·卷十五
- 兽部·卷十六
- 兽部·卷十七
- 兽部·卷十八
- 兽部·卷十九
- 兽部·卷二十
- 兽部·卷二十一
- 兽部·卷二十二
- 兽部·卷二十三
- 兽部·卷二十四
- 兽部·卷二十五
- 羽族部·卷一
- 羽族部·卷二
- 羽族部·卷三
- 羽族部·卷四
- 羽族部·卷五
- 羽族部·卷六
- 羽族部·卷七
- 羽族部·卷八
- 羽族部·卷九
- 羽族部·卷十
- 羽族部·卷十一
- 羽族部·卷十二
- 羽族部·卷十三
- 羽族部·卷十四
- 羽族部·卷十五
- 鳞介部·卷一
- 鳞介部·卷二
- 鳞介部·卷三
- 鳞介部·卷四
- 鳞介部·卷五
- 鳞介部·卷六
- 鳞介部·卷七
- 鳞介部·卷八
- 鳞介部·卷九
- 鳞介部·卷十
- 鳞介部·卷十一
- 鳞介部·卷十二
- 鳞介部·卷十三
- 鳞介部·卷十四
- 鳞介部·卷十五
- 虫豸部·卷一
- 虫豸部·卷二
- 虫豸部·卷三
- 虫豸部·卷四
- 虫豸部·卷五
- 虫豸部·卷六
- 虫豸部·卷七
- 虫豸部·卷八
- 木部·卷一
- 木部·卷二
- 木部·卷三
- 木部·卷四
- 木部·卷五
- 木部·卷六
- 木部·卷七
- 木部·卷八
- 木部·卷九
- 木部·卷十一
- 竹部·卷一
- 竹部·卷二
- 果部·卷一
- 果部·卷二
- 果部·卷三
- 果部·卷四
- 果部·卷五
- 果部·卷六
- 果部·卷七
- 果部·卷八
- 果部·卷九
- 果部·卷十
- 果部·卷十一
- 果部·卷十二
- 菜茹部·卷一
- 菜茹部·卷二
- 菜茹部·卷三
- 菜茹部·卷四
- 菜茹部·卷五
- 香部·卷一
- 香部·卷二
- 香部·卷三
- 药部·卷一
- 药部·卷二
- 药部·卷三
- 药部·卷四
- 药部·卷五
- 药部·卷六
- 药部·卷七
- 药部·卷八
- 药部·卷九
- 药部·卷十
- 百卉部·卷一
- 百卉部·卷二
- 百卉部·卷三
- 百卉部·卷四
- 百卉部·卷五
- 百卉部·卷六
- 百卉部·卷七
『太平御览』居处部·卷十三
- 本章共 4.2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厅事
《郡国志》曰:广州,吴孙皓时以滕修为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负五穀来,迎而去。今州厅事梁上画五仙人骑五色羊为瑞。
裴渊《广州记》曰:州厅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穀囊,随像悬之,云昔高固为楚相,五羊衔穀茎於楚庭,於是图其像。广州则楚分野,故因图像其瑞焉。
《临海记》曰:章安县南门有赤兰桥,世传成公绥作县此桥上,制厅,县令年常祭厅事神用生鹿。其年活得白鹿还,於厅事上生以祭神,仍遂食之,岁时用焉。自是以后,白鹿不可复得,而必须生鹿,历代相承,迄今不绝。
《世说》曰:庾太尉兄弟初渡江,行路人有避雨者悉聚诸厅事,上,征西车骑自譬,遣之不肯去。太尉新沐头,散发高咏从阁内出,避雨者退,莫有留者。
王朗《与许靖书》曰:武皇帝於江陵刘景升厅事上共论道,足下至,于通夜不寐,忘倦,饥渴无已。
卢湛《祭法》曰:凡祭法,有庙者置之於座;未遑立庙,祭於厅事可也。
《两京记》曰:考功员外厅有薛稷画鹤,宋之问为赞;工部尚书厅有薛稷画树石,并为时所重。
○斋
《王安成记》曰:太和中,陈郡殷府君引水入城穿池,殷仲堪又於池北立小屋读书,百姓于今呼曰读书斋。
《晋徵祥说》曰:桓玄镇姑熟,屋壁先画作黄盘龙号为盘龙斋。俄而玄败,将军刘毅居之,毅小名盘。
《襄沔记》曰:金城内刺史院有高斋。梁昭明太子於此斋造《文选》。鲍至云:简文为晋安王镇襄阳,日又引刘孝威、庾肩吾、徐防、江伯操、孔敬通、惠子悦、徐陵、王囿、孔铄等於此斋综覈诗集。于时鲍至亦在,数凡十人,资给丰厚,日设肴馔,于时号为高斋学士。
《雍州记》云:高斋,其泥色,甚鲜净,故此名焉。南平世子恪临州,有甘露降此斋前竹林。昭明太子於斋营集道义,以时相继。
又曰:白土斋南道有一斋,以栗为屋。梁武帝临州,寝卧於此斋中,常有五色云回转,状如盘龙,屋上恒紫云腾起,形似伞盖。远近望者,莫不异焉。梁武帝於此龙飞。
又曰:高斋东北有一斋名曰下斋,次於高斋,制度壮丽,极爽垲。刺史辨决狱讼,旧出此斋。
《国史补》曰:梁武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一"萧"字在焉。李约自江淮竭产买归洛中,置於小亭,号曰萧斋。
○房
《说文》曰:房,室在旁也。
《释名》曰:房,旁也;室之两旁也。
《尚书大传》曰:古后夫人将侍於君,前息烛,后举烛,至于房中,释朝服,袭燕服,然后入御於君。
《毛诗·黍离》曰: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
《汉书》曰:哀帝初即位,躬行俭约,省减诸用,政事由己出,朝廷翕然望焉。有诏问丞相、大司空:"定陶恭王太后宜当何居?"孔光不欲令帝旦夕相近,即议以为定陶王太后宜改筑宫。大司空何武曰:"可居北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太后果从复道朝夕至帝所,求欲称尊号,贵宠其属。使上以不得直道而行。
应劭《汉官仪》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
郦善长《水经注》曰:芒水出南山芒水谷,北流,迳玉女房。水侧山际有石室,世谓之玉女房。
《郡国志》曰:葭萌县玉女房,昔有玉女入石穴,空有竹数茎,下有青石坛,每因风恒自扫坛。
王子年《拾遗记》曰:越欲灭吴,蓄天下奇宝、美人、异味以进于吴,杀三牲以祈天地,杀龙以祠川海,以江南亿万户民输为佣保。越又有美女二人,一名夷光,一名修明,以贡於吴。吴处之以椒华之房,贯细珠为帘晃晃,内窃窥者莫不动心惊魂,谓之神人。吴王妖惑,怠於国政。及越兵入,乃抱二女以逃吴苑。
《晋宫閤名》曰:洛阳宫内有义和温房。
《十洲记》曰:昆仑山有紫翠丹房。
《拾遗录》曰:昆仑丹密云房,东西千步,望之如丹霞。
《尸子》曰:泰山之中有神房阿阁。
《楚辞》曰:姱容修态縆洞房。
又《九歌》曰:桂栋兮兰橑,新夷楣兮药房。
宋玉《风赋》曰:主人女子,乃更有兰房奥室,止臣其中。
○庭
《说文》曰:庭,朝中也。
《尚书》曰:咸造,勿亵在王庭。
《周易》曰:扬於王庭,孚号有厉;造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礼记》曰:诸侯之庭。
《毛诗》曰:洒扫庭内。
又曰:俟我于庭乎而。
又曰:殖殖其庭。
又曰:子有庭内,弗洒弗扫。
又曰:有瞽有瞽,在周之庭,
《左传》曰:庭实旅百。
《论语》曰: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
又曰: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周书》曰:成王四征不庭。
《汉书》曰:王商为人多质有威重,(师古曰:多质,言不为文饰。)长八尺馀,身体鸿大,容貌绝人。河平四年,单于来朝,引见白虎殿。丞相商坐未央庭中,单于前,拜谒商。(师古曰:单于将见天子,而经未央庭中遇商。)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迁延却退。天子闻言而叹曰:"真汉相矣。"
《晋书》曰:谢玄,字幼度。少颖悟,与从兄朗俱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侄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庭阶耳。"安悦。
《说苑》曰:吴入楚,申包胥告急於秦,秦哀公曰:"诺。固将图之。"申包胥立哭於秦庭,昼夜哭,七日七夜不绝声。哀公曰:"有臣如此,可不救乎?"兴师救楚,吴人引兵而还。昭王反,复欲封申包胥,包胥辞曰:"救亡,非为名也。功成受赐,是卖勇也。"遂退而隐,终身不见。
○阶
《释名》曰:阶,梯也;言有等差。
《说文》曰:阶,陛也;陛,升高阶也。除,殿陛也。阼,主阶也。
《尚书》曰: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礼记》曰:季氏之葬在西阶下。
又《大传》曰:天子阼阶高九尺。
又曰: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上於东阶,则先右足;上於西阶,则先左足。
又曰:夏后氏殡於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周人殡於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
《左传》曰:石之纷如死於阶下。
又曰:卫孙子来聘,公登亦登。
《论语》曰:没阶趋进,翼如也。
《史记》曰:尧舜土阶三等,堂高三尺。
《三秦记》曰:明光殿以玉为阶。
《吕氏春秋》曰:周之明堂,茅茨蒿柱,土阶三等,以见俭节也。
《文选·诗》曰: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
又曰:阿阁三重阶。
○陛
挚虞《决要注》云:其制有陛,石墄左平,平以文砖相亚次,墄者为陛级也。九锡之礼,纳陛以登,谓受此陛以上殿。
《灵光殿赋》曰:飞陛缘云以上征。
蔡邕《独断》曰:天子陈兵於陛,故呼陛下,用卑达尊之意也。
○墀
《说文》曰:墀,涂地也。
《礼记》曰:天子赤墀。
《汉官典职》曰:以丹漆地,故曰丹墀。《汉书》有白玉墀。
又曰:曲阳侯王根僣作赤墀青琐,司隶京兆奏,根负钺谢罪。
刘桢《清虑赋》曰:骈雄黄以为墀。
○序
《尔雅》曰:东西厢谓之序。(郭璞曰:所以序别外内也。犍为舍人曰:殿东西堂,序尊卑处。)
《广雅》曰:反坫谓之序。
《说文》曰:序,东西墙也。
《尚书·顾命》曰:《大训》,在西序。《河图》,在东序。孔安国曰:《大训》,《唐虞书》典、谟也。《河图》,八卦也。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曰:东序重深而奥秘。
○廊
《周书·作雒》曰:凡五宫明堂,咸有重廊。
《史记》:纣有谀臣,曰左强,夸而目巧,教纣为象廊。
《汉书》曰:武帝策茂才曰:"盖闻虞舜之时,游岩廊之上。"(文颖注曰:殿下外屋也。晋灼注曰:堂边曰岩峻之廊也。)
邹缉之《东阳记》曰:石步廊,去歌山十里,临流虚构,高可数丈,长三十丈,可容百人坐。
《韩子》曰:师旷为晋平公请角,一奏,有云从西北方起;再奏,大风而随之,裂帏幕,破俎豆,堕廊瓦。平公惧,伏于廊室。
《两京记》曰:隋炀帝从东都至西京,御道并作长廊。
枚乘《七发》曰:连廊四柱,台城增光。
陆机《与弟云书》曰:听颂观东作百丈许廊屋。
○塾
《尔雅》曰:门侧之堂谓之塾。(郭璞注曰:东门堂。)
《尚书·顾命》曰: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后。
《礼记·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
《白虎通》曰:所以必有塾何?以饰门,因取其名也。明臣下当见於君,先孰思其事也。
《东观汉记》曰:赵孝为郎,每告归,往来常白衣步担过道上邮亭,但称书生,寄止於亭门塾。
《魏武制度奏》曰:三公列侯,门施内外,塾方三十亩。
○坛
《左传》曰:子产相郑伯以如楚,舍不为坛。
《汉书》曰:萧何荐韩信於高祖,高祖择日斋戒,设坛,拜为将军。
《庄子》曰:孔子游乎缁维之林,休坐於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终,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左手据膝,右手柱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曰:"鲁之君子也。"
徐灵期《南岳记》曰:南岳山上有飞流坛,悬水激石,飞湍百仞,即孙温伯所丧身处也。又有曲水坛,水行石上成沟渎,如世人临河坛也,三月三日时来逍遥。
《梁州记》曰:沔阳城,先沔阳县所治也,在汉水南,旧萧何所筑。刘备为汉王,权住此城,盟於城下。今门外有盟坛犹存。
《帝王世记》曰:雍郊有五畤坛,汉武获麟处。
○屏
《尔雅》曰:屏谓之树。(郭璞曰:小墙当门中者也。犍为舍人曰:以垣当门蔽为树。)
《广雅》曰:复罳谓之屏。
《说文》曰:屏,蔽也。
《释名》曰:屏,自鄣屏也。萧墙,在门内;萧,萧也;臣将入,于此自肃警之处也。罘罳,在门外;罘,复也;臣将入请事,于此复重思也。
《礼记·礼器》曰:康圭疏屏,天子之庙饰也。(郑玄注云:屏,树也。今谓之罘罳。)
《论语·八佾》曰:或问:"管氏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郑玄注曰:树,屏也。)
又《季氏》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萧墙,谓之屏也。)
《汉书·佞幸传》曰:哀帝令将作为董贤起冢营义陵旁,内为便房,刚柏题凑,外徼道,周垣数里,门辟罘罳甚盛。
又曰:《王莽传》曰:"莽性好时日小数,及事迫急,但为厌胜,遣使坏渭陵园门罘罳,曰:"无使民复思汉也。"
《汉官典职》曰:省阁下大屏称曰丹屏,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其下奏事。
《晋书》曰:阮籍为东平相,彻去屏障,使内外相对。
《孙卿子》曰: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於外,内屏不欲见于内也。
《风俗通》曰:屏,卿大夫以帷,士以帘,稍有第以自障蔽也,示臣临见,自整屏气处也。
《吴越春秋》曰:越将伐吴,越王命于夫人,王背屏,夫人向屏而立,王曰:"自今日之后,内政无出,外政无入。各守其职,已尽其信。内中辱者,则是子。境外千里辱者,则是予也。吾见子於是,已明试矣。"王出宫,夫人送王不过屏。因反阖其门,填之以土。
《白虎通》曰:所以设屏何?所以自障也,示极臣下之故也。天子德大,故外屏。诸侯德小,所照见近,故内屏。
○扆
《尔雅》曰:户牖之间谓之扆。(郭璞注曰:窗东户西也。《礼》云:斧扆,形如屏风。画为斧文置扆地,以其所名之耳。)
《尚书·顾命》曰:设黼扆。
《仪礼·觐礼》曰:天子负扆,南面朝诸侯,是升致命也。
《礼记·明堂位》曰:天子负斧扆,南而立。
○宁
《尔雅》曰:门屏之间谓之宁。(郭璞注曰:人君视朝门,宁立处也。)
《释名》曰:宁,伫也;见君所伫立定气之处也。
《毛诗》曰:俟我於著乎而。
《曲礼》曰: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